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0)
- 2023(6720)
- 2022(5998)
- 2021(5417)
- 2020(4906)
- 2019(11777)
- 2018(11622)
- 2017(22579)
- 2016(12702)
- 2015(14597)
- 2014(14819)
- 2013(15146)
- 2012(14467)
- 2011(13265)
- 2010(13404)
- 2009(12691)
- 2008(12820)
- 2007(11920)
- 2006(10350)
- 2005(9379)
- 学科
- 济(56863)
- 经济(56805)
- 管理(33428)
- 业(33400)
- 方法(29362)
- 企(26392)
- 企业(26392)
- 数学(26066)
- 数学方法(25792)
- 农(15671)
- 学(14018)
- 中国(13859)
- 财(13687)
- 地方(10949)
- 贸(10940)
- 贸易(10935)
- 业经(10611)
- 易(10608)
- 农业(10306)
- 制(10154)
- 和(8780)
- 理论(8249)
- 银(8001)
- 银行(7955)
- 务(7937)
- 财务(7921)
- 财务管理(7892)
- 融(7861)
- 金融(7859)
- 行(7562)
- 机构
- 大学(196477)
- 学院(193010)
- 济(78962)
- 经济(77269)
- 研究(71115)
- 管理(70792)
- 理学(60688)
- 理学院(59933)
- 管理学(58701)
- 管理学院(58348)
- 中国(52480)
- 科学(46939)
- 农(43246)
- 京(42806)
- 所(39104)
- 研究所(35759)
- 财(35363)
- 农业(34727)
- 业大(34102)
- 中心(32345)
- 江(30534)
- 财经(27939)
- 北京(27175)
- 经(25243)
- 范(25178)
- 师范(24799)
- 院(24784)
- 经济学(24445)
- 州(23933)
- 省(23280)
- 基金
- 项目(127311)
- 科学(97661)
- 基金(91421)
- 研究(86643)
- 家(82489)
- 国家(81816)
- 科学基金(67314)
- 社会(52918)
- 省(50032)
- 社会科(49989)
- 社会科学(49969)
- 基金项目(47926)
- 自然(45883)
- 自然科(44797)
- 自然科学(44774)
- 自然科学基金(43945)
- 划(43386)
- 教育(40211)
- 资助(39180)
- 编号(34363)
- 重点(29667)
- 成果(28490)
- 部(28342)
- 发(27600)
- 计划(26082)
- 创(25616)
- 科研(25479)
- 课题(24470)
- 创新(23994)
- 教育部(23320)
共检索到289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芳 杨荣仲 黎焕光 王伦旺 蓝桃菊 黄海荣 唐仕云 李翔 黄家雍 贤武 经艳
为研究甘蔗遗传特点和育种潜力,对常用的29个甘蔗亲本24个组合的7个性状进行重演力测试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相关系数(r)和回归系数(b)都达到显著水平的性状有茎径、有效茎、锤度和单茎重,说明这些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小,在甘蔗育种早期世代根据这一结果制订相应的选择标准,增大选择压力,可提高甘蔗育种效率。29个亲本中表现较好的亲本是ROC24、粤糖91-976、ROC1、ROC22,24个组合中综合性状较好的是ROC24×粤糖91-976、ROC1×ROC22、粤糖89-113×ROC22,在今后育种计划中可广泛利用。
关键词:
甘蔗 数量性状 重演力 预测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丽 覃伟 赵培方 刘家勇 赵俊 武晋宇 吴才文
选用15个CP系列甘蔗亲本与国内育成的21个亲本选配的42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借助R软件对F1群体的株高、茎径、锤度、丛有效茎、丛重、丛含糖量等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遗传力、配合力及经济育种(遗传)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皆表现为表型变异系数(PCV)大于遗传变异系数(GCV),其中丛有效茎、丛重及丛含糖量变异较大,株高、茎径及锤度变异较小;平均遗传力表现为组合最高(42.53%),其次是母本(34.35%),最后是父本(27.07%);除株高、茎径受父本影响大于母本外,其余4个性状皆是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俞华先 经艳芬 安汝东 郎荣斌 董立华 桃联安 孙有芳 杨李和 边芯 周清明
