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2)
- 2023(13104)
- 2022(11422)
- 2021(10843)
- 2020(9181)
- 2019(20710)
- 2018(20845)
- 2017(39590)
- 2016(22017)
- 2015(24514)
- 2014(24897)
- 2013(24287)
- 2012(22321)
- 2011(20144)
- 2010(19865)
- 2009(17936)
- 2008(17474)
- 2007(15367)
- 2006(13141)
- 2005(11407)
- 学科
- 济(81886)
- 经济(81786)
- 管理(62093)
- 业(55801)
- 企(46770)
- 企业(46770)
- 方法(37135)
- 数学(31838)
- 数学方法(31425)
- 学(22742)
- 农(20937)
- 财(20619)
- 中国(20599)
- 业经(17288)
- 制(16145)
- 地方(15704)
- 理论(15171)
- 农业(13780)
- 技术(13307)
- 和(13287)
- 务(13139)
- 财务(13062)
- 财务管理(13035)
- 贸(12978)
- 贸易(12973)
- 银(12746)
- 银行(12682)
- 易(12579)
- 企业财务(12394)
- 融(12222)
- 机构
- 大学(309083)
- 学院(306833)
- 管理(117898)
- 济(110997)
- 经济(108249)
- 研究(106587)
- 理学(102563)
- 理学院(101249)
- 管理学(99158)
- 管理学院(98613)
- 中国(76161)
- 科学(72532)
- 京(66648)
- 农(61031)
- 所(55988)
- 业大(53506)
- 研究所(51697)
- 财(51695)
- 农业(48486)
- 中心(47441)
- 江(44947)
- 北京(41679)
- 财经(41616)
- 范(40609)
- 师范(40031)
- 院(38866)
- 经(37938)
- 州(36584)
- 技术(35995)
- 省(33779)
- 基金
- 项目(218611)
- 科学(168985)
- 基金(156747)
- 研究(152712)
- 家(140056)
- 国家(138918)
- 科学基金(117001)
- 社会(92296)
- 社会科(87198)
- 社会科学(87175)
- 省(87061)
- 基金项目(83755)
- 自然(79996)
- 自然科(78127)
- 自然科学(78098)
- 自然科学基金(76680)
- 划(73872)
- 教育(70246)
- 资助(64790)
- 编号(61403)
- 成果(50193)
- 重点(49240)
- 部(46750)
- 发(45702)
- 创(45431)
- 课题(43282)
- 计划(42956)
- 科研(42705)
- 创新(42430)
- 大学(39783)
- 期刊
- 济(119557)
- 经济(119557)
- 研究(85581)
- 学报(61514)
- 中国(59333)
- 农(54990)
- 科学(52716)
- 大学(44703)
- 学学(42443)
- 管理(42319)
- 财(38723)
- 农业(38158)
- 教育(35759)
- 技术(25260)
- 融(23502)
- 金融(23502)
- 业(19914)
- 业经(19813)
- 财经(19624)
- 经济研究(18910)
- 业大(17412)
- 版(16779)
- 科技(16649)
- 经(16646)
- 图书(16476)
- 问题(15299)
- 理论(14888)
- 农业大学(14111)
- 林业(14106)
- 实践(13842)
共检索到439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澜 周德刚 莫云 黄建茹 葛冰 臧丽 丛日刚
研究26味中草药对隐性乳房炎分离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效果。杯碟法试验表明,黄连、黄芩、紫花地丁、板蓝根等对2种病原菌的综合抑菌效果较好,达到中敏或高敏,有的甚至是极敏,抑菌圈直径为19.00~24.93 mm。微量稀释法试验表明,黄连、黄芩、红花、金银花、板蓝根等对2种病原菌的综合效果好,MIC为0.004~0.063 g/mL,MBC为0.004~0.063 g/mL。本试验可为研究外用治疗奶牛乳房炎中草药制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利国 阎斌伦 张晓君 秦国民 杨家新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五倍子等18种中草药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河口弧菌及霍乱弧菌等4种病原弧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五倍子、苏木、地锦草、石榴皮、黄芩、虎杖和山楂等7种中草药对病原弧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而金银花等11种中草药抑菌作用较弱;同时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测定了五倍子等抑菌效果较强的7种中草药对4种病原弧菌的抑菌和杀菌浓度。结果表明,苏木、五倍子、地锦草和石榴皮4种中药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此4种中药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河口弧菌及霍乱弧菌等4种病原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78~6.2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3.12~12.5mg/ml。
关键词:
中草药 弧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丛日华 王秋芳 穆杨 赵毅
取10头隐性乳房炎患牛乳汁,采用北京亚临床乳房炎快速诊断液(BMT试剂),对泌乳黑白花奶牛的乳汁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大肠杆菌3种病原菌。将蒲公英、王不留行等中药水煎、去渣、浓缩制成相当于2g/mL的生药液,然后稀释为1.5,1.0,0.5g/mL3种质量浓度,用优质定性滤纸制成相应浓度的药敏片进行中药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中药对以上3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奶牛 隐性乳房炎 体外抑菌试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洪波 葛利江 杨宏军 杨少华 王长法 高运东 仲跻峰
