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71)
2023(7723)
2022(6683)
2021(6542)
2020(5655)
2019(12892)
2018(12342)
2017(23341)
2016(12527)
2015(14290)
2014(14195)
2013(14414)
2012(13994)
2011(12828)
2010(13398)
2009(13348)
2008(12408)
2007(11122)
2006(10522)
2005(10149)
作者
(37555)
(30737)
(30669)
(29579)
(19499)
(14820)
(14105)
(11896)
(11761)
(11230)
(10587)
(10338)
(10124)
(9998)
(9829)
(9808)
(9128)
(9126)
(8972)
(8972)
(7959)
(7703)
(7553)
(7200)
(7159)
(7037)
(7017)
(6968)
(6446)
(6195)
学科
(48566)
经济(48494)
(35271)
管理(32130)
(27007)
金融(27007)
(25959)
银行(25933)
中国(25888)
(25393)
企业(25393)
(25202)
方法(18658)
(18060)
(16987)
(16954)
数学(16777)
数学方法(16618)
农业(12660)
地方(11582)
(11455)
贸易(11437)
中国金融(11331)
(11220)
业经(10963)
(10255)
(9867)
(9616)
财务(9586)
财务管理(9561)
机构
大学(178574)
学院(176081)
(77774)
经济(76024)
研究(68063)
中国(62123)
管理(60482)
理学(49446)
理学院(48841)
管理学(48070)
管理学院(47736)
(42065)
(39517)
科学(38133)
(35560)
中心(33709)
(32594)
研究所(31403)
财经(31201)
(29066)
(28197)
北京(26352)
农业(25519)
经济学(24951)
(24742)
(24189)
业大(23968)
(23941)
银行(23845)
财经大学(23151)
基金
项目(102612)
科学(78832)
研究(76287)
基金(73529)
(64298)
国家(63695)
科学基金(52167)
社会(47680)
社会科(45151)
社会科学(45140)
(39017)
基金项目(37332)
教育(34602)
(33835)
自然(32056)
资助(31674)
自然科(31235)
自然科学(31221)
编号(31117)
自然科学基金(30672)
成果(28119)
重点(23964)
(23454)
(23414)
课题(22709)
(21166)
(20993)
创新(19993)
教育部(19920)
科研(19803)
期刊
(92288)
经济(92288)
研究(64994)
中国(43615)
(39747)
金融(39747)
(32326)
(30631)
学报(28716)
科学(25320)
管理(24478)
大学(21909)
教育(20892)
学学(20200)
农业(19419)
财经(16170)
经济研究(15755)
(13930)
业经(13882)
技术(13588)
(12302)
问题(12287)
国际(12050)
理论(11628)
实践(10512)
(10512)
图书(9677)
(9504)
世界(8521)
技术经济(8059)
共检索到309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琦  樊响  孔梅  
2020年是一个最具历史性意义的关键时点,不仅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年,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历史性时刻。但是,这是否就预示着2020年后就没有贫困了呢?显然不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的新使命和新任务。因此,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力量的金融扶贫,同样也将面临新的目标任务和重点转换,也同样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创新发展。对此,论文从未来我国减贫新战略、金融扶贫成效评估,未来金融扶贫的思考和建议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金融扶贫有所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共享发展,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020年在我国完成现有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整体性贫困的历史使命后,我国减贫战略方向和重点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学术界和政策层面提前研判,谋划2020年后的减贫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志钢  毕洁颖  吴国宝  何晓军  王子妹一  
本文旨在准确认识和判断中国城乡贫困的现状与特点,回顾和梳理扶贫政策与扶贫体系的演变和挑战,分析中国扶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据此提出2020年后中国城乡融合的扶贫愿景和战略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城镇化进程推进、收入差距扩大和人口结构变化将继续影响扶贫工作。中国城乡贫困人口持续减少,但多维贫困和消费贫困的发生率高于按照目前官方标准估计的收入贫困发生率,教育、健康分别是农村、城市多维贫困中受剥夺最严重的方面,农民工成为城市贫困人口新的主要构成,妇女、儿童和老人等特殊群体的贫困状况是城乡减贫工作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仍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贫困治理体系,扶贫政策和投入的城乡差异明显。随着城镇化和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群体、城镇低保人群、未来由于贫困线调整所形成的新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将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尤其在2020年以后会日益突出。基于此,本文提出2020年后中国扶贫新愿景,即到2035年建立城乡融合的贫困治理体系,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减贫战略方向。2020年后的减贫战略需聚焦五个重点问题: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研判、新贫困标准的制定、城乡统筹的贫困治理体系的建立、基于权利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保障扶贫投入的财政金融改革,以期为新的减贫战略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会明  张钰欣  吉宇琴  顾莉丽  
2020年后,深度贫困区域、支出型贫困群体和持久性贫困人口将会成为扶贫开发新的目标群体。在扶贫开发目标上,应以农民增收富裕为贫困人口基本目标,以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贫困区域发展目标,以持续发展确保脱贫不返贫为贫困户永久目标。在扶贫开发政策上,要坚持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坚持扶贫开发与城乡融合相贯通,坚持强化外部支持与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相结合。建立起政府、社会、农户参与联动的持续脱贫机制,确保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后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姜会明  张钰欣  吉宇琴  顾莉丽  
