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
- 2023(800)
- 2022(677)
- 2021(663)
- 2020(604)
- 2019(1283)
- 2018(1162)
- 2017(2076)
- 2016(1410)
- 2015(1505)
- 2014(1554)
- 2013(1518)
- 2012(1476)
- 2011(1452)
- 2010(1466)
- 2009(1358)
- 2008(1386)
- 2007(1373)
- 2006(1183)
- 2005(1132)
- 学科
- 济(3588)
- 经济(3583)
- 学(3484)
- 水产(1491)
- 业(1410)
- 关系(1296)
- 方法(1185)
- 管理(1134)
- 森(1045)
- 森林(1045)
- 动物(1044)
- 林(1030)
- 数学(968)
- 及其(939)
- 贸(939)
- 贸易(939)
- 虫(938)
- 农(926)
- 易(923)
- 数学方法(904)
- 经济关系(866)
- 动物学(859)
- 企(853)
- 企业(853)
- 融(832)
- 金融(831)
- 物(828)
- 殖(825)
- 害(822)
- 防(812)
- 机构
- 大学(22234)
- 学院(20882)
- 研究(13438)
- 科学(11133)
- 农(10172)
- 所(9282)
- 研究所(8813)
- 中国(8493)
- 农业(8257)
- 业大(7215)
- 院(5900)
- 省(5866)
- 京(5575)
- 室(5560)
- 实验(5319)
- 济(5293)
- 研究院(5233)
- 经济(5125)
- 农业大学(5117)
- 实验室(5082)
- 重点(4847)
- 林业(4817)
- 中心(4598)
- 业(4594)
- 科学研究(4540)
- 江(4317)
- 技术(4071)
- 管理(4028)
- 科学院(4021)
- 北京(3776)
共检索到35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若蕙 刘洪谔 沈锡康 周骋 叶苏芳
对26种亚热带生长的扦插难生根的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用不同的采穗时间(12月,2~3月,6月),不同的药剂处理(ABT-1,NAA,IBA,清水)和不同的贮藏时间(沙藏2个月后插,即插)进行促进插穗生根的试验,结果表明:促使60%的树种生根率达到25%以上,30%的树种生根率达50%以上,约20%的树种生根率达80%以上。药剂处理以ABT生根粉效果最好。落叶树种,以冬季采休眠枝,用药剂处理后沙藏至早春扦插为好。常绿阔叶树,以6月采穗,用药剂处理后即插为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骆文坚 张建忠 冯建民 徐永勤
It was demonstrated by cutting experiment of Elacocarpus sylvestris,Liquidambar formosana,Altingia gracilipes,Magnoliaceae skinneriana,Temstroemia gymnanthera,with semi-lignified branches treated by different root-inducing regulator and concentration and substrate at Changle Forest Experamental Stat...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青度 李小梅
几种热带相思树种经大田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广州地区以秋季进行萌条扦插育苗效果较好。以马占相思、直干大叶相思、厚荚相思萌条作插穗,用1/3火烧土加2/3黄心土作基质,蘸上自配的IBD2#多效生根粉,直接插入育苗容器育苗,苗床用塑料薄膜拱棚加盖遮光度为60%的黑网以调节控制温湿度及光照,在基质和插穗不消毒、定期淋浇1‰的复合肥水的情况下,扦插成活率分别达61.8%、88.8%和68.9%。其中直干大叶相思扦插易成活且受季节影响较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陶德生 高林
浙江省乐清县,13a来先后引种桉树111种。在分析引种桉树的生长规律和耐寒性等因子的基础上,根据耐寒、速生、优质的要求,筛选出可在我国中亚热带东部特别是沿海一带因地制宜地推广发展的赤桉、细叶桉、巨桉、柳桉等11种桉树。试验结果表明:在我国中亚热带东部的沿海地区,引种容易成功并能生长良好的桉树,在地理分布上是澳大利亚北部夏雨型地区的树种,在分类学上是双蒴盖亚属横脉组、窿缘组和麻利组的树种。冬雨型树种的引进难以成功。
关键词:
亚热带 桉树属 引种 树种选择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唐敬超
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营造了大量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主的速生纯林。但长期大面积同龄纯林连栽会导致林分出现生产力下降、病虫害严重、生物多样性降低、地力衰退等生态问题。为了减少人工纯林的不利影响,而将不同类型的阔叶树种混交到人工纯林中,或者直接将这些纯林改造为其他树种的混交林便成为一种较好的方法。然而林分改造时林窗所能提供的生长光照条件,以及造林地土壤所能提供的土壤氮磷元素含量就成为制约阔叶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路 蔡道雄 卢立华 明安刚 于浩龙 李忠国
通过收获法和建立的单木相对生长方程研究了南亚热带5种树种人工林乔、灌、草不同组分的生物量及其分配。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相似,林龄和经营管理措施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树种人工林生物量有较大差异,表现为米老排林(404.95 t·hm-2)>火力楠林(376.61 t·hm-2)>马尾松林(239.94 t·hm-2)>红椎林(231.01 t·hm-2)>铁力木林(181.06 t·hm-2)。林分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以乔木层为主,占总生物量的87.71%97.86%;其次为地表凋落物层,占1.96%10.90%;灌木层和草本层最低,仅占0.02%1.09%。林分乔木层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格局总体呈树干...
