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3)
- 2023(9015)
- 2022(7438)
- 2021(6788)
- 2020(5566)
- 2019(12767)
- 2018(12336)
- 2017(23265)
- 2016(12142)
- 2015(14142)
- 2014(13756)
- 2013(14093)
- 2012(13624)
- 2011(12934)
- 2010(12839)
- 2009(12318)
- 2008(12073)
- 2007(10616)
- 2006(9937)
- 2005(9331)
- 学科
- 济(78425)
- 经济(78365)
- 管理(32612)
- 业(28489)
- 方法(27102)
- 数学(24113)
- 数学方法(23981)
- 企(22441)
- 企业(22441)
- 中国(20558)
- 学(17214)
- 地方(17191)
- 农(14121)
- 贸(13280)
- 业经(13279)
- 贸易(13270)
- 易(12916)
- 财(12786)
- 地方经济(12699)
- 制(11354)
- 环境(10568)
- 融(10184)
- 金融(10184)
- 银(9670)
- 银行(9641)
- 农业(9441)
- 行(9410)
- 和(9369)
- 发(9333)
- 体(9037)
- 机构
- 大学(198969)
- 学院(193356)
- 济(98433)
- 经济(96959)
- 研究(80026)
- 管理(67574)
- 中国(60325)
- 理学(57270)
- 理学院(56549)
- 管理学(55801)
- 管理学院(55432)
- 科学(45736)
- 京(43292)
- 财(41895)
- 所(41535)
- 研究所(37767)
- 财经(33523)
- 经济学(33449)
- 中心(33277)
- 农(32415)
- 经(30665)
- 经济学院(29803)
- 北京(28334)
- 院(28164)
- 江(28066)
- 业大(25885)
- 农业(25629)
- 范(25477)
- 师范(25184)
- 财经大学(24979)
- 基金
- 项目(122698)
- 科学(97050)
- 基金(92691)
- 研究(87440)
- 家(82689)
- 国家(82099)
- 科学基金(68395)
- 社会(60223)
- 社会科(57186)
- 社会科学(57173)
- 基金项目(46769)
- 省(43145)
- 自然(42093)
- 自然科(41079)
- 自然科学(41061)
- 自然科学基金(40396)
- 资助(39541)
- 教育(39127)
- 划(38029)
- 编号(31118)
- 部(29243)
- 重点(28763)
- 发(28120)
- 国家社会(27190)
- 中国(26683)
- 成果(26680)
- 教育部(25192)
- 创(24627)
- 人文(23390)
- 科研(23290)
- 期刊
- 济(113639)
- 经济(113639)
- 研究(67543)
- 中国(39248)
- 学报(32742)
- 财(31137)
- 科学(30531)
- 农(29159)
- 管理(27713)
- 大学(24624)
- 学学(23108)
- 经济研究(20695)
- 农业(20098)
- 财经(18912)
- 融(18395)
- 金融(18395)
- 教育(16895)
- 经(16600)
- 技术(15181)
- 问题(15149)
- 贸(14596)
- 世界(14124)
- 业经(13678)
- 国际(13510)
- 业(11755)
- 技术经济(11445)
- 统计(10282)
- 经济问题(9259)
- 经济管理(8422)
- 策(8365)
共检索到309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怀 高良谋
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来自市场经济实践的飞跃,即中国经济运行方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导致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经济学陷入盲区和困境。由此引发一个问题:怎样走出中国经济学的困境?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 一、对经济学本质的现实考察 对中国经济学走向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但却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认为必须首先弄清经济学的本质是什么,这是讨论问题的出发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理论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经济理论研究的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无疑需要对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理论建设的成果与问题加以总结和反思。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廖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海波
1995—2010年的16年,将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期,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又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宏伟战略目标的第二步目标、开始向第三步目标迈进的时期。经济改革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这16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选择是国人关注的问题。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遵义 秦海
21世纪的中国经济LawrenceJ.Lan(刘遵义)(美国斯坦福大学)1引言自1979年经济改革以来,中国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实际GDP的年平均增长率几近9%。1992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达13.2%,199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年增长速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金水
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作序,以中青年经济学家为骨干撰写的《展望21世纪中国经济》一书,最近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用学者专家的视角,全面系统地研究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运行与发展的专著。书中涉及13个专题,每一个专题都是一部精彩的学术报告文稿,因此,读该书,等于聆听这些优秀的经济学家所作的学术报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科片《1991—2010年经济发展思路》课题组
一、1991—2010年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基本特征 1.1 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根据我们对未来17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的预测,并结合定性分析,结论是:1991—2010年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据测算,90年代我国GDP可保持年均9%的增长率,2000年GDP可达41857亿元(人民币,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人均GDP可达3283元;2001—2010年,我国GDP增长率不会低于年均7.5%,按此计算,2010年GDP为86269亿元,如果2000年后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人均GDP将达6311元。1990—2010年GDP年均增长率为8.25%。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乃静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旭东 孙平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林毅夫
1994年我和易纲、海闻、张维迎、张帆、余明德等六人在北京大学创办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这是在国内第一所以海外学成归国学者为主体成立的融教育、科研、政策研究于一体的实体机构,目的在于引进完整的现代经济学学科和理论体系,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教书育人,立足本土深化理论探索,以贡献智慧于改革开放的事业。在北京大学成立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以后,其他院校也纷纷引进人才或设立了同样目的的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经济学家 《经济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付剑华 孙耀吾
产业经济学研究产业活动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性。“产业组织理论”、“产业联系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被认为是它的主体。当今 ,日益走近我们的知识经济也将成为面向 2 1世纪产业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但针对我国的产业发展特征和现实条件 ,在相当长时期内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仍然是第二产业。中国迎接知识经济的科学态度是既积极争取某些前沿领域的领先地位 ,同时把当前的重点放在全面改善和培育创新的基础和条件 :(1 )狠抓教育产业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2 )创新经济、科技和行政体制 ,为科学技术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清除障碍 ;(3)从传统产业的改造入手 ,培育知识经济的产业基础。
关键词:
产业经济学 知识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白和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