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7)
- 2023(1997)
- 2022(1982)
- 2021(2101)
- 2020(1668)
- 2019(4057)
- 2018(3703)
- 2017(6075)
- 2016(3157)
- 2015(3625)
- 2014(3584)
- 2013(3726)
- 2012(3739)
- 2011(3394)
- 2010(3279)
- 2009(3212)
- 2008(3345)
- 2007(2545)
- 2006(2295)
- 2005(2397)
- 学科
- 济(12849)
- 经济(12840)
- 管理(10314)
- 业(9753)
- 企(8695)
- 企业(8695)
- 方法(6175)
- 数学(5543)
- 数学方法(5496)
- 财(5151)
- 中国(4657)
- 券(3604)
- 务(3530)
- 财务(3528)
- 财务管理(3514)
- 企业财务(3440)
- 融(3291)
- 金融(3291)
- 家(2928)
- 农(2827)
- 国家(2824)
- 制(2707)
- 贸(2691)
- 贸易(2690)
- 债(2685)
- 银(2663)
- 银行(2662)
- 易(2616)
- 外债(2493)
- 债券(2459)
- 机构
- 大学(44228)
- 学院(42094)
- 济(19719)
- 经济(19394)
- 研究(17892)
- 管理(16799)
- 中国(16513)
- 理学(14081)
- 理学院(13898)
- 管理学(13644)
- 管理学院(13552)
- 财(11493)
- 京(9740)
- 所(9269)
- 科学(9029)
- 中心(8658)
- 财经(8227)
- 研究所(7969)
- 经(7672)
- 北京(6707)
- 财经大学(6323)
- 院(6313)
- 江(5900)
- 经济学(5829)
- 部(5804)
- 融(5716)
- 范(5581)
- 金融(5581)
- 农(5549)
- 银(5545)
共检索到79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胤英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经济稳步复苏,成为全球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国债券市场也实现了平稳运行。与此同时,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债券违约规模也不断创新高,2020年全年债券违约规模超过500亿元,创近5年内新高;2021年仅上半年,债券违约规模就已接近984亿元,大幅超过2020年的同期水平。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郑葵方 李思琪
2022年上半年,资金利率中枢大幅下行,债券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下行。“资产荒”背景下,信用利差分化,等级利差多收窄。展望下半年,经济基本面有望改善,预计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不及上半年,资金利率中枢将从二季度低位回升。多空因素博弈下,债券收益率将呈区间震荡态势,高等级信用利差分化,等级利差有限拓宽。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马沛瑶 王萌
2023年上半年,国内债券市场走势可谓“两波三折”,经济基本面触底回暖,信用扩张速度先快后慢,资金面前紧后松,债券市场走势与经济环比动能变化整体一致,对复苏节奏的判断成为交易的胜负手。展望下半年,在稳增长政策加码后,经济有望延续修复,对于增长动能的判断仍是影响利率的关键因素。复苏信号上,建议关注地产销售数据、居民和政府部门加杠杆行为和PPI环比走势变化。
关键词:
市场回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雨桐 吕冰 薛莹
2021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呈现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利率中枢下移,波动幅度收窄;信用利差快速压缩,信用分化进一步加剧;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境外机构投资规模持续增加;绿色债券引领品种创新,有望成为后起之秀。文章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指出总体看,虽然经济中长期增长中枢下移,但经济结构更平衡、更具韧性,债市大概率继续保持震荡格局。
[期刊] 征信
[作者]
贾婧
以2017年上半年违约债券的债务主体为样本研究发现,违约主体的资产负债率并未长期高于行业均值。进一步研究发现,违约主体的短期负债增加额远高于当年长期负债增加额,存在显著的短贷长投融资错配现象。而融资错配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放大了偿债风险、降低了企业盈利能力,是债券违约的主要原因之一。融资错配会给企业带来违约信用风险。
关键词:
融资错配 短贷长投 信用风险 债券违约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柏禹含
2021年资金宽松、信用快速收缩的特征较明显,市场配置力量持续下推利率,利率曲线的形态前陡后平。展望2022年,在稳增长主基调下,信用有望从收缩转变为企稳扩张;在调结构背景下,利率债市场中枢或小幅下移,整体以区间震荡为主,信用债投资要更关注行业基本面表现。
关键词:
信用利差 债券市场 信用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健恒
