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0)
- 2023(10795)
- 2022(8860)
- 2021(8002)
- 2020(6405)
- 2019(14796)
- 2018(14800)
- 2017(28687)
- 2016(15502)
- 2015(17520)
- 2014(17477)
- 2013(17349)
- 2012(15736)
- 2011(14088)
- 2010(13853)
- 2009(12484)
- 2008(11927)
- 2007(10096)
- 2006(8712)
- 2005(7457)
- 学科
- 济(65180)
- 经济(65115)
- 管理(45754)
- 业(43178)
- 企(36590)
- 企业(36590)
- 方法(29730)
- 数学(25596)
- 数学方法(25310)
- 业经(18617)
- 中国(16095)
- 农(16094)
- 财(14589)
- 学(14174)
- 地方(12524)
- 产业(11733)
- 农业(11017)
- 理论(10969)
- 和(10727)
- 贸(10717)
- 贸易(10713)
- 信息(10601)
- 易(10384)
- 技术(10267)
- 环境(9984)
- 务(9605)
- 财务(9546)
- 财务管理(9529)
- 总论(9522)
- 制(9489)
- 机构
- 大学(223696)
- 学院(220664)
- 管理(93160)
- 济(83828)
- 经济(81905)
- 理学(81743)
- 理学院(80867)
- 管理学(79561)
- 管理学院(79162)
- 研究(70842)
- 中国(50572)
- 京(47615)
- 科学(45457)
- 财(36619)
- 所(34613)
- 业大(33646)
- 农(32953)
- 研究所(31970)
- 中心(31768)
- 财经(30316)
- 北京(30131)
- 范(30004)
- 江(29873)
- 师范(29761)
- 经(27647)
- 院(26159)
- 农业(25822)
- 州(25239)
- 师范大学(24312)
- 经济学(24094)
- 基金
- 项目(159506)
- 科学(125365)
- 研究(117736)
- 基金(115455)
- 家(100024)
- 国家(99187)
- 科学基金(85861)
- 社会(73102)
- 社会科(69246)
- 社会科学(69228)
- 省(62102)
- 基金项目(62049)
- 自然(56085)
- 自然科(54753)
- 自然科学(54743)
- 自然科学基金(53728)
- 教育(52935)
- 划(52224)
- 编号(48889)
- 资助(46711)
- 成果(38943)
- 重点(34785)
- 部(34310)
- 发(33413)
- 创(33348)
- 课题(32551)
- 创新(30961)
- 项目编号(30661)
- 科研(30424)
- 大学(29670)
- 期刊
- 济(87797)
- 经济(87797)
- 研究(63789)
- 中国(37123)
- 学报(35234)
- 管理(32732)
- 科学(32296)
- 农(29285)
- 大学(26398)
- 财(25685)
- 教育(25553)
- 学学(24407)
- 农业(21206)
- 技术(18990)
- 图书(16032)
- 融(15056)
- 金融(15056)
- 业经(14819)
- 经济研究(13704)
- 财经(13673)
- 理论(12127)
- 科技(11623)
- 实践(11453)
- 践(11453)
- 经(11438)
- 情报(11128)
- 问题(11110)
- 技术经济(10764)
- 书馆(10548)
- 图书馆(10548)
共检索到307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睿 冯健
性别数字鸿沟是西方学术界较为热门的研究话题,对该话题的梳理和探讨有助于推动国内相关研究发展。性别数字鸿沟的研究历程可以通过分析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的运行结果,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性别数字鸿沟的研究主题种类多样,涉及空间、时间、社会三大视角,覆盖了从全球尺度到家庭空间、从学校教育到职业生涯、从刻板印象到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性别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宏观的社会、经济、政策因素,基本的平台载体引导因素以及人们主观的心理因素。为了应对已有的和可能的性别数字鸿沟现象,学者们提出了种种建议,部分国家和地区也已经出台了各类举措,不过要想有切实的效果,在政策制定和推行实施阶段还需要认真推敲。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正平 卢欢
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利、高效,数字经济也因此成为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数字鸿沟的存在却使得一些社会群体被排除在数字经济之外,无法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红利,不利于社会公平,有关数字鸿沟的学术研究也因此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数字鸿沟的三类定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剖析了数字鸿沟的形成原因,梳理并比较了若干有代表性的数字鸿沟测度方法,阐述了数字鸿沟对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归纳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强信息技术设施建设等缓解数字鸿沟的措施,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关键词:
数字鸿沟 信息通信技术 测度 影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燕金武
“数字鸿沟”是社会成员拥有数字信息的差异,它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分析我国的数字鸿沟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作者介绍了国外解决数字鸿沟的措施,并提出我国应加快经济的发展,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入,普及信息技术,并实施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普遍服务原则,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
关键词:
数字鸿沟 信息贫困 信息化 网络接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江峰
提出传统的数字鸿沟正在缩小,新数字鸿沟出现。分析新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介绍其主要几个表现形式,最后从宏观角度给出对策。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新数字鸿沟 信息参与 信息素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闫慧 张钰浩 韩蕾倩
[目的/意义]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上网比例显著增加,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对数字鸿沟产生何种影响的讨论方兴未艾,为此研究传统数字鸿沟在移动时代的内涵、范围与根源发生了何种改变。[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已有移动数字鸿沟相关文献进行编码,归纳其研究现状。[结果/结论]通过文献梳理移动数字鸿沟的发展脉络和涵义,将其区别于传统数字鸿沟;归纳了移动数字鸿沟的4大表现维度和8类影响因素,从而较为全面地揭示移动数字鸿沟的研究现状和特点,为促进新环境下的数字公平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伟贤 刘骏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想从根本上弥合数字鸿沟就必须剖析其本质。数字鸿沟本质上是由技术、经济、知识和社会4个层面构成的综合性的差距。在技术层面上,它反映了不同主体在接入新兴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是新兴信息技术普及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鸿沟";在经济层面上,它反映了国际国内经济不平等和贫富差距在信息时代的延续,是信息时代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经济鸿沟";在知识层面上,它反映了不同群体使用新兴信息技术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方面的差距,是信息主体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过程中出现的"知识鸿沟";在社会层面上,它反映了信息社会的阶层分化和社会分化现象,是信息社会不平...
