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50)
- 2023(5127)
- 2022(4373)
- 2021(3744)
- 2020(3085)
- 2019(7168)
- 2018(7023)
- 2017(13516)
- 2016(7013)
- 2015(7988)
- 2014(8100)
- 2013(8312)
- 2012(8202)
- 2011(7918)
- 2010(8254)
- 2009(7762)
- 2008(7440)
- 2007(6760)
- 2006(6470)
- 2005(6045)
- 学科
- 济(61302)
- 经济(61269)
- 地方(18133)
- 管理(17338)
- 方法(16550)
- 数学(14713)
- 数学方法(14478)
- 业(13748)
- 地方经济(13226)
- 中国(11214)
- 学(10810)
- 企(9835)
- 企业(9835)
- 农(9479)
- 业经(9307)
- 农业(7010)
- 经济学(6885)
- 环境(6819)
- 制(6786)
- 体(6754)
- 融(6645)
- 金融(6644)
- 发(6222)
- 和(6047)
- 关系(5891)
- 财(5679)
- 产业(5471)
- 贸(5438)
- 贸易(5432)
- 资源(5214)
- 机构
- 大学(117160)
- 学院(115876)
- 济(61252)
- 经济(60113)
- 研究(48494)
- 管理(40073)
- 中国(35250)
- 理学(33535)
- 理学院(33062)
- 管理学(32393)
- 管理学院(32179)
- 科学(27572)
- 所(25400)
- 京(25226)
- 财(23931)
- 研究所(22853)
- 中心(20592)
- 经济学(20321)
- 财经(18977)
- 农(17969)
- 经济学院(17852)
- 江(17761)
- 经(17000)
- 院(16949)
- 北京(16687)
- 范(16291)
- 师范(16200)
- 科学院(15421)
- 业大(14734)
- 州(14194)
- 基金
- 项目(70869)
- 科学(55768)
- 研究(51897)
- 基金(51767)
- 家(45320)
- 国家(45010)
- 科学基金(37614)
- 社会(34963)
- 社会科(33193)
- 社会科学(33185)
- 基金项目(26258)
- 省(26023)
- 教育(22898)
- 自然(22422)
- 划(22280)
- 资助(22088)
- 自然科(21887)
- 自然科学(21882)
- 自然科学基金(21452)
- 编号(19748)
- 发(17432)
- 成果(17053)
- 重点(16362)
- 部(15987)
- 国家社会(15276)
- 发展(14568)
- 展(14390)
- 课题(14330)
- 济(14306)
- 经济(14182)
共检索到193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薛荣久
认识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明确其特点,探讨21世纪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方法,这是本文的中心。 一、21世纪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21世纪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有许多有利的因素。 (一)东北亚地区政治形势趋于稳定 目前,在东北亚虽然还存在俄、日间的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金明善
近年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面向21世纪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将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我国作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应及时制定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对策,以把握时机迎接挑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何喜有
东北亚地区作为亚洲经济腾飞的中心将在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一个关键角色,因此,东北亚各国应消除障碍,加强合作。针对各国对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不同建议,本文提出了加深和扩大合作的有效途径和实质性方案,认为建立东北亚开发银行、实施图们江开发计划、促成东北亚能源合作组织等都是可行的。当然,合作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政治稳定与地区安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塚本知行 余昺雕
一、会议简况 1992年8月5日至8日,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和珲春市政府在珲春市召开了“珲春开发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我作为日方代表之一有幸参加了这次盛会。吉林大学同综合研究开发机构的交流,迄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机构”的前理事藏褂直忠先生应邀在吉林大学作过有关战后日本经济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关联友
面向21世纪东北亚经济的发展与合作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关联友近几年来,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东移,亚太经济的崛起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更是令人瞩目,该地区被认为是世界最具有生机和最充满希望的地区之一。21世纪既是“亚太世纪”也是“东北亚世纪”...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和春红 刘昌明
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特别是中日韩合作,一直以来都进展缓慢,似乎动力不足、机制匮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因素,东北亚地区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并不能一概而论,既需要综合分析,也要做具体分析;应当从更为微观的层面具体分析东北亚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度在各领域中的差异。从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来看,东北亚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是十分显著的,并且也存在"集体行动的困境"。有能力供给地区公共产品的国家,以中日韩三国为主,但是尚未能够合作建立起相应的、服务于本地区的制度安排。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主体除国家和政府、以及宏观层面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区域性及次区域性组织以外,微观层面的跨国公司、地方政府等,还需进一步拓展,为东北亚经济合作提供微观层面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
东北亚 地区经济合作 内生动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涛 于国政
本文运用国际经贸地理、世界经济地理及区域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以东北亚地区特定地理空间为背景,探讨其经济合作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东北亚 经济 重点领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龙山
综观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双边合作稳步发展,多边合作相对滞后。一、双边贸易和双边经济技术合作(一)东北亚各国对华贸易额稳步增长。近两年,在中国对外贸易额增幅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东北亚各国的对华贸易额却在稳步上升。1996年,中日贸易额突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一、韩国的新举措与中韩经济贸易韩国经济的增长率曾跃居“四小龙”榜首。但近年来发生了新的变化。1992年韩国外贸增长率仅为3.3%,大大低于香港(21%)、台湾(10.4%)和新加坡(6.4%)。这引起韩国经贸界人士的普遍关注。韩国外贸协会认为,韩国进出口增长率减低,主要是由于货币紧缩政策导致经济放慢。金泳三总统上台后就韩国的新经济政策问题发表讲话时,强调韩国经济在“稳定中求发展”。韩国政府将对企业包括金融活动放宽限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连有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经济的迅猛崛起令世界瞩目。在世纪交替之际的新的世界经济格局里,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将会由于区内各国家采取更为积极的振兴经济政策而继续充满活力,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亦将在世界经济、全球贸易持续增长的带动和区内国家共同推进下更加趋向活跃。区域经济合作虽然仍存在一些需努力克服的问题,但促进合作发展的有利条件多于不利条件,积极因素胜于消极因素。东北亚地区具有成为未来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心的潜力,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地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中树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不断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虽然还受到地缘政治、机制不健全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但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日俄关系的改善、中国政府的加大投入,将为东北亚地区在21世纪开展更广泛的合作提供机遇。21世纪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应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合作。为此,建立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机制和协商机制,形成区域经济模式和地区安全机制将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关键词:
21世纪 东北亚区域合作 合作机制和框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汉超
目前,世界经济在趋向国际化的同时,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也日益发展。欧洲共同体将于1992年形成统一大市场,一些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1991年6月13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酝酿已久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北美共同市场的谈判终于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拉开了序幕。美加墨三国贸易区将成为一个拥有3.6亿人口、年产值6万亿美元的北美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随着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东北亚地区目前在经济合作与发展方面已具备了很多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种形势,在东北亚地区,应加强城市的建设与开发,促进城市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以此为纽带,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近来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已从构想阶段进入实质阶段,从而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课题,对此加以充分研究,必将对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关键词:
东北亚和平与发展,城市间经济交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振辉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东北三省、日本、北南朝鲜、蒙古和现俄罗斯联邦的西伯利亚与远东,这是一个地域辽阔、工业集中且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据专家估测,这里集中了亚洲10%的人口,70%的国民生产总值。近些年来,随着地区内各个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缓和和改善,经济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形式不断增加,双边和多边的经济贸易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1990年,我国在这一地区的贸易额已占当年外贸总额的25.3%,日本在这一地区的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13%。其他国家在这一地区的贸易比重也在迅速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