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30)
- 2023(2456)
- 2022(2124)
- 2021(1979)
- 2020(1764)
- 2019(3894)
- 2018(3730)
- 2017(6983)
- 2016(3895)
- 2015(4266)
- 2014(4238)
- 2013(4114)
- 2012(3979)
- 2011(3330)
- 2010(3450)
- 2009(3115)
- 2008(3260)
- 2007(2831)
- 2006(2471)
- 2005(2343)
- 学科
- 济(16067)
- 经济(16059)
- 管理(13236)
- 业(11749)
- 企(10580)
- 企业(10580)
- 出(10296)
- 贸(9532)
- 贸易(9530)
- 易(9470)
- 财(8746)
- 口(7641)
- 出口(7640)
- 出口贸易(7640)
- 方法(7572)
- 数学(6871)
- 数学方法(6814)
- 务(5496)
- 财务(5492)
- 财务管理(5478)
- 企业财务(5178)
- 中国(3964)
- 制(3522)
- 农(3233)
- 财政(3041)
- 银(2969)
- 银行(2967)
- 学(2864)
- 政(2799)
- 行(2773)
- 机构
- 大学(51785)
- 学院(50841)
- 济(24343)
- 经济(23908)
- 管理(18395)
- 研究(17150)
- 理学(15583)
- 理学院(15426)
- 管理学(15198)
- 管理学院(15113)
- 中国(14510)
- 财(13389)
- 京(11079)
- 财经(10228)
- 经(9407)
- 科学(8965)
- 经济学(8687)
- 所(8279)
- 中心(8175)
- 经济学院(8007)
- 财经大学(7723)
- 江(7662)
- 研究所(7246)
- 农(7192)
- 北京(6853)
- 业大(6562)
- 院(6233)
- 州(5942)
- 商学(5837)
- 商学院(5787)
- 基金
- 项目(33168)
- 科学(26508)
- 基金(25674)
- 研究(24013)
- 家(22272)
- 国家(22107)
- 科学基金(19153)
- 社会(16554)
- 社会科(15814)
- 社会科学(15811)
- 基金项目(13276)
- 自然(12167)
- 自然科(11933)
- 自然科学(11932)
- 省(11880)
- 自然科学基金(11717)
- 资助(11204)
- 教育(11090)
- 划(9974)
- 编号(8749)
- 部(8266)
- 重点(7483)
- 国家社会(7384)
- 教育部(7356)
- 成果(7336)
- 人文(7047)
- 制(6805)
- 大学(6744)
- 中国(6696)
- 性(6688)
共检索到82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阎炎 陈川南
2003年,中国的人均GDP越过1000美元大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速推动,各行各业的投资热潮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居高不下。世纪末开始冒头的"大学城热"和新一波"开发区热"持续扰乱土地市场秩序。从1996年到2004年,全国耕地净减少1.14亿亩;仅2003年一年就减少了3806万亩。尽管有退耕还林这个"大头",但是对土地的乱占滥用依旧触目惊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穗华
银行是支付结算的枢纽,处在反洗钱斗争的前沿,承担着预防、控制和打击洗钱的重要职责。本文分析了洗钱犯罪活动的产生和危害,提出了我国反洗钱面临的形势、存在的不足,并相应地提出了加强反洗钱的措施。
关键词:
银行业 支付结算 反洗钱 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边卫红
近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市场份额不大的美国次债风波仅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未对其他市场以及实体经济带来广泛的影响,但却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市场恐慌情绪被放大。因此,本文从探究美国次债危机的源头入手分析其形成原因,理清次债危机被过度放大的环节所在,旨在表明通过各方联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强市场流动性,重塑金融市场信心。可以预见,次债市场的动荡经过一段时期调整后会得以平息,不会对全球经济以及美国经济的增长前景带来实质性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对美国次债市场介入不深,不会影响其强劲的业绩增长态势,而且经过此次洗礼,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投资组合风险管理水平将得到提升,有利于其国际化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守益
为进一步净化医疗市场,规范个体从医者的诊疗行为,确保人民群众就医用药安全,山东省邹城市卫生局于二○○○年二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抽调十二名医疗机构监督员,对城区个体诊所、卫生室等医疗机构进行清理整顿。这次整顿主要是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有关卫生法规进行的。监督员们依据法规要求,采取明查暗访和昼查夜堵等办法,对城区各医疗诊所、卫生室的执业许可、执业环境,登记、注册的执业范围、医疗器械的配备、注射器等医疗设备的消毒、专业基础知识、床位设置、药品质量、医疗质量安全、医德医风等项目进行了详细的监督检查。检查人员秉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才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隐性失业的基础上得出:总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即由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总失业率实际上在以较高的速度下降。由于总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这种稳定的关系,因此总失业率可以做为一个内生变量进入笔者根据泰勒模型改造的宏观调控模型。本文暗示的政策建议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会使隐性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才会使登记失业率下降。
关键词:
宏现调控 总失业率 经济增长率 就业深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文进 周文 吴晓兰
近年来应对突发冲击宏观调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基本问题: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之间的权衡;静态预案与动态应对之间的权衡;应对手段的选择。更多学者对直接宏观调控持有怀疑态度,而对间接宏观调控则呼声更高。静态预案反应迅速但缺乏弹性;动态应对反应灵活但决策难度大。冲击本身的发展变异以及冲击的环境变量对应对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学秋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谭学秋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后,一再有人告诫,切不可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抛弃计划经济。甚至还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既是市场经济又是计划经济。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市场经济作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云龙
试论金融宏观调控问题刘云龙一、整顿金融秩序后的形势剖析由于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明显过热和社会投资失控的重要源头,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整顿金融秩序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一,整顿金融秩序,有利于遏止通货膨胀。措施之一是管住了货币发行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元铮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罗元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理论与实践都告诉我们:改革、发展、稳定都离不开宏观经济调控,而改革、发展、稳定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三件法宝。1994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本文概括了宏观调控新常态的九大特征:(1)突出供给思维,应对潜在增速下滑;(2)明确"上限"、"下限"和"底线",完善区间调控;(3)理解经济异质性与增长非均衡,重视结构性调控;(4)"牵手"战略规划与财政货币政策,拓宽宏观调控视野;(5)确立调控新指挥棒,重启地方竞争;(6)考量利益博弈,把握宏观调控政治经济学;(7)关注大国溢出效应,践行负责任宏观政策;(8)尊重"市场决定论",宏观调控不能包打天下;(9)推进"机制化"建设,构筑宏观调控基本遵循。必须指出,宏观调控新常态不是被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而是引领新常态的重要抓手;要明确当前宏观调控中,有些是会随着迈向新常态而被修正或淘汰的,有些是与...
关键词:
理论危机 宏观调控 引领新常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久
拉斯·特维德所著畅销书《逃不开的经济周期》云:经济波动无法消除,因为它如同心跳,是经济肌体的一部分。由此,宏观调控同样逃不开,因为心跳虽然决计不能消除,但防止出现心脏问题却是必需的。宏观调控争论至今,是否需要调控已鲜有争议,如何调控却莫衷一是。笔者倾向于货币视角,即金融宏观调控。曾任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所长的哈勃勒在其关于经济周期的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2004年以来,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8773亿元,同比增长9.7%。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累计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幅从2月底的53%降低到7月底的31.1%,累计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则从1月底的11.8%增加到7月底的12.8%。这说明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