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03)
2023(18630)
2022(15858)
2021(14954)
2020(12509)
2019(28720)
2018(28225)
2017(50830)
2016(28664)
2015(32603)
2014(32691)
2013(31301)
2012(29255)
2011(26549)
2010(26638)
2009(24486)
2008(24122)
2007(21591)
2006(18740)
2005(16939)
作者
(83004)
(69377)
(69022)
(65766)
(43976)
(33620)
(31653)
(27348)
(26521)
(24918)
(23494)
(23401)
(22214)
(21820)
(21525)
(21491)
(21489)
(20543)
(20061)
(20029)
(17512)
(17259)
(16871)
(15932)
(15704)
(15697)
(15541)
(15434)
(14106)
(13921)
学科
(112181)
经济(112060)
管理(74351)
(71698)
(56923)
企业(56923)
方法(48431)
数学(42318)
数学方法(41749)
中国(37611)
(31844)
(27367)
地方(27079)
(25727)
业经(24676)
教育(23588)
(22288)
贸易(22273)
(21605)
农业(21507)
理论(19603)
(19326)
技术(18216)
(17493)
银行(17427)
(17318)
金融(17315)
(17251)
环境(16978)
(16733)
机构
大学(402068)
学院(396888)
(155360)
经济(151974)
管理(145666)
研究(141981)
理学(125080)
理学院(123516)
管理学(120981)
管理学院(120241)
中国(102305)
科学(89366)
(86752)
(73705)
(72765)
(70795)
研究所(66463)
中心(64733)
业大(62694)
(61754)
(61408)
师范(60741)
农业(58136)
财经(55585)
北京(55163)
(50769)
(50464)
(49069)
师范大学(48963)
经济学(46510)
基金
项目(265972)
科学(208505)
研究(193694)
基金(188708)
(166842)
国家(165122)
科学基金(139694)
社会(119892)
社会科(113428)
社会科学(113398)
(106996)
基金项目(99532)
教育(95155)
(91562)
自然(91251)
自然科(89155)
自然科学(89127)
自然科学基金(87512)
编号(79514)
资助(76705)
成果(66310)
重点(61600)
(61081)
(58732)
课题(58066)
(55763)
创新(51900)
科研(51826)
教育部(50150)
大学(49955)
期刊
(169626)
经济(169626)
研究(122512)
中国(90567)
教育(70633)
学报(68718)
(66157)
科学(59844)
(55485)
管理(52953)
大学(52078)
学学(47106)
农业(45384)
技术(37431)
(34000)
金融(34000)
业经(28600)
经济研究(27266)
财经(26969)
(25289)
图书(23366)
(23260)
问题(22213)
统计(20750)
(20056)
科技(18903)
(18815)
技术经济(18691)
(18547)
(17957)
共检索到611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周光礼  李璐  周详  刘植萌  
2021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表明,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发文分布继续呈现不平衡状态,“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据了高等教育科研版图的绝对部分,公办高职高专院校贡献率明显偏低且参与度呈下降趋势。教育部各司局及直属机构等对高等教育科研贡献度不容忽视。东部地区高校的贡献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年度发表论文中单独署名和两人合作署名的比例基本持平,年度活跃作者呈现出稳定性与开放性并存的状态。高等教育科研始终呈现出教育关切、社会热点、重大政策相互呼应的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周光礼   周详   刘植萌  
持续20余年开展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对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以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支撑高质量的教育发展,提升教育科研意识,培养学术新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23家教育类最具影响力期刊的统计分析发现,公办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产出的绝对主力,“双一流”建设高校发文贡献较大,其他高校教育科研参与程度较低;在区域上,中西部、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高等教育科研活动的参与机构多元化、发表论文以合作署名为主,高等教育研究持续呈现开放性。综合词频筛选、分析结果提炼出2023年高等教育研究十大学术热点,对其研究进展、主要观点、研究趋势展开分析研判。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周光礼  李璐  周详  刘植萌  
2022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显示,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产出在机构间分布不平衡,其中公办本科院校贡献度远远高于其他类型高校及机构,“双一流”建设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产出占公办本科高校论文产出的绝大部分。东部地区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参与程度和论文产出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两人合作署名的论文占比超过独立署名,显示出团队合作研究成为主流发展方向。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研究主题呈现出传统议题、政策议题、社会议题并重且相互影响的特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王者鹤  周光礼  周详  李璐  刘植萌  
