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6)
2023(9490)
2022(8094)
2021(7676)
2020(6065)
2019(14041)
2018(13685)
2017(25407)
2016(13888)
2015(16377)
2014(16389)
2013(16310)
2012(15879)
2011(14869)
2010(15297)
2009(14050)
2008(14142)
2007(12889)
2006(12060)
2005(11607)
作者
(41183)
(34271)
(34008)
(32579)
(21945)
(16470)
(15499)
(13224)
(13184)
(12481)
(11958)
(11475)
(11206)
(11104)
(10939)
(10539)
(10200)
(9949)
(9880)
(9647)
(9037)
(8437)
(8322)
(7981)
(7778)
(7644)
(7641)
(7611)
(7047)
(6855)
学科
(68061)
经济(67985)
管理(34181)
(32935)
中国(26219)
(23768)
企业(23768)
方法(20601)
(19526)
地方(19119)
数学(17548)
数学方法(17273)
(15220)
贸易(15204)
业经(15030)
(14755)
(13866)
(13389)
(13385)
银行(13377)
(13080)
农业(13001)
(12838)
金融(12837)
(12468)
(12376)
理论(11415)
地方经济(10778)
环境(10513)
教育(10425)
机构
大学(210550)
学院(210384)
(94058)
经济(92233)
研究(82738)
管理(69477)
中国(65500)
理学(56522)
理学院(55725)
管理学(54822)
管理学院(54405)
(47659)
科学(46569)
(44697)
(43072)
研究所(38223)
中心(36173)
财经(33913)
(33861)
(33778)
师范(33593)
北京(32475)
(31564)
(30673)
经济学(30259)
(28808)
(27653)
师范大学(27025)
经济学院(26948)
科学院(24676)
基金
项目(121181)
研究(96066)
科学(94645)
基金(84956)
(72904)
国家(72234)
社会(60764)
科学基金(60249)
社会科(57536)
社会科学(57525)
(46103)
教育(45582)
基金项目(42959)
(39239)
编号(39085)
资助(35893)
成果(35029)
自然(34024)
自然科(33201)
自然科学(33194)
自然科学基金(32593)
(32323)
课题(30008)
重点(28297)
(28157)
发展(27067)
(26600)
中国(25768)
国家社会(25578)
(25224)
期刊
(119581)
经济(119581)
研究(79922)
中国(54192)
教育(38264)
(33782)
(31821)
管理(29848)
学报(29205)
科学(28209)
(26048)
金融(26048)
大学(23088)
农业(21948)
学学(20682)
技术(20452)
经济研究(19513)
财经(19128)
业经(18373)
(16802)
问题(16305)
(15469)
国际(14182)
世界(14012)
(11901)
图书(11588)
(11204)
论坛(11204)
技术经济(10510)
经济问题(10097)
共检索到361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定荣  
21世纪中国教学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非教学论”主张对教学论学科独立化的挑战 ;信息社会对教学论理论基础的冲击 ;丰富生动的教改实验与僵化、单一的教学论体系的矛盾。加强教学论与课程论关系的研究 ,促进教学论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拓宽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创建丰富多彩的教学论流派是 2 1世纪中国教学论发展的方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罗儒国  
在世纪之初,教学论学科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新进展,但也存在着基本概念模糊不清、研究对象尚不明确,教学论研究功利化倾向等问题。为了走出教学论学科发展的误区,实现教学论的科学化、现代化、中国化,教学论学科发展应兼顾“学科体系”建设和“问题研究”并举,分化研究和整合研究并重,积极探索对话合作机制、构建研究共同体,加强教学论学科制度建设,注重教学论研究者知识分子精神的自我形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坤庆  
21世纪中国教育哲学发展前瞻●王坤庆我们今天的时代,已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新时期,深入持久的社会主义改革不仅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也带来了人们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大踏步地迈向21世纪。教育,作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董秀华  
改革开放二十年 ,我国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新世纪 ,入世在即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促使我国教育更加对外开放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国际化。而作为教育国际化第一要素的人的跨国流动将呈现新的特点 :出国留学将继续升温 ,归国热潮即将来临 ,吸引海外留学生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国际化 ,因此我们必须以国际教育原则推进教育改革 ,充分调动和利用一切资源支持和鼓励国际教育 ,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 ,发挥大学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领头羊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若峰  
面对经济全球化 ,中国农村要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 ,必将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经营方式的变革 ,必须实现观念转变 :农业发展必须突出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 ,以科技创新为基础 ,实现农业产业和农民组织化 ,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深化体制改革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实现观念、制度和组织更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富德,刘金塘  
在全国人口逐步实现低增长的总趋势中,地区人口发展受社会、经济、人口控制能力的影响,仍有明显差异。揭示这种差异的程度、趋势,对于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缩小东、中、西差距,把握我国控制人口的潜力,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包括:全国务类地区在跨世纪过程中,在规模与速度上的差异;从生育更替水平到零增长的地区差异;人口最大可能增长度的地区差异;人口转变与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劳动力资源的地区差异等。文章除对各部分作出定量分析外,还揭示形成差异的人口学因素,并提出在可预见的人口差异中,进行宏观调节时,应注意到的重点、序次与对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森  赵鑫  
20世纪中国教学论的发展,是在引进和吸收国外现代教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扬弃、改造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大胆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建立中国现代教学论的过程。以20世纪中国教学论的发展作为教学论未来走向的立足点,由教学论"中国化"走向"中国式"教学论,从历史性、逻辑性、实践性和境界性四个层面推动中国教学论的发展是教学论学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也是提升教学论学术尊严和实现教学论学科价值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克明  谈松华  
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战略若干问题●郝克明谈松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研究。本课题在努力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调查分析我国经济、科技、人口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对教育...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岚清  
中国走向21世纪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16年了。16年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岚清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16年了。16年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对外开放成果显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光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取得更大进展,将对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作出愈来愈大的贡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苗作斌  
一、两大潮流虽然现在还没有进入21世纪,但是21世纪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有两股涌动的潮流在影响并推动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一个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革命,一个是曲折而又蓬勃的科学社会主义运动。这两大潮流自19世纪以来,就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胡善联  
本文对中国50年卫生改革进行了回顾,并对21世纪中国卫生改革的方向,从医疗保障制度、卫生服务体制及卫生执法监督体制三方面的改革发展趋势进行了估计和预测,通过国际经验的比较展望未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刘昌宇  唐代盛  
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2000年后社会转型特征明显。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口始终是我国追求发展全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基本国情,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要素。人口科学的本质是把握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最基本的特征和趋势性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完善包括人口学在内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社会形态变迁引致我国人口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表明对我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中国的经济建设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1979-1993年,GDP年均增长9.3%,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2%,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7%。现在,中国已经开始了全面工业化的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实践更为其加速发展、全面走向进步提供了无以估量的动力。可以预见,在未来的16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增长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活跃,更富有活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京文  
21世纪 ,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有两大趋势 :其一是科学技术继续加速发展 ,知识经济将成为主导的经济形态 ;其二是经济全球化。这两大潮流也冲击着中国 ,它既是挑战 ,也是机遇 ,我们必须正确对待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