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3)
2023(8110)
2022(6609)
2021(5985)
2020(4553)
2019(10647)
2018(10035)
2017(17795)
2016(9485)
2015(10746)
2014(10710)
2013(10573)
2012(10451)
2011(9729)
2010(9883)
2009(9126)
2008(8964)
2007(7779)
2006(7324)
2005(7059)
作者
(28168)
(23643)
(23385)
(21986)
(15152)
(11315)
(10645)
(9041)
(8962)
(8478)
(8111)
(8033)
(7699)
(7534)
(7517)
(7100)
(6908)
(6737)
(6732)
(6691)
(6008)
(5794)
(5690)
(5509)
(5365)
(5317)
(5303)
(5197)
(4747)
(4685)
学科
(48247)
经济(48198)
(24446)
管理(22065)
中国(19168)
地方(17973)
(17234)
企业(17234)
(15074)
业经(12688)
方法(10686)
农业(10528)
地方经济(10211)
(10104)
(9780)
金融(9780)
(9409)
银行(9398)
(9258)
(8992)
贸易(8980)
数学(8735)
数学方法(8665)
(8631)
(8340)
(8259)
(7882)
环境(7862)
发展(7540)
(7519)
机构
学院(135244)
大学(133241)
(59956)
经济(58744)
研究(57788)
管理(47377)
中国(44860)
理学(38755)
理学院(38175)
管理学(37634)
管理学院(37356)
科学(33380)
(30851)
(29809)
(27249)
研究所(26656)
中心(25861)
(24088)
(22161)
(21441)
师范(21268)
(20834)
北京(20626)
财经(20091)
农业(18275)
(18227)
(18219)
经济学(17940)
业大(17664)
科学院(17480)
基金
项目(84388)
科学(66614)
研究(65506)
基金(58980)
(52184)
国家(51226)
科学基金(42583)
社会(42127)
社会科(39851)
社会科学(39839)
(33699)
基金项目(30332)
教育(28632)
(28370)
编号(26679)
(25642)
自然(24477)
自然科(23831)
自然科学(23826)
自然科学基金(23384)
资助(23082)
成果(22590)
发展(21173)
(20789)
课题(19906)
重点(19769)
(18087)
(17820)
国家社会(17574)
创新(16666)
期刊
(79168)
经济(79168)
研究(49588)
中国(38235)
(24206)
教育(20369)
管理(20148)
科学(19901)
学报(19815)
(19676)
(17754)
金融(17754)
农业(16868)
大学(15332)
业经(14095)
学学(13980)
经济研究(13083)
技术(12283)
财经(9846)
问题(9709)
(9512)
世界(8735)
(8663)
(8640)
国际(8465)
图书(7992)
(7415)
论坛(7415)
资源(7120)
(6996)
共检索到239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邹志强  
长期以来,很多阿拉伯国家积累了严重的"发展赤字"和"治理赤字",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困境,面临严重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以及地缘政治挑战。能源是对阿拉伯国家发展具有系统性影响的关键领域。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阿拉伯国家实现发展转型提供了指导框架和新的机遇,有利于推动其进行超越能源依赖的经济结构转型、聚焦民生问题的社会秩序重建、探索以可持续发展为引领的国家治理道路。根据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体系,阿拉伯国家需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构建有利于经济转型、社会包容和环境可持续的发展机制,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治理能力,并根据自身发展条件在经济、社会与环境三大领域分别设定并推进优先发展议程。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刘冬  
为提升经济现代化水平,实现多样化发展目标,2010年前后,很多阿拉伯国家都出台了以打造国家竞争优势、融入全球产业链为主要目标的工业制造业发展战略。丰富的能源资源储备、优越的国际贸易条件为这些阿拉伯国家推进工业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工业制造业领域的国际产能合作是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阿拉伯国家工业基础薄弱、中阿产业链相距较远、中国企业在阿建立“根植性”存在困难、境外园区未能成为企业投资孵化载体等因素的制约,中阿在工业制造业领域的产能合作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结合阿拉伯国家推出的工业制造业发展战略以及中阿产能合作的具体阻碍,中国需根据阿拉伯国家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产业链特点,科学推进对阿产业投资,为阿工业发展战略转型提供智力支撑,进而推动双方在工业制造业领域的产能合作取得突破。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佳   艾哈迈德·哈桑  
进入21世纪后,绿色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话题,多个阿拉伯国家相继提出了绿色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阿拉伯国家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主要由其作用主体、金融投资、绿色科技及绿色理念构成。在这些因素的主导下,近年来多个阿拉伯国家在绿色经济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面临着转型困境,需要解决国家优先事项议程、产业平衡及中小企业发展滞后、技术转让需求增加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济、可持续发展财政拨款和社会融资贫乏等问题。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绿色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绿色经济发展的经验与策略为阿拉伯国家提供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战略应和、技术转移、对外投资和智库交流四个方面。伴随阿拉伯国家绿色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该领域的合作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机遇。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徐丽莉   张可心   宋欣阳  