本实验对山东省3个大型奶牛场的40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进行调查、采样、用常规方法对所采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纯化、鉴定等。利用水煎法提取黄连、大黄、五味子等8味中药的活性成分。通过琼脂平板扩散法对分离率大于5%的病原菌进行中药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共分离细菌44株,其中大肠杆菌15株(34%)、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9株(20%)、链球菌5株(11.4%)、粪肠球菌5株(11.4%)、不动杆菌属3株(6.8%)、芽孢杆菌2株(4.5%)、绿脓杆菌2株(4.5%)、克雷伯氏菌1株(2.2%)及梭状芽孢杆菌属的厌氧菌2株(4.5%)。中药体外抑菌结果表明,8味中药中,黄连、大黄和五味子等对...
关键词:
奶牛 子宫内膜炎 病原菌 中药 药敏试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移斌 曹海鹏 夏永涛 杨婷 赵蕾 胡鲲 杨先乐
采用平板打孔法在观察了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鲁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等3种鲟源病原菌对41种中草药敏感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中草药对3种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实验结果表明,3种病原菌对乌梅、石榴皮、地榆、杞子等均高度敏感,对杜仲、柴胡、丹参、熟地黄等均中度敏感,对麦冬、当归、胖大海、玉竹均不敏感。此外,乌梅、石榴皮、地榆、杞子对3种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7.81 mg/mL和15.625 mg/mL、15.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塔娜 浩毕斯哈拉图 邓振军 王桂琴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多发的疾病之一,严重制约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文章对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综述,这将对内蒙古自治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奶牛 隐性乳房炎 进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彬 黄婷 陈福艳 陈明 梁万文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研究了黄连等10种中草药及4种组方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致病性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的抑制作用,并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作用较强的中草药对海豚链球菌的抑菌和杀菌浓度。结果显示:10种中草药对海豚链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连、黄芩、大黄和黄柏的抑菌作用较强,而以黄连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平均直径达(25.67±0.58)mm。黄柏与黄连、大黄与黄芩联用抗菌作用增强,大黄与黄连联用不变,而黄柏与黄芩、黄柏与大黄、黄芩与黄连联用抑菌能力降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桓桥 商宝娣 张效平 周贤君 赵凤 李小义 孔杰 杨星 陶莎
为筛选对昆明裂腹鱼源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及复方,本研究通过煎煮法制备31种常见中草药水提取物,以牛津杯法测定各味中草药对该菌的抑菌圈直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选取体外抗菌活性较好的6种中草药,应用棋盘法进行15组二联药方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试验;按正交设计表配伍25组复方,同样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1种中草药中,五倍子、地榆、诃子、苏木、黄芩、黄连等6种中草药抑菌效果最好;15组联用药方均未发生拮抗作用,其中以五倍子+地榆、诃子+黄芩联用效果最好,FIC分别为0.31、0.50,表现为协同作用;综合复方中草药的抑菌作用,复方F16(五倍子∶地榆∶诃子∶苏木∶黄芩∶黄连=4∶4∶2∶5∶3∶1)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达23.2 mm, MIC与MBC分别为0.98 mg/mL、1.95 mg/mL,可作为昆明裂腹鱼源维氏气单胞菌抑菌药物的首选配伍组合。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苏振霞 肖辉 单娟娟 薛强
研究了十六种中草药对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十六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鳗弧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大黄、五倍子、黄连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抑菌效果最好,且两种提取物的MIC值相同,分别为1.95 mg/mL、0.98 mg/mL和1.95 mg/m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畅 任艳芳 何俊瑜 张兰兰 尹国胜
为了对中草药提取物应用于水果保鲜领域和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在中药质量浓度为0.05 g/mL条件下,测定19种中草药水提物对3种来自柑橘采后病害的病原菌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 Wehmer)、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Sacc.)和柑橘链格孢(Alternaria citri Ellis et Pierce)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同一种中药对不同病原菌及不同中药对同一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19种中草药水提物中,黄连对3种病原菌的综合抑菌率最高,为98.37%,且黄连提取物对意大利青霉,指状青霉,柑橘链格孢的最小抑菌浓...
