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9)
2023(13798)
2022(12047)
2021(11355)
2020(9600)
2019(22132)
2018(21830)
2017(41926)
2016(23241)
2015(25910)
2014(25730)
2013(25580)
2012(23764)
2011(21548)
2010(21458)
2009(19482)
2008(19196)
2007(16722)
2006(14641)
2005(13005)
作者
(70915)
(59111)
(58734)
(55910)
(37836)
(28562)
(26488)
(23205)
(22641)
(21203)
(20313)
(20273)
(19129)
(18755)
(18711)
(18230)
(17733)
(17546)
(16989)
(16935)
(14970)
(14706)
(14418)
(13672)
(13395)
(13183)
(12996)
(12922)
(12076)
(11924)
学科
(87849)
经济(87738)
管理(62033)
(59181)
(49449)
企业(49449)
方法(41013)
数学(34855)
数学方法(34357)
(27754)
(22792)
中国(22461)
(22151)
业经(19092)
地方(16786)
理论(16659)
(15781)
农业(15369)
(14758)
(14719)
贸易(14711)
(14224)
(14016)
财务(13954)
财务管理(13927)
技术(13734)
环境(13284)
企业财务(13282)
(13226)
银行(13142)
机构
大学(336309)
学院(329798)
管理(125087)
(122464)
经济(119656)
研究(119197)
理学(108504)
理学院(107113)
管理学(104853)
管理学院(104280)
中国(84938)
科学(80158)
(73217)
(63952)
(63023)
研究所(58254)
(56454)
业大(55550)
中心(52279)
农业(50938)
(48620)
(46135)
北京(46090)
财经(45612)
师范(45531)
(43126)
(41576)
(39213)
师范大学(37284)
经济学(36587)
基金
项目(232737)
科学(180885)
基金(168610)
研究(162170)
(151638)
国家(150431)
科学基金(125823)
社会(98921)
社会科(93418)
社会科学(93388)
(90650)
基金项目(89718)
自然(86048)
自然科(84023)
自然科学(83993)
自然科学基金(82488)
(78574)
教育(74362)
资助(69855)
编号(64369)
重点(53475)
成果(53426)
(50648)
(49136)
(47883)
计划(45747)
科研(45676)
课题(45333)
创新(44727)
大学(42336)
期刊
(131931)
经济(131931)
研究(95896)
学报(65675)
中国(61767)
科学(57494)
(57227)
大学(47310)
管理(44838)
学学(44528)
(41506)
农业(39756)
教育(38171)
技术(25774)
(25006)
金融(25006)
财经(22059)
(20984)
经济研究(20827)
业经(20215)
图书(19151)
(18733)
(17736)
业大(17642)
问题(17119)
科技(17027)
理论(15605)
林业(15127)
资源(15020)
技术经济(14734)
共检索到477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荆洲  黄昌艳  闫海霞  覃耿敏  卜朝阳  
【目的】通过探讨蝴蝶兰叶片气孔特征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为开发和利用蝴蝶兰种质资源、完善蝴蝶兰系统分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蝴蝶兰25个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13个气孔特征指标(上表皮细胞数、上表皮气孔数、下表皮细胞数、下表皮气孔数、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外纵径、外横径、内纵径、内横径、气孔开度、气孔面积和气孔比)进行测量分析。【结果】①蝴蝶兰叶片上下表皮的细胞形状为多边无规则形,气孔排列属无规则型。②供试蝴蝶兰品种的各气孔特征指标均存在差异显著性,其中20个蝴蝶兰品种上表皮气孔数多于下表皮气孔数,占供试品种的80%;R7的下表皮在所观测的5个视野中均未找到气孔器,其气孔器的外纵径(18.48 mm)、内纵径(8.3 mm)、内横径(9.99 mm)、气孔开度(84.6)、气孔面积(375.92 mm~2)和气孔比(0.72)在所有供试品种中均为最小;25个供试品种的气孔比为0.72~1.35,说明蝴蝶兰各品种气孔器形状主要呈圆形或扁圆形,与直观观测形状相一致。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3个叶片气孔指标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④通过主成分分析,13个气孔特征指标可以综合为4个主成分,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1.062%。⑤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15处可将25个蝴蝶兰栽培种分为3类,第Ⅰ类包含大花型紫红色线纹蝴蝶兰2种,第Ⅱ类包含小花型紫红色线纹蝴蝶兰1种,第Ⅲ包含非线纹或线纹非紫红色蝴蝶兰22种。【结论】气孔特征指标可作为蝴蝶兰分类的依据之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文芳  李佐  陈和明  吕复兵  
为提供红花蝴蝶兰新品种选育与育种亲本选择的科学依据,采用形态学性状评价和SRAP分子标记,研究来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自主培育的同一杂交群体的7个蝴蝶兰新品种、3个株系及其父母本‘聚宝红玫瑰’蝴蝶兰和‘红龙’蝴蝶兰的形态特征和遗传多样性差异。首先,形态学性状评价结果表明,子代具明显的倾母本遗传,遗传变异程度较低,基本不具备超亲遗传;其次,对12份蝴蝶兰进行SRAP分析,筛选出带型稳定、多态性较好的24对引物,共扩增出172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7.17条,最多10条,最少4条,其中多态性条带99条,多态性比率58.14%,根据UPGMA聚类图,在遗传距离0.778处,可把亲本和后代分成4类,这与根据形态特征的聚类结果具有较高程度的吻合和较小的差异。综合形态学性状评价结果和分子标记结果可发现,由于亲本相似性程度较高,导致子代的遗传分化较小,不利于优良新品种的选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乔永旭  
