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67)
- 2023(7571)
- 2022(6236)
- 2021(5649)
- 2020(4812)
- 2019(10493)
- 2018(10278)
- 2017(18675)
- 2016(10208)
- 2015(11660)
- 2014(11583)
- 2013(10914)
- 2012(10002)
- 2011(8950)
- 2010(9184)
- 2009(8760)
- 2008(7722)
- 2007(7081)
- 2006(6303)
- 2005(5648)
- 学科
- 济(31592)
- 经济(31545)
- 管理(26136)
- 融(25216)
- 金融(25209)
- 业(24730)
- 银(22593)
- 银行(22563)
- 行(21930)
- 企(21012)
- 企业(21012)
- 中国(17939)
- 制(12503)
- 财(12399)
- 方法(11006)
- 中国金融(10987)
- 地方(10235)
- 农(9684)
- 学(9639)
- 数学(9307)
- 数学方法(9121)
- 体(9035)
- 业经(8758)
- 务(8734)
- 财务(8698)
- 财务管理(8681)
- 企业财务(8340)
- 理论(7972)
- 贸(6749)
- 贸易(6740)
- 机构
- 学院(134645)
- 大学(131624)
- 研究(49399)
- 济(47706)
- 经济(46388)
- 中国(44201)
- 管理(43051)
- 理学(36014)
- 理学院(35530)
- 管理学(34543)
- 管理学院(34329)
- 科学(33271)
- 农(31417)
- 京(28437)
- 所(26531)
- 财(25919)
- 中心(25415)
- 农业(25154)
- 研究所(24308)
- 业大(23644)
- 江(21809)
- 财经(19561)
- 技术(18887)
- 州(18138)
- 院(18004)
- 银(17723)
- 北京(17630)
- 经(17618)
- 省(17430)
- 银行(17088)
- 基金
- 项目(91650)
- 科学(69949)
- 研究(64081)
- 基金(63839)
- 家(57852)
- 国家(57339)
- 科学基金(47397)
- 省(39303)
- 社会(37585)
- 社会科(35598)
- 社会科学(35588)
- 基金项目(33231)
- 划(32610)
- 自然(31577)
- 自然科(30841)
- 自然科学(30830)
- 自然科学基金(30239)
- 教育(29287)
- 编号(25955)
- 资助(25851)
- 成果(22058)
- 重点(21735)
- 发(20654)
- 创(19958)
- 课题(19683)
- 计划(19486)
- 创新(18762)
- 部(18139)
- 科研(18074)
- 科技(17601)
共检索到216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荣 吴清莲 孟玉 陈疏影 王先宏 何丽莲 李富生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适合甘蔗遗传转化的双基因表达载体,用于提高甘蔗栽培品种的抗旱能力,并探讨基因表达规律及互作效应。【方法】本研究以前期课题组在割手密中克隆到的具有抗旱功能ScNAC1和ScDREB为目的基因,以对单子叶植物高效、专一的Ubiquitin为启动子,以适于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的表达载体pCAMBIA1300-nu为基础载体,利用改造后的FMDV2A多肽进行连接,采用重叠延伸PCR(简称SOE PCR)将ScNAC1和ScDREB基因相融合,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连接表达载体。【结果】经PCR验证获得约2000 bp的目的条带,利用BamH I与Sac I双酶切,切出了载体的1条大片段和连接目的基因的3条小片段,测序结果验证扩增产物的正确性,融合基因在扩增过程中无突变发生。【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符合需要的融合基因表达载体,为后期甘蔗的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洪亚楠 刘洋 姚艳丽 胡小文 徐磊
【目的】获得割手密SsREMO-1a基因全序列,开展组织特异表达、qPCR分析、亚细胞定位研究,研究转SsREMO-1a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变化以及CAT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以海南甘蔗野生种(割手密Sp-24)为材料,通过PCR、纯化、克隆和测序验证后获得完整的割手密SsREMO-1a基因序列。对苗期正常生长的割手密进行干旱胁迫处理,于胁迫处理后0、1、2、3、4和5 d收集幼嫩叶片、根和茎等组织进行组织特异表达分析和qPCR分析。采用烟草亚细胞定位技术、基因遗传转化技术等对SsREMO-1a的表达情况进行组织定位和功能分析。构建pBI221-SsREMO-1a-GFP融合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转化烟草进行细胞定位分析。构建过量表达载体pCAMBIA 1304-SsREMO-1a,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SsREMO-1a导入拟南芥,观测干旱胁迫后0、1、2、3、4和5 d植株表型以及CAT-1基因表达量。【结果】SsREMO-1a基因全长均为738 bp,开放读码框(ORF)564 bp,编码187个氨基酸;组织特异性表达表明,SsREMO-1a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qPCR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受干旱胁迫的诱导并呈显著上调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SsREMO-1a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共获得11个转基因拟南芥株系,抗旱性鉴定表明转基因植株能够提高植株的抗旱能力;转基因植株CAT-1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结论】SsREMO-1a能够提高植株的抗旱能力,对CAT-1基因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煜星 崔燕 武寒雪 祝建波 周鹏