【目的】研究云瑞创新亲本、品种型亲本和国外引进亲本及其配制组合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筛选符合育种目标的甘蔗种质材料。【方法】于甘蔗成熟期,调查大田中亲本组合后代实生苗的株高、茎径、锤度、丛有效茎,应用R软件分析亲本组合的遗传力和配合力。【结果】参试甘蔗亲本材料,蔗茎产量在父本方面表现无明显差异,株高、茎径、锤度、丛有效茎、糖产量等5个性状在父本、母本及组合中表现出P<0.001或P母本(66.47%)>父本(48.72%),株高、茎径、糖产量等3个性状表现优异,并在组合、父本和母本中遗传力均大于50%;在参试甘蔗亲本组合中,云瑞09-740、粤甘60和云瑞10-543等作母本,云瑞10-291、云蔗89-7和CP94-1100等作父本后代蔗茎产量、糖产量或锤度的一般配合力大;粤甘60×云瑞10-291、云瑞09-740×CP94-1100、云瑞10-736×云蔗89-7等组合特殊配合力高。【结论】云瑞99-113×云瑞06-350、云瑞10-543×云蔗05-51、云瑞10-736×云蔗89-7等16个组合为高产、高糖型组合;云瑞10-105×德蔗07-36、ROC23×云蔗08-146、云瑞09-536×桂糖96-211等3个组合为高产组合。
关键词:
甘蔗 杂交 亲本 评价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祖湖 林彦铨 林华民 陈如凯
比较不同选择途径的入选后代性状表现发现 :宿根选新植蔗 (PS)的有效茎数、小区产量和锤重明显高于新植选第 2季新植蔗 (P ) ,宿根选新植的宿根蔗 (SPS)的性状表现总体上优于新植选第 2季新植的宿根蔗 (SP ) ,SPS所有组合的小区产量均值和锤重均值都比 SP 相应组合高 ,锤度相近 .总体上 ,宿根选后代的主要性状宿根能力比新植选后代的高 .在甘蔗宿根性育种中 ,增加实生苗宿根这一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选择途径的入选结果比较表明 ,只在实生苗选择单株会有很多宿根性强的基因型漏选
关键词:
甘蔗 宿根性 选择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荣仲 贤武 廖诗童 周会 梁强 桂意云 李杨瑞
为了解甘蔗不同耐寒亲本杂交组合耐寒差异与遗传特点,选用8个耐寒性不同的甘蔗亲本配制9个杂交组合,用F1代无性系在广西霜冻常发区资源县进行耐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甘蔗不同杂交组合耐寒表现存在明显差异,耐寒表现受到母本和父本的共同影响,且母本的作用强于父本。按亲本耐寒性,强×中组合后代耐寒性较好的机率为70%~90%;强×弱组合后代耐寒性较好的机率为60%~70%;中×中或中×弱组合后代耐寒性较好机率的为30%~40%;弱×强或弱×中组合后代耐寒性较好的机率为15%~30%。进一步进行耐寒表现主效因子估计发现,在研究群体中存在主效因子,且估计的结果随组合与性状不同而异。
关键词:
甘蔗 耐寒 亲本 遗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经艳芬 安汝东 杨李和 段惠芬 周清明 朱建荣 董立华 桃联安 吴才文
以品种型亲本、云瑞系列创新亲本和常用引进亲本选配35个生产性组合的有性世代为研究材料,分析母本、父本及组合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母本、父本及其不同组合后代的主要性状均表现极显著差异,平均遗传力表现为组合(88.2%)>母本(80.3%)>父本(74.0%);德蔗93-88、云瑞05-189、云瑞05-344、CP84-1198、HOCP93-750、桂糖96-211、云瑞03-11、粤糖00-236、湛蔗92-126、桂糖92-66和云瑞03-72等做母本,科5、云蔗94-343、云瑞03-78、云瑞05-458、Q121和崖城71-374等做父本,后代糖、蔗产量或锤度一般配合力强,可分别作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才文 刘家勇 赵俊 赵培方 侯朝祥
选用24个不同时期从国外引进的甘蔗亲本与国内品种杂交,选配组合45个,研究了引进种有性杂交世代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父本、母本及选配组合对后代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对主要性状遗传力贡献的大小为组合(64.2%)>母本(57.5%)>父本(26.8%);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大小顺序为株高>有效茎>锤度>糖产量>蔗产量>茎径;24个引进亲本中,CP80-1827、L75-20、P indar、POJ2878和CP57-614等作为母本,CP84-1198、HOCP93-750、CP86-1633、CP72-359和CP57-614等作为父本后代糖产量、蔗产量或锤度的一般配合力大,可分别作为高...