非洲阿拉伯国家长期整体医疗水平不高,每个国家面临的医疗卫生问题背后成因各不相同,深受各自社会状况的影响。医疗卫生情况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复合性的特点。在当前全球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医疗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本文聚焦于以非洲阿拉伯十国为中心的中阿卫生发展合作,从非洲阿拉伯国家医疗卫生治理的问题与特点出发,深入探讨中国参与非洲阿拉伯国家卫生发展合作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文章系统性地回顾了中国与非洲阿拉伯国家60年卫生发展合作历程,并特别关注双方医疗合作中的重点领域——中医药在卫生发展合作中的实践情况,旨在积极探索双方卫生发展合作支持途径,为中阿卫生发展合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提供积极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雁斌  载德  
阿拉伯国家在过去几年中已成为中国主要的贸易国之一。根据中国的估计,从短期看,阿拉伯国家所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将增加到10万亿美元。很明显,由于这些国家有能力提供原材料、能源和其他商品,中国公司在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关系方面投入更多。反过来,阿拉伯国家对中国的投资水平相对较低。这种情况的出现部分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封闭性,在做出改善的2015年前,中国前并没有明确的对阿战略。随着阿拉伯政策白皮书文件这一战略政策的出台,中国宣布将与阿拉伯国家在战略层面进行合作,以确保与某些阿拉伯国家关系的灵活性。除此之外,在政治维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维度上的初步协调一致,也增加了中阿之前的相似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议程》),系统规划了今后15年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蓝图,设立了17个大目标、169项子目标,涉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方面内容,涵盖消除贫困与饥饿、健康、教育、性别平等、水与环境卫生、能源、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根据国际专家的解读,《议程》中有两个目标与职业教育直接相关。其中,目标4为"确保包容性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目标8为"促进持久、包容性和可持续的经济增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英敏  贾瑞棋  
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的参与及行动对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具有重要意义。荷兰大学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路径。在人才培养方面,开设相关课程及学位项目,培养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行动者;在科研创新方面,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研究,推动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密切耦合的成果产出;在社会服务方面,建立广泛、多元的合作伙伴关系,产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要的社会联动效应。荷兰的经验显示,大学在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时,应从多方面改革大学系统,使大学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价值传播者、知识贡献者及合作组织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淑伟  
在"一带一路"布局中,阿拉伯地区作为"一带"与"一路"的交汇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当前,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贸易发展迅速,规模持续扩大,贸易商品种类比较集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且双边贸易的地位迅速提升,合作深度不断得到拓展。文章认为,双方应进一步以能源贸易合作为基础做大双方贸易规模,以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为契机,扩大对阿拉伯国家制成品出口;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奠定与阿拉伯国家未来贸易的新起点,不断扩大我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发展深度与广度,并为我国"一带一路"的实施提供助力。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刘磊  
在当前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数字经济是各国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数字发展战略上高度契合,都致力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和促进数字经济国际合作。阿拉伯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差异较大,海合会国家在信息与通信技术指标方面处于与发达国家相当的先进水平,而其他阿拉伯国家则大多属于中低收入经济体,处于数字化发展起步阶段。在开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过程中,中国注重针对各国的具体情况来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经过多年的努力,中阿双方已在数字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智慧城市、人才培养等合作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推动了阿拉伯各国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与阿拉伯国家的务实合作也为中国与其他国家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中国内外双向融合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完善。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赵跃晨   姜文静  
