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09)
2023(7616)
2022(6682)
2021(6237)
2020(5601)
2019(13156)
2018(13008)
2017(25651)
2016(13944)
2015(15820)
2014(16228)
2013(16344)
2012(15463)
2011(14067)
2010(14447)
2009(13438)
2008(13649)
2007(12498)
2006(10583)
2005(9733)
作者
(42765)
(35948)
(35774)
(34281)
(22805)
(17431)
(16512)
(14150)
(13295)
(12870)
(12104)
(12003)
(11504)
(11470)
(11278)
(11226)
(11170)
(10574)
(10448)
(10246)
(9004)
(8831)
(8738)
(8157)
(8098)
(8066)
(8051)
(7997)
(7361)
(7213)
学科
(62211)
经济(62151)
(40731)
管理(38200)
(32625)
企业(32625)
方法(29968)
数学(26400)
数学方法(26155)
(16541)
(15489)
中国(15325)
(13211)
(12010)
贸易(12008)
(11975)
业经(11659)
(11643)
地方(11502)
农业(11154)
技术(10947)
(10066)
银行(10041)
(9846)
金融(9844)
(9841)
财务(9821)
财务管理(9793)
(9552)
(9392)
机构
大学(211475)
学院(208434)
(87434)
经济(85527)
管理(78923)
研究(73995)
理学(67903)
理学院(67110)
管理学(65995)
管理学院(65581)
中国(54379)
科学(46234)
(44925)
(40088)
(39215)
(39109)
研究所(35622)
中心(33794)
业大(33001)
农业(31720)
财经(31503)
(31488)
(28599)
北京(28426)
(27742)
师范(27464)
经济学(26995)
(25969)
(25077)
经济学院(24570)
基金
项目(136603)
科学(106843)
基金(98646)
研究(98239)
(86627)
国家(85945)
科学基金(72178)
社会(60998)
社会科(57875)
社会科学(57857)
(53257)
基金项目(52241)
自然(47001)
自然科(45911)
自然科学(45889)
(45592)
教育(45498)
自然科学基金(45102)
资助(40932)
编号(39526)
成果(33371)
重点(31093)
(31088)
(29451)
(28730)
课题(27404)
创新(26945)
科研(26597)
(26436)
教育部(26252)
期刊
(93318)
经济(93318)
研究(60369)
中国(40756)
(36015)
学报(35334)
科学(31784)
(30981)
管理(27015)
大学(26177)
学学(24373)
农业(24153)
教育(22585)
(19524)
金融(19524)
技术(17736)
财经(15736)
经济研究(14848)
业经(14637)
(13589)
(13482)
问题(12885)
科技(11449)
技术经济(11247)
(11129)
(10619)
理论(10349)
国际(10198)
图书(10189)
(10174)
共检索到308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莫非   王子玥  
科技与外交的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专门的科技外交概念及相关的政策话语兴起于21世纪初期,目前仍是一个较为新兴的概念。在“知识-权力”的视角下,科技外交的本质是国家行为体通过调节不同知识载体的跨境流动方式,从而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外交实践。科技外交的实践模式可以是竞争性的,也可以是合作性的,且往往呈现为合作性措施与竞争性措施并存的政策群。纵观21世纪以来美国所推行的科技外交政策和背后的战略动因,可以发现,在决策圈的操纵与科技界的文饰下,知识载体的跨国流动或封堵是美国对外战略的重要工具。在小布什政府到奥巴马政府初期,恢复美国的“海外声誉”是美国科技外交实践的重心。在奥巴马执政期间,随着“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推进,美国科技外交的实践重心逐步由“恢复海外声誉”向“强化实力地位”转型。自特朗普政府起,在中美战略竞争的框架下,美国的科技外交实践完全倒向以竞争性手段追求绝对安全、护持霸权利益的一侧。眼下,拜登政府虽然强调科技接触对管控中美战略竞争的重要意义,但不会影响其继续对华深化竞争性科技外交实践的进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继勇  卢世杰  
本文采用2000—2015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出口数据,测算了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Rev.3)的二位数代码分类的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出口相似度指数。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东南亚八国和南亚四国与中国贸易竞争性强于西亚七国和非洲四国与中国的贸易竞争性;东南亚八国与中国在低、中、高附加值商品领域上竞争性依次递增,南亚四国与中国在低附加值商品领域上竞争性最强,而西亚七国和非洲四国与中国在各类商品领域中的贸易竞争性均较弱。贸易竞争性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明:"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FDI和双边需求结构相似度的提高增强了双边各类商品的贸易竞争性,"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完善增强了双边低、高附加值商品和整体商品的贸易竞争性;而中国FDI的提高降低了双边中附加值商品和整体商品的贸易竞争性,对于双边低、中附加值商品和整体商品的贸易竞争性,中国基础设施的完善有正向影响,中国金融水平的提升有负向影响。基于这些结论,推进产融结合、发展互联网经济模式和建设纠纷解决机制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和产能合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继勇  卢世杰  
本文采用2000—2015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出口数据,测算了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Rev.3)的二位数代码分类的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出口相似度指数。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东南亚八国和南亚四国与中国贸易竞争性强于西亚七国和非洲四国与中国的贸易竞争性;东南亚八国与中国在低、中、高附加值商品领域上竞争性依次递增,南亚四国与中国在低附加值商品领域上竞争性最强,而西亚七国和非洲四国与中国在各类商品领域中的贸易竞争性均较弱。贸易竞争性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明:"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刚  程建润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外交"日益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技外交"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与目前国际上"科技政治化"倾向日趋严重的局面不相适应。近年来,中国有关方面已深刻认识到科技外交的战略作用,逐步推动其走向深入,但由于受认识不足及严峻的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科技外交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加以解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元香  
