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3)
- 2023(11766)
- 2022(10346)
- 2021(9686)
- 2020(8042)
- 2019(18564)
- 2018(18699)
- 2017(35594)
- 2016(19736)
- 2015(22179)
- 2014(22280)
- 2013(21801)
- 2012(20090)
- 2011(18123)
- 2010(17822)
- 2009(16082)
- 2008(15473)
- 2007(13373)
- 2006(11622)
- 2005(10055)
- 学科
- 济(72637)
- 经济(72550)
- 管理(56149)
- 业(50259)
- 企(41987)
- 企业(41987)
- 方法(33603)
- 数学(28694)
- 数学方法(28339)
- 农(20226)
- 学(20123)
- 中国(19273)
- 财(18008)
- 业经(16210)
- 地方(15349)
- 环境(14518)
- 制(14106)
- 理论(13988)
- 农业(13080)
- 和(12906)
- 贸(11996)
- 贸易(11990)
- 技术(11944)
- 划(11886)
- 易(11594)
- 教育(11387)
- 银(11190)
- 务(11183)
- 银行(11133)
- 体(11126)
- 机构
- 大学(275692)
- 学院(273892)
- 管理(108088)
- 济(101050)
- 经济(98600)
- 研究(94111)
- 理学(93855)
- 理学院(92787)
- 管理学(91020)
- 管理学院(90547)
- 中国(67250)
- 科学(62427)
- 京(59403)
- 农(51649)
- 所(48563)
- 业大(46174)
- 财(45783)
- 研究所(44751)
- 中心(41991)
- 农业(40798)
- 江(40436)
- 北京(37203)
- 财经(36805)
- 范(36673)
- 师范(36188)
- 院(34650)
- 经(33446)
- 州(32445)
- 技术(31814)
- 师范大学(29153)
- 基金
- 项目(195513)
- 科学(151532)
- 研究(140045)
- 基金(139615)
- 家(123732)
- 国家(122683)
- 科学基金(103718)
- 社会(84855)
- 社会科(80160)
- 社会科学(80137)
- 省(78144)
- 基金项目(74736)
- 自然(69605)
- 自然科(67920)
- 自然科学(67901)
- 自然科学基金(66627)
- 划(65980)
- 教育(63846)
- 资助(57480)
- 编号(57077)
- 成果(46495)
- 重点(43898)
- 部(41853)
- 发(41489)
- 创(40780)
- 课题(39914)
- 创新(38023)
- 科研(37938)
- 计划(37185)
- 大学(35529)
- 期刊
- 济(109921)
- 经济(109921)
- 研究(77714)
- 中国(52719)
- 学报(51356)
- 农(46511)
- 科学(44496)
- 管理(39028)
- 大学(37423)
- 学学(35309)
- 财(33706)
- 教育(33357)
- 农业(32314)
- 技术(23616)
- 融(20052)
- 金融(20052)
- 业经(18517)
- 财经(17148)
- 经济研究(16669)
- 业(16391)
- 图书(15779)
- 科技(14727)
- 经(14494)
- 问题(14304)
- 版(14014)
- 业大(13992)
- 理论(13530)
- 实践(12626)
- 践(12626)
- 技术经济(12502)
共检索到394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田翠翠 朱建一 陆勤勤 邓银银 姜波 沈宗根
为了解我国暗紫红毛菜(淡水红毛菜)的生物学特征,对采自山西娘子关、兰州五泉山、兰州兴隆山的暗紫红毛菜进行了形态、繁殖方式、染色体及色素含量等观察研究。观察采集现场暗紫红毛菜生长环境特征,显微镜观察记录各藻体形态特征,通过原叶体的培养观察各种群的繁殖方式,并用醋酸苏木精染色法观察核分裂过程。结果显示,3个采集地暗紫红毛菜群落均呈点状和不连续性分布,并仅限于生长在瀑布冲击和流水飞溅下的岩石或山溪流水有落差之处有分布,常与疏枝刚毛藻混生在一起。红毛菜均呈不分枝细丝状,长度在1.1~3.5 cm。样品藻胆蛋白含量在7.26~9.46 mg/g之间,娘子关暗紫红毛菜藻胆蛋白含量最高,其次为五泉山红毛菜和...
关键词:
暗紫红毛菜 形态 繁殖方式 染色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海盼 刘俊延 王小云 陆温 郑霞林
[目的 ]朱红毛斑蛾是榕属植物上一种重要的食叶害虫,研究其繁殖行为,可为该虫的种群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朱红毛斑蛾的羽化、求偶、交配和产卵的繁殖行为及节律。[结果 ]朱红毛斑蛾仅在光期06:00—16:00时羽化,11:00—13:00达到羽化高峰;求偶行为包括爬行、飞行、侦测、触角交流、振翅、暴露生殖器、尝试交配等系列步骤,09:00—18:00均有求偶行为的发生,求偶高峰期为11:00—16:00。交配姿势呈"一"字型或"V"字型,雌雄成虫一生均只交配1次,交配高峰为14:00—16:00,交配时长为16.16±0.26 h。雌虫将卵产于寄主植物的叶柄或叶尖,产卵高峰期为10:00—14:00,单雌平均产卵量为107.3±3.0粒,平均孵化率为88.40%±1.60%。[结论 ]朱红毛斑蛾为日行性的单配制蛾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盛华 褚孟嫄
为了研究梅染色体,鉴定梅品种资源的倍数性,为梅分类起源和遗传育种提供细胞学依据,该文采用“去壁低渗法”对我国9个省区梅5个变种,2个变型,108个栽培品种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首次发现原产我国的云南杏梅是二倍体2n=2x=16,但有9.5%的四倍体2n=4x=32细胞.江苏南京的‘迟红’梅品种是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嵌合体,2n=2x=16,2n=4x=32.其余供试材料均为二倍体2n=2x=16.