基于2019年全国高校在14家教育类期刊的发文统计分析,国内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发文呈现不平衡,公办本科高校尤其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重点高校在发文总贡献率、活跃作者占比上都占据绝对优势,而普通高职院校、民办高校的贡献率明显偏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教育科研机构、其他类型的科研机构与境外高校也在教育科研论文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显示出高等教育科研生态的多样化和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作者单独署名和两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形式;高等教育科研作者队伍职称以高级职称为主,博士研究生的发文占比超过中级职称作者。近7成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有基金资助,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资助论文超过一半。从研究热点来看,呈现出对"双一流"建设等国家重大政策的高度关注和传统研究议题持续跟踪的特征,显示出高等教育学科研究范畴趋于稳定并保持着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周光礼  周详  刘植萌  王者鹤  聂文静  彭安莉  曾晶晶  
2018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统计对纳入统计范围的期刊进行了调整。分析表明,高等教育科研发文高校的分布呈现不平衡状况,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全国重点高校占据优势地位,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发文总贡献率、发文5篇以上高校占比都超过60%,活跃作者占比超过80%,高职院校、民办高校的贡献率明显偏低。高等教育科研作者队伍职称以高级职称为主,作者单独署名和两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形式。有超过70%的科研论文受基金资助,其中受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资助论文占比较大。从研究涉及领域看,具有关注政策、回应关切并持续追踪等特点,研究热点较为突出,具有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范笑仙  周光礼  周详  崔鹤  王嘉铭  姜尚峰  刘植萌  刘乙江  韩丹旸  黄闪闪  张建良  符策旭  于睿青  
2016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仍然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主力军,具有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发文贡献率较高但内部差异较大,普通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校发文量呈现弱化和分散的趋势;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两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形式,3人合著呈现大幅度增长;高教科研作者队伍职称主要以高级、中级职称为主,在读博士生发文增长较大;高等教育研究者呈现多学科、跨领域的特征;论文受基金课题资助的比率适中,省部级及以上基金资助论文所占比例有较大幅度增长;高等教育研究论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范笑仙  周光礼  潘昆峰  周详  曲霞  黄露  刘静茹  武建鑫  宋小舟  崔鹤  刘畅  邵力鑫  刘乙江  何章立  
2015年全国高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高校发文贡献率较高,高等教育研究者呈现多学科、跨领域的特征;普通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校发文量仍然较少,其教育科研能力亟待加强;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2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形式,涉及较多数据收集分析的团队科研多为合作署名;作者队伍职称构成主要以高级、中级职称为主,其中,在读学生当中以博士发文为主;论文受基金课题资助的比率适中,省部级基金资助论文所占比例较大;论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中观层面的大学组织与管理,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结构主义为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2017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是高等教育科研持续的主力军。"双一流"建设高校发文贡献率超过50%,但内部差异较大,普通高职高专、民办高校发文量呈现弱化和分散的趋势。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两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形式,3人合著论文数量与2016年相比有一定减少。高等教育科研作者队伍中职称主要以中高级职称为主,博士研究生发文数量与2016年相比有一定减少。高等教育研究者呈现多学科、跨领域的特征。论文受基金课题资助的比率适中,省部级及以上基金资助论文仍然占较大比重。高等教育科研论文选题较为广泛,符合政策和社会热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周详  刘植萌  李璐  
连续4年全国高校高职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发现,公办本科院校与公办高职高专院校是高职教育科研的主力,公办本科院校的贡献度在持续上升,公办高职院校的贡献度有所下降。小规模研究团队是高职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高级和中级职称作者是论文发表的主要群体,发文量占据绝对优势,来自公办本科院校的活跃作者数和贡献度更大。"双高计划"建设高职院校发文呈现明显的"阶梯型长尾现象"。从基金支持上看,高职教育科研的属地性较明显。高职教育研究关注议题呈现传统研究议题与政策热点、趋势关注并重的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详  聂文静  刘植萌  姜晨晖  彭安莉  曾晶晶  
