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8)
2023(9558)
2022(8724)
2021(8395)
2020(7152)
2019(16934)
2018(16810)
2017(32381)
2016(18003)
2015(20427)
2014(20646)
2013(20288)
2012(18391)
2011(16543)
2010(16402)
2009(14768)
2008(14136)
2007(11886)
2006(10365)
2005(8850)
作者
(51106)
(42089)
(41850)
(39887)
(26774)
(20400)
(19142)
(16912)
(16092)
(15062)
(14575)
(13943)
(13278)
(13249)
(13006)
(12848)
(12738)
(12419)
(11966)
(11819)
(10460)
(10346)
(10121)
(9540)
(9501)
(9417)
(9361)
(9253)
(8514)
(8422)
学科
(67546)
经济(67473)
管理(49536)
(45889)
(39053)
企业(39053)
方法(33431)
数学(28991)
数学方法(28630)
(17032)
中国(16842)
(15833)
(15545)
业经(14661)
地方(14224)
理论(12626)
(11743)
农业(11469)
(11394)
技术(11393)
贸易(11389)
(11020)
环境(10990)
教育(10605)
(10514)
(10379)
财务(10317)
财务管理(10293)
企业财务(9734)
(9553)
机构
大学(248880)
学院(248547)
管理(101088)
(91734)
经济(89544)
理学(88094)
理学院(87100)
管理学(85586)
管理学院(85153)
研究(81509)
中国(57427)
(53875)
科学(52545)
(41064)
(40311)
(38269)
业大(38041)
研究所(37745)
中心(36200)
(35113)
师范(34852)
(34627)
北京(34266)
财经(32979)
农业(30054)
(30019)
(29740)
(29028)
技术(28796)
师范大学(28400)
基金
项目(175091)
科学(136659)
研究(129933)
基金(124329)
(107765)
国家(106828)
科学基金(91380)
社会(78260)
社会科(73964)
社会科学(73942)
(69785)
基金项目(66956)
教育(61205)
自然(60414)
(58979)
自然科(58949)
自然科学(58933)
自然科学基金(57822)
编号(54886)
资助(51512)
成果(44441)
重点(39136)
(38388)
课题(38191)
(36881)
(36289)
项目编号(33727)
创新(33681)
科研(33424)
教育部(32737)
期刊
(97283)
经济(97283)
研究(72182)
中国(45232)
学报(38951)
科学(35897)
教育(35536)
管理(35139)
(33926)
大学(29248)
(28855)
学学(26852)
农业(24674)
技术(23604)
(16816)
金融(16816)
图书(15946)
业经(15714)
财经(14760)
经济研究(14634)
(12960)
理论(12816)
科技(12778)
(12400)
问题(12384)
技术经济(12061)
实践(12021)
(12021)
资源(11458)
情报(11323)
共检索到351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魏署光  
进入21世纪后,美国院校研究的工作领域、职业发展路径、首要职责及角色等发生了新的变化。针对这些新变化,美国院校研究会通过建构院校研究知识与课程,提出院校研究新模式与新愿景,界定院校研究职责和功能,修订院校研究职业道德条例,重新界定美国院校研究会的使命,对院校研究进行了再界定。这有助于推动院校研究机构提高协同能力,提高院校研究在内部咨询研究中的参与程度,提高院校研究的专业化水平,但如何提高其非权力影响力,如何把握决策支持的情境嵌入性,如何协调专业自主与外部干预成为院校研究面临的挑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白滨  
目前,美国有近90%的传统高校开展网络教育,在读学生人数占美国高等教育总人口的20%,已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2000年以来美国网络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规模、结构的研究,力图全面介绍并分析美国网络教育的现状及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蒋喜锋  刘小强  
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的表现/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以绩效主义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重新阐释了教师活动的对象、内容、主体和教师教育评价,形成了以中小学学生为中心的教师专业发展观、以教育增值为取向的教师教育质量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但在联邦政府高度重视绩效的背景下,美国教师教育政策愈来愈趋向绩效化、技术化和标准化,使其教师教育在追求学生成绩和促进学生发展、技术主义和人文主义、标准化和多样化之间出现失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天平  段晓敏  
本文以SSCI数据库中《美国教育管理季刊》等5种期刊作为分析对象,运用可视化和统计软件,对2000~2013年间5种刊物所刊载的3,492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热点集中于教育政策和政策的具体实施,以及社会公平和卓越发展三大类;高产作者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沿海;5个学术群体的研究领域包括教育政策和领导力的影响、教师质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行动研究等内容;研究前沿主要涵括领导力对学业的影响、女性参与教育管理、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和分布式领导等方面。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勇  许海云  
冷战结束后,美国宣布暂停核试验,进而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确定了美国禁止核试验政策的基本内容。21世纪以来,美国禁止核试验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小布什政府拒绝批准CTBT,降低CTBT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以及试图恢复核试验以维护美国核武库可靠性的消极做法开起了禁止核试验的“倒车”。奥巴马政府进行了调整,试图推动参议院批准CTBT,但以失败告终。特朗普政府再次转向消极对待CTBT,声称以恢复核试验促进中美俄核军控谈判,遭到国内外的一致反对。拜登政府选择回归支持CTBT的禁止核试验政策。这四届美国政府形成了积极禁止核试验与消极禁止核试验交替出现的局面,但它们都没有突破冷战结束后美国禁止核试验政策的基本框架,禁止核试验政策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追求国家安全利益、维护核武库、政党政治斗争和忽视禁止核试验国际规范是这一时期美国禁止核试验政策的鲜明特点。虽然这四届政府的禁止核试验政策增强了美国核政策的灵活性,却侵蚀了国际核秩序。当前,美国禁止核试验政策难以打破徘徊不前的局面,仍难以推动参议院批准CTBT,全面禁止核试验依然是国际安全的难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天昊   郝碧榕  
