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0)
- 2023(13383)
- 2022(11358)
- 2021(10568)
- 2020(8379)
- 2019(19146)
- 2018(18848)
- 2017(34698)
- 2016(18627)
- 2015(21254)
- 2014(21199)
- 2013(21171)
- 2012(20581)
- 2011(19231)
- 2010(19532)
- 2009(18440)
- 2008(18354)
- 2007(16813)
- 2006(15632)
- 2005(14661)
- 学科
- 济(103994)
- 经济(103819)
- 管理(47842)
- 业(44662)
- 企(35056)
- 企业(35056)
- 方法(34796)
- 中国(32227)
- 数学(28312)
- 数学方法(28016)
- 地方(26688)
- 农(25068)
- 业经(22625)
- 学(19883)
- 贸(18867)
- 贸易(18851)
- 易(18237)
- 财(17877)
- 制(17806)
- 农业(16483)
- 融(16411)
- 金融(16409)
- 地方经济(16258)
- 银(15915)
- 银行(15901)
- 行(15555)
- 和(15288)
- 发(15074)
- 理论(14918)
- 环境(14500)
- 机构
- 大学(285574)
- 学院(282254)
- 济(130756)
- 经济(128341)
- 研究(110896)
- 管理(98184)
- 中国(86243)
- 理学(81660)
- 理学院(80558)
- 管理学(79225)
- 管理学院(78677)
- 京(63439)
- 科学(62758)
- 财(59549)
- 所(56884)
- 研究所(50748)
- 中心(48338)
- 财经(46051)
- 江(43716)
- 农(42901)
- 经济学(42173)
- 北京(41894)
- 经(41784)
- 范(41742)
- 师范(41433)
- 院(39130)
- 经济学院(37560)
- 州(35149)
- 业大(34851)
- 财经大学(33755)
- 基金
- 项目(170580)
- 科学(134972)
- 研究(129085)
- 基金(124151)
- 家(107441)
- 国家(106518)
- 科学基金(89970)
- 社会(86741)
- 社会科(81331)
- 社会科学(81309)
- 省(63404)
- 基金项目(63378)
- 教育(58626)
- 划(54140)
- 自然(52911)
- 自然科(51690)
- 自然科学(51678)
- 资助(51617)
- 编号(50780)
- 自然科学基金(50771)
- 成果(43720)
- 发(42651)
- 重点(39303)
- 部(39276)
- 课题(36946)
- 国家社会(36761)
- 发展(35406)
- 展(34864)
- 教育部(34184)
- 创(34060)
- 期刊
- 济(163677)
- 经济(163677)
- 研究(100550)
- 中国(66388)
- 财(44721)
- 学报(42284)
- 农(42049)
- 管理(40760)
- 科学(40726)
- 教育(35956)
- 大学(33167)
- 融(31302)
- 金融(31302)
- 学学(30540)
- 农业(29004)
- 经济研究(27042)
- 财经(25645)
- 技术(24804)
- 业经(23611)
- 经(22471)
- 问题(21359)
- 贸(20038)
- 国际(18885)
- 世界(18485)
- 业(15799)
- 技术经济(15772)
- 图书(14615)
- 统计(14494)
- 坛(13185)
- 论坛(13185)
共检索到473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江飞涛 王宏伟 巩书心
2011—2030年期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关键转折时期,将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工业方面,未来10年,中国将积极应对挑战,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将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以此引领未来工业的发展;将采用高新技术全面改造和升级传统工业,中国传统工业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将全面升级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保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比较优势;将加快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以此促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中国区际产业转移将提速,区域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加快。
关键词:
工业经济 预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朝 赵涛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涉及众多因素,区分这些因素对制定低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阻碍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采用图论方法建立影响因素的关联矩阵,运用布尔运算得到各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得出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粗放式发展、居民低碳意识淡薄和缺乏低碳专业人才。根据主要影响因素从基础情景、低碳情景和受挫情景定量模拟了中国2020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预测结果表明,在低碳情景下2020年能源消耗总量大致是41亿吨标准煤,CO2排放量23亿吨碳当量,煤炭占一次能源需求量的60.5%,石油占18.4%,天然气占7.5%,核能占3.3%,水能占8.5%,其它新能源占2.1%。从终端能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守一
为了总结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分析和预测1995—2000年经济发展的前景,1994年11月11—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财政部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了“2000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与预测”国际会议,与会代表约50人,其中有来自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组织等16位国外学者。会议就中国“九五”时期经济发展与改革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卢春恒
一、工业经济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为适应工业生产力的状况,在巩固完善和发展全民所有制工业经济的前提下,坚持全民、集体、个体和各种联合体一起上的方针,采用多种形式引进外资,出现了各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新局面。1988年与1978年相比,全民所有制工业总产值增长1.25倍,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为56.6%;集体所有制工业增长4倍,比重上升到36.4%;城乡个体工业和各种联营工业、合作工业,已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 中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1994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召开了1994—199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预测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改委、国家统计局、公安部、人事部、最高检察院、民政部、统战部、建设部、国家计生委、全国总工会、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经济社会调查组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此外,课题组还在1994年10—11月就中国1994—1995年的社会经济形势对全国17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伯特·W.福格尔 王哲
