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4)
- 2023(9615)
- 2022(8698)
- 2021(8233)
- 2020(6958)
- 2019(16378)
- 2018(16476)
- 2017(31577)
- 2016(17607)
- 2015(20133)
- 2014(20047)
- 2013(19733)
- 2012(17931)
- 2011(16081)
- 2010(16004)
- 2009(14281)
- 2008(13764)
- 2007(11794)
- 2006(10181)
- 2005(8676)
- 学科
- 济(65475)
- 经济(65404)
- 管理(48937)
- 业(45471)
- 企(38332)
- 企业(38332)
- 方法(33422)
- 数学(28797)
- 数学方法(28332)
- 农(17267)
- 中国(16269)
- 学(15954)
- 财(15308)
- 业经(14251)
- 理论(13960)
- 地方(13266)
- 农业(11508)
- 和(11237)
- 教育(11156)
- 贸(11147)
- 贸易(11140)
- 技术(10987)
- 易(10792)
- 制(10254)
- 环境(10216)
- 务(10045)
- 财务(9984)
- 财务管理(9964)
- 划(9452)
- 企业财务(9435)
- 机构
- 大学(244643)
- 学院(243409)
- 管理(98799)
- 济(89372)
- 经济(87194)
- 理学(86366)
- 理学院(85429)
- 管理学(83748)
- 管理学院(83337)
- 研究(79515)
- 中国(56071)
- 京(52685)
- 科学(52194)
- 农(41372)
- 所(40309)
- 业大(39771)
- 财(39295)
- 研究所(37116)
- 中心(35542)
- 江(34702)
- 北京(33262)
- 范(32748)
- 农业(32629)
- 师范(32454)
- 财经(32366)
- 经(29424)
- 院(29018)
- 州(28498)
- 技术(28142)
- 师范大学(26093)
- 基金
- 项目(173458)
- 科学(134684)
- 研究(126185)
- 基金(123562)
- 家(108181)
- 国家(107271)
- 科学基金(91622)
- 社会(75668)
- 社会科(71577)
- 社会科学(71555)
- 省(69169)
- 基金项目(66367)
- 自然(61592)
- 自然科(60155)
- 自然科学(60145)
- 教育(59187)
- 自然科学基金(59004)
- 划(58214)
- 编号(52469)
- 资助(51941)
- 成果(42268)
- 重点(38666)
- 部(37732)
- 课题(36421)
- 创(36137)
- 发(36022)
- 创新(33562)
- 科研(33324)
- 项目编号(32282)
- 大学(32281)
共检索到343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鹰 贾英 姜邻 唐利民 唐瑞生
对26个金针菇品种进行了菌丝培养特性比较,发现菌丝长速、密度、色泽、现蕾难易等,与菇体色泽品系有很好的相关性。通过品比试验,从12个黄菇品种中筛选出产量和商品性状较好的F124菌株。与原推广种F12相比,头潮增产42.2%,总产增加22.3%。从16个白菇品种中选出菌柄直径分别为细、中、粗的F121、F126和白雪2#3个优质高产菌株。同时,还就栽培方法中黄菇“搔菌”与否和白菇不同“搔菌”时间对出菇期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搔菌”与否和“搔菌”,早迟对产量影响不明显,黄菇不“搔菌”,可提早4~7天收获,白菇早搔菌,有利于提高出芽整齐率。
关键词:
金针菇 出菇期 产量 搔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熊辉 姜性坚 刘培田
通过用鹌鹑粪经10d、20d、30d、40d的堆积发酵,分别在栽培料中添加5%、10%、20%栽培金针菇的研究。结果表明:鹌鹑粪能显著地促进金针菇菌丝生长发育,缩短生育周期,并能大幅度地提高产量。其中,以堆积发酵30d,用量为10%的效果最为显著,经方差分析及新复极差测验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鹌鹑粪 金针菇 栽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理 谢纯良 朱作华 李智敏 胡镇修 彭源德
为了寻找金针菇新的栽培原料,增加红麻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红麻副产物栽培金针菇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营养条件下金针菇的菌丝生长速率和生物学效率,确定红麻副产物栽培金针菇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红麻副产物培养基pH为6.5,培养基中含麻骨50%、氮源30%、水分67.5%,且添加0.5%石灰粉、0.5%碳酸钙和1%白糖时栽培金针菇的生物学效率最高,达111.0%;红麻骨培养基上的‘金杂19’出菇齐,生物学效率可达106.7%,‘长白201’出菇早,色泽好,生物学效率约为101.6%。
关键词:
金针菇 红麻副产物 栽培基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志江 李荣春
本试验研究了3种栽培料在4种重量水平下对大球盖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谷壳作为栽培料在10 kg/m2时种植出的大球盖菇生物学效率最高,投入产出比最高,品质最好。
关键词:
大球盖菇 产量 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守现 刘宇 耿小丽 余知和 魏民 孟莉莉
利用拮抗试验和RAPD方法对不同白色金针菇栽培菌株进行鉴别,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将8个菌株分为五类:金白1号、白15、147、玉山Fy 4个菌株各为一类,金针菇(合肥)、金针菇(分P)、金针菇(A2)、金针菇(天)属于第五类。因此认为在食用菌菌种的鉴别中,应用拮抗试验对供试菌株进行初步筛选是必要的,可以减少工作量和盲目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RAPD方法从分子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鉴别技术,进而通过系统的综合分析,为遗传学研究和育种提供依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琍英
研究表明合理搔菌可以、(1)明显提高金针菇第1,2潮菇的产量和质量。生物利用率比对照提高约9.0%.(2)出菇整齐,采菇期集中。第1潮菇的采收期多数为3~5 d,比对照缩短6 d.(3)转潮快。第2潮菇的采收期比对照提前约15d.(4)搔菌有效地抑制病害的蔓延。搔菌的发病率为0,而对照为17.0%.
