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0)
2023(4719)
2022(4320)
2021(3934)
2020(3678)
2019(8781)
2018(8707)
2017(17143)
2016(9808)
2015(11281)
2014(11537)
2013(11789)
2012(11303)
2011(10368)
2010(10577)
2009(9938)
2008(10128)
2007(9424)
2006(8009)
2005(7179)
作者
(31690)
(26820)
(26736)
(25566)
(16980)
(13038)
(12413)
(10544)
(9980)
(9644)
(8981)
(8916)
(8804)
(8541)
(8483)
(8452)
(8384)
(7845)
(7740)
(7708)
(6922)
(6683)
(6678)
(6152)
(6087)
(6062)
(6003)
(5917)
(5527)
(5525)
学科
(43505)
经济(43465)
(25355)
管理(25157)
方法(23095)
数学(20725)
数学方法(20567)
(19548)
企业(19548)
(12357)
(10812)
(10671)
中国(10030)
地方(8471)
(8433)
贸易(8431)
(8164)
农业(8053)
业经(7721)
(7515)
(6695)
(6500)
财务(6487)
财务管理(6465)
(6144)
银行(6114)
企业财务(6070)
(5921)
金融(5918)
理论(5905)
机构
大学(151076)
学院(149215)
(60631)
经济(59312)
管理(54303)
研究(52493)
理学(46726)
理学院(46129)
管理学(45270)
管理学院(44993)
中国(38257)
科学(35037)
(34291)
(32009)
(28827)
农业(27463)
(27361)
业大(27009)
研究所(26402)
中心(24278)
(23296)
财经(21886)
北京(19872)
(19721)
(19123)
经济学(19085)
师范(18868)
(18070)
农业大学(18036)
(17848)
基金
项目(97985)
科学(74570)
基金(69667)
研究(67328)
(61927)
国家(61433)
科学基金(50642)
社会(40872)
(39433)
社会科(38620)
社会科学(38603)
基金项目(37369)
自然(33966)
(33313)
自然科(33125)
自然科学(33101)
自然科学基金(32505)
教育(31456)
资助(29309)
编号(27468)
成果(22753)
重点(22598)
(21856)
(21343)
(20055)
计划(19906)
科研(19502)
课题(19063)
创新(18834)
大学(18121)
期刊
(64701)
经济(64701)
研究(40591)
(30961)
学报(30266)
中国(27240)
科学(24851)
(22148)
大学(21553)
学学(20524)
农业(20427)
管理(17260)
教育(13308)
技术(12408)
(12177)
金融(12177)
(11104)
财经(11049)
业经(10466)
经济研究(10259)
(9459)
问题(9405)
(8982)
技术经济(8123)
业大(7936)
统计(7575)
理论(7449)
(7328)
科技(6998)
商业(6996)
共检索到215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定洪  王波  彭卫红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23个金针菇菌株进行分析,使用生物软件构建系统树。试验筛选出了7个扩增谱带清晰、多态性好的SRAP引物。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143~1.000,遗传差异较大,相似系数为0.486时,23个菌株聚为3个群。实验结果显示出SRAP技术能够客观反映出全部供试材料遗传关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波  鲜灵  
本文利用ISSR技术对来自国内外栽培菌株和野生菌株114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建立了遗传相似性聚类图。结果表明,114个金针菇菌株在遗传相似性水平为0.66时,聚为一大类群,在遗传相似性水平为0.75时,将114个金针菇菌株划分为7个类群,类群Ⅰ包括97个菌株,类群Ⅱ包括8个菌株,类群Ⅲ包括1个菌株,类群Ⅳ包括1个菌株,类群Ⅴ包括3个菌株,类群Ⅵ包括5个菌株,类群Ⅶ包括1个菌株;在0.81水平上可划分为35个亚类群,显示出我国金针菇菌株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波  彭卫红  甘炳成  