阿拉伯国家能源转型已走到“十字路口”。作为全球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拉伯国家努力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此举既关乎自身前途命运,又牵动着全球能源格局。本文在分析全球能源转型规律和机制的基础上,从“转型意愿”与“转型能力”两个维度分析阿拉伯国家在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过程中步伐不一致的原因。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阿拉伯油气出口国的能源转型呈现“进取”和“回流”的趋势,油气进口国呈现“发展”与“滞缓”的趋势。尽管阿拉伯国家由于资源禀赋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转型路径,但其背后的驱动机制却是相似的。只有当“转型意愿”与“转型能力”相匹配时,能源转型才能呈现向好趋势。为验证以上假设,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油气出口国和油气进口国进行求异比较研究,相关结果支持以上假设的同时,回溯了阻滞阿拉伯国家构建清洁低碳能源结构的根源,也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打造互惠互利、长期友好的能源战略伙伴关系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金萍   张旭   陈翔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构建了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体系,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要务和行动目标。研究显示,2015年以来,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等金砖国家按照联合国总体框架及本国具体情况,采取切实行动积极推动落实2030年议程,积极组织开展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大力探索SDGs数据生产方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四国在数据可获得性和各项指标的落实上均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有部分项目需进一步加强。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上述四个金砖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监测工作和进展情况,提出对我国监测SDGs的经验借鉴,包括组织管理、数据生产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光辉  朱谷生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不断深入,沿线国家和地区双边贸易规模必将持续扩大,物流量也将快速增长。在这样的综合作用之下,国际贸易结构不断调整,要求更加便捷、高效、顺畅的国际物流体系提供支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节点建设、通道效率和物流体系对"一带一路"倡议成效具有决定性影响,是我国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铁路物流、航空物流在运行效率、物流通道建设、协同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系统整合升级与经济发展合作,必须把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节点有效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意  
近年来,国际发展援助体系正经历着深刻变化,新兴经济体成为国际发展合作新格局中的重要建设性力量,由它们主导的南南合作方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兴援助国群体中的海湾阿拉伯援助国作为国际援助体系的新生力量,其表现尤为突出。本文以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为例,探讨该基金会对外援助的动因,分析基金会对非洲国家援助取得的成就和影响。科威特等阿拉伯援助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开展对外援助时更强调援助主体与援助客体之间的平等与合作关系。这些国家因提供的援助额度大,占据国民总收入比例高,涉及国家和地区广,不但成为新兴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房丽军  
中阿贸易比重平稳上升且上升速度较快,双方贸易往来日趋频繁,贸易往来增长速度已超过我国对外进出口总增速,但中阿双向直接投资横向存量却始终在低位徘徊,双边商贸过度集中于原油而货物出口乏力,贸易结构的失衡更是严重制约了非产油国出口贸易规模,且中阿双方贸易互补关系较强但贸易依赖程度却较低。未来应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优化行业结构和投资结构强化贸易关系,积极扩大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范围。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泰  
阿拉伯剧变后,能够对中东未来政治发展产生根本性、结构性与方向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其一,中东国家在短期内走完民主化进程的道路,既不现实也无可能;其二,当前情况下,中东国家在政治上实现"良治"比追求民主更紧迫;其三,中东国家发展面临的最现实和最紧迫的挑战是经济发展,对这些国家而言,告别贫困比告别威权在当下显得更为重要;其四,虽然现阶段实现宗教改革并不可能,但作为影响地区变革最重要的历史常量和政治文化因素,伊斯兰教发展的方向应该面向未来,从而起到促进历史进步的作用;其五,在中东实现内部和解对政治发展至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