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8)
- 2023(8971)
- 2022(8166)
- 2021(7825)
- 2020(6496)
- 2019(15192)
- 2018(15232)
- 2017(29641)
- 2016(16269)
- 2015(18302)
- 2014(18409)
- 2013(18154)
- 2012(16512)
- 2011(14765)
- 2010(14476)
- 2009(13003)
- 2008(12419)
- 2007(10553)
- 2006(9035)
- 2005(7723)
- 学科
- 济(59830)
- 经济(59765)
- 管理(44529)
- 业(41969)
- 企(35596)
- 企业(35596)
- 方法(30333)
- 数学(26227)
- 数学方法(25882)
- 学(15741)
- 农(15361)
- 中国(14458)
- 财(14200)
- 业经(13209)
- 地方(12261)
- 贸(11109)
- 贸易(11105)
- 理论(11090)
- 易(10795)
- 和(10612)
- 农业(10307)
- 技术(9886)
- 环境(9861)
- 务(9426)
- 财务(9354)
- 财务管理(9339)
- 制(9268)
- 教育(8921)
- 企业财务(8810)
- 划(8638)
- 机构
- 大学(226947)
- 学院(224692)
- 管理(91723)
- 济(81421)
- 理学(80514)
- 理学院(79624)
- 经济(79477)
- 管理学(78090)
- 管理学院(77719)
- 研究(74081)
- 中国(52197)
- 科学(50471)
- 京(48983)
- 农(38400)
- 所(37934)
- 业大(37920)
- 财(35459)
- 研究所(35223)
- 中心(32974)
- 江(31162)
- 北京(30926)
- 农业(30171)
- 范(29919)
- 师范(29619)
- 财经(29391)
- 院(27630)
- 经(26762)
- 州(25792)
- 技术(25173)
- 师范大学(24048)
- 基金
- 项目(163372)
- 科学(126499)
- 基金(117088)
- 研究(116569)
- 家(103248)
- 国家(102402)
- 科学基金(87156)
- 社会(69934)
- 社会科(66127)
- 社会科学(66109)
- 省(64553)
- 基金项目(63372)
- 自然(59435)
- 自然科(58027)
- 自然科学(58014)
- 自然科学基金(56938)
- 划(54395)
- 教育(53143)
- 资助(48633)
- 编号(47864)
- 成果(38265)
- 重点(36163)
- 部(34923)
- 发(33980)
- 创(33828)
- 课题(32714)
- 科研(31916)
- 创新(31460)
- 计划(30645)
- 大学(30091)
共检索到310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廖立 涂登云 云虹 周桥芳 黄俊
分别采用常规窑干工艺和气干—窑干联合干燥工艺对20 mm厚尾赤桉锯材进行了干燥试验,并对2种工艺的干燥速度、干燥质量和能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种工艺的干燥质量均达到GB/T 6491-2012《锯材干燥质量》二级材标准;常规窑干工艺的周期为310 h,气干—窑干联合干燥工艺的周期为406 h,比常规窑干法多96 h;采用联合干燥法,可节约能源67.4%。
关键词:
尾赤桉 锯材干燥 气干 窑干 干燥质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刁海林 白灵海 唐贤明 莫理 唐继新 罗建举
进行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锯材干燥中试,验证中试干燥基准的正确性,以求获得适于红锥生产应用的干燥基准。采用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强制气流循环式干燥窑,在给定的中试干燥基准下对红锥锯材实施干燥试验,并按照国家标准(GB/T 6491-1999)进行锯材干燥质量评定。中试结果表明:红锥锯材平均终含水率为7.24%,厚度含水率偏差为2.37%,应力指标为4.12%,平均顺弯度为0.17%,横弯度为0.25%,扭曲度为0.24%,瓦弯度为2.55%,纵裂度为3.31%,截面收缩为5.793%,无内裂,干燥至含水率12%时所用时间为138 h(5.75 d),干燥速度为0.31%.h-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冲 张振伟 夏朝彦 涂登云 郑敏 范文俊
以25 mm厚浸渍毛白杨木材为研究对象,基于百度实验法,根据浸渍木干燥特性,得到浸渍毛白杨木材的干燥工艺.结果表明:浸渍后杨木干燥特性的初期开裂等级降低,但内裂、截面变形、干燥速度的等级提高.采用此干燥工艺,干燥周期为12.74 d,各项可见缺陷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能满足实木地板的加工要求.
