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0)
- 2023(7383)
- 2022(6189)
- 2021(5644)
- 2020(4691)
- 2019(10727)
- 2018(10700)
- 2017(22046)
- 2016(11604)
- 2015(13190)
- 2014(13396)
- 2013(13411)
- 2012(13134)
- 2011(12347)
- 2010(13000)
- 2009(12673)
- 2008(12389)
- 2007(11311)
- 2006(10798)
- 2005(10257)
- 学科
- 济(73190)
- 经济(73135)
- 管理(33634)
- 业(29348)
- 方法(22354)
- 企(21878)
- 企业(21878)
- 数学(20242)
- 数学方法(20076)
- 中国(19645)
- 地方(18097)
- 农(15838)
- 制(13485)
- 财(13323)
- 地方经济(12811)
- 业经(12557)
- 学(11788)
- 银(11570)
- 银行(11568)
- 贸(11377)
- 贸易(11368)
- 行(11278)
- 易(11017)
- 策(10714)
- 融(10659)
- 金融(10659)
- 农业(10130)
- 环境(9333)
- 体(9183)
- 及其(8909)
- 机构
- 学院(183467)
- 大学(182829)
- 济(93331)
- 经济(91490)
- 管理(67449)
- 研究(66948)
- 理学(56177)
- 理学院(55585)
- 管理学(54944)
- 管理学院(54572)
- 中国(53243)
- 财(44702)
- 京(38375)
- 科学(34514)
- 财经(34226)
- 所(33574)
- 经(30799)
- 经济学(30489)
- 研究所(29510)
- 中心(29152)
- 江(28705)
- 经济学院(27128)
- 北京(25467)
- 财经大学(24936)
- 范(24051)
- 师范(23943)
- 院(23300)
- 农(22630)
- 州(22604)
- 业大(19539)
- 基金
- 项目(102121)
- 科学(80976)
- 研究(80561)
- 基金(74001)
- 家(61661)
- 国家(61130)
- 社会(53561)
- 科学基金(52061)
- 社会科(50787)
- 社会科学(50776)
- 省(38163)
- 基金项目(37259)
- 教育(36420)
- 编号(32955)
- 划(31853)
- 资助(31825)
- 自然(29420)
- 成果(28927)
- 自然科(28643)
- 自然科学(28635)
- 自然科学基金(28111)
- 发(24235)
- 部(23982)
- 课题(23599)
- 重点(22677)
- 国家社会(22013)
- 性(21410)
- 教育部(21215)
- 发展(21027)
- 人文(20864)
- 期刊
- 济(117555)
- 经济(117555)
- 研究(68858)
- 中国(35133)
- 财(31768)
- 管理(27584)
- 融(24543)
- 金融(24543)
- 农(21296)
- 经济研究(20474)
- 科学(20286)
- 学报(19398)
- 财经(18351)
- 教育(18201)
- 业经(17142)
- 技术(16170)
- 经(15993)
- 大学(15969)
- 问题(15615)
- 学学(14856)
- 农业(14146)
- 贸(13487)
- 国际(12042)
- 技术经济(11334)
- 统计(10171)
- 世界(10076)
- 理论(9788)
- 经济问题(9777)
- 商业(9729)
- 经济管理(9430)
共检索到303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菲菲
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经济关系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日本经济增长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中日经贸合作继续平稳发展。中日两国在进出口结构上不存在明显对立的竞争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关系,两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随着日本经济逐渐复苏,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中日经济关系将迎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前景取决于推动中日经济合作力量与制约中日经济合作力量的变化。
关键词:
中日经济关系 中日贸易 经济互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荣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2013年,全球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其对我国的影响日益加剧,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如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十大热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2013年 宏观经济 政策走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全文对影响经济运行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短期内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乃将保持基本稳定。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经济政策 经济运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米建国 金三林
2006年,在国内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等趋势性因素,以及中央政府适时适度宏观调控、世界经济增长强劲等周期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较好增长。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因素依然较好,周期性因素将有所变化,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协依然看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华 张艳
宽松货币政策下释放的巨大流动性推动通胀预期不断升温,加之股价、房价大幅快速上升,以及黄金、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资产价格虚高,并通过传导机制向PPI和CPI传递。如何协调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的关系,是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难题。考量通货膨胀不仅要盯住CPI,同时要充分考虑大宗商品资产价格走势。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将逐步发生动态微调,经济刺激计划也应适时退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逐步走向中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也逐步走向稳健,将向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倾斜,强化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保持经济持续科学发展。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政策取向 问题研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主要经济职能部门年度会议基本已经召开完毕,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已浮出水面,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本文对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进行了分析判断。一、深化改革:经济政策的总纲作为转型国家,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问题,既有周期性问题,更有体制性问题。而宏观经济体制上的某些矛盾与问题,需要用改革的方法来解决。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0月在巴厘岛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演讲时称:"增长动力从哪里来?只能
关键词:
2014年 宏观经济 走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迎秋
在我们昂首跨入 2 1世纪之际 ,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 ,需要我们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估计。在此 ,本刊特邀请 5位中青年经济学家 ,以笔谈的方式 ,对未来的经济走势和变化谈点看法 ,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三位经济学家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阿里恰(Giovanni Dell'Ariccia)和摩罗(Paolo Mauro)发表了一份《反思宏观经济政策》的报告(SPN/10/03),在学术界和宏观决策部门引起了极大反响。这篇报告首先回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荣景
理性预期的假说有两个基本假设。其一是理性预期,即假定经济主体(这里指微观层面,下文也是指同一层面的)对未来作出的预测是理性的。其二是持续的“市场出清”,也就是假定,无论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将适应供求状况迅速调整,使市场供给和需求平衡。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远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日本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萧条。由于日本经济衰退 ,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以刺激经济回升 ,但都没能达到预计效果。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失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关键词:
日本经济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杨堃 叶蜀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德仁
把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对立起来,是我国经济学界当前较为普遍的一种观点。作者区分了评价性事实判断与描述性事实判断,并由此证伪了上述观点的理论渊源———“休谟命题”。在此基础上,作者讨论了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关系,得出了二者是协调与互补的结论。针对我国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