- 年份
- 2024(6209)
- 2023(9119)
- 2022(8269)
- 2021(7845)
- 2020(6656)
- 2019(15555)
- 2018(15662)
- 2017(30431)
- 2016(16767)
- 2015(18912)
- 2014(18825)
- 2013(18735)
- 2012(17155)
- 2011(15407)
- 2010(15166)
- 2009(13665)
- 2008(13184)
- 2007(11222)
- 2006(9709)
- 2005(8293)
- 学科
- 济(64096)
- 经济(64021)
- 管理(46558)
- 业(44229)
- 企(37272)
- 企业(37272)
- 方法(31934)
- 数学(27422)
- 数学方法(27106)
- 农(16523)
- 学(15912)
- 中国(15448)
- 财(15348)
- 业经(14104)
- 地方(13154)
- 理论(11614)
- 贸(11241)
- 贸易(11235)
- 和(11116)
- 农业(11109)
- 易(10887)
- 技术(10336)
- 制(10233)
- 环境(10145)
- 务(9811)
- 财务(9754)
- 财务管理(9737)
- 教育(9510)
- 企业财务(9231)
- 划(9042)
- 机构
- 大学(236747)
- 学院(233439)
- 管理(95868)
- 济(87819)
- 经济(85817)
- 理学(84057)
- 理学院(83126)
- 管理学(81673)
- 管理学院(81265)
- 研究(77195)
- 中国(54473)
- 科学(50721)
- 京(50605)
- 农(39846)
- 所(39046)
- 财(38810)
- 业大(38372)
- 研究所(36064)
- 中心(34508)
- 江(32407)
- 财经(31918)
- 北京(31836)
- 农业(31459)
- 范(30891)
- 师范(30580)
- 经(29044)
- 院(28068)
- 州(26748)
- 经济学(25192)
- 技术(24959)
- 基金
- 项目(167904)
- 科学(130597)
- 研究(121070)
- 基金(120951)
- 家(106219)
- 国家(105340)
- 科学基金(89743)
- 社会(73622)
- 社会科(69629)
- 社会科学(69609)
- 省(65906)
- 基金项目(65414)
- 自然(60359)
- 自然科(58931)
- 自然科学(58919)
- 自然科学基金(57810)
- 划(55894)
- 教育(55167)
- 资助(49975)
- 编号(49532)
- 成果(39932)
- 重点(37266)
- 部(36600)
- 发(35238)
- 创(34970)
- 课题(33662)
- 创新(32528)
- 科研(32507)
- 大学(31134)
- 计划(31100)
共检索到325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文娥 潘学军 樊卫国 郭本英 黄玉华
在自然条件下,对3个芭蕉芋(Canna edulis)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等生理特性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绿叶黄花的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绿叶红花和紫叶红花的呈单峰曲线,且绿叶红花的净光合速率远远高于其他2个品系的;3个优系均有午休现象。蒸腾速率日变化和气孔导度日变化跟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高峰期出现在13:30,比净光合速率高峰推迟了3 h,与当日的气温高峰相一致。3个品系的光合生理差异在叶片颜色上相差较大,其叶质和叶型相差不大,所以光合特性的差异可能与叶绿素含量有关。
关键词:
芭蕉芋 光合特性 光合生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蓝江林 刘波 陈璐 肖荣凤 史怀 苏明星
【目的】分离、鉴定芭蕉属植物内生细菌,了解内生细菌的种群结构及其脂肪酸生物标记特性。【方法】采用平板分离纯化芭蕉、威廉斯蕉和野生蕉植株内生细菌,利用细菌脂肪酸鉴定技术进行鉴定。【结果】共获得内生细菌11属14种,野生蕉植株分离得到9种,威廉斯蕉植株7种,芭蕉植株3种。共检测到35个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这些生物标记分为4种类型,即(1)高频次分布:在14株细菌中出现10—14次,属于细菌总体类群(general)的生物标记。(2)中频次分布:在14株细菌中出现4—6次,可以用于代表细菌属类群(genus)识别生物标记。(3)低频次分布:在14株细菌中出现2—3次,可以用于指示特定细菌种间差异的生...