关键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杰  匡萍  王芝娜  张银洁  
为了获得抗冷性蝴蝶兰株系,测定了低温胁迫及温度回升对Phalaenopsis‘Taida Salu’×P.‘Dinghan Orange Anne’杂交后代4个不同株系及亲本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用主成分分析对各指标的变化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抗冷性程度不同的株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所表现出来的差异,随温度降低,差值呈增大趋势;抗冷性强的株系在温度回升到正常条件时,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漏率能恢复至处理前水平,而抗冷性弱的株系难以恢复。综合评价排序表明,P6为强抗冷株系,P4、P...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之光  徐言  葛红  杨树华  赵鑫  寇亚平  朱晋宇  贾瑞冬  武荣花  
【目的】研究萼脊蝴蝶兰Phalaenopsis japonica的开花特性与繁育特性,为萼脊蝴蝶兰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濒危蝴蝶兰属Phalaenopsis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温室条件下栽培的萼脊蝴蝶兰为材料,记录其花器官特性和开花进程,测定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分析花粉组织化学,估算杂交指数并进行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结果】(1)萼脊蝴蝶兰群体花期4月中旬至5月底,单株花期30~40 d,单花花期约30 d,开放时有香味。花蕾期为开花前1~7 d,初花期为开花后1~5 d,盛花期为开花后6~25 d,末花期为开花后26~30 d,凋谢期为开花后30~40 d。(2)总状花序,单株花序多为1~2个,单花序约有10朵花。(3)萼脊蝴蝶兰花粉为近圆形四合花粉,主要由脂质组成,适合虫媒授粉。(4)雌雄同株,且同步成熟,在盛花期(开花6~25 d)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均达到最强,花粉活力高达84.98%,杂交指数为4。(5)自然授粉、自然自花授粉、去雄不授粉3种处理后的结实率均为0,而人工自花授粉、人工同株异花授粉和人工异株授粉的结实率高达60.00%、80.00%和93.33%,且人工异株授粉果实质量最好,种子最大,种子活力最高(82.69%),单果实中种子数量约43 000粒。【结论】萼脊蝴蝶兰开花始于4月中旬,结束于5月底,盛花期持续约20 d,其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需要传粉者的类型。图4表3参2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海霞  何荆洲  黄昌艳  邓杰玲  王晓国  卜朝阳  
为降低蝴蝶兰组培苗生产成本、缩短种苗繁育周期,利用瓶外生根技术,研究不同蝴蝶兰品种、组培苗的不同培养阶段、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组培苗瓶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蝴蝶兰品种的组培苗瓶外生根有所差异,3个蝴蝶兰品种瓶外生根效果由好到次的排序是:"柳林黑玫瑰">"文景天使">"大辣椒";经过壮苗培养的组培苗适宜进行瓶外生根;用100 mg/L的IBA溶液处理,瓶外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94.80%,平均根数为3.72条,平均叶数4.24片,生根时间为38.00 d;用100 mg/L的NAA溶液处理,瓶外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为86.80%,平均根数为3.84条,平均叶数3.30片,生根时间为36....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和明  吕复兵  李佐  肖文芳  
为了更有效地克服蝴蝶兰属间杂交障碍,提高属间杂交成功率,从蝴蝶兰近缘属种质资源、属间杂交育种情况、属间杂交存在的问题和克服属间杂交障碍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蝴蝶兰属间杂交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1)与蝴蝶兰属间杂交成功的近缘属种质资源主要有21个;2)蝴蝶兰属间杂交组合最早于1931-01-01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上正式注册登录,截至2020-12-31,在RHS上登录成功的蝴蝶兰属间杂交组合共有546个;3)从研究报道可知,蝴蝶兰与近缘属的杂交效率不高,属间杂交成功率在2.78%~12.50%,且主要以蝴蝶兰杂交种为主要亲本;4)通过扩大蝴蝶兰亲本杂交范围、重复授粉、正反杂交和胚拯救等手段能有效克服属间杂交不亲和性。因此,开展蝴蝶兰属间杂交能够为蝴蝶兰育种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卜朝阳  
以蝴蝶兰花梗为初次诱导的外植体,对蝴蝶兰的离体繁殖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花梗腋 芽萌发可获得无菌芽,再以所得的嫩芽茎段和叶子作为离体培养的增殖材料,2-3个月后便可获得大量的不定芽。 该结果表明:(1)在初次培养中加入PVP并进行暗培养,其抗褐化效果最佳。(2)增殖培养基以MS+6-BA 0.5 mg/L+KT 1.0 mg/L+NAA 0.2 mg/L或MS+6-BA 2.0 mg/L+NAA 0.5 mg/L组合较好,其茎段萌发率均高 达90%,增殖倍数分别高达2.8和2.9;叶片芽的诱导率分别为56%和57%,增殖倍数最高达4.8和4.6。(3)经济 有效的壮苗和生根诱导培养基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子骏  王鲁彤  卢宇广  孙萍  刘妹球  
