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8)
- 2023(9413)
- 2022(8386)
- 2021(8091)
- 2020(6758)
- 2019(15733)
- 2018(15787)
- 2017(30372)
- 2016(16723)
- 2015(18764)
- 2014(18729)
- 2013(18548)
- 2012(16939)
- 2011(15183)
- 2010(14900)
- 2009(13359)
- 2008(12894)
- 2007(10989)
- 2006(9414)
- 2005(7987)
- 学科
- 济(61691)
- 经济(61623)
- 管理(46759)
- 业(44141)
- 企(37229)
- 企业(37229)
- 方法(30885)
- 数学(26555)
- 数学方法(26224)
- 学(17323)
- 农(16320)
- 中国(14912)
- 财(14671)
- 业经(13990)
- 地方(12578)
- 和(11254)
- 理论(11228)
- 农业(11062)
- 贸(10730)
- 贸易(10725)
- 技术(10714)
- 易(10387)
- 环境(10202)
- 制(9751)
- 务(9682)
- 财务(9622)
- 财务管理(9604)
- 企业财务(9084)
- 教育(9057)
- 划(9021)
- 机构
- 大学(235759)
- 学院(233370)
- 管理(95215)
- 济(84253)
- 理学(83653)
- 理学院(82687)
- 经济(82215)
- 管理学(81063)
- 管理学院(80674)
- 研究(77800)
- 中国(54988)
- 科学(53570)
- 京(51029)
- 农(42753)
- 业大(40826)
- 所(40303)
- 研究所(37414)
- 财(36640)
- 中心(34269)
- 农业(33709)
- 江(32458)
- 北京(32212)
- 范(30715)
- 师范(30401)
- 财经(30268)
- 院(28796)
- 经(27580)
- 州(26974)
- 技术(26096)
- 师范大学(24672)
- 基金
- 项目(170477)
- 科学(132110)
- 基金(122445)
- 研究(120103)
- 家(108600)
- 国家(107713)
- 科学基金(91527)
- 社会(72286)
- 社会科(68272)
- 社会科学(68253)
- 省(67282)
- 基金项目(66383)
- 自然(63030)
- 自然科(61529)
- 自然科学(61513)
- 自然科学基金(60395)
- 划(56909)
- 教育(54570)
- 资助(50722)
- 编号(48800)
- 成果(38695)
- 重点(38058)
- 部(36316)
- 发(35556)
- 创(35309)
- 课题(33422)
- 科研(33382)
- 创新(32869)
- 计划(32548)
- 大学(31166)
共检索到322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高学 徐钰 王建华 申烨华
利用金鱼、鲢、鲤、草鱼、欧洲鳗鲡所寄生的坏鳃指环虫、中型指环虫、鲢指环虫、伸展指环虫、拟指环虫为材料,建立以金鱼为寄主、中型指环虫为指示虫的杀虫药物筛选动物模型,使寄生感染率达100%。利用该模型对29种天然植物提取物进行杀虫活性筛选。结果表明:银杏外种皮、博落回、小果博落回、鸦胆子、云南重楼、杠柳、槟榔、陈皮最高杀虫率在48 h内均达70%以上,且对鱼安全性较高;刺五加、细柱五加、商陆、乌头、松针、藁本、青蒿、辣蓼、苦参对指环虫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杀虫率在20%~40%之间;荆芥、山奈、葫芦巴、萹蓄、芫花、马钱子、肉豆蔻、马兜铃、直立百部、千年健、常山、北乌头在实验浓度内对指环虫没有明显的杀灭...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指环虫 杀虫活性 动物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高学 马秋丽 程超 赵云奎 徐钰 申烨华 袁明
【目的】确定曼陀罗、博落回、小果博落回、银杏、蛇床子、鸦胆子、木通和槟榔等8种植物杀灭鱼类指环虫的活性部位。【方法】制备感染指环虫的金鱼模型。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丙酮、乙酸乙酯、乙醇、正丁醇和水提取曼陀罗等8种植物的有效成分,并检测其杀灭指环虫的生物活性,根据其杀虫效果来确定8种植物各自的活性部位。【结果】曼陀罗、博落回、蛇床子和银杏外种皮的氯仿提取物,鸦胆子和小果博落回的石油醚提取物及木通和槟榔的正丁醇提取物对金鱼指环虫的杀灭活性较强。【结论】曼陀罗、博落回、蛇床子和银杏外种皮杀灭指环虫的活性部位为氯仿提取物;鸦胆子和小果博落回的活性部位为石油醚提取物;木通和槟榔的活性部位为正丁醇提取物。
关键词:
渔药 植物提取物 活性部位 指环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利娟 黄继光 孙永艳 曾宪锐 徐汉虹
在温度为20~25℃、湿度为50%~60%的室内条件下,采用水培法,以叶片死亡率、全株死亡率为指标,测定了29种植物甲醇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供试植物中有10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大薸的活性显著,它们分别是虎刺楤木、阔叶十大功劳、木槿、黄连、盐肤木、白花曼陀罗、油桐、大头续断、野花椒和雷公藤,其中虎刺楤木甲醇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0.625 mg/mL时,引起大薸叶片死亡率达84.56%、全株死亡率达80.64%;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0.313 mg/mL时,对大薸的根和叶也还有明显抑制、致死的效果,叶片死亡率为55.65%,全株死亡率为38.97%。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除草活性 大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金春 郝双红 江志利 陈安良 张兴
