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2)
- 2023(9194)
- 2022(7808)
- 2021(6898)
- 2020(5500)
- 2019(12369)
- 2018(12292)
- 2017(22876)
- 2016(12281)
- 2015(13782)
- 2014(13966)
- 2013(13971)
- 2012(13604)
- 2011(12857)
- 2010(13555)
- 2009(12690)
- 2008(12569)
- 2007(11573)
- 2006(11010)
- 2005(10670)
- 学科
- 济(77006)
- 经济(76938)
- 管理(34256)
- 业(32920)
- 企(25595)
- 企业(25595)
- 地方(25103)
- 中国(22654)
- 方法(18395)
- 农(17621)
- 业经(16833)
- 地方经济(15754)
- 数学(15221)
- 数学方法(15071)
- 学(13209)
- 制(12726)
- 农业(12361)
- 银(12196)
- 银行(12188)
- 融(12086)
- 金融(12086)
- 发(12049)
- 行(11951)
- 财(10897)
- 贸(10566)
- 贸易(10551)
- 环境(10280)
- 易(10058)
- 策(9755)
- 和(9404)
- 机构
- 学院(186442)
- 大学(184550)
- 济(87697)
- 经济(85802)
- 研究(73316)
- 管理(66018)
- 中国(57233)
- 理学(53872)
- 理学院(53182)
- 管理学(52478)
- 管理学院(52090)
- 京(40615)
- 科学(40566)
- 财(39431)
- 所(37500)
- 研究所(33126)
- 中心(32581)
- 江(32271)
- 财经(29538)
- 农(27637)
- 范(27516)
- 师范(27308)
- 经济学(27221)
- 北京(27052)
- 经(26378)
- 州(25994)
- 院(25935)
- 经济学院(23901)
- 省(23458)
- 科学院(21812)
- 基金
- 项目(106630)
- 科学(83876)
- 研究(82880)
- 基金(74646)
- 家(63404)
- 国家(62785)
- 社会(53968)
- 科学基金(53222)
- 社会科(51221)
- 社会科学(51211)
- 省(42615)
- 基金项目(37785)
- 教育(37389)
- 划(35057)
- 编号(33946)
- 资助(30890)
- 自然(30382)
- 发(30278)
- 自然科(29613)
- 自然科学(29608)
- 成果(29448)
- 自然科学基金(29073)
- 课题(25683)
- 发展(25375)
- 展(24927)
- 重点(24503)
- 部(23072)
- 国家社会(21994)
- 创(21677)
- 性(21096)
共检索到327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培基,陶希东,李鸣骥
西北地区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多民族地区。本文从新时期西北经济大开发的背景及其战略意义出发 ,分析了经济大开发的相对优势及其限制性因素 ,提出了 2 1世纪西北经济大开发的基本战略措施。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相对优势 限制因素 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淼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依法治海、可持续发展、人才开发、科技兴海、产业结构优化、机制创新、开放式发展、立体式发展、海陆式开发等方面探讨了21世纪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战略及其实施策略。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海洋管理 发展战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秦秋莉 陈景艳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陈毕业
国际经济形势90年代以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追赶发达国家的新机遇,也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疆大开发战略,必须结合当代世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大环境,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确立自己的发展战略。战略思路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依靠科技进步,以富民强区为目标,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把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科教兴新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实施综合发展战略,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壮大支柱产业,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着力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和产业增长点,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全球化 知识经济 区域发展 战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雷 傅晓峰
作为全国资源的富集区 ,西部矿业开发要在 2 1世纪地区经济发展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不仅需要一个长期的开发过程 ,而且更需要一个明智而有效的发展战略。从西部地区资源、环境、区位条件及长期实践出发 ,认真把握未来市场变化、积极推动精品为先发展、努力调整地区产品结构和合理组织空间生产应成为 2 1世纪西部矿产资源开发战略的四项基本内容。上述战略的实施不仅有赖于资源的保障、中央政府的认可和资金与技术的支持 ,而且有赖于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加强。
关键词:
中国西部 矿产 战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栋生
一、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思路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新的体制背景、市场态势和对外开放环境,要求西部大开发必须有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不能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 ——坚持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方针。西部地处上风上水,是国家生态屏障之所在,而大部分地域环境生态基础脆弱,在西部大开发中始终坚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总体规划到重大项目、重大举措,都既要核算其直接的经济效益,更要考虑其引发的环境生态效应,以全面可信的科学评估作为决策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冬青
创建高新园区是 2 0世纪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创举。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新园区的发展现状、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总结了世界高新园区的成功经验 ,并针对我国高新园区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高新园区 持续发展 战略思考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马鹤年
经济越发达,气象科技的趋利避害效益越明显。预计21世纪初还将有一些重大气象高科技项目取得重大突破。那时,不仅气象服务的宏观经济效益将随之明显提高,通过市场转化气象科技生产力,专业气象服务所产生的微观经济效益也将以更快的速度上升。气象产业将成为未来知识经济的重要成员。本文进而分析了中国气象产业面临的机遇和严峻的考验,并在此基础上引发了关于21世纪气象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其要点是:应将"力争在20~30年内成为中国知识经济产业中的重要成员"作为中国气象产业的战略目标。为此应重点建立以下五个新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新一代气象基本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市场体系、新型气象产业结构体系以及气象产业管理体系。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气象产业 机遇 挑战 战略思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诗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开发战略研究课题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开发战略研究课题组 陈佳贵 刘迎秋 魏后凯 朱钢 袁钢明 陈耀 于立新 王跃生 王红领 张军 王延中 胡国成 厉声 王小映
西北大开发要实施“大突破”,即突破传统体制的观念的束缚 ;突破一般的开发框架 ;突破区域界限。西北大开发还要“大跨越”,即对发展阶段中常规程序的超越 ;对本地区曾实现过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增长速度的超越 ;在增长方式上实现对东部沿海地区的超越。
关键词:
西北大开发 大突破 大跨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佳骏 汪川
中国出于能源效益和安全的考虑,非常重视丝绸之路的发展,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丝绸之路的倡议,并在中亚地区重新提出了多边倡议。中国公开提出倡议,目的是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和经济发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共同建设,实现以点(港口)带线(通道),由线扩大到面(腹地),再从面到区域(国家)的发展进程,逐步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促进该区域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战略意义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宏 杨宝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质量不断提高,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本文立足于现状,提出流通本科教育的发展战略:以新的专业调整为契机,科学地调整专业,柔性设置专业方向,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强化素质教育思想,全面树立教育质量意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
关键词:
21世纪,流通,人才培养,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其友
(1)预测到2030年我国水资源缺口将由现在的400亿立方米扩大到4000亿立方米;(2)21世纪生物节水技术将逐步取代当今工程节水技术的主导地位,形成以生物节水为中心的节水农业系统;(3)灌溉农业类型区推广主体功能为提高灌溉水有效性、稳定灌溉面积和灌区粮食总产的“输水工程+常规节灌+水价控制”节水农业模式,旱作农业类型区推广主体功能为提高降水生产效率、抗旱灌溉和增加旱作区粮食总产的“集水工程+现代喷微灌+农艺措施”节水农业模式;(4)启动灌溉水市场是节水农业可持续推进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