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2)
- 2023(15498)
- 2022(13337)
- 2021(12714)
- 2020(10279)
- 2019(23826)
- 2018(23583)
- 2017(44660)
- 2016(24322)
- 2015(27273)
- 2014(27611)
- 2013(27161)
- 2012(25435)
- 2011(23305)
- 2010(23532)
- 2009(21541)
- 2008(20937)
- 2007(18312)
- 2006(16444)
- 2005(14963)
- 学科
- 济(100496)
- 经济(100391)
- 管理(67897)
- 业(67211)
- 企(52480)
- 企业(52480)
- 方法(38726)
- 数学(33102)
- 数学方法(32690)
- 中国(31466)
- 农(31034)
- 地方(26407)
- 财(24146)
- 业经(23721)
- 农业(21396)
- 学(20899)
- 贸(19139)
- 贸易(19125)
- 制(18741)
- 易(18501)
- 银(17421)
- 银行(17379)
- 行(16751)
- 融(16736)
- 金融(16735)
- 环境(16049)
- 和(15908)
- 理论(15674)
- 技术(15540)
- 策(15441)
- 机构
- 学院(340282)
- 大学(339893)
- 济(138066)
- 经济(134922)
- 管理(133904)
- 研究(122135)
- 理学(114276)
- 理学院(112925)
- 管理学(111124)
- 管理学院(110476)
- 中国(93308)
- 京(74284)
- 科学(74139)
- 财(64218)
- 所(61933)
- 农(55962)
- 研究所(55911)
- 中心(55512)
- 江(51658)
- 财经(49542)
- 业大(48965)
- 北京(47978)
- 范(47886)
- 师范(47493)
- 经(45016)
- 院(44453)
- 农业(43205)
- 州(42333)
- 经济学(39870)
- 师范大学(38204)
- 基金
- 项目(226144)
- 科学(177630)
- 研究(169614)
- 基金(161803)
- 家(140002)
- 国家(138724)
- 科学基金(118728)
- 社会(105264)
- 社会科(99584)
- 社会科学(99561)
- 省(88513)
- 基金项目(85338)
- 教育(77344)
- 自然(75917)
- 划(74718)
- 自然科(74076)
- 自然科学(74061)
- 自然科学基金(72707)
- 编号(70766)
- 资助(66591)
- 成果(58728)
- 发(52151)
- 重点(50683)
- 部(49593)
- 课题(49392)
- 创(46687)
- 创新(43448)
- 项目编号(43026)
- 教育部(42433)
- 科研(42408)
- 期刊
- 济(161456)
- 经济(161456)
- 研究(108580)
- 中国(73163)
- 农(52346)
- 学报(51057)
- 管理(50859)
- 科学(48720)
- 财(46922)
- 教育(44361)
- 大学(38870)
- 农业(36453)
- 学学(36064)
- 融(35842)
- 金融(35842)
- 技术(30154)
- 业经(27383)
- 经济研究(25455)
- 财经(23399)
- 问题(20390)
- 图书(20031)
- 经(19967)
- 业(18653)
- 理论(17676)
- 贸(16606)
- 科技(16445)
- 技术经济(16436)
- 实践(16273)
- 践(16273)
- 现代(16036)
共检索到531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会明 张钰欣 吉宇琴 顾莉丽
2020年后,深度贫困区域、支出型贫困群体和持久性贫困人口将会成为扶贫开发新的目标群体。在扶贫开发目标上,应以农民增收富裕为贫困人口基本目标,以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贫困区域发展目标,以持续发展确保脱贫不返贫为贫困户永久目标。在扶贫开发政策上,要坚持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坚持扶贫开发与城乡融合相贯通,坚持强化外部支持与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相结合。建立起政府、社会、农户参与联动的持续脱贫机制,确保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后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姜会明 张钰欣 吉宇琴 顾莉丽
2020年后,深度贫困区域、支出型贫困群体和持久性贫困人口将会成为扶贫开发新的目标群体。在扶贫开发目标上,应以农民增收富裕为贫困人口基本目标,以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贫困区域发展目标,以持续发展确保脱贫不返贫为贫困户永久目标。在扶贫开发政策上,要坚持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坚持扶贫开发与城乡融合相贯通,坚持强化外部支持与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相结合。建立起政府、社会、农户参与联动的持续脱贫机制,确保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后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增博 孙庆刚 王芳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顽疾,美国贫困救助制度的完备性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贫困的异同点,结合美国以家庭为单位的贫困救助体系——劳动贫困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妇女儿童家庭以及低收入家庭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借鉴其经验,为完善中国贫困救助体系,推动精准扶贫和2020后反贫困工作在贫困救助立法、贫困线制度、鼓励就业分类救助以及多元主体参与方面提出了合理科学的参考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花弘毅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罗霄山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以来,中央出台了系列金融扶贫政策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本文对2010~2014年罗霄山片区和全国金融支持经济增长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得出片区金融支持经济增长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原因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做好金融扶贫政策的有效传导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
扶贫开发 罗霄山片区 金融服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久文 夏添
