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3)
2023(12202)
2022(9941)
2021(9215)
2020(7684)
2019(17201)
2018(17384)
2017(32369)
2016(18097)
2015(20728)
2014(20994)
2013(20307)
2012(18969)
2011(17365)
2010(17696)
2009(17061)
2008(16853)
2007(15236)
2006(13983)
2005(13300)
作者
(54059)
(44923)
(44770)
(42860)
(28357)
(21376)
(20397)
(17298)
(16894)
(16086)
(15383)
(14956)
(14651)
(14520)
(14084)
(13843)
(13220)
(13162)
(13071)
(12770)
(11520)
(11140)
(10993)
(10193)
(10191)
(10160)
(10116)
(10015)
(9166)
(9017)
学科
(69425)
经济(69329)
管理(56315)
(47865)
(38625)
企业(38625)
中国(25220)
方法(24206)
(22316)
(21193)
(20542)
数学(20070)
数学方法(19891)
环境(17943)
业经(17720)
(17180)
(15469)
(14983)
银行(14952)
(14393)
农业(13786)
地方(13592)
(13526)
贸易(13518)
(13477)
金融(13470)
(13211)
(12921)
(12283)
(11688)
机构
大学(262414)
学院(261957)
(107577)
经济(105107)
研究(96874)
管理(93210)
理学(78072)
理学院(77153)
管理学(75864)
中国(75649)
管理学院(75409)
(57828)
科学(57600)
(55485)
(49982)
(45647)
研究所(44723)
中心(43511)
财经(41976)
(41798)
(37823)
业大(37461)
北京(37297)
农业(35569)
(35256)
(35167)
师范(34862)
经济学(33117)
(33046)
财经大学(30745)
基金
项目(165165)
科学(128725)
研究(123240)
基金(117845)
(103323)
国家(102480)
科学基金(85829)
社会(77875)
社会科(73609)
社会科学(73592)
(64478)
基金项目(61543)
教育(56015)
(54688)
自然(52950)
自然科(51483)
自然科学(51466)
自然科学基金(50517)
编号(50495)
资助(47172)
成果(43229)
重点(38414)
(36777)
(36532)
课题(36390)
(34979)
(33847)
国家社会(32614)
创新(31882)
(31687)
期刊
(130238)
经济(130238)
研究(84445)
中国(61263)
(43601)
(42766)
学报(42501)
科学(38692)
管理(36997)
教育(32251)
大学(32236)
学学(30118)
(28903)
金融(28903)
农业(28716)
技术(21712)
财经(21422)
业经(21319)
经济研究(20655)
(18522)
问题(17688)
(15423)
(15413)
国际(14196)
理论(13160)
图书(12982)
(12921)
现代(12218)
资源(11929)
世界(11808)
共检索到422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力  李裕元  李秧秧  
由于种种原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现象日益扩张,水土流失、沙漠化、干旱、沙尘暴等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引起了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利用历史资料,从黄土高原2000a左右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森林植被的严重破坏、土壤侵蚀的不断加剧、人口的无限制增长以及近几十年来黄河的频繁断流等几个方面出发,说明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在这些重要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明显的不可持续性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包括加强人口控制、加快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节约利用水资源以及提高利用效率等。该研究的目的并非消极悲观,而是正确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演变历史,树立国民的环境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实现黄土高原的生态安全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盖志毅  王芳  
多年来,人们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价值的认识普遍局限于饲养家畜的功能。文章认为,我国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巨大、多维度的价值,如经济、政治和文化价值。正因为此,政府应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重新反思草原的城镇化、工业化政策,正确认识土著牧民的历史贡献;重新调整中央政府与草原牧区的利益分配关系,加大中央财政向草原生态环境的投入力度,提高资源税税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欣超  辛晓平  徐大伟  庾强  闫瑞瑞  王路路  秦琪  邵长亮  
[目的]加强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对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草原生态环境监测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开始以数字化管理技术为切入点,实现网络化、空间化、智能控制为主的全面信息化阶段,能够提供系统的数字信息和实用的数字化产品。[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草畜业先进国家的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状和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通过对国外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如下5条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做法:1.从政策大局上转变养殖方式,保护生态环境;2.构建完善的草原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体系;3.加强草原信息化体系建设;4.设立专门的资金项目加大专业人员的培训及与科研机构的合作;5.促进畜牧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结论] 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建议,对完善我国草原信息服务体系和推动我国草原畜牧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申嫦娥  