连续3年全国高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发现,公办本科院校与公办高职高专院校是高职教育科研的主力,发文规模占比相当,民办院校与其他机构发文较少。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科研发文贡献度较高,但内部教育科研实力差距较大。规模较小的研究团队是目前高职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高级和中级职称作者是论文发表的主要群体,发文量占据绝对优势,高职教育科研作者学科背景的多学科和跨专业特点较普通高教研究更为鲜明。从基金支持上看,高职教育科研的属地性较明显。高职教育研究热点众多,偏重宏观,年度热点转换较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周详  范笑仙  刘乙江  刘植萌  崔鹤  韩丹旸  刘晶  
2015年全国高校高职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发现,公办本科院校与公办高职高专发文规模相当,是高职教育科研的主力;民办机构与其他机构、特别是企业发文较少。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教育科研发文贡献度较高,但内部科研实力差距较大。规模较小的研究团队是目前高职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向,高级和中级职称作者是高职教育研究的主要群体,发文量占据绝对优势,高职教育科研作者的多学科和跨专业特点较普通高教研究更为鲜明。从基金支持上看,高职教育科研的属地性比较明显。高职教育研究热点众多且较为宏观,分析结果反映政府政策向高职教育研究的传导存在滞后性,研究热点与政策热点不完全匹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笑仙  姜华  殷传波  王洋  高丽丽  徐琪  刘单单  曹弈  
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显示,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以及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点依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具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人员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中起到了领头军的作用;普通高职院校发文量仍然比较少,所占的比例较低;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显示了院校、区域高度集中且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教育科研成果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西北部边远地区明显薄弱;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2人合作署名是两种主要的论文发表方式,文章涉及较多数据收集分析的文章多为合作署名;作者队伍主要以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主,职称构成中主要以高级职称者为主,初级职称比例较少;论文受基金课题资助的比率较高,省部级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笑仙  姜华  朱文志  方水凤  李伟燕  尚晓晓  
2012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显示,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具有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点的高校、教育学学科背景的人员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中起到了领头军的作用;普通高职院校、独立学院发文量仍然比较少,其科研亟待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显示了院校、区域高度集中且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科研成果数量远远超出西北部边远地区;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2人合作署名是两种主要的论文发表方式,涉及较多数据收集分析的文章多为合作署名;作者队伍主要由教师和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在读研究生构成,作者主要以高级职称者为主,初级职称比例较少;论文受基金课题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周详  范笑仙  韩丹旸  姜晨晖  刘植萌  崔鹤  冯丽华  黄达  
连续两年全国高校高职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发现,公办本科与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仍然是高职教育科研的主力,但整体发文活力有减弱趋势,民办教育机构与其他机构、特别是企业的教育科研论文发表量仍然较少。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教育科研发文贡献度较高,但其内部教育科研实力差距仍然较大,且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示范作用开始减弱。规模较小的研究团队是目前高职教育科研队伍主要特征,高级和中级职称作者是论文发表的主要群体,高职教育科研作者学科背景的多学科和跨专业特点较高等教育研究更为鲜明,教育学科背景开始增强。从基金支持上看,高职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显示,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具有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发文贡献率较高,高等教育学研究者呈现多学科、跨专业的特征;普通高职院校、独立学院发文量仍然比较少,其教育科研亟待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显示了院校、区域高度集中且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科研成果数量远远超出西北部边远地区;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2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方式,涉及较多数据收集分析的文章多为合作署名;作者队伍职称构成主要以高级职称者为主,初级职称比例较少;论文受基金课题资助的比率较高,省部级基金资助所占比例较大;论文研究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