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0)
- 2023(8145)
- 2022(6777)
- 2021(6265)
- 2020(4924)
- 2019(11420)
- 2018(11175)
- 2017(20781)
- 2016(10941)
- 2015(12525)
- 2014(12238)
- 2013(12393)
- 2012(12124)
- 2011(11509)
- 2010(11510)
- 2009(10506)
- 2008(10393)
- 2007(9099)
- 2006(8465)
- 2005(8056)
- 学科
- 济(59432)
- 经济(59381)
- 管理(24942)
- 业(24940)
- 中国(22913)
- 方法(18210)
- 地方(17877)
- 企(16533)
- 企业(16533)
- 农(16343)
- 数学(16278)
- 数学方法(16213)
- 贸(13441)
- 贸易(13427)
- 易(13055)
- 业经(12472)
- 发(11297)
- 农业(11133)
- 银(10695)
- 银行(10687)
- 融(10669)
- 金融(10669)
- 行(10577)
- 地方经济(10335)
- 制(9926)
- 环境(9641)
- 学(9090)
- 财(8992)
- 发展(8532)
- 展(8510)
- 机构
- 大学(161539)
- 学院(161153)
- 济(80018)
- 经济(78765)
- 研究(68192)
- 管理(56564)
- 中国(53614)
- 理学(47030)
- 理学院(46401)
- 管理学(45908)
- 管理学院(45586)
- 科学(37620)
- 京(37086)
- 所(34820)
- 财(33867)
- 研究所(31385)
- 中心(29271)
- 农(26346)
- 财经(26230)
- 经济学(26011)
- 北京(25110)
- 院(24335)
- 经(24051)
- 江(24036)
- 经济学院(23327)
- 范(23319)
- 师范(23132)
- 科学院(21226)
- 业大(20199)
- 农业(20168)
- 基金
- 项目(100605)
- 科学(80229)
- 研究(76908)
- 基金(73735)
- 家(64296)
- 国家(63774)
- 科学基金(53512)
- 社会(51686)
- 社会科(49156)
- 社会科学(49150)
- 基金项目(37573)
- 省(36707)
- 教育(33819)
- 划(31779)
- 自然(30688)
- 资助(30561)
- 自然科(29980)
- 自然科学(29973)
- 编号(29526)
- 自然科学基金(29461)
- 发(28784)
- 成果(24806)
- 发展(24158)
- 展(23755)
- 部(23577)
- 重点(23307)
- 中国(22795)
- 国家社会(22691)
- 课题(21902)
- 创(20752)
共检索到270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荣荣
分析了20世纪中国林业的运行轨迹,认为存在忽左忽右的倾向,指出应改变中国林业实际上成为农、林、牧、种养业中最大的弱势产业的状况,走精细的生态与产业二合为一的产业化道路,这也是21世纪中国林业的必然之路。将生态建设变为一种产业行为,形成竞争,必然会促进生态林质量向高度转化。
关键词:
中国 林业 发展轨迹 生态产业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繁文
本文从森林生态功能产出的实际与国际上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动态与趋势出发,通过多年对森林环境经济问题的研究,初步提出中国21世纪林业的基本走向──环境林业的设想。环境林业是将在林环境产品与服务通过科学的计量、计价与核算,根据人类对提高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和相关产业部门的市场需要,逐步建立森林环境资源市场,规范交易行为,在政府参与和协调下,逐步解决森林资源与环境的经济补偿,这是摆脱林业困境,步入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对环境林业的认识与推动虽然很难,但应加以努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侯元兆 赵杰
通过对中国林业发展50年的回顾,认为林业仍深陷于短缺时代,根据国内外解决林业短缺的经验教训与发展趋势,提出在东南丘陵区建设21世纪林业产业带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秦宣仁 李红梅
美国学者认为,“21世纪经济”是一种由技术进步推动的、以技术创新为纽带的、靠人力因素竞争的经济。他们认为,目前以信息技术推动的“新经济”,仅仅是“21世纪经济”的初始阶段。在21世纪经济中,能给世界经济带来高速增长的动力是创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雁 彭镇华 王成
城市林业作为20世纪的新兴学科,自提出以来受到了世界范围的重视,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服务系统之一的城市森林的建设,在地域范围、主导功能、经营管理等方面将更加符合城市的发展需求,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重点阐述国内外城市林业发展的五大趋势,即突破城市建成区范围,向郊区扩展,辐射城市周边地区;追求城市森林布局与结构的自然化,实现城市与森林的完美融合;注重林水结合,发挥水体在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强调以人为本,满足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环境需求;塑造城市文脉,升华民族城市森林文化。
关键词:
城市林业 城市森林建设 发展趋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国阳 林思祖 林开敏 何宗明
21世纪福建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谢国阳,林思祖,林开敏,何宗明福建人多地少,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在林区,林业可持续发展,对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社会持续繁荣、农业、环境等及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福建林业建设成绩斐然,但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成祖
