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63)
2023(3166)
2022(2749)
2021(2790)
2020(2144)
2019(5037)
2018(4696)
2017(9037)
2016(4998)
2015(5713)
2014(5704)
2013(6105)
2012(5731)
2011(5294)
2010(5280)
2009(5118)
2008(5051)
2007(4549)
2006(4116)
2005(3993)
作者
(15073)
(12443)
(12324)
(11954)
(8042)
(5953)
(5695)
(4939)
(4733)
(4460)
(4373)
(4241)
(4094)
(4057)
(3924)
(3891)
(3773)
(3646)
(3588)
(3463)
(3315)
(3067)
(2961)
(2877)
(2870)
(2859)
(2823)
(2714)
(2601)
(2429)
学科
(22346)
经济(22326)
(14577)
管理(13121)
方法(11181)
数学(10341)
数学方法(10291)
(10082)
企业(10082)
(8347)
(6514)
中国(5564)
教育(5544)
(5267)
金融(5266)
农业(5178)
(4870)
银行(4864)
(4664)
(4452)
(4396)
贸易(4390)
(4296)
制度(4293)
(4240)
市场(4158)
(4149)
研究(4036)
业经(3766)
(3757)
机构
大学(78660)
学院(74355)
(36063)
经济(35133)
管理(29212)
研究(28566)
中国(25327)
理学(24136)
理学院(23896)
管理学(23495)
管理学院(23349)
(17662)
(16563)
财经(13881)
(13678)
中心(13597)
(12780)
科学(12741)
(12301)
经济学(11931)
研究所(11857)
(11678)
(11251)
金融(11121)
北京(10999)
经济学院(10652)
财经大学(10549)
(10093)
人民(9986)
(9966)
基金
项目(44175)
科学(35350)
基金(34073)
研究(32941)
(29040)
国家(28811)
科学基金(25099)
社会(21829)
社会科(20682)
社会科学(20676)
基金项目(17202)
教育(16311)
自然(16118)
自然科(15785)
自然科学(15780)
自然科学基金(15563)
资助(15264)
(14955)
(13335)
编号(12883)
(11250)
成果(10804)
教育部(10227)
重点(9599)
人文(9449)
大学(9442)
国家社会(9193)
(9080)
课题(9014)
(8820)
期刊
(42975)
经济(42975)
研究(29044)
中国(19317)
(17089)
金融(17089)
(13329)
管理(11822)
(11502)
学报(9766)
科学(9674)
教育(9581)
大学(8195)
财经(7934)
学学(7638)
农业(7379)
(7128)
(6759)
经济研究(6474)
业经(5859)
国际(5391)
技术(5327)
问题(5118)
(4991)
理论(4821)
世界(4605)
实践(4213)
(4213)
(3964)
卫生(3964)
共检索到127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章小波  
虽然2021年人民币外汇即期市场波动大幅缩小,但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还是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跨月美元资金成为影响美元对人民币掉期点最重要的因素,隐含波动率相对实际波动率的溢价在上升,期权波动率期限曲线走陡。展望2022年,随着美联储开启加息进程,人民币对美元掉期点有望下行,期权波动率可能从低位反弹。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贠青志   方堃   卢颖超  
<正>2023年人民币外汇掉期市场整体呈宽幅波动、震荡下行的走势,全年期权隐含波动率虽经历数轮反复,但各期限波动率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展望2024年,中美利差有望收敛,美元兑人民币掉期曲线将呈陡峭变化;人民币期权短期限波动率或跟随汇率的波动有所反复,长期限波动率或逐步走高。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陶然  
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结束了去年的平稳态势。外汇掉期走出单边行情,一年期价格波幅达到2000点,主要原因是美联储在持续通胀压力之下快速收紧货币政策,而国内受外围约束较小,货币政策重心以稳增长为主。外汇期权市场先抑后扬,二季度实际波动率达到历史高点,但长期限和风险逆转期权隐含波动率明显低于历史高点,充分反映了市场对于人民币长期稳定的信心。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朱怡晨  王磊  
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外汇掉期和外汇期权市场可分别划分为四个阶段,市场总体运行特征表现为:人民币外汇掉期曲线宽幅震荡,1年期掉期价格区间在-2600pips至-1400pips;人民币外汇期权市场短期平值期权隐含波动率中枢随实际波动率整体下移,而长期1Y平值期权隐含波动率宽幅震荡中略有上行。2023年下半年中美利差有望收敛,进而带动调期曲线触底,人民币期权隐含波动率三季度预计将在高位震荡,四季度有望整体下移。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乔萌  
2021年,全球疫情变化继续主导外汇市场走势,海外疫情反复令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作用得到延续,人民币即期汇率波动性有所降低,相较美元及主要非美货币延续强势表现。展望2022年,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料将有所收窄,我国基础国际收支顺差规模有望逐步回落。在外汇市场供求更趋均衡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预期将更为分化,汇率波动弹性有望回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萧樽洸  高陆峰  
2021年上半年人民币掉期市场总体呈冲高回落的走势,外汇期权波动率震荡下行。随着通胀压力的显现,美联储的决策者们下半年可能不得不在通胀和就业的双重目标中做出权衡。美国何时缩减量化宽松?美元何时开始加息?中国又将如何应对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变化?这些都将成为影响下半年外汇衍生品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莲  