采用PCR方法分别从陆地棉和拟南芥基因组中扩增出Accase羧基转移酶-βCT亚基编码基因accD,Accase羧基转移酶-αCT亚基编码基因CAC3的定位于叶绿体的转运肽序列。分析结果与NCBI公布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100%,99%。将CAC3基因转运肽序列与accD基因进行体外重组,构建了融合植物表达载体pBI-CAC3tp-accD,为下一步作物的遗传转化打下了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文超 甘鹏 熊亮 潘传英 蓝贤勇 陈宏
【目的】构建pTAT-bSox2-9R融合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研究,为利用TAT和多聚精氨酸(9R)的跨膜作用实现转录因子蛋白直接重编程牛体细胞提供科学资料。【方法】以GenBank上公布的牛Sox2基因编码区序列为基础,设计并合成含酶切位点、跨膜转导肽TAT和9R的引物;利用PCR扩增方法获得包括Sox2、TAT和9R的重组DNA序列,并将其克隆到空质粒pTAT-HA上,从而构建pTAT-HA-bSox2-9R重组表达载体;将经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后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在不同IPTG浓度和诱导时间等条件下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雅芹 闫慧清 姜山
【目的】为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表达情况优化聚乙二醇(PEG)介导的小立碗藓原生质体的转化体系及检测CAD1基因在细胞中的定位,构建小立碗藓GFP-CAD1-PTN182融合基因表达载体。【方法】用高保真酶获得GFP基因,通过双酶切GFP基因和CAD1-PTN182表达载体,将两片段洗脱回收,然后用T4-DNA连接酶将酶切产物在16℃条件下过夜连接。将连接产物转化到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中,通过凝胶成像电泳的方法,挑选阳性克隆进行验证,并经过酶切验证和测序。【结果】序列对比相似度达10
关键词:
GFP 高保真酶 载体构建 基因克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雪涛 李银 鲍恩东
根据已发表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血清I型与鸡白介素2(IL2)DNA序列,设计两对引物,用PCR扩增出MDVgB基因和IL2基因,并克隆入pEGFPC1载体,构建了载体pC1gBIL。通过酶切分离外源基因表达盒,并将外源基因表达盒插入pTK2B质粒,成功构建了转移载体pTCgBIL。将转移载体pTCgBIL转染CEF细胞,培养36~48h后,经荧光显微镜观察,有荧光出现,证明该载体得到表达,并通过Westernblotting鉴定证明MDVgB和IL2的融合基因得到了有效的表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传志 苏磊 李爱芹 夏晗 李长生 王兴军
克隆大豆油体蛋白特异启动子及油体蛋白基因的全长序列,利用连接PCR的方法,通过一个肠肽酶位点将人成骨蛋白成熟肽编码序列连接到油体蛋白基因3’端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CAMB IA1302中,构建"油体蛋白-肠肽酶-人成骨蛋白"植物表达载体。通过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证明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将其命名为pCAM-oleo-Bmp7。通过蛋白分析软件DNAstar、S ignalP3.0和ProtComp v8.0等软件对重组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信号肽和细胞定位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证明融合蛋白很好的保留了原来两个蛋白的二级结构和理化性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鸿妮 谢钰珍 陈罡 密苗苗 彭赛男 张勇
【目的】通过慢病毒转染细胞构建稳定表达CRISPR/Cpf1的293 T和HT 1080细胞系,实现高效率基因编辑。【方法】PCR扩增AsCpf1和LbCpf1基因片段,酶切后克隆到慢病毒载体pLent-EF1a-MF-CMV-GFP-P2A-Puro上,将该质粒与慢病毒包装质粒psPAX2、pMD2.G共转染293FT细胞,通过抗性和荧光标记筛选得到稳定表达LbCpf1和AsCpf1的细胞系,并对单克隆细胞进行DNA、RNA特异性和反转录验证。用设计好的针对ABCG1基因的sgRNA转染单克隆细胞,通过DNA特异性和T7E1酶切验证基因敲除效率。【结果】成功构建了Cpf1-pLent慢病毒载体,重组载体对293 F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浓缩与纯化后,病毒滴度均在10~6 TU/mL之上。用纯化后的病毒感染293 T和HT 1080细胞,筛选出3株能稳定表Cpf1的细胞系,目的ABCG1基因的基因编辑功能验证表明其中2株T7EΙ酶切掉带明显,sgRNA靶向敲除效率较高,命名为AsCpf1-293 T-7D和AsCpf1-HT1080 02-3B。【结论】建立了稳定表达Cpf1的293T和HT 1080细胞细胞系,可以用于目的基因的高效敲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旭倩 胡正龙 沈文涛 言普 王冬梅 周鹏
【目的】获得含有A/O型FMDV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4种不同组合的转基因柱花草植株。【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Xba I和Sac I双酶切4个中间载体和质粒pBI121,回收连接后获得4个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BI-xsB/xs T/xsBT/xsBTT)及相应农杆菌工程菌株,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Ⅱ)子叶叶盘。采用卡那霉素筛选,特异引物和转基因检测引物进行PCR及RT-PCR检测不同组合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获得36株抗性转化株,经PCR检测有16株为阳性,RT-PCR检测后有11株为阳性,表明4种组合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获得转录。