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2)
2023(9960)
2022(8495)
2021(8020)
2020(6366)
2019(14720)
2018(14587)
2017(26806)
2016(14695)
2015(17106)
2014(17321)
2013(17296)
2012(16613)
2011(15462)
2010(15813)
2009(14484)
2008(14637)
2007(13215)
2006(12212)
2005(11744)
作者
(42998)
(35672)
(35415)
(34012)
(23014)
(17136)
(16246)
(13794)
(13785)
(13139)
(12439)
(12020)
(11736)
(11596)
(11350)
(11016)
(10561)
(10353)
(10315)
(10165)
(9359)
(8740)
(8674)
(8331)
(8133)
(8035)
(7966)
(7922)
(7358)
(7217)
学科
(70088)
经济(70006)
管理(37580)
(35522)
中国(26912)
(25809)
企业(25809)
方法(21188)
(20897)
地方(20274)
数学(18070)
数学方法(17862)
业经(15736)
(15728)
贸易(15710)
(15231)
(14699)
(14587)
(13947)
银行(13936)
农业(13852)
(13570)
(12978)
金融(12977)
(12628)
(12164)
地方经济(11170)
环境(11053)
(9798)
理论(9625)
机构
学院(214627)
大学(212972)
(95891)
经济(93900)
研究(84245)
管理(73210)
中国(68104)
理学(59593)
理学院(58791)
管理学(57903)
管理学院(57486)
(48444)
科学(47415)
(45518)
(43712)
研究所(38629)
中心(37662)
(35316)
财经(34136)
(33514)
北京(32861)
(32061)
师范(31808)
(30871)
经济学(30372)
(29982)
(28687)
经济学院(27153)
业大(25782)
农业(25458)
基金
项目(125320)
研究(98706)
科学(98032)
基金(88177)
(75782)
国家(75078)
科学基金(62828)
社会(62511)
社会科(59135)
社会科学(59126)
(47873)
教育(45448)
基金项目(44818)
编号(40831)
(40554)
资助(37252)
自然(36020)
成果(35657)
自然科(35134)
自然科学(35126)
自然科学基金(34485)
(33462)
课题(30531)
重点(28962)
(28598)
发展(27945)
(27462)
中国(26252)
国家社会(26143)
(25904)
期刊
(122714)
经济(122714)
研究(78702)
中国(55626)
(34639)
(33627)
教育(33126)
管理(30662)
学报(28747)
科学(28382)
(27420)
金融(27420)
农业(22996)
大学(22515)
学学(20221)
技术(20032)
经济研究(19887)
业经(19764)
财经(17581)
问题(16285)
(15431)
(15320)
国际(14094)
世界(13906)
图书(12629)
(12526)
(11307)
论坛(11307)
技术经济(10707)
经济问题(10269)
共检索到369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陶希东  
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三大都市圈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大都市圈经济发展依然存在某些瓶颈问题。文章就我国大都市圈发展阶段、特点、瓶颈与发展趋势等问题作出初步的判断和分析。关键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陶希东  
交通技术革新始终是推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更是影响不同区域政府间关系的助推力。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大和高速铁路网的建设,我们迎来了一个高铁化的城市区域时代跨界大都市圈将纷纷崛起,同城化将成为某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现象,在大大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的同时,也将对区域跨界治理提出新的挑战。文章主要针对如何应对高铁时代的大都市圈跨界治理、战略重建等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景新  唐新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蕾  王桂新  
改革开放30年来,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区域。本文分析了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共同力量,即沿海的地理优势和中国经济改革的优惠政策。进而运用数据对比,挖掘东部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中差异化的主导力量,京津冀都市圈是政府干预主导下的经济发展;长三角都市圈是市场力量主导下的经济发展;珠三角都市圈是由政策引导和外向型经济等外在力量作用下政府干预和市场力量共同作用的经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圣军  
经济整合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而大都市圈发展同样是为了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功能。文章通过探讨经济整合和大都市圈发展的功能特征,指出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即经济整合是大都市圈发展的最终归宿;大都市圈发展推动了经济整合;差异性造就了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的特色。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我们理解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廖元和  
重庆大都市圈是重庆市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中心,在空间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重庆大都市圈也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的建设是影响重庆大都市圈功能定位的最大的外部环境因素,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则是重庆大都市圈发展的战略目标;重庆大都市圈的新发展战略就是将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新型开发区的发展促进重庆大都市圈的形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何  白庆华  
都市圈是由功能互补、运用协同的城市群体所形成的城市区域;目前我国形成的三大都市圈主要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者各有优势;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面临着区域协调、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臧淑英,吕弼顺,李继红  
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几年来 ,有关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大都市圈的实证研究成果较多。本文从哈尔滨大都市圈发展的实际出发 ,揭示其发展所具备的条件、背景和机遇 ,提出建设大都市圈的预期模式及主要战略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善兰  
上海大都市圈的形成和构建,标志着长江三角洲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也标志着城市间以合作为主、竞争升级且立体复杂的新型合作-竞争关系成为主流。文章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城市竞合情况进行梳理,为上海大都市圈中各城市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全方位一体化中把握机遇、扩大优势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景新  唐新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于2000年3月25-26日,在海口联合举办了“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改革国际论坛”。来自世界银行、亚洲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代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