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01)
- 2023(4670)
- 2022(3908)
- 2021(3578)
- 2020(2804)
- 2019(6598)
- 2018(6123)
- 2017(10601)
- 2016(5489)
- 2015(6347)
- 2014(6364)
- 2013(6453)
- 2012(6574)
- 2011(6348)
- 2010(6501)
- 2009(6321)
- 2008(6044)
- 2007(5109)
- 2006(4951)
- 2005(4814)
- 学科
- 济(51790)
- 经济(51768)
- 地方(14787)
- 管理(14297)
- 方法(12861)
- 地方经济(11631)
- 数学(11404)
- 数学方法(11366)
- 中国(10814)
- 业(10300)
- 学(8777)
- 企(7893)
- 企业(7893)
- 业经(7847)
- 农(6596)
- 经济学(6418)
- 融(6161)
- 金融(6161)
- 环境(5861)
- 制(5827)
- 财(5417)
- 和(5348)
- 发(5300)
- 体(5284)
- 贸(5052)
- 贸易(5048)
- 银(5002)
- 银行(5001)
- 行(4939)
- 产业(4898)
- 机构
- 大学(90807)
- 学院(89367)
- 济(52034)
- 经济(51234)
- 研究(39056)
- 管理(30625)
- 中国(30023)
- 理学(25528)
- 理学院(25160)
- 管理学(24855)
- 管理学院(24671)
- 财(21564)
- 科学(19962)
- 所(19562)
- 京(19209)
- 经济学(17961)
- 研究所(17396)
- 财经(16763)
- 中心(16683)
- 经济学院(15767)
- 经(15234)
- 院(13649)
- 江(13281)
- 北京(12759)
- 财经大学(12288)
- 范(12281)
- 师范(12228)
- 科学院(12051)
- 社会(11472)
- 农(10849)
- 基金
- 项目(52794)
- 科学(42379)
- 基金(39711)
- 研究(39599)
- 家(34076)
- 国家(33821)
- 科学基金(28788)
- 社会(28529)
- 社会科(27052)
- 社会科学(27046)
- 基金项目(20173)
- 省(18743)
- 教育(17129)
- 资助(16160)
- 自然(16146)
- 划(15861)
- 自然科(15743)
- 自然科学(15741)
- 自然科学基金(15476)
- 编号(14339)
- 发(13168)
- 济(12752)
- 国家社会(12699)
- 经济(12650)
- 重点(12406)
- 部(12194)
- 成果(11919)
- 发展(11379)
- 展(11255)
- 中国(11116)
共检索到157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贾斯莹 宋艳伟
<正>当前全球经济金融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依然较多。相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放缓将更为明显。美国经济保持温和增长,表现将好于欧元区、英国和日本。美欧通胀在高基数下继续回落。欧美央行大概率结束本轮紧缩货币周期,美元指数将逐步走弱,流向新兴经济体的跨境资本将增加。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随着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加速和口服特效药上市,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望明显减弱。2022年,全球将真正进入"后疫情时代":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逐渐退出,全球通胀水平有望高位回落;中国经济在政策偏暖的托底作用下,仍将维持在合理增长水平;主要市场震荡之后回归平稳,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总体而言,2022年将是"吐故纳新"的关键之年,
关键词:
高端制造业 基建投资 市场展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周擎擎 梁雅楠
<正>与过去历次周期性经济复苏不同,2023年我国经济复苏呈现新特点:明显的“疤痕效应”、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关口重压”等因素交织叠加,使经济复苏在曲折中前进。正确认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既要看短期困难挑战,也要看中期重大瓶颈约束,还要看长期发展潜力。展望2024年,受中期“关口重压”的持续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将保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和重点领域将呈现“三调三稳二升”的调整型增长特征。就宏观经济政策而言,
[期刊] 改革
[作者]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宏观预测课题组 李稻葵 伏霖 厉克奥博 吴舒钰
当前中国出现了实际经济增速低于潜在增速的现象,集中表现为物价低迷、消费者信心和企业景气度不足、失业率回落仍不明显。出现这些现象,除房地产市场低迷和消费需求不振外,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在化债压力下地方政府支出过快缩减,这不仅导致政府部门去除对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后的实际需求显著下降,更是挤压了部分民营企业的资金。为实现2035年发展目标,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忧患意识,全力避免因经济长期处于潜在增速之下运行而导致的潜在经济增速进一步下行的风险。同时,需要重新认识国债的性质以及国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大规模增发国债置换地方债,以此激发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并引导地方政府从重视投资与生产转向重视消费与居民收入,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产健
稳经济与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关键点:一个是短期任务,因为短期经济增长面临多重挑战;一个是长期但同样紧迫的任务,事关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速稳中趋缓,但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各项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下行压力有短期周期性因素和外部冲击的影响,但主要因素是长期性、结构性、体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连续前几年的走势,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但仍处于合理区间,特别是在经济稳中趋降的同时,经济结构在不断的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正在转换衔接,大众的创业创新热情明显提高,国际产能合作取得新进展。2015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特点是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表现为行业间、区域间明显的分化走势,这是经济结构调整进程明显
关键词: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经济发展展望 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2015年国际经济形势如何?国内经济增长趋势是向上还是向下,向下是微调,还是大幅调整?会不会再现通货紧缩问题?改革突破口有哪些?预计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61.7万亿元,折合美元将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这是重要的规模变化。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内,GDP增长7.3%,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调查失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立群
本文分析了2001年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同时对2002年中国经济可能的发展态势做出了展望。总体来看,在正确方针和政策的引导下,2002年仍然可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经济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总体良好,但增速出现放缓趋势。各国增长态势分化。下半年以来,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速明显下滑,贸易紧张局势持续,金融环境进一步收紧。发达经济体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进入平顶期,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脆弱性凸显,倚重大宗商品出口的经济体的复苏前景不确定性上升。展望2019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国际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