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77)
- 2023(3845)
- 2022(3310)
- 2021(3303)
- 2020(2837)
- 2019(6379)
- 2018(6428)
- 2017(11599)
- 2016(6811)
- 2015(7889)
- 2014(8368)
- 2013(8239)
- 2012(7546)
- 2011(6525)
- 2010(6853)
- 2009(6267)
- 2008(6766)
- 2007(5987)
- 2006(5124)
- 2005(4693)
- 学科
- 管理(25744)
- 济(25251)
- 经济(25227)
- 财(22344)
- 业(18858)
- 企(16685)
- 企业(16685)
- 财政(12019)
- 务(9911)
- 财务(9899)
- 财务管理(9844)
- 政(9498)
- 企业财务(9277)
- 制(8163)
- 中国(7872)
- 土地(7831)
- 方法(7466)
- 学(7423)
- 农(6943)
- 数学(6015)
- 体(5958)
- 数学方法(5899)
- 地方(5572)
- 理论(5404)
- 度(5143)
- 制度(5141)
- 体制(5064)
- 业经(4858)
- 策(4735)
- 经济学(4317)
- 机构
- 学院(88778)
- 大学(87023)
- 济(30188)
- 管理(29528)
- 经济(29256)
- 研究(28312)
- 财(26389)
- 中国(24636)
- 理学(23668)
- 理学院(23366)
- 管理学(22817)
- 管理学院(22665)
- 京(19487)
- 科学(18080)
- 江(16767)
- 财经(15970)
- 所(15380)
- 农(14510)
- 经(14143)
- 中心(13791)
- 省(13002)
- 研究所(12872)
- 州(12770)
- 北京(12429)
- 业大(12147)
- 范(11814)
- 师范(11692)
- 财经大学(11109)
- 农业(11041)
- 技术(10781)
- 基金
- 项目(48562)
- 研究(37698)
- 科学(35793)
- 基金(32012)
- 家(27285)
- 国家(27012)
- 科学基金(22282)
- 社会(21152)
- 省(20120)
- 社会科(19861)
- 社会科学(19855)
- 教育(17970)
- 编号(17199)
- 基金项目(16730)
- 划(16055)
- 成果(15386)
- 自然(13778)
- 资助(13370)
- 自然科(13339)
- 自然科学(13333)
- 自然科学基金(13024)
- 课题(12381)
- 性(11155)
- 重点(10949)
- 年(10469)
- 部(10264)
- 项目编号(10202)
- 创(9740)
- 大学(9695)
- 发(9539)
共检索到157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文晶 李天石
本文利用尼雅遗址出土的佉卢文资料,对3—4世纪鄯善王国的财产权法特别是土地产权法问题进行较系统地研究。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鄯善王国形成了明确而具体的财产权法,对诸如皇廷、公共及私人土地财产、盗窃他人财产、债务偿还、难民财产保护、战前债务处理等都做出了清晰明确的法律规定。国王不仅是国家所有土地名义上的主人,而且有权将土地、房屋、牲畜等财产作为礼物赏赐给臣下。公共或集体土地所有权、个人土地私有权,皆受到国家法律保护。无理强占他人土地,包括破坏他人土地上的财产,如砍伐他人土地上的树木,亦为违法,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合法的私有土地买卖交易,国家给予法律保护。对于战争前的债务,一般不再追究。而对于外国难民的财产,则给予必要的法律保护。从保护土地私有产权这个角度来看,鄯善王国法律与中原法及罗马法并无大的差异。如果从佉卢文书土地买卖契约中对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细节的规定及鄯善王国土地使用的具体情况来看,其土地私有化的程度,可能较之同时期汉晋中原地区更强一些。这是其经济上的特点之一。
关键词:
鄯善王国 财产权 土地产权 比较研究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倪受彬 黄宇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虽然《民法典》第1133条在涵盖《继承法》第16条的基础上,增设第四款"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使信托出现在《民法典》的条文当中,但纵观全典,其不仅对遗嘱信托与继承法的衔接未继续予以细化规定,而且未在更为基础的物权编、合同编,抑或是总则编对信托进行吸收。因此,我国目前在法律制度上可谓采取了一种将信托作为民事特别法、单行法的立法模式。无法回避的现状是,我国信托法制发展至今,信托的基础理论研究始终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尤其在信托财产归属、财产权结构、信托财产独立性的解释上仍存较大争议。如何引进信托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我国《信托法》已实施20年,信托基础理论的争议始终与实践遭遇的各种法律障碍密切相关。如何构建起能凝聚共识的信托法财产权结构,如何衔接《信托法》与正式颁布的《民法典》,是否需要对我国《信托法》进行更新和完善,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尝试通过对已有信托财产权学说进行分析,并运用所有权权能理论进行探究,最终得出如何在一物一权的前提下理解信托财产权及其独立性的思路,并对信托财产权与物权法定原则的冲突提出较为妥善的选择方案。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艺
宪法学中所界定的财产权概念有其特别含义,并非是对民法中财产权概念的复制及确认。从宪法财产权的主体角度看,宪法财产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从私有财产权入宪的角度看,宪法财产权具有普遍性、不可让与性、不受侵犯性;从权利保障的角度看,宪法财产权是对人格尊严的尊重;从权利属性的角度看,宪法财产权表现出由消极性向积极性的转变。宪法财产权和民法财产权无论是从权利属性、设定目的、权利侧重点还是保障方式上看都存在着明显差别。具体而言,宪法财产权和民法财产权分别以基本权利和具体权利为出发点,在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共同构筑财产权保护的坚实体系。
关键词:
宪法财产权 性质 民法财产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农民财产权益包括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但长期以来,中国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受农村集体产权限制,一直处于"沉睡"状态。当前,一些地方尝试允许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融资,并获得农民认可。这些探索将改变农民资产长期低效运行的状况,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和城镇化。2012年,银川平罗县作为中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探索建立了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融资制度。农民可以用农村土地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英洪 李芳