2020年后,深度贫困区域、支出型贫困群体和持久性贫困人口将会成为扶贫开发新的目标群体。在扶贫开发目标上,应以农民增收富裕为贫困人口基本目标,以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贫困区域发展目标,以持续发展确保脱贫不返贫为贫困户永久目标。在扶贫开发政策上,要坚持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坚持扶贫开发与城乡融合相贯通,坚持强化外部支持与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相结合。建立起政府、社会、农户参与联动的持续脱贫机制,确保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后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增博  孙庆刚  王芳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顽疾,美国贫困救助制度的完备性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贫困的异同点,结合美国以家庭为单位的贫困救助体系——劳动贫困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妇女儿童家庭以及低收入家庭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借鉴其经验,为完善中国贫困救助体系,推动精准扶贫和2020后反贫困工作在贫困救助立法、贫困线制度、鼓励就业分类救助以及多元主体参与方面提出了合理科学的参考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久文  夏添  
中国在2020年将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之后,贫困问题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由于中国相对贫困现象较为突出,并与绝对贫困存在交叉,这使得以基尼系数为基础的相对贫困测度失真。本文首先通过回顾中国的贫困线调整和扶贫政策演变,分析贫困类型的转变;然后对城乡二元结构未打破背景下的农村相对贫困规模进行测算,提出基尼系数区域化的设想;最后对城乡统筹下的相对贫困线设定进行现实考量,并给出设计方案。即:中国2020年之后的相对贫困线设定应采取两区域、两阶段方法——非沿海地区实施绝对贫困线相对化、沿海地区实施基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相对贫困线,并每5年上调一次;2035年中国进入城镇化后期,相对贫困标准整体进入以全民可支配收入为识别基础的阶段。未来贫困治理仍需要在工作培训、区域转型、多维和精准识别上不断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兴庆  殷浩栋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农户逐步摆脱绝对贫困。世界银行认为,中国在推进包容、可持续的发展中取得重大进展,减贫工作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我国即将于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历史性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客观看待这一历史性成就,需要对我国减贫历程进行回顾,并对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所能保障的生活水平有准确的认识。消除绝对贫困是历史性的成就,但并不意味着减贫工作已完成,我国的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龚兵  
随着扶贫攻坚战的打响,精准扶贫要求越来越高,金融扶贫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税收对金融扶贫工作开展影响效应随之增加。但目前西部地区金融扶贫政策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本文在详述营改增后西部地区金融扶贫工作面临的税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扶贫工作的税制改进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龚兵  
随着扶贫攻坚战的打响,精准扶贫要求越来越高,金融扶贫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税收对金融扶贫工作开展影响效应随之增加。但目前西部地区金融扶贫政策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本文在详述营改增后西部地区金融扶贫工作面临的税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扶贫工作的税制改进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孟亮  彭雅婷  
利用市场化手段推进金融扶贫,着重提高被扶贫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是我国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式。对此,需构建完善的金融扶贫体系,发挥政府、农商行、农户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有效协调;政府应加强政策完善,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贫困户要培养信用意识,转变金融观念。论文通过对湖南省金融扶贫改革创新试点县M县的调查研究,结合M县的金融扶贫工作开展现状及问题,对贫困地区金融扶贫体系构建提出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红  党志琴  党志文  
金融是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带动农村各生产要素配置的作用。但是,贫困地区缺乏金融发展的基础环境,金融精准扶贫有效性受到制约。本文从经济学视角阐述了中国精准扶贫的发展演化,并分析了金融体系服务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供需求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发挥金融精准扶贫的作用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功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努力,我国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全国金融系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系列决策部署,聚焦贫困主体,创新体制机制,深耕普惠金融,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可推广、可持续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郭玺平  田蔚  
固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北麓,由于自然历史条件的制约,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原因复杂,是包头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固阳县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动摇,紧紧围绕全县"脱贫摘帽"的总体部署和"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帮扶要求,发挥广大干群的积极性,创新工作机制,注重整体推进与精准发力,通过县、镇、村三级书记共商脱贫,逐步形成帮扶村、推动镇、发展县的"三级书记抓扶贫"格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同全  
金融扶贫是我国扶贫政策和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扶贫内容广泛,既包括直接满足贫困群体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信贷服务,也包括贫困地区具有带动脱贫效果的企业融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融资、企业上市融资、农业保险等。金融扶贫不仅直接助推了贫困群体脱贫致富,还促进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