关键词:
中草药 柑橘 抑制作用 采后病害病原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高明 李大全 孙庆华
采用PCR-SSCP技术分别对80头健康和隐性乳房炎奶牛的IL-8受体基因、乳铁蛋白基因进行了多态性检测,并与相对应的奶牛乳汁中的体细胞数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都与奶牛隐性乳房炎存在关联;在IL-8受体CXCR1基因PCR-SSCP分析中,SSCP5、SSCP7在健康奶牛个体中出现程度较高,说明个体对隐性乳房炎表现较好的抗性;在乳铁蛋白基因5′调控区的不同基因型中,SSCP1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很好的抗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阿琪玛 敖日格乐 王纯洁 斯木吉德 畅旺东 阿日查 郭雪梅 陈玉洁
为研究中草药对5种血清型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_1、E.coli O_2、E.coli O_8、E.coli O_(78)和E.coli O_(86))的体外抑菌效果,通过牛津杯法测定中草药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通过微量稀释法和平板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1)金银花和黄连对E.coli O1体外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9.35和37.71mm,五味子对E.coli O8体外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8.97mm。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印庚 冷敏 陈霞 荣小军 廖梅杰
用改良二倍稀释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24种单方中草药和9种复方中草药对刺参腐皮综合征4种重要病原菌灿烂弧菌、假交替单胞菌、哈维氏弧菌和恶臭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不同中草药对特定病原菌抑菌效果差异较大,单方中草药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56mg/ml,中草药水煎剂H-5和H-9对假交替单胞菌的抑菌圈最大,达22mm。单方中草药中穿心莲、大青叶、金银花和川芎4种中草药对4株病原菌抑菌效果最好,其水煎剂对4株病原菌平均抑菌浓度分别为6.25、7.81、5.86和3.52mg/ml;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是17.5、11.3、14.0和11.5mm。将筛选的4种单方中草药组成9种复方,复方MI...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兰 时向东 吕燕妮 江志杰 沈清武 马长伟
为了解中草药对机体肠道有益菌两歧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探讨中草药的使用前景。选取清热解毒类的板蓝根、柴胡、连翘 ,泻下类的厚朴、大黄、芒硝 ,补益类的枸杞子、地黄、五味子共 9种常见中草药制成浸提液 ,添加于有益菌体的外生长培养基中 ,采用亨盖特厌氧滚管技术活菌计数。结果显示清热解毒类中药在 3种试验浓度下对两歧双歧杆菌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 ,对嗜酸乳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春涛 陈霞 张其中 杨莹莹 朱成科 李超
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诃子等100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抑制作用,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效果较强的48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部分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抑制作用,诃子和秦皮的抑杀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达20 mm以上,MIC和MBC相同,都为3.91 mg/mL(诃子)和7.81 mg/mL(秦皮);红藤、仙鹤草和覆盆子等13种中草药有中等强度的抑菌和杀菌效果;雷公藤等33种中草药抑菌作用弱;而牛蒡子等52种中草药无抑菌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