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6)
- 2023(1675)
- 2022(1449)
- 2021(1317)
- 2020(1091)
- 2019(2429)
- 2018(2303)
- 2017(4260)
- 2016(2400)
- 2015(2628)
- 2014(2688)
- 2013(2576)
- 2012(2311)
- 2011(2226)
- 2010(2081)
- 2009(1777)
- 2008(1596)
- 2007(1419)
- 2006(1177)
- 2005(1001)
- 学科
- 济(9367)
- 经济(9356)
- 管理(5299)
- 业(3931)
- 地方(3928)
- 方法(3312)
- 学(3154)
- 数学(2879)
- 数学方法(2855)
- 企(2844)
- 企业(2844)
- 地方经济(2570)
- 农(2428)
- 中国(2355)
- 环境(1832)
- 业经(1786)
- 农业(1687)
- 理论(1599)
- 和(1540)
- 融(1447)
- 金融(1447)
- 教育(1401)
- 体(1356)
- 制(1306)
- 划(1265)
- 财(1229)
- 技术(1227)
- 发(1203)
- 银(1165)
- 银行(1158)
- 机构
- 学院(33325)
- 大学(33154)
- 研究(12610)
- 管理(12019)
- 济(11409)
- 经济(11077)
- 理学(10557)
- 理学院(10417)
- 管理学(10175)
- 管理学院(10128)
- 科学(9271)
- 中国(8373)
- 农(7594)
- 京(7124)
- 所(6700)
- 研究所(6372)
- 业大(6311)
- 农业(6125)
- 中心(5682)
- 范(4857)
- 江(4847)
- 师范(4783)
- 院(4736)
- 财(4552)
- 技术(4523)
- 北京(4178)
- 室(4057)
- 州(4027)
- 农业大学(3968)
- 省(3948)
共检索到45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红艳 江世贵 苏天凤 龚世园
利用PCR技术扩增海南海口市、福建厦门市和广东珠海市3个地理群体海捕黄鳍鲷线粒体D-loop基因片段,测定了该基因片段580bp序列。结果发现,3个地理群体内和群体间都存在丰富的DNA序列多态性,共检测到33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5.7%),24个个体具有22种单倍型(haplotype)。UPGMA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中,海南群体内所有的单倍型聚成一支,福建与广东的单倍型混杂在一起,聚成一支。从序列差异的分析中得出,海南群体与福建和广东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远;福建群体和广东群体亲缘关系较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朝锋 陈宏 雷初朝 孙维斌 党瑞华 张志清
对4头延边牛个体与GenBank中4头朝鲜牛个体的线粒体DNA(mtDNA)D环(D-loop区)910bp全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8头黄牛个体mtDNAD-loop序列由8种单倍型组成,单倍型比例为100%,表明2个黄牛品种mtDNA遗传多态性很丰富;在4头延边牛D-loop区序列中,共检测到核苷酸多态位点17个,核苷酸变异率为1.87%;在4头朝鲜牛中共检测到核苷酸多态位点10个,核苷酸变异率为1.10%;延边牛和朝鲜牛mtDNAD-loop全序列突变类型均为转换、颠换和插入/缺失,其中以转换为主;序列分析显示朝鲜牛与延边牛的同源性很高,达98.90%~99.67%,表明朝鲜牛和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宏伟 邹桂伟 罗相忠 王长忠 呼光富 李忠
【目的】探讨长江野生鲤、荷包红鲤和兴国红鲤3种中国鲤的遗传变异、亲缘关系及系统进化。【方法】对3种鲤的D-Loop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并与GenBank中获取的另外5种鲤鱼的D-Loop序列一起构建进化树。【结果】3种鲤的碱基组成中A+T含量均高于C+G含量;T碱基含量最高,平均为33.5%;C碱基最低,平均为13.7%。在检测的3种鲤上共发现37个突变位点,其中有2个插入,28个转换,7个颠换,碱基的替换有明显偏倚。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长江野生鲤(0.984±0.019),最低的是荷包红鲤(0.113±0.072);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以长江野生鲤最高,为0.00623,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大庆 张春霖 鲁成 张信
利用PCR技术扩增青海湖3个不同地区(黑马河,布哈河,沙柳河)的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Kessler))线粒体D-loop基因片段,测定该基因片段1 005 bp序列。通过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序列比较分析,对比3个不同地区的83尾青海湖裸鲤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共检测出多态性位点65个,其中有1个插入位点(b3,nt-569),2个缺失位点(s6和b37,nt-169、nt-170),多态性位点数62。3个群体内的多态性位点分别为黑马河51个、布哈河38个、沙柳河39个,平均核苷酸位点差异数分别为9.377、7.782和7.510。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立 刘延鑫 赵绪永 靳双星 邓红雨 刘太宇
【目的】研究河南3个驴种(河南小毛驴、长垣驴、泌阳驴)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采用PCR和测序技术,测定15头长垣驴、20头泌阳驴和14头河南小毛驴共49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采用DNAsp 4.90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利用MEGA4.1的邻接(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长垣驴、泌阳驴和河南小毛驴3个驴种共49个样本的PCR扩增产物长度均为444bp,mtDNA D-loop区的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2.295%,2.163%和2.799%;单倍型多样度结果分别为0.879,0.629和0.956,表明3个驴品种mtDNA D-loop区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