关键词:
甘蔗 引进亲本 创新利用 育种潜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静 吴建涛 杨俊贤 陈月桂 谭佳娜 刘福业 吴文龙 潘方胤
应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78份粤糖系列甘蔗新品系的15个品质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蔗蔗糖分除与甘蔗纤维分、蔗渣纤维分没有显著相关外,与其他12个品质指标均有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甘蔗纤维分与出汁率、蒸煮液糖锤度、蔗渣水分、蒸煮液旋光读数、蔗渣糖度和蔗渣纤维分呈极显著相关,与其它7个蔗汁品质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甘蔗蔗糖分主要受蔗汁蔗糖分、蔗汁直接转光度、蔗渣糖度的直接作用和蔗汁转光度、蔗汁重力纯度的间接作用的影响,甘蔗纤维分则主要受蔗汁直接转光度、蔗渣纤维分、出汁率、蔗渣水分的直接作用和蔗汁转光度、蒸煮液旋光读数的间接作用的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
关键词:
甘蔗 品质指标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俊奇 王爱勤 朱惠 杨丽涛 李杨瑞
采用RACE-PCR方法,以甘蔗心叶为材料克隆了甘蔗PSⅠ反应中心亚基Ⅱ基因全长,命名为SopsaD,GenBank登录号JX866950。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904bp,编码200个氨基酸多肽,预测其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1.85ku和10.5,其中N端的1~44aa是叶绿体转运肽序列,62~199aa是保守的Pfam:PasD结构域。SopsaD与玉米(EU953246)、水稻(AY224449)、大麦(M98254)和短柄草(XM003564060)psaD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5%、85%、84%和81%,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2%、88%、87%和85%。荧光定量PCR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盛 张保青 黄杏 樊艳姣 杨丽涛 李杨瑞
【目的】克隆甘蔗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征、组织特异性表达及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方法】以甘蔗桂糖28号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Cu/Zn-SOD,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Cu/Zn-SOD在不同组织及逆境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甘蔗Cu/Zn-SOD,NCBI登录号为JQ958328,其开放阅读框为456 bp,编码151个氨基酸,与禾本科植物聚于同一进化分支。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u/Zn-SOD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为组成型表达,在叶中表达量最高;Cu/Zn-SOD在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培方 夏红明 刘家勇 赵俊 杨昆 覃伟 昝逢刚 陈学宽 吴才文
选用6个澳大利亚Q型甘蔗品种Q117、Q121、Q138、Q141、Q165、Q170与国内育成的17个亲本选配杂交组合19个,后代群体以ROC22(CK1)和ROC10(CK2)作为双对照,采用家系评价法研究Q型甘蔗品种及选配组合对主要性状锤度、茎径、株高、丛有效茎、蒲心率、丛重和含糖量的遗传力和一般配合力。结果表明:除母本对后代群体丛有效茎和含糖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父本对后代群体含糖量影响差异显著外,母本、父本和组合对后代群体的主要性状影响差异均极显著;Q型品种及选配组合对后代群体茎径和株高的平均遗传力分别达75.49%和69.21%;Q165和Q121无论作为母本还是父本,对后代群体的一般...
关键词:
Q型甘蔗品种 遗传力 配合力 家系评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建荣 赵丽萍 覃伟 刘家勇 姚丽 吴才文
以23个甘蔗母本(ROC5为对照)、21个甘蔗父本(69–463为对照)以及他们配制的29个杂交组合(ROC5×69–463为对照)为材料,进行甘蔗褐条病抗性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甘蔗母本间、甘蔗父本间以及甘蔗杂交组合间的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差异是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抗褐条病平均遗传力大小顺序为母本(95.3%)、组合(93.0%)、父本(79.1%);一般配合力表现为负效应的母本有Pma98–40、崖城93–26、云瑞05–283、粤糖91–976、川蔗19号、ROC10、云蔗06–80、ROC26、湛蔗74–141、K86–110、云蔗03–194和ROC25等12个,一般配...