中国在2020年将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之后,贫困问题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由于中国相对贫困现象较为突出,并与绝对贫困存在交叉,这使得以基尼系数为基础的相对贫困测度失真。本文首先通过回顾中国的贫困线调整和扶贫政策演变,分析贫困类型的转变;然后对城乡二元结构未打破背景下的农村相对贫困规模进行测算,提出基尼系数区域化的设想;最后对城乡统筹下的相对贫困线设定进行现实考量,并给出设计方案。即:中国2020年之后的相对贫困线设定应采取两区域、两阶段方法——非沿海地区实施绝对贫困线相对化、沿海地区实施基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相对贫困线,并每5年上调一次;2035年中国进入城镇化后期,相对贫困标准整体进入以全民可支配收入为识别基础的阶段。未来贫困治理仍需要在工作培训、区域转型、多维和精准识别上不断提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传岩
2012年新扶贫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必将给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指出,要进一步创新扶贫思路和机制,通过提高扶贫对象瞄准和扶贫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扶贫产业和项目选择机制、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以及推进政策协调等措施实现扶贫政策创新,开创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
扶贫开发 扶贫机制 政策协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振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既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消除贫困的本质,也客观反映了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的绩效。但是,贫困地区差距仍呈扩大趋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共享发展,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020年在我国完成现有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整体性贫困的历史使命后,我国减贫战略方向和重点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学术界和政策层面提前研判,谋划2020年后的减贫战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玉龙 孙久文
本文关注1993年和2001年两轮国贫县①名单调整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县域数据通过双重差分与合成控制法克服了国贫县认定与发展的内生性,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时间维度考察了列入国贫县扶持名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机制。结论表明,不管是农民人均收入、GDP总量还是人均GDP的维度,基于国贫县扶贫开发政策的短期增长效应都十分显著。长期来看,尽管经济总量和人均量仍然会受到扶贫开发政策的显著推动,但政策的农民增收效果会逐渐弱化。对其机制的分析表明国贫县政府倾向于将扶贫开发资源投入到不利于农民增收的第二产业发展中,这种"乱作为"机制导致的挤出效应造成了以上"政策陷阱"。本文进行的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支持以上结论。
关键词:
扶贫开发 双重差分 合成控制法 政策陷阱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琦 樊响 孔梅
2020年是一个最具历史性意义的关键时点,不仅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年,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历史性时刻。但是,这是否就预示着2020年后就没有贫困了呢?显然不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的新使命和新任务。因此,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力量的金融扶贫,同样也将面临新的目标任务和重点转换,也同样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创新发展。对此,论文从未来我国减贫新战略、金融扶贫成效评估,未来金融扶贫的思考和建议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金融扶贫有所参考。
关键词:
减贫战略 金融扶贫 相对贫困 长效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元江
当前,我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扶贫开发政策,仍是各级财政部门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跨世纪的扶贫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 (一)扶贫开发取得的巨大成绩,为实现脱贫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改革
[作者]
郑双怡 冯琼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救济式扶贫、发展推动式扶贫、开发式扶贫、综合式扶贫、精准扶贫五个阶段。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着三大困境:国家政策推进诉求与基层行政实践的矛盾、区域发展诉求与薄弱基础条件的矛盾、贫困户利益诉求与政治文化尚未完成现代转型的矛盾。新时代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应着力构建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再造与提升扶贫对象自身的能力,具体应从发展农村普适性教育、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细化产业带动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入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子敬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土地政策也已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实质上,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始终与我国的土地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在扶贫开发、扶贫攻坚和脱贫攻坚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1978年~1985年:土地经营制度变革推动减贫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印发,这是在国家层面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玉
本文从贫困识别、扶贫项目选择、扶贫资源投入整合、公共供给等方面对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分析,提出可操作的对策,旨在提高扶贫开发效益,有效改善贫困群体民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霍学喜 石爱虎
“九五”后四年扶贫攻坚的思路与反贫困对策——对陕西扶贫开发情况的调查与思考霍学喜石爱虎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既是中央政府既定的战略目标,又是遏制地区之间经济差距继续扩大,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