关键词:
南亚热带 人工林 生物量 空间分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继新 麻静 贾宏炎 曾冀 雷渊才 蔡道雄 郝建
应用30年生格木人工林树干解析资料,对珍稀濒危树种格木人工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林分中等木胸径生长量的速生期在7~25年,连年生长量最高峰值在第15年,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20~26年相交;林分优势木径向生长的速生期在5~28年,连年生长量的最高峰值在第11年,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在18~19年。(2)林分中等木树高生长的速生期在第4~21年,连年生长量的最高峰值在第7年,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在第8年,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曲线在8~21年多次相交;林分优势木树高生长的速生期在4~20年,连年生长量的最高峰值在第4年,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在第9年,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在9~16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耆 赵厚本 周光益 隆卫革 甘谷列 吴尚勇 蒙敏燕 陈金兰
[目的]对比南亚热带4个树种间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差异,为评估人工林生产能力和碳汇潜力提供基础数据,为区域人工林提质增效改造和建设高效碳汇林的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标准地调查和生物量实测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广西柳州市在马尾松采伐迹地上同期营造的33年生木荷、米老排、蓝果树和杉木人工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结果]在立地条件、经营措施和林龄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树种人工林乔木层和林分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林分生物量排序为木荷林(376.37 t·hm~(-2))>米老排林(284.51 t·hm~(-2))>杉木林(200.02 t·hm~(-2))>蓝果树林(175.56 t·hm~(-2))。乔木层生物量占林分总生物量的93.0%~98.3%,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灌木层和草本层生物量占比较低(平均0.9%)且空间分布不均匀,不同林分间差异不显著;枯落物层生物量占比(平均2.3%)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木荷林枯落物现存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配格局均为树干所占比例最大,根或枝次之,叶最低,灌木和草本层生物量分配格局在不同林分间差异较大。[结论]在南亚热带人工林经营和林分改造中,选择速生阔叶树种造林可获得比针叶林更高的林分生产力和碳汇效益,在人工林经营中建议采取适当调控措施增加林下植被以增加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艳茹 彭少麟
该文研究了南亚热带地带性植被7种主要优势种的根系形态,分析了根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和径级分配,初步验证提出的地下分层结构假设。结果表明:种间根系形态差异明显,乔木层优势树种有明显的主根和发达的侧根,林下层树种根系以须根为主。不同径级的根系生物量比例不同,细根(20mm)比例在46.43%~81.26%之间,并且种类之间的差异明显。不同物种根系生物量在垂直土层中的分配比例不同。对测定的优势树种而言,该文提出的地下分层结构与地上冠层的分层结构并不完全一致,可能与其生态位宽度、种间相互作用、生境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根系 南亚热带 优势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洁 胡善根 李庆卫
通过嫩枝扦插,采用不同浓度的IBA外源激素对从不同树龄的蜡梅树上取材的插穗进行速蘸处理,比较浓度差异和树龄差异对蜡梅插穗成活率及生根状况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扦插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1000mg/LIBA溶液处理过的插穗成活率较高,最高可达100%,且从生根条数和生根长度上表现显著优于其他激素浓度处理的插穗。
关键词:
蜡梅 切花 扦插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建忠 姚小华 任华东 王开良 李生 徐永勤
By investigating the key survival and growth indexes, the results showed:(1)the stage of the seeding has the most important effective.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cuttings was the highest by using 1-year-old cuttings.The older the cuttings,the lower the survival rate.(2)There was no obviously rules by u...