研究了蝴蝶兰原球茎快速增殖技术,试管苗同步化生产技术、兰株生长规律以及无土栽培技术。结果表明:①原球茎的快速增殖与分化可以利用6-BA调控;②个体发生特点决定试管苗生产宜采用人工同步化生产技术;③兰株全年有2个生长高峰,分别与新叶生长相对应;④水苔是兰株无土栽培最好的基质。文章还总结了蝴蝶兰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荆洲  黄昌艳  邓杰玲  闫海霞  王晓国  满若君  卜朝阳  
研究蝴蝶兰花径的遗传变异特性,探索决定蝴蝶兰花径形成的重要数量性状,为合理评价与挖掘利用现有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以15个蝴蝶兰品种为试材,分别测量蝴蝶兰花径及10个重要数量性状,进行各性状相关分析,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将各数量性状对花径的影响效果进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①各数量性状与花径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其中x_5(中萼片长)、x_6(中萼片宽)、x_7(花瓣长)、x_8(花瓣宽)对花长、花宽的相关性超过0.9;②x_5(中萼片长)对花长的通径系数最大,为1.805,达到显著水平(t=0.05);③各数量性状对花长、花宽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_1=3.685+2.546x_5;y_2=-4.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印芳  葛红  彭克勤  赵伶俐  周玉杰  李秋香  
【目的】寻找与蝴蝶兰褐变相关的主要酚酸,并了解与总酚含量及相关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个褐变程度不同的蝴蝶兰品种P.‘China Best Girl’(A1)、P.amabilis BL.‘Jude Butterfly’(B3)和Dtps.King Shiang’sRose×Jetgreen Firbird(R4)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其进行了9种酚酸的定性定量分析,并在以叶片为外植体的初代培养过程中,研究了总酚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动态变化。【结果】初步证明绿原酸、邻苯二酚、儿茶酚、咖啡酸及没食子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豆酸可能与蝴...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俞继英  张阳  郑锦凯  王春  徐宏磊  
以蝴蝶兰Phalaenopsis黄花系品种P.‘Taipei Gold’(2n=3x=57)作母本进行杂交育种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不育性障碍,为了克服这种障碍,多年来选择不同的父本进行杂交,终于发现采用P.‘Sara Gold’作父本进行杂交,收到蒴果1个,培育出杂交后代群体180株,其中有开花株99株。对杂交后代株高、冠幅、着花量、花径、花箭数、侧枝数及花色、唇瓣颜色和花瓣上的斑点进行观测记载。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指标优于双亲的株数百分比:株高、冠幅、着花量、花径、侧枝数和花箭数分别占67.68%,86.87%,61.62%,24.24%,21.21%和26.26%;花瓣和唇瓣的颜色,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平  吴海红  赵兴华  闫立萍  
以圣诞红(ChristmasRose)为试材 ,研究了蝴蝶兰花梗腋芽组织培养使芽萌发的适宜培养基和BA浓度 ,诱导培养基中BA和NAA的最佳组合 ,以及生根培养中NAA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 :花梗腋芽培养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加入3mg·L-1BA效果最好 ,原球体的诱导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 ,激素以2mg·L-1BA +0.2mg·L-1NAA时效果最佳 ,生根培养时NAA以0.8mg·L-1效果最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卜朝阳  董伟清  闭志强  李道强  孙军  
通过对影响蝴蝶兰(Phalaenopsis)克隆苗根系生长的相关因素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蝴蝶兰组培苗生根培养阶段的培养基基本成分、培养基附加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时间以及培养阶段的光照条件对蝴蝶兰组培苗根系生长发育均有一定的影响。以改良Hyponex基本培养基+活性炭1 g/L+蛋白胨1 g/L+椰子汁10%+IBA 1 mg/L,在前期1000~2000 lx、后期4000~8000 lx的光照强度下培养3个月的效果最佳,发根率可达100.00%,平均根长3.3 cm,多根率(3条根以上的小植株所占比例)为84.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秀清  章铁  孙晓莉  
为建立一个稳定的蝴蝶兰RAPD反应体系,对RAPD反应体系中模板DNA、Taq DNA聚合酶用量、随机引物浓度、Mg2+浓度和dNTPs浓度等各项参数进行筛选比较。结果表明,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中,其中含模板DNA(20 ng/μl)1.5μl,Taq DNA聚合酶(5 U/μl)0.4μl,随机引物(20μmol/L)1μl,Mg2+(25 mmol/L)2.5μl,dNTPs(10 mmol/L)0.5μl,10×PCR Buffer2.5μl,ddH2O 16μ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