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90)
2023(18958)
2022(15986)
2021(14906)
2020(12409)
2019(28411)
2018(28091)
2017(53606)
2016(29068)
2015(32708)
2014(32675)
2013(32568)
2012(30230)
2011(27461)
2010(27663)
2009(25889)
2008(25815)
2007(22969)
2006(20748)
2005(19135)
作者
(84496)
(70097)
(69765)
(66235)
(44944)
(33358)
(31684)
(27394)
(26696)
(25280)
(24094)
(23810)
(22614)
(22461)
(21837)
(21346)
(20870)
(20327)
(20136)
(20099)
(17644)
(17293)
(16834)
(16040)
(15730)
(15698)
(15609)
(15583)
(14055)
(13871)
学科
(127991)
经济(127818)
(101690)
管理(97073)
(89108)
企业(89108)
方法(51505)
数学(41293)
数学方法(40910)
中国(37344)
(37261)
(37250)
业经(35673)
(28525)
地方(27494)
农业(25484)
(24874)
财务(24797)
财务管理(24756)
(23846)
贸易(23826)
企业财务(23485)
(23162)
(23131)
技术(22440)
(22303)
理论(21332)
(21186)
银行(21142)
(20378)
机构
大学(421963)
学院(421572)
(177795)
经济(174178)
管理(166584)
研究(146264)
理学(142043)
理学院(140473)
管理学(138542)
管理学院(137743)
中国(114128)
(91913)
科学(86108)
(84778)
(73631)
(67758)
财经(66144)
研究所(66137)
中心(65172)
(64092)
(60115)
北京(59136)
业大(59007)
(54732)
师范(54266)
经济学(53390)
(52780)
农业(52661)
(51187)
财经大学(48860)
基金
项目(273865)
科学(216972)
研究(204843)
基金(199565)
(172438)
国家(170916)
科学基金(147557)
社会(131058)
社会科(124216)
社会科学(124186)
(105398)
基金项目(104995)
自然(93430)
教育(92791)
自然科(91233)
自然科学(91212)
自然科学基金(89623)
(88274)
编号(83058)
资助(81899)
成果(68552)
(61347)
(61104)
重点(60957)
(58271)
课题(57510)
国家社会(54191)
创新(53885)
(53109)
教育部(53062)
期刊
(207864)
经济(207864)
研究(133846)
中国(88444)
(67340)
管理(67156)
(63893)
学报(61448)
科学(59428)
大学(47686)
教育(47332)
学学(44576)
农业(44039)
(42169)
金融(42169)
技术(37350)
业经(34380)
财经(33493)
经济研究(32532)
(28774)
问题(26795)
(24731)
技术经济(22132)
(21625)
世界(20804)
图书(20616)
现代(20365)
理论(19861)
科技(19580)
国际(19221)
共检索到653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小明  
本文就中国制造业在21世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主要优势和差距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发展中国制造业的战略对策;同时论述了发展制造业应正确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江勇  余海丰  
由于诸多原因 ,与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大国相比 ,我国制造业的落后性十分明显。本文从这一现实出发 ,研究了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燕  
我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在告别短缺经济之后制造业企业却陷入了困境。目前,企业面临生产系统孤立化、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企业管理不能适应形势需求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就如何改变上述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功玉  邓晓岚  
本文阐述了21世纪制造业发展的五大趋势,即全球化趋势、信息化趋势、虚拟化趋势、智能化趋势和绿色化趋势。同时就我国如何应对制造业的变革提出了几点措施,如:把知识作为主要生产要素;建立战略联盟;进一步引入国际竞争机制;主动融入全球化;加快人才培养速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晓光  奚立峰  
中国轿车行业最近几年飞速发展,伴随着主机厂的发展,完整的零部件制造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部分零部件在国际上也具有了相当的竞争力并大量出口,在中国,形成了几个较大的零部件产业基地。专家预测,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后,轿车将大量进入家庭,现有的轿车生产格局将有很大的变化,伴随着这种变化,中国的轿车零部件生产格局也会变化。1.历史发展 中国的轿车产业是伴随着上海大众和天津夏利发展起来的,在1997年前,这两个企业分别占有市场的45%和23%。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指导下,很自然,上海和天津成为了我国轿车零部件生产的主要基地。由于夏利属于微型轿车,其产品技术含量与普通轿车有较大的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申祥  冯玉静  
研究目标:详细分析21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规模、结构及质量。研究方法:运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基于国民经济行业标准分类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进行数据匹配、统计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仍然偏低,制成品质量的相对优势不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东部地区出口产品质量相对中西部地区没有明显优势;产品的出口对外资依赖程度较大,私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较低;高新技术产品虽然出口规模扩大,但多数领域出口质量较低。研究创新:运用制造业产品层面微观数据,对出口产品结构和质量进行了动态分析,有助于较为全面地认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状况。研究价值:为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玉坤  张晓萍  颜永年  黄天佑  
自从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以来 ,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犹如强劲的季风席卷全球 ,在认识领域搅起了巨大的漩涡。针对当前认识领域的争论 ,论述了制造业不是“夕阳产业”的观点 ,并继而用发展的观点探讨了制造业本身内涵的扩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寿生  
本文分析了制造业在 2 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 ;按照“产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原则 ,分析了 2 0世纪末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并根据现有基础和市场空间 ,提出了 2 1世纪中国制造业有预期成长优势的十大产业 ;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度 ,提出了 2 1世纪振兴中国制造业的四大发展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若峰  
面对经济全球化 ,中国农村要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 ,必将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经营方式的变革 ,必须实现观念转变 :农业发展必须突出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 ,以科技创新为基础 ,实现农业产业和农民组织化 ,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深化体制改革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实现观念、制度和组织更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章光新  邓伟  王志春  
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特点和农业发展现状 ,提出水资源宏观调控与区域管理、水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和多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三大方略 ,保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解决我国食物安全问题 ,实现我国 2 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海发  
展望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光明。尽管任务艰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只要不断深化改革,多渠道增加投入,大力改善生产条件,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广泛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农业就一定会以崭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并在21世纪获得更大更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亚明  张文长  
本文以工业化发展道路为研究背景,探讨中国产业未来发展的驱动力。在对产业发展模式的演变进行对比分析基础上,基于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和中国国情的现实选择,提出21世纪中国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三股力量并进行深入诠释。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刘昌宇  唐代盛  
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2000年后社会转型特征明显。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口始终是我国追求发展全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基本国情,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要素。人口科学的本质是把握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最基本的特征和趋势性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完善包括人口学在内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社会形态变迁引致我国人口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表明对我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