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2)
2023(9194)
2022(7808)
2021(6898)
2020(5500)
2019(12369)
2018(12292)
2017(22876)
2016(12281)
2015(13782)
2014(13966)
2013(13971)
2012(13604)
2011(12857)
2010(13555)
2009(12690)
2008(12569)
2007(11573)
2006(11010)
2005(10670)
作者
(37062)
(30872)
(30801)
(29453)
(20101)
(14762)
(13927)
(11869)
(11792)
(11339)
(10776)
(10260)
(10245)
(10233)
(9876)
(9561)
(9198)
(8961)
(8930)
(8644)
(8296)
(7660)
(7533)
(7275)
(7132)
(7042)
(6955)
(6914)
(6333)
(6083)
学科
(77006)
经济(76938)
管理(34256)
(32920)
(25595)
企业(25595)
地方(25103)
中国(22654)
方法(18395)
(17621)
业经(16833)
地方经济(15754)
数学(15221)
数学方法(15071)
(13209)
(12726)
农业(12361)
(12196)
银行(12188)
(12086)
金融(12086)
(12049)
(11951)
(10897)
(10566)
贸易(10551)
环境(10280)
(10058)
(9755)
(9404)
机构
学院(186442)
大学(184550)
(87697)
经济(85802)
研究(73316)
管理(66018)
中国(57233)
理学(53872)
理学院(53182)
管理学(52478)
管理学院(52090)
(40615)
科学(40566)
(39431)
(37500)
研究所(33126)
中心(32581)
(32271)
财经(29538)
(27637)
(27516)
师范(27308)
经济学(27221)
北京(27052)
(26378)
(25994)
(25935)
经济学院(23901)
(23458)
科学院(21812)
基金
项目(106630)
科学(83876)
研究(82880)
基金(74646)
(63404)
国家(62785)
社会(53968)
科学基金(53222)
社会科(51221)
社会科学(51211)
(42615)
基金项目(37785)
教育(37389)
(35057)
编号(33946)
资助(30890)
自然(30382)
(30278)
自然科(29613)
自然科学(29608)
成果(29448)
自然科学基金(29073)
课题(25683)
发展(25375)
(24927)
重点(24503)
(23072)
国家社会(21994)
(21677)
(21096)
期刊
(119216)
经济(119216)
研究(69109)
中国(47406)
管理(29741)
(29317)
(27863)
教育(25513)
(24131)
金融(24131)
科学(23860)
学报(23425)
经济研究(19408)
业经(18847)
农业(18549)
大学(18486)
技术(18258)
学学(16771)
财经(15745)
问题(14827)
(13848)
(11929)
世界(11292)
技术经济(11107)
国际(11071)
图书(10675)
商业(9988)
(9927)
论坛(9927)
经济问题(9626)
共检索到327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培基,陶希东,李鸣骥  
西北地区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多民族地区。本文从新时期西北经济大开发的背景及其战略意义出发 ,分析了经济大开发的相对优势及其限制性因素 ,提出了 2 1世纪西北经济大开发的基本战略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淼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依法治海、可持续发展、人才开发、科技兴海、产业结构优化、机制创新、开放式发展、立体式发展、海陆式开发等方面探讨了21世纪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战略及其实施策略。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陈毕业  
国际经济形势90年代以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追赶发达国家的新机遇,也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疆大开发战略,必须结合当代世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大环境,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确立自己的发展战略。战略思路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依靠科技进步,以富民强区为目标,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把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科教兴新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实施综合发展战略,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壮大支柱产业,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着力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和产业增长点,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雷  傅晓峰  
作为全国资源的富集区 ,西部矿业开发要在 2 1世纪地区经济发展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不仅需要一个长期的开发过程 ,而且更需要一个明智而有效的发展战略。从西部地区资源、环境、区位条件及长期实践出发 ,认真把握未来市场变化、积极推动精品为先发展、努力调整地区产品结构和合理组织空间生产应成为 2 1世纪西部矿产资源开发战略的四项基本内容。上述战略的实施不仅有赖于资源的保障、中央政府的认可和资金与技术的支持 ,而且有赖于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加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栋生  
一、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思路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新的体制背景、市场态势和对外开放环境,要求西部大开发必须有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不能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 ——坚持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方针。西部地处上风上水,是国家生态屏障之所在,而大部分地域环境生态基础脆弱,在西部大开发中始终坚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总体规划到重大项目、重大举措,都既要核算其直接的经济效益,更要考虑其引发的环境生态效应,以全面可信的科学评估作为决策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冬青  
创建高新园区是 2 0世纪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创举。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新园区的发展现状、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总结了世界高新园区的成功经验 ,并针对我国高新园区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马鹤年  
经济越发达,气象科技的趋利避害效益越明显。预计21世纪初还将有一些重大气象高科技项目取得重大突破。那时,不仅气象服务的宏观经济效益将随之明显提高,通过市场转化气象科技生产力,专业气象服务所产生的微观经济效益也将以更快的速度上升。气象产业将成为未来知识经济的重要成员。本文进而分析了中国气象产业面临的机遇和严峻的考验,并在此基础上引发了关于21世纪气象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其要点是:应将"力争在20~30年内成为中国知识经济产业中的重要成员"作为中国气象产业的战略目标。为此应重点建立以下五个新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新一代气象基本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市场体系、新型气象产业结构体系以及气象产业管理体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开发战略研究课题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开发战略研究课题组  陈佳贵  刘迎秋  魏后凯  朱钢  袁钢明  陈耀  于立新  王跃生  王红领  张军  王延中  胡国成  厉声  王小映  
西北大开发要实施“大突破”,即突破传统体制的观念的束缚 ;突破一般的开发框架 ;突破区域界限。西北大开发还要“大跨越”,即对发展阶段中常规程序的超越 ;对本地区曾实现过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增长速度的超越 ;在增长方式上实现对东部沿海地区的超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佳骏  汪川  
中国出于能源效益和安全的考虑,非常重视丝绸之路的发展,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丝绸之路的倡议,并在中亚地区重新提出了多边倡议。中国公开提出倡议,目的是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和经济发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共同建设,实现以点(港口)带线(通道),由线扩大到面(腹地),再从面到区域(国家)的发展进程,逐步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促进该区域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宏  杨宝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质量不断提高,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本文立足于现状,提出流通本科教育的发展战略:以新的专业调整为契机,科学地调整专业,柔性设置专业方向,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强化素质教育思想,全面树立教育质量意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其友  
(1)预测到2030年我国水资源缺口将由现在的400亿立方米扩大到4000亿立方米;(2)21世纪生物节水技术将逐步取代当今工程节水技术的主导地位,形成以生物节水为中心的节水农业系统;(3)灌溉农业类型区推广主体功能为提高灌溉水有效性、稳定灌溉面积和灌区粮食总产的“输水工程+常规节灌+水价控制”节水农业模式,旱作农业类型区推广主体功能为提高降水生产效率、抗旱灌溉和增加旱作区粮食总产的“集水工程+现代喷微灌+农艺措施”节水农业模式;(4)启动灌溉水市场是节水农业可持续推进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