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77)
- 2023(5274)
- 2022(4432)
- 2021(3959)
- 2020(3151)
- 2019(7103)
- 2018(7156)
- 2017(12871)
- 2016(6988)
- 2015(8090)
- 2014(8535)
- 2013(8356)
- 2012(8092)
- 2011(7687)
- 2010(8103)
- 2009(7535)
- 2008(7320)
- 2007(6848)
- 2006(6461)
- 2005(6113)
- 学科
- 济(52682)
- 经济(52650)
- 管理(18819)
- 地方(15584)
- 业(13533)
- 方法(12594)
- 学(11791)
- 地方经济(11788)
- 企(10934)
- 企业(10934)
- 中国(10895)
- 数学(10566)
- 数学方法(10483)
- 业经(9058)
- 农(7774)
- 理论(7022)
- 财(6869)
- 制(6727)
- 经济学(6659)
- 环境(6172)
- 和(6031)
- 融(5910)
- 金融(5909)
- 发(5714)
- 体(5637)
- 农业(5457)
- 银(5409)
- 银行(5399)
- 教育(5358)
- 行(5205)
- 机构
- 学院(111354)
- 大学(110746)
- 济(53068)
- 经济(51893)
- 研究(41273)
- 管理(36260)
- 中国(31494)
- 理学(28991)
- 理学院(28590)
- 管理学(28131)
- 管理学院(27891)
- 财(23882)
- 京(23532)
- 科学(23182)
- 所(21425)
- 江(19495)
- 研究所(18757)
- 财经(18241)
- 中心(18136)
- 经济学(17819)
- 范(16528)
- 师范(16401)
- 经(16228)
- 经济学院(15609)
- 州(15536)
- 北京(15362)
- 院(14303)
- 农(14042)
- 省(13257)
- 财经大学(13015)
- 基金
- 项目(59865)
- 研究(47549)
- 科学(45780)
- 基金(40749)
- 家(34163)
- 国家(33841)
- 社会(30281)
- 社会科(28555)
- 社会科学(28549)
- 科学基金(28299)
- 省(24156)
- 教育(22261)
- 基金项目(20343)
- 编号(20330)
- 划(18939)
- 成果(17987)
- 资助(17255)
- 自然(15319)
- 课题(14961)
- 自然科(14878)
- 自然科学(14875)
- 发(14595)
- 自然科学基金(14589)
- 重点(13754)
- 部(12732)
- 济(12619)
- 年(12548)
- 经济(12497)
- 国家社会(12493)
- 发展(12478)
共检索到193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辉 黄海天
打开杨占生先生撰写的《经济学:跨世纪批判——全息经济学大纲卷一》这本由中国经济出版社今年六月出版的新书,犹如炎炎夏日迎面扑来一股令人惊喜兴奋、清新醒脑的凉风。浏览全书的章节目录,那些溢满各种信息的新名词、新术语,使人不禁对本书作者的经历感兴趣,由此再细读全书,或许方能领会到书中的真昧。 杨占生先生青少年时就对经济学感兴趣,但他在黑龙江大学读书时,学的是中文系,毕业以后先是在政府部门工作了一段时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大潮,他弃官经商。经过几年的奋斗,杨先生在深圳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成为了一位颇有名气的民企业家。他在大学期间,曾读过《资本论》。以后也一直未放弃对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丁丁
:“知识”与“价值”的冲突所构成的张力 ,将是主导 2 1世纪中国教育的基本力量。教育过程是教育参与者的认知发展与道德发展所展开的对话和不断阐释的过程。而以“最小成本实现每个参与者的个性的最大程度的认知发展与道德发展”是教育经济学所探索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
教育哲学 教育目的 教育经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程霖 谢瑶
目前围绕中国经济学社的研究已取得不少重要成果,但聚焦中国经济学社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关联性研究尚较薄弱。本文以中国经济学社1925年提出并被社员躬行践履的四条宗旨为出发点,基于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统计分析,对该社关于中国经济学构建的思想与实践探索历程进行全景式剖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学社在推进中国经济学构建过程中,呈现出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演进再到理论建构的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逻辑层次和演变路径。首先,学社重视编译经济书籍,这既表现为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引进,也体现在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挖掘中,二者共同构成中国经济学构建的理论基础;其次是解析中国现实经济,为中国经济学构建奠定实践基础,并在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问题方面呈现出经济学研究中国化与创新性特征;最终目标是通过精深经济学研究以实现中国经济学之构建。中国经济学社的有益探索可为当代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提供诸多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社 体系构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怀 高良谋
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来自市场经济实践的飞跃,即中国经济运行方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导致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经济学陷入盲区和困境。由此引发一个问题:怎样走出中国经济学的困境?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 一、对经济学本质的现实考察 对中国经济学走向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但却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认为必须首先弄清经济学的本质是什么,这是讨论问题的出发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张琦