以反枝苋、野燕麦、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等4种杂(牧)草种子为供试对象,用种子萌发法测定了筛选出的31种植物样品乙醇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有24种植物样品对至少1种供试杂(牧)草种子幼芽和幼根的生长有90%以上的抑制作用,其中锦葵科野葵、大戟科蓖麻和葫芦科苦瓜等3种植物样品对供试的4种杂(牧)草种子幼根和幼芽生长的抑制效果均大于85%。
关键词:
植物源除草剂 除草作用 活性筛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翁群芳 钟国华 丘麒 水克娟 胡美英
测定了采自广东、湖南、云南和新疆的骆驼蓬等15科28种植物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的生物活性。骆驼蓬、黄文江鱼藤、紫花山毛豆、厚果鸡血藤、雷公藤、了哥王、博落回等7种植物甲醇索氏提取物杀线虫活性强烈,以1 000μg/mL处理后72 h,校正死亡率均在88%以上。乙醇是骆驼蓬杀线虫活性成分较合适的提取溶剂。浸渍法测定结果表明,骆驼蓬种子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对松材线虫毒杀活性顺序强弱依次为:正丁醇>氯仿>水>石油醚萃取物,其中正丁醇萃取物处理后24 h和48 h,LC50分别为33.98μg/mL和10.18μg/mL。松枝水培试验结果表明,骆驼蓬种子正丁醇萃取物...
关键词:
骆驼蓬 提取物 松材线虫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晶 李娜 丁品 付麟雲 王涛 杜文静 张建军 武建荣 刘锦霞
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箭叶橐吾(L. sagitta)和藏橐吾(L. rumicifolia)均为青藏高原东缘退化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的典型毒杂草。本研究从“变害为利”的角度出发,通过测定和对比3种植物提取物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e)幼虫的生物活性、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丝生长的影响,探索其生物农药潜力开发价值。研究结果表明:3种橐吾属植物提取物对受试害虫均有较强的胃毒、触杀和拒食作用,表现为藏橐吾>黄帚橐吾>箭叶橐吾。藏橐吾提取物浓度较低时(5 mg·mL~(-1)),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就分别在70%和50%以上;黄帚橐吾提取物浓度在10 mg·mL~(-1)以上时,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才能达到70%和50%;而箭叶槖吾提取物在20 mg·mL~(-1)时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仍都不超过50%。此外,浓度高于2.5 mg·mL~(-1)时,粘虫幼虫对3种槖吾属植物提取物的拒食率均大于60%。同时,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藏橐吾和黄帚橐吾提取物的毒力相对较强,LC50分别为1.067和1.851 mg·mL~(-1),而箭叶槖吾提取物的毒力LC50为27.957 mg·mL~(-1)。与对照相比,3种植物提取物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都呈现出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 <0.01)。综上表明,3种橐吾属植物都具有较好的生物农药开发潜力,本研究为草原毒杂草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静 周玉 李琰 马志卿 张秀云 张兴
【目的】对秦岭地区和内蒙古地区共47科129种植物进行了杀虫活性筛选,以期发现杀虫活性较强的植物,为开发植物源农药提供参考。【方法】制备129种供试植物的丙酮提取物。以粘虫3龄幼虫、小菜蛾3龄幼虫、玉米黄呆蓟马2龄若虫、麦长管蚜无翅成蚜为靶标,分别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浸叶法、改进浸叶法、浸虫浸液法对供试植物的丙酮提取物进行杀虫活性测定。【结果】在0.5g/mL的供试剂量下,苍耳七、狭叶青海大戟、北芸香、竹灵消、蓼子朴、草地风毛菊等6种植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24,48,72h拒食率均在90%以上;苍耳七和狭叶青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杀虫活性 丙酮提取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德卫 黎柳锋 曾宪儒 于永浩 曾涛 王助引 陈海珊
于室内测定了21种植物提取物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有3种植物提取物的产卵忌避率在70%以上,分别是灵香草82.0%、枫杨74.4%、地黄连71.7%。对灵香草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得5个分离组分,进一步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氯仿萃取部分和脂溶性部分,其产卵忌避率分别为93.7%和91.8%,说明灵香草氯仿萃取部分的产卵忌避活性最高。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荔枝蒂蛀虫 产卵忌避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nterfer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IIPC)分析了2种植物提取物与现代苦楝油对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种群的联合干扰作用。结果表明:薇苷菊(Mikania micrantha)乙醇提取物、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乙醇提取物和现代苦楝油(Trilogy)的不同组合,对褐稻虱种群具有明显的驱避效果,但其联合作用效果与组分未成正比;薇苷菊乙醇提取物与现代苦楝油或3种以上组分的联合处理,可使褐稻虱成虫产卵量降低80%以上,对若虫毒杀效果达47.41%~57.10%,其联合作用最终可将...
