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6)
2023(10511)
2022(9045)
2021(8077)
2020(7023)
2019(15936)
2018(15524)
2017(30160)
2016(16525)
2015(18676)
2014(19065)
2013(19157)
2012(18313)
2011(17084)
2010(17376)
2009(16277)
2008(16097)
2007(14770)
2006(12930)
2005(12014)
作者
(51776)
(43713)
(43445)
(41775)
(27954)
(21022)
(20029)
(17073)
(16341)
(15501)
(15146)
(14602)
(14178)
(14076)
(13776)
(13552)
(13184)
(12995)
(12696)
(12502)
(10991)
(10832)
(10562)
(9965)
(9886)
(9802)
(9733)
(9495)
(8929)
(8700)
学科
(93549)
经济(93460)
管理(45823)
(42009)
方法(36050)
(33410)
企业(33410)
数学(31745)
数学方法(31483)
地方(22530)
(20347)
中国(20161)
(19755)
(17661)
业经(16665)
地方经济(14766)
(14409)
农业(13331)
(13126)
贸易(13120)
(12653)
金融(12651)
(12606)
(12436)
环境(12150)
(11878)
银行(11845)
(11341)
理论(10917)
(10788)
机构
大学(257258)
学院(254798)
(114829)
经济(112523)
研究(94119)
管理(93290)
理学(79926)
理学院(78900)
管理学(77571)
管理学院(77069)
中国(69797)
科学(58086)
(54289)
(50255)
(49929)
(46091)
研究所(45353)
中心(41874)
财经(40150)
(39144)
业大(38051)
经济学(36853)
农业(36441)
(36315)
北京(34257)
(33980)
师范(33639)
(33032)
经济学院(33013)
(30685)
基金
项目(164874)
科学(129578)
基金(120373)
研究(117111)
(106148)
国家(105335)
科学基金(88604)
社会(75913)
社会科(71960)
社会科学(71940)
(63845)
基金项目(63485)
自然(56879)
自然科(55510)
自然科学(55491)
自然科学基金(54534)
(54309)
教育(53314)
资助(49576)
编号(45769)
重点(37985)
成果(37957)
(37071)
(37053)
(33480)
课题(32245)
国家社会(31922)
科研(31698)
创新(31530)
教育部(31317)
期刊
(132630)
经济(132630)
研究(77843)
中国(48788)
学报(43147)
(41457)
(39258)
科学(39115)
管理(34034)
大学(31663)
学学(30001)
农业(27647)
(23406)
金融(23406)
教育(22540)
经济研究(22053)
技术(21473)
财经(21167)
业经(18732)
(18368)
问题(17356)
(14846)
技术经济(14709)
(13702)
统计(13650)
世界(12730)
(12389)
(12055)
商业(11973)
资源(11847)
共检索到387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伍华佳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整个经济发展的浪潮,是任何国家无法回避的,其终极则是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其主要特征是民族国家边界的逐渐模糊和国家间经济体制和规则的不断趋同。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个历史进程,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过程。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是通过区域自由贸易往来及科学技术进步而实现的。超越国界的资本、技术、信息、管理和劳动力等有限的生产要素在全区域范围中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获得效用最大化,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和比较利益,扩大区域内...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伍华佳  
21世纪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构想的建立是在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趋势下产生的。文章就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建立的意义和影响因素作了详尽的分析,认为首先应加强三大次区域的经济合作,其次应在双边合作与小区域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最后在东盟“10+3”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形成“东盟共同体”。作者还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建立的宗旨、原则和运作机制作了探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欣  
东亚各国目前在货币领域的合作严重滞后于贸易合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东亚货币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传统的OCA标准,目前东亚各国内部经济条件差异较大,而且这种差异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进行深层次货币合作的成本较高。基于经济冲击对称性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中日韩三国货币冲击的对称性较高,但是在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方面存在非对称性,而且这种非对称性在短期更为明显。与日韩相比,中国与东盟之间经济冲击的对称程度相对较高,具备一定的合作优势。因此中国应以贸易合作为基础,加强同东亚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往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勤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浪潮中,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兴起。作为区域经济的微观基础之一,华商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并在东亚区域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当代华商是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重要力量,华商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和经济网络扩展,将推动区域产业分工和生产经营网络的格局变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童笛  张文彬  
本文运用动态因子模型和B-B算法,以1993q1-2008q3时间段内GDP季度数据为基础,考察了东亚十国(地区)共同经济周期及其具体特征。再根据动态因子模型得到的参数,比较了东亚各国(地区)和共同经济周期的相关性。我们发现,除中国和共同周期的关系不大,东亚其他国家(地区)和共同周期的关系比较紧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明勤  