在我国现行的破产与重组制度下,一方面,破产软约束使得没有继续经营能力的财务困境企业不能及时破产清算,另一方面,对于有继续经营能力的财务困境企业又没有在相关制度上创造重组再生的良好条件。在这种制度背景下,困境企业将在财务困境成本的推动下,其业绩和财务状况都将持续恶化,该“破”的和该“立”的都难以摆脱困境。本文从困境企业重组后是否恢复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两个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除被借"壳"的企业外,未实施重组和实施了其他重组的困境企业,业绩普遍下降。而从支付能力来看,困境企业的资产负债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均值都已达到资不抵债的境地,且75%以上的困境企业都没有摆脱困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安广峰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备受世界各国关注。近些年,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草原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县)为例,对其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探索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皓田  
以草地资源为基础的草原生态,具有巨大的生态屏障、环境维护功能,对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生活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近些年,由于自然的、特别是人为的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的持续发展,导致我国草地资源严重退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仅使草原生态环境受到损害,广大牧民也丧失了基本生活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学宏  曹艳芳  陈素华  
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内蒙古草原自东向西出现了由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向荒漠草原和荒漠的过渡。气候变暖使内蒙古地区无霜期延长,积雪、冰雹、雷暴、大风、沙尘暴日数减少,降水量也出现由少转多的变化,对草原类型分布起决定性作用的湿润度几乎没有变化。近几年来草原退化、沙化的过程是伴随着草原开垦,植被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形成的。1999-2001年连续高温干旱加剧了草原退化的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草原退化的趋势和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霞  卢欣石  
为了对草原态环境脆弱程度进行分析,以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草原陈巴尔虎旗为例,以多元空间信息为基础,采用GIS技术手段和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模型引入了水热条件、土壤、土地覆盖、地貌状况4个方面的7个指标,通过空间随机取样并对样点进行主成分分析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来构建模型。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将该地区草原生态环境质量分为4级;表明生态环境质量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变差,并沿着海拉尔河和额尔古纳河的两岸呈条带状辐射分布,这一变化与水热等气候因素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变化趋势有较强的相关性;各草原类型为单元的分类结果表明,沙地植被的生态环境质量最差,其CEVI(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指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卢荻  郑毓盛  
相关文献中关于中国工业企业财务业绩愈趋恶化的研究 ,大致上可以归类为两种相互竞争的解说 ,一是“低效率体制导致业绩恶劣”论 ,二是“竞争强化侵蚀企业利润”论。本文在批评和综合上述两者的基础上 ,试图将被忽略的需求条件和产业结构变动纳入分析 ,并由此判断 ,企业财务业绩愈趋恶化其实是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的共同结果 ,这意味着从上述两种解说得出的政策建议往往会陷于片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志明  晏明  王贵卿  孟华  张文哲  王春晖  
吉林省西部的天然草场是我国的优质草场之一。近几年来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草场面积在不断减少 ,平均年递减 4 5× 1 0 4hm2 ,而且草场的退化程度逐渐加剧 ,重度退化草场大幅度增加 ,产草量降低 ,草场生态环境恶化。通过对不同年代草场资源调查 ,分析了自然和人为因素对草场退化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草场综合治理与恢复应采取的政策、牧业管理、生态建设措施。通过对草场的科学利用、合理保护 ,可使退化草场得到改良 ,区域环境向良性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冠军  侯振虎  
目前,草原生态治理中的资本化运营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广泛实施更为外来资本的进入创造了条件。生态资本化运营趋势有助于使人们认识到草原生态资源的稀缺性,但也会容易割裂生态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凸显牧民生计脆弱性,削弱基层社区的公共性,容易引发草原的掠夺式经营。在草原生态资本化运营过程中,要矫正"资本化自然"的认识误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监管职能、社会资本制衡机制和牧民主体能动作用,有效规避草原生态资本化运营的上述意外后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冠军  侯振虎  
目前,草原生态治理中的资本化运营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广泛实施更为外来资本的进入创造了条件。生态资本化运营趋势有助于使人们认识到草原生态资源的稀缺性,但也会容易割裂生态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凸显牧民生计脆弱性,削弱基层社区的公共性,容易引发草原的掠夺式经营。在草原生态资本化运营过程中,要矫正"资本化自然"的认识误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监管职能、社会资本制衡机制和牧民主体能动作用,有效规避草原生态资本化运营的上述意外后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