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0)
- 2023(7250)
- 2022(6006)
- 2021(5759)
- 2020(4396)
- 2019(10187)
- 2018(9584)
- 2017(17966)
- 2016(9776)
- 2015(11368)
- 2014(11297)
- 2013(11424)
- 2012(10850)
- 2011(10210)
- 2010(10031)
- 2009(9839)
- 2008(9557)
- 2007(8321)
- 2006(7647)
- 2005(7203)
- 学科
- 济(47466)
- 经济(47440)
- 管理(24817)
- 业(23124)
- 方法(17725)
- 中国(16560)
- 数学(16078)
- 数学方法(15981)
- 农(15334)
- 企(15136)
- 企业(15136)
- 地方(12955)
- 贸(10142)
- 贸易(10132)
- 业经(10062)
- 易(9889)
- 农业(9883)
- 制(9702)
- 财(8486)
- 银(8330)
- 银行(8323)
- 行(8110)
- 地方经济(8030)
- 环境(7790)
- 学(7671)
- 融(7575)
- 金融(7573)
- 发(7152)
- 和(6782)
- 体(6282)
- 机构
- 学院(148060)
- 大学(146368)
- 济(66943)
- 经济(65662)
- 研究(55595)
- 管理(53664)
- 理学(45498)
- 理学院(44930)
- 中国(44363)
- 管理学(44356)
- 管理学院(44075)
- 科学(32250)
- 京(31857)
- 财(30818)
- 所(28330)
- 研究所(25494)
- 农(25235)
- 中心(24690)
- 财经(23838)
- 江(22192)
- 经(21649)
- 经济学(20828)
- 范(20690)
- 师范(20538)
- 北京(20536)
- 业大(20245)
- 院(20210)
- 农业(19856)
- 经济学院(18843)
- 州(17899)
- 基金
- 项目(93552)
- 科学(73766)
- 研究(72074)
- 基金(66520)
- 家(58104)
- 国家(57625)
- 科学基金(47734)
- 社会(46493)
- 社会科(44083)
- 社会科学(44076)
- 省(36447)
- 基金项目(34747)
- 教育(32114)
- 划(31081)
- 编号(30312)
- 自然(27820)
- 自然科(27044)
- 自然科学(27036)
- 自然科学基金(26512)
- 资助(26393)
- 成果(24638)
- 发(22991)
- 重点(22020)
- 课题(21337)
- 部(21091)
- 国家社会(19628)
- 创(19403)
- 发展(19067)
- 展(18803)
- 创新(18278)
共检索到235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布 吴凯 陈印军 肖碧林 陈学渊 王小平 王勇 万富世
初次制定了我国粮食生态的七区区划方案;利用"农业综合预测法"分析预测了2020年各粮食生态区域的增产潜力,判断到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可能迈上6亿吨台阶;在综合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明确了未来十年我国粮食发展的思路,点明了各区域粮食增长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中国 粮食生态区划 潜力 6亿吨 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富余 王大为 陈晓云 孙大为 吕立涛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坚持立足于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辽宁省是国家粮食主产省份之一,文章分析了辽宁省粮食生产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提升粮食生产潜力的主要途径与对策。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水土资源 农业科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禾军
本文依据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划分了我国未来粮食增产潜力大的区域;并以县域为基础计算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程度,有约44%的县域技术进步低于全国水平。最后提出了科技兴粮的重点区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情 刘雪华 岳天祥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同时经济发展任务重,生态压力持续增大,为确保流域可持续的粮食增产,亟须根据流域内粮食生产潜力和现状生产等,进行流域粮食生产空间布局的科学规划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通过作物产量限制因子逐级修正模型计算淮河流域粮食生产潜力,并将潜力与现状产量进行对比计算,得出粮食生产潜力转化率,结合流域的生态安全格局,分析淮河流域未来粮食生产的优化空间布局。结果表明:淮河流域粮食生产总潜力为1.95×108 t,约占全国粮食生产总潜力的16.5%,在保障未来在全国粮食安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2005年为例,淮河流域粮食实际产量为8195.54×104 t,总体潜力转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宫连英 罗其友 陶陶 薛志士
本文测算了黄河流域不同类型区粮食增产潜力:半干旱偏旱区201.7万吨,半干旱区941.38万吨,半湿润偏旱区1061.8万吨,半湿润区897.08万吨,黄河流域旱地合计可增产粮食3000万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仁元
我国按照农业区划原则确定的九大农区是:东北区、内蒙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华南区、甘新区、青藏区。改革开放以来,各大农区的粮食生产格局和潜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我国九大农区资源情况、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入手,研究各大农区粮食生产潜力,从中寻找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海平 邹楠 王圣云