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是面向生态文明的21世纪中国林业的核心任务和战略选择。林业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用50年时间建立一个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使森林分三步在整个国土上呈现为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齐全、整体效益最佳的状态。其目标:到2010年、2030年和2050年,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19.5%、24%和26%。21世纪要大力发展绿色事业,用新的思想来引导生产和消费;用绿色产业领导新世纪的产业潮流;用绿色科技占领新世纪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用“绿色产品”繁荣新世纪的“绿色市场”,彻底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晓华 李金花 卢宝明
概述了我国林木遗传改良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我国林木遗传改良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分子遗传标记)在林木遗传改良研究中的应用,论述了林木遗传改良在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林木遗传改良进程中生物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包括基因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材性分子遗传改良和抗逆、抗病虫基因工程育种。
关键词:
林木 遗传改良 林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马博
斯里兰卡位于中国通往印度洋的交汇点上,发展两国关系对中国政府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回顾中斯两国双边关系发展的历程和模式,分析了新形势下两国关系的走向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认为六十年来中斯之间密切的经贸关系是贯穿两国关系发展的主线。首先,中斯两国有着60年友好合作的基础,这对未来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其次,中国和斯里兰卡两国政府在海上合作方面有着强烈的诉求;最后,印度因素是发展中斯关系无法回避的变量,在未来的中斯双边关系中应该有所体现,努力开创"中国-斯里兰卡-印度"三方合作的新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付子晴 康灿华
中国—东盟航线的开通是践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2004~2013年中国—东盟的贸易数据,运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BVAR),对中国与东盟间的贸易结构关系、发展空间、优势互补等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对中国—东盟未来贸易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研究结论认为,中国—东盟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未来的增长潜力巨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助推了双方贸易的快速发展,为中国—东盟航线持续、健康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冬梅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具有包容互惠的交融性、联接海陆的通达性、资源要素整合的枢纽性、海洋事务与服务的公共性等特点。当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面临与沿线国家战略对接、地方治理延伸为区域治理、优势集聚与发展动能脱节等问题,必须加快建"核心区"构动力体系,进一步拓展蓝色合作空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懋元 高新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程振清
西部: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带程振清一、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带所谓经济发展的黄金带泛指经济上最具有开发价值、经济发展也最具活力的地带。这一地带能够以较少的投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这一地带具有较丰富的地上或地下资源,通过科学地开发就可以产生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麟雏 张志钢 王图强 李光丽
中国21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黄麟雏,张志钢,王图强,李光丽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已远远把时代向前推进,但我们卜,天各层次的教育中,却仍然深深地存在狭隘分工、专才教育那种观念的烙印,特别是反映在高等教育中,今天我们重温马克恩关于“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坤庆
21世纪中国教育哲学发展前瞻●王坤庆我们今天的时代,已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新时期,深入持久的社会主义改革不仅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也带来了人们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大踏步地迈向21世纪。教育,作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