关键词:
毛白杨 浸渍锯材 干燥工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曦依 李芸 全鹏 韦妍蔷 李昀彦 熊幸阳 谢杰 李贤军
以速生马尾松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常压过热蒸汽对其进行干燥脱脂一体化处理,系统研究了干燥脱脂过程中马尾松木材内部温度及含水率变化规律,讨论了过热蒸汽温度对锯材干燥速率、干燥质量、颜色、表面溢脂及微观构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过热蒸汽干燥脱脂过程中,锯材内部温度及含水率变化可分为快速升温加速干燥段、恒温恒速干燥段和升温减速干燥段三个阶段,干燥速率介于0.140.26%/min,过热蒸汽温度对干燥速率影响非常显著;过热蒸汽干燥脱脂材可达到锯材干燥质量指标二级以上标准,与常规干燥材相比,发生的表裂缺陷少,140℃
关键词:
马尾松 锯材 过热蒸汽 干燥 脱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咏泽 周永东
【目的】比较柳杉锯材过热蒸汽干燥与常规干燥后锯材的干燥质量、微观构造和力学性能,探讨过热蒸汽干燥柳杉锯材的适用性,为柳杉木材的高附加值利用、降低加工过程能耗、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进行过热蒸汽干燥和常规干燥试验,依国家标准对干燥质量和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不同干燥条件下木材微观构造的变化。【结果】50 mm厚柳杉锯材过热蒸汽干燥的干燥周期为110 h,平均干燥速率为1.18%·h-1;而常规干燥的干燥周期为193 h,平均干燥速率为0.64%·h-1。从含水率和应力方面分析,
关键词:
过热蒸汽干燥 常规干燥 柳杉锯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世春
As for drying the thick timber of Schima superba, the drying time is longer while using a normal temperature drying technology. By means of organically combining normal temperature drying with normal pressure superheated steam drying, not only could the drying time be reduce but drying quality was i...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喜明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紫椴小径材,对其材性进行了研究,进而解决干燥工艺,提高干燥质量。通过研究小径材的构造和物理力学性能,并和成材作比较,研制高温干燥基准,提高紫椴小径材的干燥合格率。一、试材、试验设备及方法试材采自黑龙江省尚志县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林场,条件见表1。试验设备利用自行研制的间歇式电热真空干燥机,工艺试验共进行三次,每次均对试材进行质量统计,测试试材缺陷。选取5块试验板,3块含水率检验板,包括心材板、边材板、应力检验板各1块。检验板和试验板端头用铝箔纸封涂,检验板每4h称重一次。
关键词:
紫椴小径材 高温干燥 干燥工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西平 郭明辉 朱熙岭
通过对小径木白桦锯材进行常规干燥试验,检测了锯材干燥后的可见干燥缺陷,分析了影响小径木锯材干燥质量的因素.考察的因素包括:小径木的木材性质、加热方式、径弦材类型、锯材在干燥室中的位置及锯材的加工尺寸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小径木材质差、变异性大是锯材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发生弯曲、变形的根本原因;加热方式是影响锯材干燥质量的重要因素;径弦材类型、锯材在干燥室中的位置及锯材的尺寸误差对锯材的干燥质量也有一定影响.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提高小径木锯材干燥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小径木 白桦锯材 干燥质量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杰 谭宏伟 郝晓峰 李贤军 熊幸阳 郑敏 全鹏
以白橡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热压机对其进行干燥处理,系统研究了初含水率对木材温变特性、干燥速率、干缩特性、干燥缺陷和微观构造的影响规律,探明白橡锯材的热压干燥特性。结果表明:热压干燥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干燥方法,将初含水率为14%~75%的木材在温度为140℃、压力为0.1MPa的条件下干燥到2%以下终了含水率仅需120~210 min,木材干燥速率随着初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初含水率较高的木材在热压后会产生严重内裂和皱缩缺陷,当木材初含水率降至15%以下时,热压后无内裂缺陷产生,截面变形也明显减小;随着初含水率的增加,木材厚度干缩系数呈增加趋势,而宽度干缩系数则呈下降趋势。通过观察木材的横切面微观结构发现,高初含水率试件的内裂沿木射线生成,其早材大管孔部位可观察到明显压缩。
关键词:
热压干燥 白橡 干燥速率 干燥缺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陆钊华 徐建民 白嘉雨 周文龙
对海南岛乐东尖峰岭和琼海上土甬的 8年生细叶桉和赤桉共 15个种源 (含刚果 12号桉 )的木材进行了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宽度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 ,两树种的基本密度及纤维长度在种源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 ,纤维宽度差异较小 ,变异大小排序 :木材纤维长度 >基本密度 >纤维宽度。赤桉的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值较细叶桉更易受环境影响。不同种源的树皮厚度差异显著 ,不同方位间的树皮厚度有差异 ,北向最厚。种源间不同取样等分对纤维长度影响极显著 ,径向距髓心越远的取样部位纤维长度值越大。经综合比较 ,细叶桉 13544、14 4 2 4和赤桉 12 187、14 917、14 918为生长速度与材性均优良...