关键词:
甘蔗 褐条病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直 林兆里 罗俊 张华
【目的】甘蔗纤维组分的含量与分布比例是决定甘蔗茎秆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分析甘蔗纤维组分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筛选出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品种,对解决甘蔗机械化收获过程中难以控制收获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万用试验机测定了5 个常见甘蔗品种(柳城05136号、粤糖94-128号、桂糖42号、福农41号、热甘1号)蔗茎的弹性模量,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进行定量测量。【结果】弹性模量、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在不同品种之间差异均显著。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9.78%~49.10%、18.74%~23.63%、18.16%~24.01%。并且对不同部位处弹性模量的分析发现,蔗皮>蔗皮结>蔗芯结>蔗芯。相同品种中四个部位处的弹性模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相关性方面甘蔗蔗芯弹性模量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显著相关,而蔗皮的弹性模量则与纤维素含量显著相关,木质素含量则与蔗茎弹性模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植物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含量对甘蔗力学性能具有积极作用,选取高纤维组分的甘蔗品系将更有利于甘蔗种植过程中的抗倒伏与抗虫害,并对机械化收获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
甘蔗 纤维组分 弹性模量 细胞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俞华先 安汝东 郎荣斌 周清明 董立华 桃联安 孙有芳 杨李和 边芯 田春艳 刘家勇 张钰 经艳芬
【目的】研究云瑞系列创新甘蔗亲本及其组合的遗传力和配合力,准确筛选出育种潜力优良的亲本和组合。【方法】以云瑞创新亲本及其与国内外优良亲本或品种所选配的32个组合为研究对象,参照澳大利亚家系试验方法,借助R软件,分析亲本及组合主要性状株的遗传力和配合力;利用甘蔗配合力+聚类分析方法对甘蔗杂交亲本组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参试甘蔗亲本材料,株高、茎径、锤度、有效茎数、单茎重和蔗糖产量6个主要农艺性状在父本、母本及组合中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 0.01);亲本及其选配组合对后代群体主要性状遗传力贡献大小为组合(53.80%) > 母本(47.30%)>父本(41.28%),茎径、单茎重2个性状表现优异,并在组合、父本和母本中遗传力均大于50%;在参试甘蔗亲本组合中,云开03-399、云瑞14-203、福农94-0403、赣蔗02-70、云蔗99-124、云瑞05-344和福农36作母本,粤甘40、云瑞13-57和云瑞14-155作父本后代蔗茎产量、蔗糖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大并且为正效应;福农94-0403×云瑞14-155、云开03-399×云瑞13-57、云瑞09-315×粤甘40、云瑞14-203×德蔗93-88、福农36×云瑞12-399、赣蔗02-70×云瑞05-780和云蔗99-124×云瑞05-282等7个组合为高产高糖组合,综合性状较好,育种过程中要加强利用。【结论】云瑞创新甘蔗亲本与国内外不同亲本或品种组配后不同性状的遗传力和配合力不同。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云瑞系列创新亲本最适合作父本利用。
关键词:
甘蔗亲本 遗传力 配合力 家系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旭 凌辉 刘峰 黄宁 王玲 毛花英 李聪娜 汤翰臣 苏炜华 苏亚春 阙友雄
【目的】WRKY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生理调控和逆境响应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WRKY转录因子基因在甘蔗生长发育及抗逆境过程中的作用,为甘蔗抗逆分子育种提供优良的基因资源。【方法】从甘蔗转录组数据库中挖掘到一条WRKY基因Unigene序列,并通过RT-PCR扩增得到cDNA全长序列,利用ORF finder、Smart、ExPaSy、Prabi、NetPhos、Cell-PLOC 2.0和DNAMAN6.0软件对该基因序列及其编码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使用MEGA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构建pCAMBIA1300-WRKY-GFP融合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转化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确定WRKY蛋白在烟草叶片中的亚细胞定位;利用酵母杂交试验验证WRKY是否具有转录自激活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WRKY在甘蔗品种ROC22中的组织特异性(根、蔗芽、叶、蔗髓和皮)及其在MeJA(100μmol·L-1)、SA(5 mmol·L-1)、PEG(25%)、NaCl(250 mmol·L-1)、CuCl2(500 mmol·L-1)和CdCl2(500 mmol·L-1)胁迫条件下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从甘蔗品种ROC22中克隆获得一个WRKY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ScWRKY6(GenBank登录号为MH393927)。该基因序列全长1 289 bp,包含1个1 059bp的ORF,编码352个氨基酸,并具有45个磷酸化位点;理论等电点为9.73,不稳定指数为50.23,亲水性为-0.579,推测其为碱性不稳定亲水性蛋白。ScWRKY6蛋白具有1个WRKY结构域和1个锌指结构域(CX5CX23HXH),该蛋白氨基酸序列与高粱(Sorghum bicolor)WRKY(XP_002464211.1)的同源性最高,根据系统进化树分析可以推测其属于WRKY家族Ⅱd亚类。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ScWRKY6::GFP融合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上。酵母转录激活验证试验显示,ScWRKY6蛋白不具有转录自激活活性。qRT-PCR分析表明,ScWRKY6在甘蔗中为组成型表达,其表达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蔗芽、叶、根、皮和蔗髓,其中蔗芽、叶和根的表达量分别为蔗髓的2.05、1.55和1.37倍。ScWRKY6在NaCl、PEG、MeJA、重金属Cu2+和Cd2+胁迫诱导下表达量均上调,其在NaCl处理12 h时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的4.18倍;在PEG处理3 h时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组的6.88倍;在CuCl2和CdCl2诱导24 h时表达量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3.63倍和4.86倍。【结论】ScWRKY6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上,不具有转录自激活活性;该基因在甘蔗不同组织部位中均有表达,且受NaCl、PEG、CuCl2和CdCl2等胁迫的诱导,推测ScWRKY6可能在甘蔗干旱应答、耐盐及金属离子胁迫响应中发挥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