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以丰富的历史数据表明,资本主义具有一种使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日益加剧的长期内在趋势。20世纪的财富和收入差距缩小并不像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假说"所预言的那样是资本主义的一种正常现象,而是对资本主义长期趋势的一种偶然偏离。进而,皮凯蒂大胆预测21世纪欧美的收入不平等将重归"长期趋势"。我们认为,皮凯蒂的最大贡献是运用长时段的时间序列数据,揭示了资本主义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基本特征。加快开征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税种,设立合理的起征点和累进税率结构,同时努力使国有企业肩负起压缩贫富差距的作用,是《21世纪资本论》对我们的重大启示。
关键词:
资本主义 财富 收入分配 累进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健
2000年是新世纪的开端,也是新千年的开端。当人们满怀希望跨进新千年之际,对未来不禁充满了好奇和憧憬,新的世纪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在经济学领域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西方的一些政治经济学家在世纪末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乃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玉 程霖
当前,构建中国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不仅是要确定一个整体框架,而且要在各分支学科都构建起"有血有肉"的内容。在土地经济学领域,成立于1933年的地政学派,是集土地问题研究团体和国家经济建设智囊团功能于一身的重要学术流派,对近代中国土地经济学的发展和土地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从经济思想史角度考察地政学派的思想渊源、理论体系和制度设计。研究发现:(1)该学派的土地经济思想是在对中国传统土地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对西方土地学说的采择与变通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孙中山的土地纲领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套思想学术体系;(2)该学派对中国土地经济学进行了学科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土地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涵盖平均地权理论、土地金融理论、土地现代治理理论等理论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改革政策设计方案;(3)该学派在土地经济学的继承、借鉴和构建过程中形成了"古今互动""中西贯通""知行合一"的思想特征,对于当前中国土地经济学乃至中国经济学的构建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少平
国际计量经济学会(Econometric Soci-ety,简化为E.S.)’97远东会议于7月下旬在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召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因和卢卡斯特邀作大会学术报告。 一、中国和香港经济前景 这次会议特别安排了一天的日程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题为“21世纪亚太经济增长”论坛,其内容为亚太经济跨世纪增长,工业革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作为中国一部分的香港经济增长,以及中国和香港经济等。克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朝明
本文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考察空间经济学的演变轨迹。从研究起点看,从经济学研究的效率导向原则必然引伸出资源配置的空间结构选择,这正是空间经济学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研究目标看,从区位导向的空间经济学必然转变为以利益导向的新空间经济学,从而大大拓宽了空间经济学的内源结构及其所延伸的范畴;从实践过程看,由新空间经济学在探索中确立的标准范畴和组织形式必然转化为各国政府或国际组织所遵循的政策模式或行为规则,从而使空间经济学的标准理论在区域政策及其管理方面找到了最为适宜的应用土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付剑华 孙耀吾
产业经济学研究产业活动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性。“产业组织理论”、“产业联系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被认为是它的主体。当今 ,日益走近我们的知识经济也将成为面向 2 1世纪产业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但针对我国的产业发展特征和现实条件 ,在相当长时期内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仍然是第二产业。中国迎接知识经济的科学态度是既积极争取某些前沿领域的领先地位 ,同时把当前的重点放在全面改善和培育创新的基础和条件 :(1 )狠抓教育产业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2 )创新经济、科技和行政体制 ,为科学技术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清除障碍 ;(3)从传统产业的改造入手 ,培育知识经济的产业基础。
关键词:
产业经济学 知识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理论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经济理论研究的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无疑需要对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理论建设的成果与问题加以总结和反思。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伍新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石,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社会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世纪,21世纪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成功的世纪。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机器大工业为时代特征的工业革命的产物,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以信息社会为时代特征的新技术革命为土壤。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革命精髓和把握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