本文以21世纪以来美国农业法案的演进历程为研究对象,分析美国农业法案演进的特征、逻辑和走势,并探讨其对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启示。研究表明,21世纪后美国农业法案的演进历程是政府“深度干预”阶段、“市场导向”和福利收缩阶段、兼顾市场和“贸易安全”阶段;利益集团的院外活动、国会两党的力量对比、当年财政的预算约束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是美国农业法案的演进逻辑;优化农业风险管理体系、控制食品和营养项目的预算支出、推动气候智慧型农业议程、增强农业供应链韧性是美国新农业法案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提出,可借鉴美国农业政策的发展经验,从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构建营养导向型食物供给体系、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增强农业供应链韧性四个方面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毕进杰  
基于美国《教育政策》2000-2017年所刊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美国自21世纪以来教育政策研究的议题与方法作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美国教育政策的研究议题主要包括"利益的分配与博弈""价值的选择与协调""理性的分析与评估""权力的关系与运作""政治的输出与影响"五个方面。其中,关于"价值"与"理性"两个维度的研究议题更受学者关注。学者们在教育政策研究时主要采用了个案法、调查法、思辨法、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和叙事法七种方法,其中,个案法、调查法和思辨法最受学者青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逢春  
美国博士教育虽处于国际顶尖水平,但随着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政治需求的变化,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博士教育出现完成学位时间长、博士生辍学率高而导致博士教育高损耗现象,其原因是博士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协调、资金不足、课程质量低劣和就业指导缺乏。对此,大学和博士教育研究机构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范佳佳  叶继元  
本文从"全评价"体系分析框架提出的评价六大要素角度,即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评价标准及指标、评价方法、评价制度,对21世纪以来国际学术界网站评价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应包括:推动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根据现实需要,理性拓展网站评价客体类型;明确评价目的;努力完善形式、内容与效用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确立规范、合理的评价标准,构建科学、实用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重视网站评价制度研究。表7。参考文献63。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邱均平  董西露  魏绪秋  
利用BiBexcel、Ucinet和citespace4.0等工具,以计量学的方法研究2000—2015年5种高等教育核心期刊上论文的时间分布、作者分布、热点分布、主题演化和热点预测,并结合内容分析法查阅和分析相关文献。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显示,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十分迅速,研究热点主要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改革创新和文化建设4个方面;研究的前沿主要为内涵式发展,并通过高等教育实现中国梦。促进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应加强作者之间的交流、缩小学术界的性别分层、客观看待学科开放性、处理好门槛和公平的关系、重视政策的引导功能、强化评价的激励作用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耿益群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有关美国终身教授制度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目前所进行的人事制度改革研究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青  
20世纪中叶受民权运动、多元文化思潮等社会因素的影响,美国联邦政府结束终止政策,开始了印第安人的自决时代。联邦政府意识到发展印第安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改革了印第安人高等教育政策,印第安人享有了更多的教育自决权,创办自己的部落学院,高等教育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洪修  李哨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多元文化教育面临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包括移民数量增长、保守主义思潮兴起、经济持续低迷。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呈现出多样性、广泛性和冲突性特征。与此同时,多元文化教育存在改革流于形式、课程改革困难重重、国家认同冲突等问题。因此,急需打破困境、增强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重现多元文化教育的活力。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林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高等教育史学扩展了研究的主题,写就了一批史学经典著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史家广泛开展跨学科研究,通过将历史研究方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起彼伏的社会运动又将研究者的视角吸引到一些"边缘人群"身上,其中女性高等教育史的成就尤其显著。兴起于70年代的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也对传统史学中诸多问题进行了再思考和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