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4)
2023(7447)
2022(5717)
2021(5235)
2020(4268)
2019(9300)
2018(9615)
2017(18387)
2016(10196)
2015(11556)
2014(11670)
2013(11023)
2012(10101)
2011(9125)
2010(9246)
2009(8586)
2008(8860)
2007(8085)
2006(7532)
2005(6838)
作者
(30731)
(25551)
(25515)
(24357)
(16394)
(12272)
(11685)
(9894)
(9787)
(9252)
(8916)
(8863)
(8371)
(8166)
(8037)
(7765)
(7548)
(7526)
(7444)
(7420)
(6586)
(6346)
(6158)
(6093)
(5793)
(5769)
(5710)
(5655)
(5192)
(5105)
学科
(39830)
经济(39674)
管理(26494)
(25324)
(21153)
企业(21153)
方法(14009)
中国(13995)
(13352)
业经(12799)
(12118)
(10509)
理论(9786)
数学(9497)
数学方法(9315)
农业(8785)
(8784)
地方(8074)
(8029)
(7164)
信息(6788)
(6682)
财务(6653)
财务管理(6641)
企业财务(6390)
(6331)
银行(6308)
(6251)
金融(6249)
(6041)
机构
大学(151178)
学院(147232)
研究(55598)
(54281)
管理(53338)
经济(53000)
理学(45088)
理学院(44442)
管理学(43440)
管理学院(43155)
中国(41300)
科学(35920)
(33253)
(29294)
(27342)
(27131)
研究所(26785)
中心(25125)
(23784)
(23583)
师范(23357)
业大(21763)
财经(21448)
农业(21215)
北京(20858)
(19730)
(19409)
师范大学(19265)
(18723)
经济学(16448)
基金
项目(97987)
科学(77502)
基金(71671)
研究(71203)
(63893)
国家(63380)
科学基金(53275)
社会(46449)
社会科(42673)
社会科学(42655)
基金项目(37731)
(36751)
自然(34076)
自然科(33303)
自然科学(33293)
自然科学基金(32730)
教育(32296)
(32201)
编号(29866)
资助(27704)
成果(26863)
重点(22805)
(21382)
(21026)
课题(19993)
国家社会(19242)
(19237)
科研(18822)
项目编号(18787)
创新(18027)
期刊
(64029)
经济(64029)
研究(44730)
中国(31964)
学报(27748)
(26089)
科学(24695)
(21299)
大学(20232)
教育(19409)
管理(18791)
学学(18434)
农业(17664)
图书(13413)
(12813)
金融(12813)
技术(10732)
财经(10603)
经济研究(9988)
业经(9728)
(9575)
书馆(9460)
图书馆(9460)
(9104)
(8472)
问题(8429)
情报(8248)
世界(7473)
理论(7232)
(7072)
共检索到230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毓铭  
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特征──信息高速公路及其启示林毓铭早在1991年,美国当时的参议员、现任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了雄心勃勃的"高性能计算法案"后称为"信息高速公路"或"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TT).93年克林顿和戈尔上任后,授权成立"信息基础设施领导小...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江向东  
尽管Internet是目前最大的全球性信息网络,但它只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型,现已启动的下一代Internet有望成为21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本文论述了Internet面临的信道堵塞问题,评介了下一代Internet三大计划的进展和新技术特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傅昌志  
21世纪:谁来称雄世界──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热大扫描傅昌志“信息高速公路”究竟是什么“信息高速公路”,它的正式名称是“全国性信息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实际上是一个交互式多媒体网络,它把电视、广播、报纸、电脑、传真和电话等一般通信工具所能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游光荣 ,王湘宁 ,李伯亭  
一、现状 1.美国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是克林顿政府为振兴美国经济而制定的高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的科技发展战略从侧重军事转为侧重民用的重大转折。克林顿上台前后都强调政府要积极指导并参与民用技术的开发。克林顿明确地说:“当前推动先进技术的动力来自民用工业,而不是军事工业。只有加强我国的民用技术基础,我们才能一箭双雕地解决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力问题。”而在整个民用技术的发展中,“信息高速公路” 被列入“最优先的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游光荣  
所谓“信息高速公路”一说,首先由美国叫起,并不是交通公路,而指的是高速计算机通讯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的正式名称为“全国性信息基础设施”,它是以光纤电缆为“路”,集电脑、电视、录像和电话为一体的多媒体机为“车”,向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及普通人家庭提供数据、图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沈根荣  
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全面的信息化时代,作为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和开通。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什么?《信息高速公路与我国外贸产业信息化》的内在关系又是什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常梦雄 ,蔡业泉 ,黄仲文  
一、状况 近30年来,电子信息业蓬勃发展,其效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践已经证明,电子信息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核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加拿大的信息高速公路目前,加拿大计算机网络大约有2.5万多人使用。全加有两个计算机网络:一个是以多伦多为基地的CRS网络;另一个是以渥太华为中。心的“全国首都免费网络”。但更多的加拿大人却与美国提供的国际网络联机。据加拿大统计局统计,约240万加拿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峥,胡晓强  
Internet即国际互联网,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人们又称它为信息高速公路。 Internet的主要用途是E—mail电子邮件、查询资料、彼此交换信息等。它的特点是速度快、信息量大,用户14.4Kbps以上的速度传送数据。对于它的交互式界面,你可以组织一个沙龙,与几万公里以外的参与者实时会谈。 Internet对医药、卫生最大的贡献在于它的快捷、全面和医疗模拟操作等。进入Internet,你可以走进世界卫生网world—health.net/或虚拟医院Vh.radiology.uiowa.edu/,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熹灵   西林  
近年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风靡全球,有人称“第二次信息革命已悄然到来”。毫无疑问,中国同样面临着一次机遇:中国何日能上信息高速公路?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慧杰  
Internet在很多情况下可看成等同于信息高速公路,而不提很多不同之处。本文描述了Internet的发展历史,它来源于美国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合作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可利用的资源是全球大量可高速存取的信息。Internet的运行特征是由无数自愿参加者维护的“脑对脑”通信信道。文章也讨论了把Internet发展成国家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的政策问题,诸如新的数据类型、新的用户团体、私有化过程以及收费评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培云,郑淑荣  
信息高速公路与Internet赵培云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郑淑荣辽宁电子计算机学校国人争上互联网,已汇成我国信息界的一股热潮,许多人上网之后,便认为进入了信息高速公路。其实,Internet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高速公路,只是国际范围的信息交换网。正...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日本式“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21世纪是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信息社会,信息通信正朝着多媒体为代表的高速、大容量的方向发展。日本邮政省最近就信息通信业的发展绘制了宏伟的蓝图,预讨到201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20万亿日元。在研究“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寿鹏  
由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触发的最新一轮信息高技术创新活动,把现有的“三电”(电话、电视、电脑)集成为一体。这项重大的技术创新使世界拥有了更加有效的通信工具,每个社会基层机构和每个家庭都可凭藉这个高技术工具,在通信系统终端便捷地输入输出语音、图象、文字和数据,用以实现全新的信息生产和流通方式。多媒体、数据库与光缆、微波站、通信卫星组成的上天下地入海的庞大通信网络,大大强化了地球及其周围空间的立体通信结构。可以说,世界已准备了进入信息时代的高技术基础,人类在跨越世纪的同时,也在跨越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