关键词:
梅,变种,品种,染色体,数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明亮 杨平贵 吴登俊
以四川凉山半细毛羊为资源参考群体,选择位于绵羊3号染色体上的9个微卫星标记,用Win QTL cart软件对凉山半细毛羊的5个体重性状进行QTL检测。结果显示:①在191家系中,检测到影响羔羊断奶重的QTL,位于110.01 cM,加性效应为6.860,解释表型变异为29.3%;②在190家系中,检测到影响断奶日增重的QTL,位于227.41 cM,加性效应为0.013,解释表型变异为1.7%;③未检测到影响羔羊初生重、育成体重和成年体重性状的QTL。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剑光 蒋艳琳 张林 王昱斌 张涛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郭焱 杨天燕
为了解江鳕(Lota lota)细胞遗传学数据信息,采用PHA和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空气干燥制片法,测定江鳕染色体核型,并观察江鳕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江鳕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12m+18sm+14st+4t,染色体总臂数NF=78,未发现随体、次缢痕和异型性染色体。染色体相对最大长度为6.83±0.31,最小为2.06±0.17。江鳕主要形态特征为体圆长形,后部侧扁,颏部正中具颏须1枚,侧线后部侧中位且常不完全,背鳍两个,腹鳍喉位;其鳍式为背鳍D.i~iii-10~13,i~ii-65~92,胸鳍P.i-16~17,腹鳍V.0-7,臀鳍A.0-64~84;鳔一室,脊椎骨总数为58~67,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8~12。通过与鳕科其他鱼类染色体核型比较结合形态学特征分析,推断江鳕在进化上属于较为特化的类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燕文 包满珠 沈清宇 钟林爱 左卫东 王芳
该文对野梅、果梅和花梅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进行了研究,共试材料110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6.对具代表性的种类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洱源野梅、小(果)梅、果梅一号、‘日寒红’及‘小宫粉’均为对称或原始的1A核型;‘老人美大红’、‘送春’为较对称或较原始的2A核型;‘残雪’、‘美人’梅为较不对称或较进化的1B核型;‘长蕊变绿萼’、‘三轮玉蝶’、‘水朱砂’及‘黄山黄香’均为不对称或进化的2B核型.结果表明:梅是由野梅→果梅→花梅的演化趋势,在花梅中是以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的顺序先后出现的,这与前人研究推断的相一致.但是在真梅系中归纳的品种类型繁多,变化也较大,出现了相当不对称的或进...
关键词:
野梅 果梅 花梅 染色体数目 核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润刚 张雅林 袁锋 魏永平
研究了蟪蛄(为重新研究)(Platypleurakaempferi(Fabricius)),蚱蝉(Cryptotympanaatrata(Fabricius))和东北山蝉(LeptopsaltaadmirabilisKato)3种蝉的染色体。结果表明,3种蝉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8+XO。蝉科的减数分裂过程类似于角蝉科、沫蝉科和叶蝉科,与蜡蝉科显著不同的是其减数分裂前期无弥散期。蝉科已知核型的种类较少,其核型特征较为保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全战 曹爱忠 亓增军 张伟 陈佩度
【目的】簇毛麦是普通小麦的一个近缘物种,它具有许多抗病基因,在小麦育种中起重要作用。抗白粉病基因Pm21已被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成功地转移到小麦背景中,并被广泛地用于小麦育种实践。为了进一步转移和利用定位于簇毛麦2V染色体上的有用基因,如抗眼斑病基因、抗条锈基因和护颖颖脊刚毛基因,为小麦育种创造新种质。【方法】通过普通小麦农林26-离果山羊草3C二体异附加系与小麦-簇毛麦2V(2D)二体代换系杂交,综合运用染色体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染色体构型分析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从杂种F2和F3中鉴定出涉及簇毛麦2V结构变异的异染色体系7份,包括纯合缺失系1份(Del2VS·2VL-),易位系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航 陈晓鸣 冯颖 叶寿德
本文研究比较了田紫胶虫红、黄两种色型雌虫的核型。两种色型的染色体数目恒定,均为2n=2x=18。染色体类型基本一致:1-4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5-9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其中,黄色型第1、2、4对染色体呈棒状,第3对染色体为肾形,第5-9对染色体为椭圆形或长圆形;红色型第1对的2条染色体长度差异较大,第 2、3、4对染色体呈棒状,第5-9对染色体为椭圆形或长圆形。红、黄两种色型在长臂、短臂、臂比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经t-检验,结果表明:2种色型差异不显著。核型公式为:Ky(2n,(?))=18=8m+10T=4L+4M2+4M1 +6S。
关键词:
田紫胶虫 多色型 核型分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洪谔 张若蕙 黄少甫 赵治芬