过去十年是金融衍生品迅速发展的时期,金融衍生品正在改变着基础金融市场的风貌,对基础金融市场的效率及系统风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金融衍生品通过货币政策的中间标的、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等诸环节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凤芹  
2010年10月29日,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之际,中国正式推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信用衍生品——人民币信用缓释工具(Credit Risk Mitigation,CRM),这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CRM推出后的三年中,市场的参与热情比较高。根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已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志明  郭荣荣  
本文运用MA(1)-GARCH(1,1)模型研究人民币境内外四个外汇市场间的信息流动关系,即境内即期市场、远期市场,境外NDF市场和期货市场间的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从定价能力来看,NDF市场是人民币汇率的定价中心,即期市场渐渐发挥出价格发现功能,远期市场目前仍处于完全被动接受地位。从价格波动来看,市场间大都存在双向引导关系,任何一个市场都有可能成为波动源,引起其他市场汇率波动。境内外市场间的关联性增强,信息流动渠道并没有被阻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培  宋凌峰  
本文运用或有权益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对经济中主要部门的冲击。研究表明,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价格的波动会对我国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因此,要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对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实施风险管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刘阳  
当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在新的中间价形成机制的带动下,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随机性增强,这给境内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外汇衍生品的运用需求,从目标、认识、制度等几个维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外汇衍生品套保业务开展与成熟经济体间存在差距的原因,并围绕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需求,提出了发展外汇衍生品套保的几点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蒋一乐  何雨霖  李一芃  
金融开放新模式推动了离岸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快速增长。作为一种抵押贷款,市场主体通过外汇衍生品获得的表外负债不易被监管当局所掌握。据我们估算,在实际对冲需求之外的表外隐形负债规模高达2.8万亿元人民币,并以短期负债为主;每日负债到期规模高达1600亿元人民币,该规模将随着外资流入而进一步提高。离岸衍生品下的隐形负债具有不透明、期限错配等问题,会给我国在岸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带来一系列的潜在风险。为此,我们建议推动跨境监管合作、创新建设上海人民币离岸市场、扩大资本项目双向开放、打造全球人民币金融安全网。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曾令美  王布衣  
近年来,境外金融市场相继推出人民币衍生品,如场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人民币期货和期货期权产品等。文章介绍了境内外人民币远期产品的交易情况,并利用近一年的交易数据对三个市场价格的相关性、拟合程度以及相互引导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境内外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的互动性较强,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对境外市场价格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人民币汇率定价权并未如部分人士认为的那样旁落境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忠  张晓宇  
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推出外汇期货四十多年之后,全球外汇期货市场也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期。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欧盟、日本纷纷制定法案,规范场外衍生品市场。伴随着全球金融监管的日趋严格,场外外汇衍生品市场逐步趋向标准化、集中清算和统一监管。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如何应对国际监管和市场格局的演变趋势,如何推动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对我国提出了新的挑战。场外外汇衍生品监管向场内靠拢,监管更趋严格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主要国芝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管涛  
1996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与展望□管涛一、1996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1996年是我国进入以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为目标的外汇体制改革的第三年,象前两年一样,全年人民币汇率总体依然呈现稳中趋升的态势,目前基本稳定在8.30元左右人民币兑换1美元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