关键词:
细叶桉 赤桉 种源 材性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坚 李坚 刘一星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对木材-SiO2醇凝胶复合材的干燥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到木材的包围,木材-SiO2醇凝胶复合材的超临界干燥工艺条件最终确定为动态和静态干燥温度为50℃,动态和静态压力为25MPa,动态干燥时间为180min。经扫描电镜观察,木材-SiO2气凝胶在微观上有良好的网络结构,SiO2气凝胶与木材有良好的结合并保持木材的孔隙结构。通过透射电镜观测,所制备的木材-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中的SiO2气凝胶是由直径约13~300nm的SiO2颗粒构成的连续网络结构。超临界CO2流体干燥的木材-SiO2气凝胶复合材表现突出的增容现象,由于紫椴与西南桤木结构不同,两者的增容率有较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馨蕾 李凯夫 陈文军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用不同工艺参数压制白千层-尾巨桉中密度纤维板(MDF),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木片的蒸煮压力对白千层-尾巨桉MDF静曲强度和吸水厚度膨胀率影响较大,而白千层木片与尾巨桉木片的混合比例则对内结合强度影响较大;对4.4 mm厚MDF试验成品的各项性能进行极差分析,得出在白千层与尾巨桉混合比例为1∶1、蒸煮时间为13 min、蒸煮压力0.95 MPa的条件下MDF的质量为最好,符合GB/T 11718-2009中对普通型中密度纤维板的性能要求。
关键词:
白千层 尾巨桉 中密度纤维板 正交试验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鲍咏泽
论文以柳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常压过热蒸汽干燥对柳杉锯材的干燥质量、微观结构以及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干燥过程中边界层的特点,以及过热蒸汽干燥过程中传热传质规律,构建了一维传热传质模型,为过热蒸汽干燥柳杉锯材提供理论依据,对促进人工林木材高效高附加值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试验条件下,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干燥质量和微观构造方面。过热蒸汽干燥柳杉锯材达到锯材干燥质量国家标准二级质量要求,合格率为89%。过热蒸汽干燥后柳杉径切面的纹孔膜破坏程度大于常规干燥和气干材,提高了木材的渗透性,干燥速率较常规干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庞凤艳 黄晓山 吕蕾
由于森林资源总体质量的下降,木材生产中小径木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小径木因其径级小、材质不稳定等缺点,使用受到限制。如何充分开发和高效利用小径木资源,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小径木大多作为木片、造纸和人造板的原料,这种利用方式投资大、产品单一、资金回收慢、经济效益低。而将小径木经过优化选材、优化设计和优化工艺的方法,加工成集成材、重组木等,可改善或提高小径木材质,克服径级小、利用单一的缺点,满足市场对木材的旺盛需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世春 杨文斌
应用高温干燥与常温干燥有机结合的工艺技术(简称蒸汽综合干燥法),对意杨25mm厚板材进行处理,在预热阶段进行充分的汽蒸处理,而后进入常压过热蒸汽干燥工艺阶段,当含水率降到25%时,转入常温干燥工艺阶段,直到干燥阶段结束。这样既缩短了干燥周期又提高了干燥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干燥窑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
意杨薄板材 高温干燥 常温干燥 干燥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