对19个白色金针菇菌株和14个黄色金针菇菌株以及黄色金针菇F411菌株的6个组织分离菌株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白色金针菇与黄色金针菇在谱带上存在差异,且一些酶谱带可作为区别黄色金针菇与白色金针菇的特征酶谱带。相异系数聚类分析表明,白色金针菇和黄色金针菇可各自聚为一类群,但其中黄色金针菇F26菌株与白色金针菇菌株聚在一类。在供试的33个菌株中,共有21个菌株在酯酶同工酶谱带上完全相同,表明其亲缘关系非常相近。此外,组织分离菌株与出发菌株在酯酶同工酶谱带上完全相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波  祁丽萍  贾定洪  鲜灵  
对3个金针菇菌株进行了原生质体分离与交配型分析,结果表明,3个金针菇菌株均出现2种交配型,2种交配型比例不一致,其中有2个菌株的两种单核体的分离比例均符合1∶1,1个菌株的两种单核体的分离比例不符合1∶1,并且在交配型比例上出现偏差现象。对3个金针菇菌株的单核原生质体菌株生长速度试验表明,单核原生质体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上其出发菌株比较,表现出生长速度慢的现象,同一菌株具有2种不同交配型因子的原生质体单核菌株两两配对杂交菌株,其生长速度均快于其出发菌株和原生质体单核菌株,且同一菌株具有2种不同交配型因子的原生质体单核菌株生长速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菌落形态和菌丝生长速度与交配型因子有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艳  王波  赵瑞琳  
利用ISSR技术对29个金针菇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农艺性状分析,建立了遗传相似性聚类图和农艺性状指标。结果表明,29个金针菇菌株遗传相似性水平在0.670.89,在0.67水平上29个菌株被聚为一个类群,在遗传相似性水平为0.70上,将29个金针菇菌株分为4个大类群;在农艺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产量上分为高产类、中产类和低产类,生育期上分为早熟和晚熟两类,子实体形态特征上分为黄色和白色、粗柄和细柄、基部绒毛分为有和无,建立了金针菇主要农艺性状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波  祁丽萍  鲜灵  高俭  贾定洪  
原生质体技术在遗传分析和育种中具有重要作用。金针菇双核体在制备原生质体过程中会出现单核化。为了解单核原生质体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对3个金针菇菌株单核体原生质体不同交配型菌株以及配对而成的双核体菌株进行了ISSR分析。结果表明,3个金针菇菌株2种不同交配型单核原生质体配对的双核体与出发菌株之间遗传关系较近,遗传相似系数高的为0.97、低的为0.75;3个金针菇菌株的不同交配型菌株之间遗传差异较大,分别为0.77、0.73和0.59,表明不同交配型的单核原生质体菌株之间遗传差异显示其遗传背景的不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艳  王波  赵瑞琳  
关键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坚  高巍  林伯德  孙淑静  郑昭  杨洁  谢宝贵  
应用SRAP对金针菇种质资源进行评价.选用多态性好的7对SRAP引物对30个来源不同、各具代表性的供试菌株进行PCR,共获得92条重复性良好的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9条,占85.9%;用SPSS软件计算相似系数和进行平均法聚类分析,白色菌株之间遗传差距较小,黄色菌株之间遗传差距大,30个供试菌株可分为14类.本研究还表明,SRAP具有高效、稳定、重复性好的特点,可应用于遗传连锁群构建、品种鉴别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守现  刘宇  耿小丽  余知和  魏民  孟莉莉  
利用拮抗试验和RAPD方法对不同白色金针菇栽培菌株进行鉴别,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将8个菌株分为五类:金白1号、白15、147、玉山Fy 4个菌株各为一类,金针菇(合肥)、金针菇(分P)、金针菇(A2)、金针菇(天)属于第五类。因此认为在食用菌菌种的鉴别中,应用拮抗试验对供试菌株进行初步筛选是必要的,可以减少工作量和盲目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RAPD方法从分子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鉴别技术,进而通过系统的综合分析,为遗传学研究和育种提供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詹才新  朱兰宝  杨新美  