关键词:
数字鸿沟 信息资源 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枭吟
尽管美国是信息技术革命中最大的赢家,但由于国内不同社会经济团体之间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不平等状况,也存在严重的数字鸿沟问题。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消除数字鸿沟的方法和措施。分析美国政府消除数字鸿沟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构建和谐信息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数字鸿沟 因特网 信息化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闫慧
从分析传统数字鸿沟研究的局限性出发,对国际学术界数字不平等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认为数字不平等的核心内涵是:ICT接入者和利用者的分层化和多样化;ICT接入和利用背后的动机、利用能力和效果的不平等及其所反映出的各类社会不平等;数字不平等是文化复制的结果;传统社会阶层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关系在ICT利用和接入中的表现等。数字不平等表现维度的研究有传统的ICT接入、利用、心理及技能视角,有从资本角度的研究,还有综合的衡量方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席酉民
21世纪的管理与管理研究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席酉民AbstractThedevelopmentofoursocietywilgeneratenewrequirementsformanagement,aswelasmanagementstudy.w...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建风 吴慧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数字金融、数字鸿沟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不仅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总消费,还能通过拉动高档商品消费、抑制基本商品消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且这种影响具有滞后效应;数字金融对居民消费总效应的影响在城乡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数字金融对数字鸿沟的影响作用具有显著的城乡异质性,数字金融通过弥合数字鸿沟扩大居民消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农村组;数字金融对数字鸿沟的弥合是扩大居民总消费的重要机制,实现该机制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对计算机、互联网、电子支付、网络购物等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骏 张蕾 俞立平
数字鸿沟对中国城乡统筹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文章对数字鸿沟定义进行了阐述,从网络技术的认知、接入、使用、环境四个角度来建立一套测度指标系统,以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并且使用明确权重的因子分析法展开测度工作。研究表明:从单一地区进行分析,上海地区的数字鸿沟问题较轻,西藏地区现象最为严峻;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进行分析,西部存在的现象较为严重,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国内城乡数字化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情况。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谢金雨 周明生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由数字鸿沟带来的收入差距问题日益突显。本文利用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鸿沟指数,以泰尔指数衡量中国省际城乡收入差距,探讨由接入沟、使用沟和获益沟构成的数字鸿沟对中国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数字鸿沟对收入差距的作用在区域和省际层面具有异质性。接入沟是影响收入差距的基础性变量,地区经济结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均会对数字鸿沟产生影响。在机制检验中发现,缩小接入沟可以有效缓解数字鸿沟的负面作用,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可以显著改善由数字鸿沟带来的收入差距。研究结果表明,在数字经济时代,需要通过进一步便利网络接入、加快发展高质量、提高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水平等方式,以有效消除数字鸿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佳 薛凯文 赵建国
促进低龄老年人再就业,实现“银发红利”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鸿沟”严重影响老年人平等享受数字红利的权利,阻碍了城市低龄老年人在退休后选择再就业。聚焦于“数字鸿沟”,选取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鸿沟”和其他特征变量对城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选择的影响,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未来“数字鸿沟”对其再就业行为的影响程度变化。研究发现:“数字鸿沟”会抑制城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且数字技术使用程度加深会增加其再就业的概率。在未来更多的城市低龄老年人会选择再就业,且“数字鸿沟”对其再就业行为的影响将加深。研究结论为填平老年人“数字鸿沟”,释放老龄人口二次红利,实践积极老龄化战略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数字鸿沟 老年人口 退休再就业 机器学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春枝 李伦
在明晰数字鸿沟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互联网数字鸿沟的空间分异及产生的影响,利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选择从互联网普及和互联网应用类型的使用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区域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研究表明:1我国东中西部、省份和城乡之间互联网使用者规模和普及率存在着差异;2我国网民尤其是城乡网民在互联网各类应用中的规模和使用率存在着差异;3数字鸿沟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鸿沟,反映的是我国区域、省份及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即贫富差距。据此,文章提出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从经济和技术两个维度发展地区经济,缩小以至消除区域数字鸿沟。
关键词:
互联网 数字鸿沟 区域 经济 技术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彦彬 马骋宇
[目的/意义]分析国内外健康数字鸿沟的研究现状,梳理健康数字鸿沟的研究框架,为国内外学者开展健康数字鸿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通过主题词检索,筛选出健康数字鸿沟相关英文文献77篇,中文文献17篇,采用系统性综述法对国内外健康数字鸿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并展望健康数字鸿沟研究方向。[结论/发现]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健康数字鸿沟的研究框架,揭示健康数字鸿沟的研究现状,归纳健康数字鸿沟的3个表现维度、4大影响因素,2类影响结果以及4中干预措施。[创新/价值]对国内外健康数字鸿沟主题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明确研究要点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促进健康数字公平,消除健康数字鸿沟提供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