关键词:
金针菇 掻菌技术 采收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国元 李伟伟 吴元欣 户业丽 周俊初
对不同菌株、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时间对金针菇菌丝体产量和金针菇多糖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金针菇胞外多糖进行了紫外和红外分析。结果表明,金针菇12号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0~11 d时金针菇菌丝多糖含量和金针菇菌丝体产量最高,金针菇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紫外和红外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分离的金针菇胞外多糖为一种含β型吡喃糖苷键的纯多糖。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对金针菇胞外多糖的主体结构影响不明显,均有相似的多糖特征峰和β型吡喃糖苷键吸收峰。但采用玉米、黄豆等配制的培养基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金针菇多糖。
关键词:
金针菇 多糖 液体培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英
金针菇软腐病是近年来普遍发生的病害,病菌初步鉴定为Cladobotryumsp。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27℃,最适15~19℃;适宜pH值为5.6~8.1,最适为6.0。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病害发生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和3~4月。气温高(15℃以上)、湿度大的年份发病严重。室内药剂抑菌试验结果表明:0.010%~0.001%百菌清和0.05%~0.20%多菌灵对该病菌的菌丝生长具有100%抑菌率。本文对病菌的防治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金针菇,软腐病,抑菌,生物学,药剂防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淑华 冯志茹 孙丽楠 赵淑芬
通过对4个青贮玉米进行高产栽培示范结果表明,科多八号和科多四号初期生长较缓慢,日生长量分别为3.51cm/d和3.18cm/d,7月30日后生长加快,日生长量达到4.66cm/d和5.36cm/d,科青一号和英红玉米则正好相反;在4个品种和两个施肥处理中以科多四号和科多八号产量较高,施肥为N37.5P225K225的处理中,科多四产量最高,达到143578.5 kg/hm2,经济效益最好,达到11486元/hm2,4个品种的产量(114767.6~143578.5kg/hm2)均高于处理N37.5P225K150的产量(98814.0~120244.5kg/hm2);科多四号和科多八号叶量丰富...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栽培技术 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定洪 苗人云 彭卫红 王勇 姜邻 唐利民 王波 甘炳成 黄忠乾
以川金3号为研究材料,以Box-Behnken方法设计棉籽壳、蚕豆壳、玉米粉用量及制袋月份等自变量,变量设置3个水平,以利润率为响应值。试验分析数据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得到的最优金针菇栽培配方为棉籽壳0%、蚕豆壳14%、玉米粉11%、棉渣70%、稻草5%、石灰2.2%、石膏2.2%、磷肥2.2%,制袋时间为9月24日,金针菇利润率可达70.4%。本试验以利润率为指标,综合制袋月份及栽培原料、人工费用等因素,分析获得最优金针菇栽培参数。试验贴近生产,指导性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定洪 王波 彭卫红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23个金针菇菌株进行分析,使用生物软件构建系统树。试验筛选出了7个扩增谱带清晰、多态性好的SRAP引物。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143~1.000,遗传差异较大,相似系数为0.486时,23个菌株聚为3个群。实验结果显示出SRAP技术能够客观反映出全部供试材料遗传关系。
关键词:
金针菇 SRAP 遗传鉴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丽新 黄卓忠 陈振妮 张焱君 韦仕岩 吴圣进 王灿琴
为筛选适宜广西本地原料栽培的高温平菇优良菌株,对18个高温平菇菌株在母种、原种及木薯秆(屑)、桑枝屑、桉树皮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及农艺商品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较适宜广西地区利用木薯秆(屑)、桑枝屑、桉树皮为基质栽培的白菇菌株是P7、P8、P10、P12、P13、P16,黑菇菌株是P1、P3。
关键词:
栽培原料 高温平菇 优良菌株 筛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蓉培 卢珍红 周旭红 李涵 曹桦 莫锡君 蒋亚莲 田敏 施自明 桂敏
对引种自荷兰的6个单瓣长寿花品种和12个重瓣长寿花品种进行栽培状况和开花特性的研究,并对其主要性状开展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长寿花在昆明地区具有良好的栽培适应性,大多数供试品种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长寿花从定植到开花所需时间分别为:单瓣品种155~180 d,重瓣品种188~210 d,花期分别为:单瓣品种68~103 d,重瓣品种50~98 d;经由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理想参考品种关联度较好的单瓣长寿花品种为‘Parina’、‘rumina’,重瓣长寿花品种为‘TaTe’、‘ewbank’、‘CasablanCa’,建议在昆明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关键词:
长寿花 引种 灰色关联度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思东 汪明 杨谷良 张琳 周建
对引进栽培的 12个猕猴桃品种果实进行考评和内含营养成分分析 ,采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规则进行综合评价 ,选出了适合长江流域丘岗山地栽培的金魁、米良 1号、魁蜜、庐山香等优良品种
关键词:
猕猴桃 果实品质 综合评价 优良品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