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5)
2023(8339)
2022(6893)
2021(6609)
2020(5337)
2019(12409)
2018(12811)
2017(22744)
2016(13157)
2015(14488)
2014(14973)
2013(13910)
2012(12720)
2011(11527)
2010(11994)
2009(11165)
2008(11299)
2007(10083)
2006(9183)
2005(8823)
作者
(34434)
(28622)
(28536)
(27400)
(18259)
(13617)
(13232)
(11046)
(11029)
(10706)
(9803)
(9715)
(9531)
(9336)
(9177)
(8832)
(8634)
(8418)
(8396)
(8367)
(7542)
(7062)
(6851)
(6785)
(6664)
(6540)
(6391)
(6357)
(5783)
(5686)
学科
(41144)
经济(41057)
管理(39770)
(33394)
(29820)
企业(29820)
(17469)
(15849)
中国(13943)
方法(12890)
(12439)
(12290)
业经(11835)
体制(10577)
理论(10274)
数学(10110)
数学方法(9878)
(9785)
银行(9774)
(9323)
(9131)
(9131)
金融(9128)
财务(9101)
财务管理(9062)
教育(8898)
(8747)
教学(8646)
企业财务(8544)
(7742)
机构
大学(172275)
学院(172025)
(65427)
经济(63637)
研究(59514)
管理(59160)
理学(48715)
理学院(48072)
管理学(47148)
管理学院(46768)
中国(46672)
(37447)
(37433)
科学(33741)
(30151)
(29936)
中心(27439)
(27296)
财经(27115)
师范(27057)
研究所(26050)
北京(24342)
(24303)
(23913)
(23836)
(21885)
师范大学(21603)
技术(20854)
业大(20761)
教育(20347)
基金
项目(102857)
研究(83399)
科学(80403)
基金(70826)
(60254)
国家(59636)
科学基金(50745)
社会(50313)
社会科(47386)
社会科学(47375)
教育(42434)
(41261)
编号(36449)
基金项目(36203)
(34560)
成果(33050)
自然(30007)
自然科(29252)
自然科学(29246)
自然科学基金(28730)
资助(28503)
课题(27491)
(25611)
重点(24021)
(23631)
(23130)
(22942)
项目编号(22165)
(21921)
(21724)
期刊
(84243)
经济(84243)
研究(61073)
中国(48269)
教育(37892)
(32924)
管理(25770)
学报(23676)
(22807)
科学(21448)
(19402)
金融(19402)
大学(19098)
技术(17906)
学学(16796)
农业(14550)
财经(14190)
业经(13009)
经济研究(12514)
(12269)
职业(11430)
图书(11007)
问题(10312)
(9185)
论坛(9185)
(8993)
财会(8783)
会计(8727)
(8317)
书馆(8299)
共检索到292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琳  
职前教师选拔是教师教育的源头性环节,关乎教师教育的质量。21世纪伊始,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品性三维标准的引领下,美加两国对职前教师选拔制度进行改革,组织机构、选拔要求、选拔程序得以重构。新三维标准引领,多元化评价,内隐特质外显化,关注自我选择,发挥预期社会化作用,成为美加两国职前教师选拔制度改革的重要特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保民  
21世纪将是中国社会从小康走向更加富裕,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的世纪。在新的世纪,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快,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医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适应新的形势,深化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医院发展的创新经营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的任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冬  
为建立服务型财政,规范和减少行业行政审批,2007年,吉林省长春市财政局开始推行财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拉开了全市财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序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发国  
本文对图书馆人事制度改革中更新观念、理清改革思路进行了探讨 ;介绍了河南省图书馆的人事制度改革实践 ;提出了深化图书馆人事制度改革的趋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治国  
现代高等法学教育的目标是以法律职业为导向,培养司法制度所需要的应用型、研究型法律人才。传统高等法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材以及教学环节都需要进行改革。只有当法学教育能够为法律职业者提供更为现实、实用、讲究实务技术的现代法律知识与技能时,才能产生出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执业人,只有经过现代法学教育体制熏陶的法律人,才能在中国的司法和社会各业中发挥特殊的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佩国  
高职教育单独招生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举措和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推动国家高考制度改革。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会考成绩引入,文化考核划线,素质考核排序"的单独招生考试多元选拔模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银丽  姚伯岩  
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公共财政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对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具有深远影响,同时对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竞争力、稳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进行清费减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收费管理基本情况、清费减负主要措施的基础上,对目前自治区收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革的对策,以期为深化内蒙古收费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培江  王敏弦  
以新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制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为切入点,以新疆高职单独招生试点院校为样本,调研结果表明:新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制度社会认可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一套较完整规范的招考流程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但也存在面试方式欠科学、技能考核形式过于单一、对优秀考生吸引力不足、对民族考生的招生考核办法亟待加强等问题。对此,应从完善"知识+技能"特点的高职单独招生考核模式、建立统一第三方单独招生考核机构、推行单独招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加大双语考核专家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着力解决。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夏永福  
介绍了沙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沙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集林权改革,围绕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两大核心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增效惠农为目标,在完善经营体系、产权制度、社会化服务体系、金融保险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试点探索,创新突破。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和补偿机制,制定多样化管护模式,推行护林员竞聘制度,合理分配林农权益。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蔡蕾  
我国高校薪酬制度的历史沿革表明,高校薪酬制度改革经历了"职务等级薪酬制的确立""引入津贴薪酬制"和"实行岗位绩效薪酬制"三个阶段。高校薪酬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外部竞争力缺乏与内部激励性不足等问题。薪酬制度改革需要处理好薪酬体制的竞争性与可持续性、规范性和灵活性、激励性和公平性、稳定性和差异性、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等关系。进一步改善我国高校薪酬制度,应当优化行政权力,重视学术权力,并引入市场力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滕居特  马桂敏  
针对目前推荐免试研究生选拔方式和复试录取中存在的不足,华东理工大学进行了推荐免试研究生选拔制度的改革与探索,加大导师在推荐免试研究生录取中的权重,并将推荐免试研究生的选拔制度分为推荐和差额复试录取两个阶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乔斯·米斯克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过多次改革,澳大利亚逐渐建立了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目前,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和人口状况,加强对技能紧缺行业人才的培训;改革传统学徒培训的实施模式,保证学徒培训的数量;进一步发挥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增强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灵活性和转换性;加快培训包的改革更新;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及受众人口,成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汪东升  
斯托雷平试图通过土地改革打破俄罗斯农民村社的传统生产方式,最终功亏一篑;前苏联末期进行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改革,同样没有成功;之后俄罗斯进行了土地私有化改革,效果却是不尽如人意。而有着相似改革背景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究其原因是因为两国的国情不同,但主要原因是俄罗斯的土地改革不具有内生性的动力,是靠行政手段从外部推动的;而中国的改革是农民的迫切要求。中俄两国改革的路径不同,但目的都是建立符合各自国情的现代农业经济与法律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