在回顾2021年宏观经济和债券市场表现的基础上,文章指出,2022年将呈现全球疫情反复、美国消费回落影响中国出口、房地产对经济贡献下降、社会融资难有明显回升、中美CPI分化等几个特征,并分析认为中美货币和财政政策或反向而行,美政策收紧而中国有宽松空间,风险资产仍将承压,债券收益率有下行空间,中国债券可能再次跑赢大部分资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金波 古侠 陈懿轩
2023年上半年,利率互换整体走势为先上后下,主要运行特点有:互换曲线先陡后平,SHIBOR3M与FR007基差走阔后收窄,现券与互换基差波动加剧。展望下半年,预计在稳增长政策助力下,利率互换下行空间有限;随着市场博弈程度加大,利率波动或将加大。
关键词:
市场回顾 利率互换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兰海 王子午 黄兴祺
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先涨后跌、宽幅波动,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加剧带动掉期曲线快速下行至全线贴水倒挂,长短期限波动率价差也转为倒挂。展望下半年,人民币即期汇率或将承压,掉期存在进一步下跌可能,全曲线贴水倒挂形态将维持,中长期波动率有望继续抬升,市场对复杂衍生品的定价能力逐步增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皓
2022年上半年,利率互换走势一波三折,期限利差整体趋于走陡,互换基差整体呈窄幅波动态势,现券与利率互换两者间基差相较于往年波动幅度更小。下半年经济有望触底反弹,资金利率中枢可能会向政策利率靠拢,短端或许有一定的调整压力,而长端考虑到目前对于预期的提前定价,上行幅度可能有限。
关键词:
利率互换 利率互换交易 市场回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彭腾 李一哲
2023年上半年,美国经济仍显较强韧性,美联储继续加息75BP。受到加息预期不断调整、硅谷银行事件发生、美国债务上限问题等一系列事件影响,境内美元货币市场流动性呈现出波段式松紧交替、整体均衡收紧态势。预计下半年受到境内美元存款利率下调、美国财政部加大发债力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境内美元货币市场流动性将均衡偏紧。
关键词:
市场回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宋夏阳 李晓明
2023年以来,多空交织的市场环境使得人民币外汇市场波动性明显增加,交易主题频繁切换。其中,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宽幅震荡,较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走势稳健,人民币汇率在合理水平保持双向波动态势,外汇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本文在梳理回顾上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础上,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尝试展望下半年市场走势。
关键词:
人民币 市场回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娄飞鹏
2021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稳定恢复态势,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供给量增质升,需求持续回暖,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不断释放,就业民生保障有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货币政策处于常态化状态,国际收支运行稳健,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波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总体稳定略微升值的态势。本文对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尤其是对美元汇率变化进行回顾,分析汇率变化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尝试对未来走势进行展望。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高龚翔
2021年上半年,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市场整体久期杠杆水平较低,市场参与者种类进一步丰富。从市场走势看,互换利率窄幅震荡,波动较小;互换利差逐步走阔,基差逐步收敛。文章分阶段回顾了利率互换市场走势特点与成因,并展望了下半年利率互换市场前景。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白静
进入2004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出现了持续性的下跌,与其他金融市场形成鲜明的反差,后市表现令人担忧。该文认为,本次债市的深幅下调并非同去年一样因流动性短缺而引起,而是与升息预期强烈、货币政策趋紧、市场监管加强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宏观调控效果的逐步显现,低落的市场人气将在下半年得到一定的缓解。
关键词:
债券市场 运行特征 升息预期 宏观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