关键词:
芭蕉属植物 内生细菌 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建维 王秀华 高丽洪 施济普 张光明
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恢复过程中野芭蕉群落的土壤养分动态。该群落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野芭蕉的入侵→定居→扩散。随着群落演替进程,土壤的养分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O.M)、氮(N)、磷(P)全量以入侵期最高,分别为(上层)5.879%、0.333%和0.063 2%;定居期居中,分别为(上层)4.794%、0.288%和0.061%;扩散期最低,分别为(上层)3.54%、0.240%和0.044 8%;并随土壤深度含量渐减。钾(K)全量以定居期最高(1.516%)。土壤养分全含量的变化幅度是扩散期>入侵期>定居期。土壤有效性养分含量除磷以外,总体上都比较丰富,且随着演替过程呈现逐渐减...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季节动态 群落演替 野芭蕉群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叶华 李志威 沈小雄
江湖水系连通是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和提高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但有关城市内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动态连通性定量评价不够完善。基于岳阳城区芭蕉湖-南湖连通工程方案,从长江引水至芭蕉湖通过王家河流域新开挖河道自流至南湖,以改善王家河和南湖水质状况与修复水生态功能。采用MIKE21水动力模型分别模拟汛期和非汛期时6、12和24 m~3/s的流量条件下,南湖出口最低控制水位为25.86 m和26.06 m的12种工况,分析不同引水条件下两湖的连通性,并提出一个定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引水初期流量取24 m~3/s和控制南湖出口最低水位为25.86 m时,汛期和非汛期连通性均达最佳状态,此时换水周期分别缩短至5.59、5.17 d。从连通性指数的变化来看,"引江济湖"和"两湖连通"增强了水系连通性,可提高水体自循环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文娟 马宏 李正红 万友名 刘秀贤 周翠丽
对31 308条来自NCBI的芭蕉属(Musa)EST序列进行拼接得到全长为13.51 Mb的21 129条无冗余EST序列(含3 818条contigs及17 311条singletons),其中,4 944条(23.40%)EST序列含有5 416条SSRs,SSR的出现频率为25.63%,平均分布距离2.49 Kb,有234条(1.11%)含有1个以上的SSR。在所检测的SSR中,二、三、四核苷酸重复是主导重复类型,分别占EST-SSR总数的21.80%(1 181条)、52.55%(2 846条)和14.55%(788条)。AG/CT、AAG/CTT与AGG/CCT和AAAG/CTTT...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樊宇翔 杨波 李艳梅 王邵军 张路路 张昆凤 解玲玲 肖博 王郑钧 郭志鹏
【目的】揭示蚂蚁活动对热带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为探索土壤动物介导“地—气”碳交换的生物学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西双版纳小果野芭蕉Musa acuminata群落为研究对象,设置蚂蚁巢穴与非蚁巢地2种处理,采用Li-6400-09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并分析蚂蚁筑巢引起土壤温湿度、微生物生物量碳及碳氮库组分的改变对土壤呼吸动态的影响。【结果】(1)蚁巢地土壤呼吸速率(7.19μmol·m~(-2)·s~(-1))是非蚁巢地(5.24μmol·m~(-2)·s~(-1))的1.37倍;(2)蚁巢地与非蚁巢地土壤呼吸均呈单峰型季节波动,其中最大值出现在9月(10.64,7.90μmol·m~(-2)·s~(-1));(3)蚁巢地不同土层土壤温度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变化对土壤呼吸的平均解释率(82.32%、70.85%)均显著高于非蚁巢地(73.20%、52.50%)(P<0.05),但蚁巢地水分对土壤呼吸速率的解释率低于非蚁巢地;(4)蚂蚁活动增加土壤碳氮库各组分含量达5.29%~65.95%,并显著促进土壤呼吸速率;(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蚁巢地土壤温湿度、微生物生物量碳、总有机碳、铵态氮变化是土壤呼吸的主控因子。【结论】蚂蚁筑巢主要改变土壤微气候及碳氮库组分含量,进而驱动热带森林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图5表2参38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骆焱平 王兰英 谢颕 柳志强 马文平
以芭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为靶标菌,对内生细菌BYG2-5进行了皿内拮抗活性测定及感病香蕉活体组织控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该内生细菌有很好的皿内抑菌效果,抑菌带达到18 mm;内生细菌发酵液及滤液均能有效控制靶标菌在香蕉条上的扩展,特别是发酵液的病情控制率达到80.60%,防治效果明显。对内生细菌BYG2-5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将该内生细菌鉴定为岸滨芽孢杆菌(Bacillus litoralis)。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娄娜 汪婷 郭雅丹 曾艳 邓立强 唐茜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名山白毫、名山特早芽213和福选9号3个四川川西茶区主栽品种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和光合日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各品种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率(WUE)、呼吸速率,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均有较明显的差异,与对照福鼎大白茶相比,福选9号、名山白毫品种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表现出较高的光合性能和生产潜力,光合特性优异。各品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它们的光补偿点(LCP)均较低[25~50μmol/(...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曦阳 马开峰 张明 边金亮 焦文燕 张志毅
利用Lico-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了30个毛白杨无性系光合指标的变化,并对环境因子与光合指标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毛白杨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典型双峰曲线,气孔限制是出现"午休"现象的主要调节因素,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曲线呈典型的"V"字型。5个毛白杨无性系的光合-光强(Pn-Par)响应曲线、光合-二氧化碳响应曲线(Pn-Ca)均呈"S"型,且符合2次曲线模型,饱和光强下5个毛白杨无性系瞬时Pn的排序为:BL204(24.64μmol.m-2.s-1)>BL206(23.76μmol.m-2.s-1)>BL30(21...
