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32)
2023(3854)
2022(3400)
2021(3490)
2020(2854)
2019(6745)
2018(6993)
2017(12423)
2016(7493)
2015(8990)
2014(9467)
2013(8719)
2012(8258)
2011(7521)
2010(8073)
2009(7165)
2008(7117)
2007(6635)
2006(5815)
2005(5474)
作者
(19396)
(15863)
(15649)
(15047)
(10144)
(7755)
(7740)
(6260)
(6068)
(5906)
(5472)
(5300)
(5221)
(5049)
(5012)
(4807)
(4768)
(4742)
(4701)
(4575)
(4246)
(4045)
(3896)
(3859)
(3719)
(3613)
(3546)
(3504)
(3310)
(3266)
学科
(22025)
经济(21985)
管理(15688)
(13642)
(10849)
企业(10849)
教育(8639)
中国(8442)
理论(7252)
(6862)
教学(6361)
(6347)
贸易(6342)
(6167)
(6062)
金融(6061)
(6012)
(5542)
方法(5461)
业经(5122)
(5073)
银行(5064)
(4932)
(4860)
地方(4567)
农业(4537)
世界(4529)
关系(4477)
(4459)
(4315)
机构
大学(99923)
学院(95622)
研究(35284)
(34138)
经济(32985)
管理(30309)
中国(26727)
理学(24076)
理学院(23690)
管理学(23146)
管理学院(22941)
(22289)
科学(19329)
(18187)
(17555)
(17454)
师范(17352)
(17108)
研究所(15848)
中心(15751)
北京(14958)
教育(14347)
(14181)
(13954)
师范大学(13852)
(12939)
财经(12751)
技术(12622)
职业(11501)
(11442)
基金
项目(51179)
研究(45174)
科学(38474)
基金(32090)
(26181)
国家(25865)
社会(24482)
教育(24109)
社会科(22817)
社会科学(22811)
编号(21953)
成果(21365)
(20954)
科学基金(20947)
(17834)
课题(16641)
基金项目(16173)
(14729)
资助(13661)
项目编号(13161)
大学(13054)
(12853)
(11802)
重点(11768)
研究成果(11685)
规划(11641)
自然(11365)
(11190)
(11160)
(11138)
期刊
(47090)
经济(47090)
研究(36852)
教育(30386)
中国(29276)
(14253)
(14194)
学报(12496)
管理(11861)
(11646)
金融(11646)
大学(10896)
图书(10589)
科学(10021)
农业(9924)
国际(9420)
技术(9377)
书馆(8151)
图书馆(8151)
学学(7907)
(7614)
职业(7570)
(7328)
论坛(7328)
业经(7233)
世界(6895)
经济研究(6116)
(5899)
问题(5858)
财经(5649)
共检索到175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国辉  
1945年后,日本文部科学省、日本国际合作事业团(JICA)等组织和机构对提升大学的教育研究水准、强化国际竞争力、促进大学的社会贡献给予了充分支持。2004年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后,大学推进的国际合作向纵深发展,特别是国立大学纷纷确立了参与国际合作的理念和制度,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研究、调查与技术项目、公共机构与国际机构的支援项目来推进国际合作。这刚好符合全球化时代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强化、全球问题解决对大学知识贡献度的需要。中国大学在开展国际合作时,必须充分认识开展国际合作是全球化时代大学运用知识资源解决全球问题的客观需要;大学构建国际合作支援体制是其实现社会贡献与服务职能的重要路径;大学的国际合作应因校而异、多样化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国兴  
大学合并是世界高教史上的常见现象。21世纪初日本的大学合并,主要发生在国公立尤其是国立大学之间,而且合并现象越来越多;合并的理论模式有16种,实际发生的有6种,其中主要是同地异质并入型、同地异质统合型、同地同质统合型和同地异质联合型等4种;推动合并产生的主要动力有三:政府财政的压力、高等教育市场化和提高学术水平及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战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米 红  
本文认为实现福建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在于对福建传统经济产业规模、结构和区域配置等进行系统变革和调整,并在其信息技术产业链环境逐步形成和优化的同时,构建具有闽台信息技术产业合作特色和连接中国大陆腹地信息技术产业的“海峡西岸信息技术产业廊桥”。而从构建“海峡西岸信息技术产业廊桥”的视角构筑“数字福建”,是发展具有区位比较优势的骨干信息技术产业群、形成良好产业链环境和实现跨越式、实施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数字福建”系统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龚兴英  陈时见  
从COE建设的重点性与前沿性、资助对象的多样性与针对性、学科建设的计划性与导向性、评审体制的公正性与科学性等四方面分析了"21世纪COE计划"的特点,并提出导入第三者评价原理、引入竞争机制、提高重点资助实效性、充分发挥大学基础研究作用等举措,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的科学研究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鲁世巍  