用20个随机引物对16个不同来源的金针菇菌株进行了RAPD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个随机引物中,有6个引物的扩增产物DNA片段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其中每个引物对不同菌株扩增出现的DNA片段数目,少则没有,多达ll条,平均为5条,DNA片段从0.4kb到3.38kb;并且不同的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带谱不同,差异较大,这6个引物对16个金针菇菌株共扩增出84条DNA片段带。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类平均法,对16个菌株两两相似系数聚类分析生成树状图谱,可分为四大类,能直观准确地揭示菌株间的差异,并加以鉴别。因此,RAPD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有效地鉴别菌株的方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国元  朱兰宝  周玉麟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利用酯酶同工酶谱和可溶性蛋白PAGE表型的差异,对金针菇的杂交后代作了遗传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金针菇杂交亲本及其后代的同工酶表型表现明显的多型性。4个杂交菌株的同工酶谱与其亲本有较明显的差异。2种生化(EST,PRO)标记在杂交菌株中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遗传互补性,并有新的酶带产生。结合同工酶酶谱和标记杂合位点数目对杂种优势可进行早期预测和栽培验证。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玉姬  赵书光  谢宝贵  邓优锦  刘新锐  王宏雨  
对23个菌株进行ISSR聚类分析,选择遗传距离较远的5个菌株,通过PDA平板拮抗试验验证它们为不同的菌株;测定了这5个菌株的脱氢酶活性、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菌丝生长速度,并建立了它们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上述指标与产量有较高的线性正相关;用这些指标来预测菌株的产量和杂交优势,不需进行繁琐、周期较长的出菇试验;用这种模式来选择金针菇杂交育种中的亲本,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可以缩短杂交育种的周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文丽  李天来  代洋  范泽坤  
为了探讨食用菌生产后产生的大量菌糠在饲料上的应用价值,按饲料养分的检测方法对6种菇类菌糠进行了营养检测。从6种菌糠的粗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基本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种菌糠均可以做为饲料的添加料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使用比例调配,根据饲料种类有选择性添加。从总氨基酸含量上看,蛹虫草、香菇、杏鲍菇和金针菇菌糠含量较高,适合做精细饲料的填料,但从必需氨基酸含量上看,蛹虫草、香菇、滑菇有其自己的优势,可根据需要酌情添加。做为饲料的添加料蛹虫草和滑菇菌糠需要适当添加钙素营养。各菌糠水溶性氯化物含量均在0.01%以上,符合饲料对氯元素的要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琍英  
研究表明合理搔菌可以、(1)明显提高金针菇第1,2潮菇的产量和质量。生物利用率比对照提高约9.0%.(2)出菇整齐,采菇期集中。第1潮菇的采收期多数为3~5 d,比对照缩短6 d.(3)转潮快。第2潮菇的采收期比对照提前约15d.(4)搔菌有效地抑制病害的蔓延。搔菌的发病率为0,而对照为17.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洪秀  魏云辉  靳亮  胡中娥  李菁  陈庆隆  李胜杰  钟国祥  
采用ITS序列分析方法,对供试18株(4株野生菌株、7株工厂化栽培菌株、5株经钴60辐照诱变菌株和2株搭载神十的航天诱变菌株)茶树菇菌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种的ITS序列长度为703~721 bp,与Gen bank数据库中茶树菇菌种的ITS序列相似度为99%以上,在种的水平上证明供试菌种为茶树菇。运用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将供试菌种聚为6个类群,其中Cha3与Cha3Shen,aS-2与aS-2-600,aS-1与aS-1Shen、aS-1-700,分别聚在了不同的类群,说明这7株茶树菇菌株可能由于辐照或航天诱变后使得ITS序列存在着种内的变异。ITS序列分析结果从系统发育角度反映出了研究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