关键词:
毛白杨 无性系 净光合速率 变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金典生 尤扬
以香樟、白兰花和栀子花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监测其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并利用相关分析探讨了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白兰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d)的日变化均呈不对称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香樟叶片的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d)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而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栀子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Cd)的日变化均呈不对称双峰曲线,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香樟和栀子花的光合"午休"现象不太明显。②3种芳香植物Pn、Tr、Cd和Ci的峰值出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延菊 李宪利 张序 史作安
在盆栽条件下对3个引种扁桃品种3#、4#和7#的光合作用、荧光参数生理生态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扁桃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型,峰值在10:00,次峰值在16:00,10:00—15:00有“午休”现象;在10:00—15:00时4#和7#叶片的Pn显著高于3#,15:00差值最大。2)扁桃不同品种的光合生理生态参数有显著差异:4#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都比3#和7#高,分别为1206μmol.m-2s-1和25.82μmol.m-2s-1,说明4#品种能适应较高的光照强度;4#和7#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都比3#高,扁桃在CO2饱和点以下,Pn随CO2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
关键词:
扁桃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袁军 谭晓风 姜志娜 杨巧丽 李泽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3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新品种‘华硕’‘华金’‘华鑫’的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3个油茶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宽大的单峰型,不存在光合午休现象,9:00时达到最大值。②‘华硕’‘华金’‘华鑫’的光补偿点分别是43.81,58.49和54.24μmol.m-2.s-1,光饱和点分别是693.2,638.8和684.85μmol.m-2.s-1,对光强的适应范围大小为‘华硕’>‘华鑫’>‘华金’。③‘华硕’‘华金’‘华鑫’的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分别为1.35,0.97和0.90 mg.g-1。净光合速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郭运雪 蒋文伟 戴锋 黄建荣
以3种金鸡菊属Coreopsis植物1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在室外自然条件下,运用美国产的Li-6400光合系统测定仪对其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金鸡菊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各不相同。对光的适应范围大小为重瓣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天堂之门金鸡菊Coreopsisrosea;对强光的利用能力大小为重瓣金鸡菊>天堂之门金鸡菊>大花金鸡菊。3种金鸡菊属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都呈双峰型曲线,第1峰值均大于第2峰值,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ond)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娟娟 罗培四 赵静 黄丽君 唐景美 李文砚 周婧 杨志强 郭李怡 韦优
【目的】考察不同品系木奶果的光合生理特性差异,为进一步选育优良木奶果品种及其在大田推广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便携式光合仪CIRAS-3测定6个品系木奶果嫁接苗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记录各光合生理参数,分析与比较不同品系木奶果的光合生理特性差异。【结果】在6个品系木奶果的光合生理参数中,蒸腾速率(T_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气孔导度(G_s)、水蒸气压亏缺(VPD)、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限制值(L_s)和羧化效率(CE)在品系间差异明显,其中,T_r为2.83~3.98 mmol/(m~2·s),C_i为260.70~287.10μmol/mol,G_s为81.10~128.90 mmol/(m~2·s),VPD为3.12~3.64 mb, WUE为1.26~1.87μmol/mmol,L_s为0.25~0.32μmol/(m~2·s),CE为0.017%~0.025%;而净光合速率(P_n)为4.56~6.48μmol/(m~2·s),光能利用效率(LUE)为0.0038~0.0054μmol/mmol,二者在品系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6个品系木奶果的光合生理指标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中,P_n与LUE(r=1.000~(**))和CE(r=0.972~(**))、LUE与CE(r=0.972~(**))、C_i与L_s(r=-0.997~(**))呈极显著相关(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品系木奶果可聚类为光合生理特性较优的景洪5号、毛感3号和上念1号及光合生理特性一般的滩冷1号、坡那1号和兴隆2号两类品系。【结论】不同品系木奶果苗木的光合生理特性存在差异,其中景洪5号、毛感3号和上念1号较适宜在大田推广栽培,人工栽培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其不同的光合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晒保湿措施。
关键词:
木奶果 叶片 气体交换参数 光合生理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小玲 田大伦 张旭东 许忠坤 徐清乾
对H1、H12、J5和J10 4个桤木品系苗期在不同CO2浓度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的增加,4个桤木品系净光合速率呈上升趋势,其CO2补偿点为39~154μmol.mol-1,CO2饱和点为800~2 000μmol.mol-1,净光合速率最大值Pm以6月份最高,10月份最低;羧化效率(CE)介于0.001 5~0.051 5之间,H1、H12在7月份有较大的CE;4个桤木品系蒸腾速率(Tr)下降、胞间CO2浓度(C i)上升,气孔导度(Cond)下降,光合特征值在10月份最低,可能是10月初突然降温、秋天干旱等对桤木生长有影响;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Vp)...
关键词:
CO2浓度 桤木品系 光合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