21世纪头 2 0年 ,国际力量对比将出现新变化 :曲折中发展的世界多极化面临机遇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调整 ,向新的广度和深度推进 ;综合安全问题日趋突出 ,总体缓和稳定与局部紧张动荡并存 ;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世界经济迈向新经济时代。国际形势变化对中国来说机遇大于挑战 ,中国塑造国际环境的能力也在增强。基于上述分析 ,笔者认为今后一个时期是中国的战略机遇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景新  唐新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于2000年3月25-26日,在海口联合举办了“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改革国际论坛”。来自世界银行、亚洲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代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卢晶  王磊  
本文对《全球公共物品:21世纪的国际合作》一书进行了评价分析,该书从全球的视野出发,将公共物品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平台。其学术价值和研究特点在于:立足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考察全球公共物品的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得出政策含义,提出全球公共物品理论是必需的新制度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给各国制定国内公共政策、国际社会制定国际政策以及提供全球公共物品如何进行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菲菲  
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经济关系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日本经济增长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中日经贸合作继续平稳发展。中日两国在进出口结构上不存在明显对立的竞争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关系,两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随着日本经济逐渐复苏,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中日经济关系将迎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前景取决于推动中日经济合作力量与制约中日经济合作力量的变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汉亚  
本文分析了 2 1世纪初期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特点 ,进一步发展房地产业的有利因素 ,制约房地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发展房地产业的政策取向 ,以及房地产业在“十五”时期的发展前景。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季风  
对当前中日关系的基本评价 目前,中日关系虽然遇到一些困难,但毕竟是支流。中日经贸关系是中日关系的支柱和主流,是中日关系的基础。从逻辑学角度讲,中日关系的“支柱”、“主流”和“基础”是好的,那么我们也只能说,当前中日关系也是很好的。如果以这种认识为基础,把握整个中日关系,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费希特是柏林大学“理智的奠基者之一” ,他的大学论对柏林大学以及柏林大学创办之后德国大学的改革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费希特的大学论主要体现在他的《在柏林创立一所高等教育机构的演绎计划》之中。他认为 ,大学的目的在于学问技法的训练 ,他的关于大学教师、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的论述都是围绕着这一基本观点而展开的。从柏林大学成立之后德国大学变化的一些主要特征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费希特大学论影响的痕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丁一兵  
2006年1月14至15日,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举办了“21世纪初期东亚汇率合作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流学者和专家20余人参加了会议,10余位专家学者作了会议发言。会议开幕式由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李晓教授主持,吉林大学副校长王胜今教授致开幕词。研讨会由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李俊江教授、南开大学戴金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雷达教授分别主持。与会代表主要探讨了如下问题:1.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东亚金融合作与汇率合作。关于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北京师范大学贺力平教授指出,东亚经济体对外经济关系近年来出现了“亚洲化”倾向,同时,美国、中国及亚洲其他经济体之间的三角贸易关系已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蒋洪池  
21世纪的美国大学治理面临来自内外的诸多挑战,本文试从政府的影响、董事会治理、大学自治和教职治理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中国大学治理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认为,中国政府在大学治理上应该做有限政府,对大学适度宏观控制;建立和健全有利于大学与政府间中介组织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尊重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做到大学有限积极自治、逐步实现政校分开;进行体制创新,教职治理“重心”必须下移,切实赋予教师在学术事务上的实质性权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