关键词:
褐稻虱 植物提取物 植物杀虫剂 驱避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红刚 王文桥 韩秀英 张小风 马志强 李红霞 赤国彤
测试了采于河北承德的旋覆花根、茎、叶、花及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以及花的提取物的4种溶剂萃取组分对黄瓜白粉病菌、黄瓜霜霉病菌、黄瓜炭疽病菌、黄瓜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旋覆花各部位的粗提物对6种供试真菌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花部抑制作用较强。花部粗提物对黄瓜霜霉病菌EC50值为5.48 mg/mL,12.5 mg/mL的抑制率达88.89%。在花部粗提物的4种溶剂的萃取组分中,氯仿萃取组分的抑菌活性比其他3种溶剂萃取组分高。
关键词:
旋覆花 提取物 抑菌活性 植物病原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红军 冯俊涛 韩静 李广泽 张兴
用琼胶平板法和悬滴法,测试了32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rumSchw)、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Stonem)Schr.etSpauid)、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Leon.)、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Pers.)和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Pass.)等5种病原真菌的离体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干样0.1g/mL时,对2种或2种以上供试菌种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达60%以上的植物样品有铁杆蒿(叶)、蒙古蒿(茎叶)、小白酒草(叶)、紫苞风毛菊...
关键词:
植物源杀菌剂 抑菌活性 生物活性物质筛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恩辉 宋爽 韩立荣 冯俊涛 张兴
【目的】研究85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从中筛选到具有开发潜力的植物源杀菌剂。【方法】以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为供试病原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85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一步选择皿内测试中抑菌效果较好的植物样品进行活体组织和盆栽药效防治试验。【结果】离体条件及0.1g/mL剂量下,蓼子朴丙酮提取物对3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均达到65%以上,披针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茂生 许文耀
研究了艾蒿乙醇提取物对13种植物病原菌物的抑制活性,并测定了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菌物菌丝生长的毒力.结果表明,在50 mg.mL-1生药浓度下,艾蒿乙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30 h和十字花科菌核病菌48 h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大于90%,对辣椒疫霉病菌、荔枝霜霉病菌、柑橘青霉病菌、红麻灰霉病菌48 h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在70%-86%之间,对香蕉枯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香蕉炭疽病菌、稻瘟病菌、红麻灰霉病菌等孢子的萌发抑制率在90%以上.显微观察说明,加药处理后,菌丝出现扭曲、膨大、液泡增多、分枝增加、分枝间隔缩短等异常变化.毒力测定表明,艾蒿乙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菌抑制作用较强,EC50仅为5.85 ...
关键词:
艾蒿 提取物 植物病原菌物 抑制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美入 姚琴 杨家荣 胡小平
【目的】研究5种植物提取物和残体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作用,为利用生物熏蒸技术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依据。【方法】以棉花黄萎病主要致病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XJ2008菌株为试材,测定韭菜、葱、薄荷、藿香和薰衣草5种植物的甲醇、水提取物,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将植物残体以质量分数2%添加到600g基质与田园土的混合样中混匀后,测定植物残体对大丽轮枝菌微菌核萌发的影响。【结果】5种植物提取物均对大丽轮枝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植物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甲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略强于水提取物;韭菜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最强,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秀英 王文桥 张小风 马志强 李红霞
采用小株子叶法测试了22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其中水蓼、川黄柏、连翘等8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EC50值均小于0.5%,除茵陈和马齿苋外,其他6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效果均高于治疗效果。8种植物提取物在1.25%浓度下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效果均高于化学药剂三唑酮100μg/mL(74.42%);1.25%的川黄柏、广藿香、马齿苋、蛇床子、南五味子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的治疗效果达到82%以上,高于三唑酮100μg/mL(78.89%),说明在黄瓜白粉病发生之前或初期使用这8种植物提取物能够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