即便欧盟的经济增长从现在起一直可以持续到2040年,其增长势头也不能与南亚和东亚的经济发展浪潮相比拟。到204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123万亿美元,几乎是2000年全球经济总量的3倍,而且这一预测已经考虑到了某些潜在的政治和经济约束条件的影响。至于印度,尽管它也面临着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制约而达不到中国的发展水平,但其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未来发展中,欧盟15国等富裕国家或地区占全球GDP的比例明显下降更凸显了亚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世界经济 中国 印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潼,陈健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应该是经济增长率,只要通货膨胀率低于经济增长率的经济增长,就是实实在在的增长。中国在1999 - 2004 可以实现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正确的对外经济政策是中国实现亚高速增长的外部保障。在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大政方针下, 预计1999 - 2004 中国经常项目收支基本平衡,资本项目收支尚可有少量盈余,外汇储备可以大体维持在20 世纪末的水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一、未来15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几个基本估计 1.冷战已经结束,但世界不可能主动变得安全、美好,局部战争与各国的矛盾冲突依然存在,有时甚至会很激烈。但总体看,和平与发展将是国际关系的主流。 2.科技迅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来临,各国之间的关系已由政治、军事对抗转为经济、科技竞争。 3.世界经济规模继续扩大,人口继续增长。据预测,1990年世界名义GNP总额为23万亿美元,2010年将达100万亿美元,增长4倍多,扣除物价、汇率变动因素将增长近2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庞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А.库德林 О.谢尔吉延科 欧阳向英
危机前的经济过热和对石油出口的高度依赖是俄罗斯出现严重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2010年,俄罗斯从危机走向正常发展的方向。虽然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原料价格的现有预测短期内对俄罗斯是有利的,但也存在巨大风险。文章认为,俄罗斯应采取措施,改善投资环境,同时通过国内储蓄来扩大积累本金。从经济结构来看,新经济部门在危机中经受了考验,但对效益不好的大型战略性公司进行扶持的政策并不可取。在管理体制上,必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建立在等级制度上的国家官僚体制,向在世界上更为普遍采用的体制转型。国家现代化应该是经济政策的基石。现在,俄罗斯预算支出效益低下,而应伴随着预算资金分配机制向市场化和透明化的转型,提高支出效益...
关键词:
危机 预算政策 体制转型 现代化 俄罗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建伟
我国出口及经济增长将在2012年探底回升,CPI涨幅将回落到3%左右。2013年以后经济增速及物价涨幅走势取决于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在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相对稳定、美欧日进口适度增长的情况下,2013年一季度以后我国经济增速将可能较快增长,CPI涨幅也将回升到4%以上。人民币持续升值会有效降低CPI和PPI涨幅,但也会导致投资、消费和出口及经济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应是防止经济增速深度下滑。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趋势预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泽平
典型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趋势与结构演变规律性较强。迄今为止,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与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基本吻合,同时也表现出追赶国家的一些特点。本文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结构变化及各行业比重峰值出现时点与人均GDP的相关关系,预测了2013-2022年期间中国各工业行业比重变化趋势:预计纺织、造纸、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延续回落态势;冶金、建材等重工业部门比重在2015年前后达到峰值,随后持续回落;机械、电子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将继续上升,大约在2020年前后趋于稳定。
关键词:
工业化 全球化 结构升级 行业峰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课题组 金碚 张其仔 原磊
"后危机时代"中国工业在增长速度和机制上将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工业经济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二是产业升级将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三是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的边界出现模糊;四是产业转移速度将加快。当前中国工业运行中既面临着一些有利因素,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但总体看不利因素多于有利因素。利用VAR模型和SARIMA模型进行预测认为,2011年中国工业进入低速平稳增长阶段,全年增速将维持在12.5%左右。为此,国家应调低工业增速预期,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靳光华 孙文生
Thepapersystematicallyanalyzestheimpactsofsocialeconomicdevelopment onfertilitybycombiningquantitativewithqualitativemethods,timeseriesanalysis withcross-sectionanalysis.Theresearchconcludesthatthefinaldeterminantof fertilityiseconomicdevelopmentandthateconomicdevelopmentformsthefounda- tionoffertilitydeclineandlongtermconditiontokeeppopulationundercontro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忠潮 白宏兵
我国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它的生效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依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影响主要存在于能源电力、林业发展、化学工业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而且在每一个方面的影响又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同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