面对欧洲、美洲两大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东亚地区也在积极蕴酿建立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并已提出了“东亚经济圈”、“黄海经济圈”、“日本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等等构想,以便与欧美两大经济集团相抗衡。东亚地区一般泛指西太平洋的亚洲地区,即亚太地区。而本文讨论的东亚地区主要指中国、日本、“四小”和东盟(新加坡除外)诸国四个组成部分,为区别起见,故称“东亚区域”。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建民  
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剧烈变化。一方面,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又推动着经济一体化;另一方面,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风起云涌,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和向南美延伸,欧盟东扩。与大西洋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蓬勃发展相比,东亚区域合作显得非常滞后。没有区域经济合作,东亚各国在全球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过程中就会永远处于较低地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泓  
日本作为亚洲经济强国,实施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将决定东亚经济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区域战略的转变并探讨其参与东亚合作的障碍性因素,得出日本只有增进亚洲认同感,循序渐进地开展合作,积极发挥大国作用,才能分享区域一体化的巨 大利益的结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余昺雕,李秀敏  
90年代以来 ,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在多种动力的推动下 ,突飞猛进地发展。但目前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仍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因素。要克服这些障碍 ,加快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就必须调整该地区的大国关系 ,建立多层次的、小范围的区域合作组织 ,并针对东北亚政治经济形势复杂的特点 ,将经济发展与合作放在首位 ,走“以经促政”的道路 ,最终实现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的目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刁慕蓉  程永锋  
区域货币一体化是区域性经济组织为开展区域性金融合作与协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适应性选择。东亚地区货币合作是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最 优货币区理论,对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培勇  温来成  
在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全新的国内外市场环境。要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必须完成三大任务,一是有效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走共同富裕之路;二是在开放经济系统条件下,以全国统一市场和国际市场为导向,建立合理的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体系,各区域能够充分发挥各种比较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建民  支大林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事业蓬勃发展。但是,过去由日本主导或作为“头雁”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和中国的腾飞已荡然无存,东亚在经济合作中主导力量缺位。谁又能在东亚区域合作中发挥领导的作用?当前,中日尚不可能,东盟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可发挥统招者的作用。东亚各国以及其他参与国亦惟有借助于东盟这个主导平台,才能更好、更快、更顺利地走向区域经济合作和奔向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光明大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志勇  
2016年全球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就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特别是其正式签署退出TPP后,对东亚已经或正在谈判的双边或多边自贸协定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一直受到各国的关注,特朗普当选后的政策走向必然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特朗普的政策走向,看清形势,把握机遇,采取对策应对可能面临的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金成男  赵宗柱  
东亚区域合作以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客观条件与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区域内贸易快速增长、东亚积极参与全球性的生产体系、区域经济合作发生实质性进展。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首要目标,而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将出现3个“10+1”自由贸易区的格局,在这一过渡模式的影响和推动下,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并逐渐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恒  
东亚区域合作面临许多难题,贯穿“东盟方式”的“10+3”合作是东亚目前的主导形式,但这一合作的诸多缺憾使东亚区域合作很难沿这一方向深入下去。2002年初,小泉纯一郎在新加坡描述了一个称为“东亚共同体”的设想,实际是鼓吹以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网而非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式来实现东亚的区域合作。的确,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网的方式不但符合东盟强调自立的合作原则,也迎合了外部特别是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易为各方接受,却从根本上堵住了东亚通往更具机制化合作的道路。笔者认为东亚区域合作的必然选择是大国协调为基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这虽然需要一个艰难的调整过程,但却是在全球化条件下保障东亚各国利益的惟一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