21世纪国际科技竞争具有哪些新的特点:政府进一步加大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干预和调节;科技创新是赢得21世纪科技竞争的重要杠杆;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并驾齐驱;赢得人才就是赢得21世纪科技竞争的关键;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同时,又促进了国际间科技的合作。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杨玉龙  
21世纪以来,土耳其对叙利亚外交政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02年,土耳其对外抛出以经济合作为主轴的“零问题”睦邻周边外交政策,暂时化解了与叙利亚之间的“冷和平”关系;2011年,为加强中东地区影响力,土耳其选择了旨在使巴沙尔政权倒台的对叙政策,使土叙关系转为全面敌对状态,政策失败引发了土耳其周边外交和安全环境的双重恶化;2016年,土耳其对叙政策调整为“安全化”议程,重回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传统外交战略,但安全收益并未达到合理预期,对叙军事干预政策陷入两难。总体而言,土耳其对外推行的积极进取型外交使其地区影响力达到新的高度,但也造成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对外关系呈现出紧张化的不利局面。在当前中东地区和解浪潮的新形势下,对外缓和是土耳其改善对外关系、缓和国内矛盾的现实选择。对外推行缓和外交、实施“再接触”对叙政策、追求土叙两国关系正常化等对外目标已成为土耳其国内政治新的呼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吕耀东  
本文从国际战略及国际政治理念分析入手,对当代日本战略性外交及政治诉求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和诠释。其一,日本的战略性外交作为体现日本主体性的、旨在参与和主导国际事务的对外关系样式,充分表现出力求摆脱"和平宪法"、谋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的战略性政策取向。其二,日本战略性外交的政治诉求表现为:以解禁乃至行使集体自卫权,谋求日美同盟的对等性;通过价值观外交,构建"海洋民主国家"联盟;介入南海问题,离间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间关系;以激化钓鱼岛及东海问题遏制中国正当海洋维权,刻意渲染"中国威胁论"等等,已成为影响东亚和平稳定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道宏  刘力昌  张延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熙维  王聪  
近年来,巴西市场摆脱对发达国家市场的高度依赖,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中、美对巴出口商品结构,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RCA)、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RRCA)和出口产品相似度等指数,实证研究中美在巴西市场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结果表明,中美两国的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相似性,在巴西出口产品的相似度也较高,在巴西市场中处于竞争关系。最后,从各类商品层面提出具体策略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熙维  王聪  
近年来,巴西市场摆脱对发达国家市场的高度依赖,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中、美对巴出口商品结构,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RCA)、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RRCA)和出口产品相似度等指数,实证研究中美在巴西市场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结果表明,中美两国的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相似性,在巴西出口产品的相似度也较高,在巴西市场中处于竞争关系。最后,从各类商品层面提出具体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恩涛  费振国  
如同政府间对纯公共产品进行税收融资存在着税收竞争一样,政府间对一些准公共产品进行收费融资也存在着收费竞争。相对于丰富的税收竞争研究文献而言,收费竞争研究文献还相对稀缺。但税收竞争的研究方法为收费竞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手段。通过考察国外有关收费竞争特别是针对道路交通领域的研究文献,本文发现国外学者对收费竞争理论的研究也确实遵循了税收竞争理论的研究思路,包括:借鉴横向税收竞争理论来研究横向收费竞争、借鉴纵向税收竞争理论来研究纵向收费竞争、借鉴税收竞争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来研究收费竞争特别是不同网络下收费竞争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在对国外收费竞争理论概括阐述的基础上,我们简评了这种竞争的原因所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宋美云  
在近代中国市场经济活动中,天津商会与国外商会的交往彼此构成了中外经济组织间的相互联络,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互动主体,由此构成中国近代经济社会整体重构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采用社会组织互动分析法试图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中介组织──天津商会与国外商会互动行为的主要内容、方式以及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孙鹏,管星火  
冷战后,俄罗斯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外交形势极为被动。至1999年,俄罗斯外交跌至立国以来的最低点。普京在此危难时刻宣誓就职总统,开始着手打造一个崭新的俄罗斯,力图重振俄罗斯、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经过3年来的调整和变化,普京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外交战略。即根据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以灵活务实的态度调整外交政策,实行以独联体为依托、平衡东西方的多方位外交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晓迪  
马英九上台后,提出"活路外交"战略,其中一再强调政府要积极整合民间团体,推动所谓"非政府组织外交"的发展,为其"活路外交"提供动能,发挥"活路外交"战略之最大效益。笔者通过对台湾"非政府组织"在对外交流活动中的角色和功能进行分析,并对所谓"非政府组织外交"的策略进行考察,指出这一活动瓶颈之所在,进而说明台湾当局所谓"非政府组织外交"最终是难以得逞,只有与台湾当局推行的所谓"外交"战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切割,回归到"非政府组织"本身原则和宗旨上来,才是真正的出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