关键词:
驴 线粒体DNA D-loop区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滨 刘新富 刘思涛 孟振 张和森 刘奇 王峰 雷霁霖
采用PCR扩增和DNA测序技术,测定分析了引自冰岛和法国的大菱鲆两个引进群体以及1个国内累代繁养群体共60尾个体的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60尾个体中,扩增获得的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长度为739~759bp;共检测到46个变异位点,其中单一变异位点17个,简约信息位点29个;共检测出56个单倍型,各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冰岛1.000、法国0.950、累代繁养0.850。3个群体的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冰岛0.007 97、法国0.011 34和累代繁养0.006 16。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冰岛vs法国0.534 41、冰岛vs累代繁养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伟 代应贵 袁振兴 孙际佳 刘丽
以采自都柳江40尾粗唇(Leiocassis crassiLabris)个体为样品,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对粗唇都柳江种群cyt b基因和D-LooP序列进行了分析。获得了长度分别为1 118 bP、776~778 bP的粗唇cyt b基因、DLooP序列。2段序列的碱基组成均为a+t的含量高于G+c的含量,但cyt b基因碱基变异率(0.27%)显著低于D-LooP的碱基变异率(3.34%~3.35%)。对粗唇D-LooP序列结构进行了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等的特征序列。都柳江粗唇40个个体cyt b基因、D-LooP序列中分别有3、20个多态位点,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隐侠 李齐发 刘振山 赵兴波 潘增祥 孙源荣 徐银学 谢庄
根据家犬线粒体基因组DNA序列设计引物,获得了藏獒(Tibetan mastiff)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并以灰狼、郊狼作为外类群对藏獒、家犬亚种内6个大型家犬品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试验结果发现:藏獒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全长1250 bp,与家犬源序列的同源性为96.06%,其中有20个碱基缺失;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藏獒、家犬亚种内6个大型家犬品种与灰狼聚为一大类,而郊狼自成一类,说明藏獒与其他家犬品种一样起源于灰狼,是家犬亚种内的一个品种,在分类地位上隶属于食肉目、犬科、犬属、狼种、家犬亚种;在家犬亚种内,藏獒与英国牧羊犬、兰伯格犬聚为一类,而德国牧羊犬与瑞典猎鹿犬、...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康 王伟峰 陈秀荔 朱威霖 王焕岭
为揭示中国大獭蛤(Lutraria maxima)遗传多样性现状,基于线粒体Cytb和D-Loop序列,分析了北海、涠洲岛、湛江、厦门、福州大獭蛤5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基于Cytb和D-Loop序列获得的单倍型数分别为73和27,总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834 5±0.030 3/0.002 3±0.001 4、0.445 6±0.049 8/0.001 4±0.001 3。分子变异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AMOVA)结果显示,99.68%(Cytb)和101.16%(D-Loop)变异来自群体内,0.32%(Cytb)和-1.16%(D-Loop)变异来自群体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01 8~0.002 9(Cytb)和0.000 8~0.002 0(D-Loop),群体间分化指数F_(st)值分别为-0.008 0~0.010 1(Cytb)和-0.014 3~-0.007 2(D-Loop),且均无显著分化(P>0.05)。中性检验Tajima’s D和Fu’s F_S值均为负值(P<0.05),核苷酸不配对分布曲线呈现单峰型,这些都表明大獭蛤种群在近期经历过扩张现象,扩张时间约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约为1.3×10~4~6.6×10~4年。上述结果表明,大獭蛤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的特征,群体间无明显遗传分化,可作为一个管理保护单位。研究可为中国东、南海沿岸地区大獭蛤资源保护和持续发展与利用提供基础的参考材料。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天凤 黄建华 吴进锋 江世贵
对来自粤东和粤西的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ink))和台湾东风螺(Babylonia formosae(Sowerby))的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的序列进行分析,并对其遗传变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的序列总长度分别为506 bp(16S rRNA)和640 bp(COⅠ)。2种东风螺序列的碱基组成均显示较高的A+T比例(16S rRNA基因63.5%,COⅠ基因62.4%)。对位排序比较表明,16S rRNA基因片段变异较小,台湾东风螺和方斑东风螺各存在1个碱基变异位点;方斑东风螺COⅠ片段有12个碱基存在变异,包括3个简约信息位点和9个单一多态位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孔杰 刘伟 李世凯 周洲 赵凤