新时期改革农地制度,应该尊重农民意愿、注重维护宪法秩序。建立农户所有、社区所有和国家所有的多元产权模式。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土地财产权 宪法秩序 宪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玲
国家征税权诞生的前提是普遍存在的公民财产,以及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的普遍承认。如果征税权行使不当,便有可能侵犯公民财产权这一基本的宪法赋予的权利。税法被视为严格限定国家征税权,并保护公民财产权的基本法律。本文探讨了税法与公民财产权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公民财产权的税法保护的特征和路径。
关键词:
财产权 征税权 税收法定 财政立宪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晓鸣 张克俊
城镇化是我国今后最大的内需,如何使2亿多农民工真正市民化则是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问题是农民能不能带着土地财产权进城以及如何带着土地财产权进城,这首先要弄清楚农民的土地是不是农民的财产权以及如何才能行使完整的财产权。本文认为,目前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具有财产权属性,但权能不完整、具有脆弱性。让农民带着土地财产权进城的根本是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财产权;改革土地征用制度,破除农民获取土地财产收益的行政权障碍;在此基础上还必须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流转起来并通过产权整合实现增值,同时要加强户籍、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胜兰 于凤瑞
财产权制度通过界定农村土地财产权、调整农村土地市场交易行为而成为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核心制度。反观现实中法律制度对农村土地财产权转让的制约,农村土地市场交易受到限制,造成农民财产性收入取得程序、方式以及效力方面的困境。反思大陆法系传统财产权理论,从权利束的法经济学观点出发找寻农村土地财产权结构的基点,以定限物权为核心设计农村土地上的权利束体系,充分发挥财产权的流动性,可增加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方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彪
厘清房地产税与土地出让金之间的关系是进行相关制度设计的基础。并存说、有限制的并存说、替代说、分解说等学说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需要从法律关系和社会功能等方面重新进行审视。在财产权合理预期视角下设计房地产税和土地出让金制度需要遵循财产权预期稳定性、税租负担与支付能力匹配、整体性、利益平衡等原则。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就房地产税的征税对象、房地产税的税基与税率、房地产税的免征额以及土地出让金的缴付方式等提出规则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税 土地出让金 法律关系 社会功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寿金蔚
“法人财产权”内涵探讨寿金蔚市场是所有彼此经济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交换关系的动态集合。因此,明晰它们的财产边界,理所当然成为市场经济的前提。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所提出的“法人财产权”的命题,被认为是经济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创建现代企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勇 包婷婷
农村土地整治已经成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但是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盲目扩大整治范围、强拆强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平等损害农民土地财产权的问题。在农村土地整治中必须要尊重、保护和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在整治中要实现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这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文章阐述了农村土地整治农民财产权的内涵及构成,分析了农村土地整治中农民土地财产权受损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而提出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对策,包括以级差地租为经济杠杆,保护农民宅基地财产权及建设用地指标置换中土地增值收益须"取之于民,还之于民",同时还需要在农村土地整治中建立健全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市场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整治 土地财产权 宅基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定华
法人财产权性质之我见刘定华法人财产权见之于官方文献是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和《公司法》。前者的表述是: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后者表述为: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新军
论财产权的解体[美]托马斯·C·格雷今天,在以英文为母语的国家中,律师或经济学家所持有的财产权概念已完全不同于普通的老百姓。大多数人,包括大多数不具备专业素质的人,都把财产权当作一种可为人们所拥有的物品。拥有了财产权,也就拥有了对一些物品的排他性的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建平
法人财产权研究●王建平法人财产权属于法人,而不属于法人的成员。法人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必须具有自己的财产,这是其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前提条件。法人财产权是以法人财产所有权为实质内容,包括经营权、债权、知识产权,以及请求法律救济权在内的一组权利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龙文懋
财产权对于人的全面解放的意义具有两面性。第一,在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财产权从封建专制权力的桎梏下解放出来,首次实现了绝对的财产权利和财产权与权力的分离。财产权是其它各种权利的基础,堪称对抗封建专制权力、保障人权的坚实堡垒,是人的解放的起点,在反封建的斗争中,启蒙的、资产阶级的财产权利理论和观念无疑具有进步意义。第二,绝对的财产权利具有与生俱来的弱点,它无法保障实质平等和实质正义,因而只有超越财产权利的绝对性,才能进一步实现人的解放。在共产主义社会里,自由不再是自我与他人的分界线,而会成为个人与他人
关键词:
财产权 自由 平等 正义 人的解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