粮食主产区是关系我国粮食安全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域,研究气候变化下粮食主产区粮食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分异与演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341个气象台的日测气象数据,应用逐级订正的机制法模型对1981~2015年间粮食气候生产潜力及其时空演化进行分析,研究得出:(1)我国粮食主产区年平均粮食气候生产潜力为9 171.17 kg/hm~2,时间维度上的演化路径总体平稳,而我国粮食主产区光合生产潜力呈下降趋势,光温生产潜力呈上升趋势,光、温、水气候因子变动对粮食生产的综合影响较小;(2)光照影响下光合生产潜力呈"西北高东南低"特征,光、温、水气候因子层层叠加下粮食气候生产潜力出现空间重组,粮食主产区粮食气候生产潜力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地理分异特征显著,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成都平原为高值区,气候条件优越,平原地形利于耕种;(3)粮食主产区粮食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分布演化呈现高值区范围缩小、低值区范围保持、中间值地区空间差异弱化的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顺贵 成春彦 武之新
本文以我国耕地问题的现状为题,论述我国人口、耕地、粮食三者之间的尖锐矛盾,提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最大潜力在于开发中低产田土壤的单位面积产量,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核心是培肥地力。施肥是增强地力的重要手段,它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稳定持续增长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土壤肥力 中低产田 土壤改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红
一、提高粮食生产潜力的途径1、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增产潜力。根据我省的土地资源特点与水资源潜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应稳定和适当增加高油大豆种植面积,扩大高产作物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专用玉米种植面积,优质小麦种植面积。今后农产品精深加工要选择专用性品种。比如玉米就有高油玉米、优质蛋白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荣生
大渤海地区行政上包括辽、冀、鲁三省和京、津二市。土地面积51.88万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41%。人口1.9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9%。人口密度达375人/km~2,是我国人口负荷最大的地区之一。耕地面积为26687万亩(1988年统计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8.6%,垦殖指数达34.3%,是我国高垦殖率地区之一。东临渤海,大陆岸线长达5635.01km,占全国大陆岸线总长的34.2%。临海的地理位置和漫长的海岸线,为发展海上交通、对外联系和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4以上,重工业所占比重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封志明 杨艳昭 张晶 王秀芬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通过构建生产潜力模型,利用GIS技术,定量计算了1km×1km栅格和县域尺度中国粮食生产潜力;通过对粮食生产的资源禀赋状况逐级评判,揭示了中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资源潜力。结果表明:中国平均光温、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分别具备1倍多、1倍以及近1/3的增长空间。中国县域粮食资源潜力差异显著,内蒙古及长城沿线以及黄土高原地区为县域粮食资源可开发空间较大的区域,西北、黄淮海、四川盆地区为可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
关键词:
生产潜力 资源潜力 栅格 县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曙东 赵明正 陈康 肖宵
本研究利用FAO的GAEZ数据库资料测算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潜在耕地数量及分布,探讨主要粮食出口国潜在耕地开发限制因素,通过分析确定具有较大粮食出口潜力的合作国,并在各国土地开发法律政策限制、土地复种等条件下测算这些国家的潜在粮食产量、生产波动性、投资政治风险,归纳不同国家的收获季节差异和粮食禁止出口风险。研究发现,阿根廷的大豆和玉米、澳大利亚的小麦、法国的玉米和小麦、巴拉圭的小麦和大豆、乌克兰的玉米和小麦、美国和南非的玉米生产波动性较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颖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分散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对粮食生产造成一系列约束,限制了粮食生产的发展,粮食生产组织形式创新势在必行。粮食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途径是实行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培育粮食专业生产者,构建稳健的粮食供给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创新 规模经营 实现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红波 褚庆全
粮食问题是关系到社稷安危、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简述了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隐忧,分析了未来粮食生产可以挖掘的潜力,提出了发展粮食生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粮食 资源潜力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