关键词:
香樟 扦插繁殖 成活率 保存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培忠
经14a的收集和引种栽培,已引进了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珍稀濒危树种共38科63属83种,占全国保护树种总数的23.4%,占广西保护树种总数的67.4%。对30个保护树种进行了播种、扦插等试验,已成功地繁殖了一批苗木。进行了34个树种的物候相、生长量、适应性等观测。并建立了0.46hm2的种质资源引种保存区
关键词:
珍稀濒危树种,引种保存,繁殖,种质资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芳
黑荆树(Acacia mearnsii)是扦插难生根的树种之一,近年来我组从1~4年的母树上采集当年生枝条。在全光喷雾的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母树年龄,不同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和处理时间,不同扦插基质内容的系列试验,现已筛选出最佳激素及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璇 黄婉萱 杨萌萌 成仙利 杨泽凡 周宏恩 刘世忠 孟泽 廖飞勇 李跃林
【目的】结合气象条件与树木生理特性,深入探究南亚热带针阔叶林群落中木荷、锥和马尾松3个绿化树种在水分利用方面的种间差异,并了解它们在复杂环境变化下的适应机制,以促进树木资源在园林绿化应用中的优化配置,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利用Granier热消散探针法对3个绿化树种木荷、锥和马尾松的树干液流变化进行监测,结合温度、湿度、光合有效辐射、水汽压亏缺、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干、湿季中,木荷、马尾松和锥的液流密度均表现出“昼高夜低”单峰曲线。干季时,3个树种的日平均液流密度存在差异,其中锥的日均液流密度最高,为(11.84±1.13)g·m~(-2)·s~(-1),木荷和马尾松的日均液流密度相对较低,分别为(7.81±0.74)和(8.71±1.64)g·m~(-2)·s~(-1);湿季时,液流密度整体有所上升,但树种间的差异仍显著,木荷和锥保持较高的液流密度,木荷和锥日均液流密度分别为(9.41±4.74)和(12.05±5.18) g·m~(-2)·s~(-1),马尾松的日均液流密度为(6.59±3.24) g·m~(-2)·s~(-1)。光合有效辐射和水汽压亏缺是驱动树干液流的关键因素。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和水汽压亏缺的上升,3个树种的液流密度均呈上升趋势。当光合有效辐射和水汽压亏缺达到一定阈值后,液流密度的增长速度会明显减缓。土壤含水量对树种液流密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结论】3个绿化树种中,马尾松的液流密度相对较低,木荷和锥的液流密度相对较高。在极端天气发生时,马尾松相较于阔叶树种更能适应干旱。在未来的城市绿化中应充分考虑不同树种的水分利用特性,合理搭配,以实现节水与绿化的目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炤 张亚利 王立翠 费建国 胡永红
对引种的22种连蕊茶原种进行了扦插繁殖研究,并对其生根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显示:22个原种的扦插繁殖能力差异显著。63.3%的连蕊茶扦插后30~40天出现生根高峰。其中大萼连蕊茶和尖连蕊茶的生根率最高,达98.4%,荔波连蕊茶生根的数量最多,达到每根插穗平均15.3条,而披针萼连蕊茶以及长管连蕊茶未能生根。连蕊茶的生根率与其分布纬度、生根的时间、根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扦插成活率的高低与原种的生根率、纬度分布、海拔高度和插穗的生根质量有一定相关性:生根率高的种其成活率也相对较高,分布区纬度较高和分布跨度大的种成活率高。扦插成活率高的原种包括:尖连蕊茶、柃叶连蕊茶、荔波连蕊茶等,扦插成活率...
关键词:
连蕊茶 扦插繁殖 相关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