【结论】此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同型与异型FMDV之间多抗原表位基因不同融合方式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奠定了研究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纯钦 徐登安 陈静 余懋群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是植物基因工程改良的重要工具。RAFTIN是禾本科植物花药绒毡层中特异积累与花药发育相关的蛋白,其调控序列可能提供一个很好来源的花药特异性表达启动子。为了解小麦TARAFTIN1A基因启动子的花药表达特异性,本研究分离了TARAFTIN1A基因的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启动子含有3种花药特异表达元件(总计10个),1个ABRE脱落酸响应元件,TGACG-moTIF与CGTCA-moTIF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各1个,8个ARR1AT细胞分裂素响应元件,以及2个DRE和1个mBS干旱响应元件。采用5'端缺失的方法,分别克隆1429、898和351 Bp的启动子片段,经连接、转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纯钦 徐登安 陈静 余懋群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是植物基因工程改良的重要工具。RAFTIN是禾本科植物花药绒毡层中特异积累与花药发育相关的蛋白,其调控序列可能提供一个很好来源的花药特异性表达启动子。为了解小麦TaRAFTIN1a基因启动子的花药表达特异性,本研究分离了TaRAFTIN1a基因的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启动子含有3种花药特异表达元件(总计10个),1个ABRE脱落酸响应元件,TGACG-motif与CGTCA-motif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各1个,8个ARR1AT细胞分裂素响应元件,以及2个DRE和1个MBS干旱响应元件。采用5'端缺失的方法,分别克隆1429、898和351 bp的启动子片段,经连接、转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那杰 王关林 夏然 杨怀义
【目的】建立研究草莓果实膜联蛋白基因annfaf功能体系。【方法】利用反义基因技术将从草莓成熟果实中分离克隆的annfaf基因定向克隆至植物中间表达载体pROKⅡ,构建了annfaf反义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RRJ4,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将其导入草莓基因组。对获得的抗性植株进行PCR和Southern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反义基因已整合到草莓基因组中。【结论】可进一步筛选annfaf基因表达缺陷型植株,用于探讨annfaf在非跃变型果实草莓成熟中的调控作用,为培育草莓新品种提供中间材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宁 昝林森 成功 付常振 李耀坤
【目的】构建以piggyBac(PB)转座子为载体元件,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Neomycin(NEO)为抗性基因,alpha-肌动蛋白(α-actin)为启动子的A-FABP基因特异性表达载体pPB-AFABP,并验证其转座活性。【方法】通过PCR方法合成PB转座子骨架序列、NEO-EGFP、α-actin启动子以及A-FABP基因序列,并将各个序列连接构建成转基因载体pPB-AFABP;用脂质体法将供体质粒pPB-AFABP和辅助质粒pCAG-PBase组成的PB二元系统及质粒pPB-AFABP分别转染牛成纤维细胞,通过G418筛选得到转基因细胞。【结果】经过酶切和测序鉴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芳 邓祖丽颖 许申平 张燕 崔波
【目的】建兰花叶病毒(Cy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是侵染蝴蝶兰最主要的2种病毒,给蝴蝶兰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建立了快速检测这2种病毒的方法,并为培育同时抗CyMV和ORSV的蝴蝶兰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根据2种病毒CP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运用RT-PCR方法同时检测这2种病毒,利用反义RNA技术构建2种病毒CP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结果】利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检测12株蝴蝶兰样品,有25%同时检测出2种病毒,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扩增出2个目的条带清晰无杂带。从感病蝴蝶兰叶片总RNA中克隆出CyMV CP基因的125 bp片段和ORSV CP基因的164 bp片段。将CyMV的CP基因片段以3’→5’方向与表达载体p CAMBIA1300连接,命名为p CAMBIA1300-CyMV,经酶切及菌落PCR鉴定可获得125 bp的小片段;再将ORSV的CP基因片段以3’→5’方向与p CAMBIA1300-CyMV连接,命名p CAMBIA1300-CyMV-ORSV,经酶切及菌落PCR鉴定可获得289 bp的片段。【结论】所设计的2对特异性引物能够在同一PCR体系中快速高效地检测出CyMV和ORSV,含2种病毒CP基因的反义融合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根英 夏兰芹 夏先春 何中虎
【目的】构建Pina、Pinb融合基因表达载体,验证Pina和Pinb基因的功能,为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小麦籽粒质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材料。【方法】以软质小麦京411作为Pina和Pinb基因的供体,将Pina、Pinb基因融合后,与基础质粒pG4AB上的Ω和poly(A)等增强基因表达的调控序列及pAHC25上的Ubiqutin启动子和bar基因表达盒相连接,构建Pina、Pinb融合基因植物高效表达载体。利用基因枪转化硬粒小麦幼胚,并对硬粒小麦幼胚再生体系进行探索。【结果】在构建完成Pina、Pinb融合基因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FUBPaPb的基础上,转化硬粒小麦幼胚16000多枚,经bio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