【目的】为评估施氏鲟和西伯利亚鲟后备亲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鲟鱼的遗传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施氏鲟和西伯利亚鲟亲鱼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线粒体控制区(D-loop)全序列和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序列对比分析,探讨2标记对鲟鱼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的差异与关系。【结果】西伯利亚鲟和施氏鲟Cyt b和D-loop的A+T含量均高于G+C含量,碱基组成具有偏倚性。Cyt b基因在西伯利亚鲟中定义单倍型3个,多态性位点5个,单倍型多样性0.151,核苷酸多样性0.00036;在施氏鲟中定义单倍型4个,多态性位点4个,单倍型多样性0.612,核苷酸多样性0.00114。D-loop在西伯利亚鲟中定义单倍型3个,多态性位点2个,单倍型多样性0.385,核苷酸多样性0.00040;在施氏鲟中定义单倍型5个,多态性位点55个,单倍型多样性0.707,核苷酸多样性0.02242。【结论】西伯利亚鲟和施氏鲟亲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匮乏,尤其在利用西伯利亚鲟亲鱼进行繁殖育苗时要注意近交的不利影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潘贤辉 周康奇 陈忠 杜雪松 黄姻 覃俊奇 文露婷 潘志忠 邓潜 罗辉 叶华 林勇
利用线粒体D-loop区和COI基因序列分析了全州禾花鲤(Quanzhou Procypris merus)、融水禾花鲤(Rongshui P.merus)和野生鲤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基于D-loop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序列长度为927~930 bp,共统计变异位点53个;A、T、G、C核苷酸平均含量分别为33.4%、32.9%、14%和19.7%,A+T(66.3%)明显高于G+C(33.7%);总体的单倍型数(h)、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40个、0.95和0.008 3;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224 59。基于COI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序列长度为897~899 bp,共统计变异位点33个;A、T、G、C核苷酸平均含量分别为26.7%、28.5%、17.8%和27%,且A+T(55.2%)高于G+C(44.8%);总体的h为25个,Hd为0.91,π为0.003 16;Fst值为0.191 43。在3个群体内和群体间遗传距离分别在0.003~0.009和0.003~0.01,远小于种群分类水平0.05。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77.54%(D-loop)和80.86%(COI)变异来自群体间变异,22.46%(D-loop)和19.14%(COI)来自群体内变异。单倍型进化树和网络图显示,全州禾花鲤和野鲤群体均存在单独聚为一支的单倍型,而融水群体未出现单独成支现象。研究表明,线粒体D-loop区作为反映3个群体间遗传多样性的灵敏度要高于COI基因,并且3个群体均属于高单倍型多样性和高核苷酸多样性。综上,3个群体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现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姚茜 杨频 陈立侨 郭慧 张浩 禹娜 杨国梁 王军毅
通过测定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人工养殖群体(A)(浙江湖州)、缅甸引进群体F2代(B)和"南太湖1号"(C)3个群体线粒体控制区(D-loop)基因序列片段(约1200bp),探讨罗氏沼虾群体遗传结构。结果发现,在用于分析的1121 bp基因序列中有86个变异位点,共计14个单倍型。其中,群体A、C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低,其π值分别为0.022和0.025,相比之下,群体B的遗传多样性则明显要高于上述两个群体(π=0.032)。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6.32%,而93.68%的遗传变异源于群体内。对三群体的遗传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侯新远 祝斐 张丽娟 尹绍武 胡亚丽 贾一何 李丽 汪亚媛 张国松
利用PCR技术扩增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鸭绿沙塘鳢(Odontobutis yaluensis)、中华沙塘鳢(Odontobutis sinensis)、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及尖头塘鳢(Eleotris oxycephala)的线粒体D-loop区并测序,获得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中华沙塘鳢、葛氏鲈塘鳢及尖头塘鳢线粒体D-loop区全序列分别为853bp、853bp、1028bp、852bp、848bp,结合GenBank中平头沙塘鳢(Odontobutis platycephala)、刺盖塘鳢(Eleotris acant...
关键词:
虾虎鱼类 D-loop 系统进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新培 武小斌 万海付 穆淑梅 康现江 肖国华 薛建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西江流域卷口鱼线粒体D-loop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柞蚕线粒体Cyt b基因片段的序列多态性分析
用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探讨盘丽鱼属鱼类系统分类
黑龙江上游3种茴鱼分类地位的线粒体D-loop序列变异分析
三峡库区3种银鱼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
结合线粒体D-loop序列和SSR标记对宝石鲈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基于线粒体D-loop区和Cyt b基因序列的四川裂腹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
东黄海沙海蜇群体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多态性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和D-loop区序列的高邮湖湖鲚(Coilia nasus)遗传多样性分析
基于线粒体D-loop区与COI基因序列比较分析养殖与野生银鲳群体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