以根尖和茎尖细胞对8种蜡梅进行了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表明,全部种类的染色体基数都是11,染色体绝对长度7.02~3.22μm。其核型公式有3种:美国蜡梅为2n=22=22m,西南蜡梅为2n=22=20m(2sat)+2sm,西美蜡梅、夏蜡梅、蜡梅、突托蜡梅、山蜡梅和柳叶蜡梅均为2n=22=20m+2sm。比较组型的对称性,夏蜡梅属比蜡梅属更原始,而在两属中又以美国蜡梅和柳叶蜡梅分别为属内最原始的种。
关键词:
蜡梅科 染色体 染色体组型 系统发育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剑光 张林 张晨捷 张涛 彭士明
为保护银鲳(Pampus argenteus)种质资源、探究该物种起源、进化地位及指导遗传育种生产提供参考,以采自东海水产研究所福鼎基地人工繁殖的1龄银鲳为材料,采用PHA和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对银鲳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鲳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8,核型公式为2N=2M+6SM+10ST+30T,染色体臂数(NF)为56。在银鲳的SM组中,有一对相对本组其它染色体明显较大的染色体,除此之外,各相邻两对染色体之间无明显差异。4组染色体均未发现带有特殊标志性特征如随体、次缢痕的染色
关键词:
银鲳 PHA 染色体 核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蒋俊 庄平 宋超 赵峰 周丽青 耿智 郝长杰 张涛
为了解凤鲚(Coilia mystus)染色体数量和核型结构,以上海市临港近岸的1~2龄性成熟凤鲚为材料,采用鳃丝细胞进行短期离体培养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凤鲚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凤鲚雌雄染色体数量存在差异,雌性染色体数目为2n=47,雄性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2n(♀)=47 t,2n(♂)=48 t;雌性染色体臂数(NF)=47,雄性NF=48。雄性凤鲚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为(2.66±0.27)~(5.54±0.25),雌性凤鲚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为(2.83±0.32)~(5.70±0.38),雌雄凤鲚的染色体相对长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相邻两对染色体之间相对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凤鲚的染色体中,最长的一对染色体上存在随体,次缢痕。凤鲚存在性染色体,其性染色体类型为ZO/ZZ型。
关键词:
凤鲚 染色体 核型 性染色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雅丽 刘铁铮 申书兴 陈雪平 牛瑞生 樊建英 赵璇
以大白菜随体单体、三体和二倍体为试材,在自然条件下,对营养生长时期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日变化、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叶绿素含量、希尔反应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体染色体的附加对大白菜光合速率具有明显的负效应,而缺失一条随体染色体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不大;随体染色体的缺失或附加对大白菜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影响不大,三者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典型的双峰曲线;却缩短了大白菜的光合有效时间,不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随体染色体的缺失或附加对叶绿素含量有正效应,随体单体、三体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二倍体;随体染色体的缺失对营养生长时期希尔反应活性影响不大,而附加一条随体染色体则使随体三体的希尔...
关键词:
大白菜 随体染色体 单体 三体 光合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冯浩 刘少军 张轩杰 罗琛 周工健 姚占洲 刘筠
采用血细胞培养制片法和肾脏细胞直接制片法对红鲫 (♀ )×湘江野鲤 (♂ )杂交种F2 和F3 代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得出F2 代染色体数目为 10 0条 ,染色体组型为 :2 2m +34sm +2 2st +2 2t ,NF =156;F3代染色体数目为 4n =2 0 0 ,染色体组型为 :4 4m +68sm +44st +44t ,NF =312。为证明红鲫×湘江野鲤杂交后代由异源二倍体转变为异源四倍体发生于F2 与F3代之间提供了直接证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再云 刘后利
对诸葛菜减数分裂的研究表明,染色体在终变期表现出30多种配对构型。其中主要的9种为:12Ⅱ,10Ⅱ+1Ⅳ,8Ⅱ+2Ⅳ,9Ⅱ+1Ⅳ,6Ⅱ+2Ⅵ,8Ⅱ+1Ⅶ,6Ⅱ+1Ⅵ+1Ⅶ,7Ⅱ+1Ⅹ,5Ⅱ+1Ⅳ+1Ⅹ。121Ⅱ的构型与其它构型各约1/2。四、六、八、十等多价体为环状或链状。在中期Ⅰ时观察到高频率的次级联会。以上结果表明诸葛菜的染色体间存在高度同源性,故其可能为一自然多倍体种。另外,诸葛菜的10条染色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染色体环,这表明其12对染色体中有5条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相互易位。文中还对诸葛菜染色体组所具有的特殊结构的意义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诸葛菜 染色体配对 减数分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