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4)
- 2023(10187)
- 2022(8436)
- 2021(8050)
- 2020(6573)
- 2019(15413)
- 2018(14707)
- 2017(27171)
- 2016(14490)
- 2015(16805)
- 2014(16507)
- 2013(16577)
- 2012(15767)
- 2011(14437)
- 2010(14639)
- 2009(14193)
- 2008(13568)
- 2007(11831)
- 2006(10696)
- 2005(9979)
- 学科
- 济(67522)
- 经济(67462)
- 管理(38889)
- 业(37703)
- 企(31522)
- 企业(31522)
- 中国(30543)
- 方法(28123)
- 融(26673)
- 金融(26673)
- 数学(24845)
- 数学方法(24572)
- 银(24342)
- 银行(24333)
- 行(23646)
- 财(16980)
- 制(15869)
- 地方(15437)
- 贸(15138)
- 贸易(15122)
- 农(14884)
- 易(14812)
- 业经(13692)
- 学(11923)
- 中国金融(11351)
- 体(10405)
- 务(10354)
- 财务(10328)
- 财务管理(10303)
- 农业(9993)
- 机构
- 大学(212282)
- 学院(207769)
- 济(97455)
- 经济(95537)
- 研究(80186)
- 管理(76584)
- 中国(69354)
- 理学(64549)
- 理学院(63750)
- 管理学(62814)
- 管理学院(62432)
- 京(47286)
- 科学(45166)
- 财(44264)
- 所(40074)
- 中心(37991)
- 研究所(36235)
- 财经(34927)
- 经济学(32287)
- 经(32034)
- 农(30964)
- 北京(30780)
- 江(29599)
- 经济学院(29030)
- 院(28988)
- 范(27462)
- 师范(27246)
- 财经大学(26159)
- 业大(26055)
- 州(24469)
- 基金
- 项目(134607)
- 科学(106910)
- 基金(100544)
- 研究(98356)
- 家(87504)
- 国家(86855)
- 科学基金(74181)
- 社会(65822)
- 社会科(62713)
- 社会科学(62695)
- 基金项目(51962)
- 省(48185)
- 自然(45602)
- 自然科(44656)
- 自然科学(44645)
- 自然科学基金(43846)
- 教育(43822)
- 资助(42298)
- 划(41975)
- 编号(37065)
- 部(31271)
- 成果(30990)
- 重点(30773)
- 发(29541)
- 国家社会(28892)
- 中国(27911)
- 创(27370)
- 教育部(27150)
- 课题(26452)
- 创新(25881)
共检索到337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银行家》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 王力 黄育华
鉴于城市金融竞争力对城市体系的特殊影响,本专题报告选择中国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作为样本,研究其金融竞争力对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指导作用。本报告研究对象包括26个省会城市、4个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限于数据可得性原因,样本城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城市和西藏自治区城市)共35个样本城市。35个样本城市的共同特点:具有较高的国内外知名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集聚了丰富的金融要素资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强等。与此同时,35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多数提出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或者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城市金融竞争力 副省级城市 竞争力评价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银行家》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 王力 黄育华
前言城市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核心载体,城市发展水平决定着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程度,城市金融竞争力的高低决定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综合能力。为了深入研究城市金融竞争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银行家》研究中心联合组建了课题组,并将研究成果汇总成了《2020年中国城市金融竞争力报告》。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银行家》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 王力 黄育华
湾区经济概念引入我国时间不长,随着2018年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国家支持湾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相继落地,引发学术界和政商界对湾区经济的高度关注。湾区经济作为一国或一地区改革开放的战略制高点,在我国湾区及所在区域更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经济中心集中地。本专题报告聚焦环渤海、沪杭甬和粤港澳三大湾区的44个样本城市的金融竞争力评价,通过对三大湾区样本城市各层级指标得分排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宝英 李军军
副省级城市在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先锋作用,其创新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和发展经验的复制推广对我国城市群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15个副省级城市的创新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系统的比较分析和评价,深刻揭示副省级城市创新竞争力的特征及其相对差异性。为各城市贯彻落实创新发展战略,加强创新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创新竞争力 创新驱动 副省级城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志
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已成为热门的课题,其研究对城市乃至其所在区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阐明城市综合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从综合经济竞争力、交流开放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社会环境综合竞争力等4个方面,共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4个核心指标,构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线性加权函数和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测算出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综合竞争力,并对各个城市的分项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为科学制定城市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倪芝青 林晔 楼菁华
本文根据城市科技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及内涵,遵循科学性、均衡性、可操作性、规范化原则,构建了中国副省级城市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序,结合各城市科技竞争力增长指数测算分析,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2006—2010年科技竞争力的动态变化进行评价研究,并结合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的协调性分析,为提升科技竞争力、加强科技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甄峰
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在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世界排名是第31位,比2001年提高两个位次。根据国际竞争力理论和近年来世界竞争力主流要素趋势,中国要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普及全民的市场经济知识,提升企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政府管理竞争力。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世界排名 优势和劣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小组》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describes the researches of IMD and WEF with regard to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ity. The researches made by the author are meaningful regarding the cond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ity of China, especially “the economic growth competitivity” and “current competitivity”.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IMD WEF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汪涛 王丽娟
2001年中国国际竞争力在IMD的世界排名是第33位,较2000年下降了2个名次,应该说中国国际竞争力整体实力变化不大。但从这几年动态分析看,我国国际竞争力总体上呈现的是下降的趋势,2001年达到近6年来的最低点。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综合国力 8大要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甄峰
2003年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经济实力在SARS影响下仍然能够稳步提升,信息化建设成就卓著,但中国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仍然需要深化市场经济观念,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升基础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改善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王雪妮
2007—2014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速转型的调整期。中国国际竞争力整体来看主要体现在规模与效率、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四力互动协同发展之上。本文对国际竞争力八大要素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国家经济实力最具有竞争力;国际化、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竞争力次之;政府管理、金融系统、企业管理和基础设施竞争力表现差。但是,从动态分析看,强势的继续强势。中国在经济运行规模及增长速度、基础设施和科技投入、劳动力成本及就业率等方面有绝对优势。弱势的正在快速扭转中,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全面现代化建设之后,正在适应信息化和发展大数据手段管理来提升效率;生产率在创新型国家政策驱动下正在稳步提升;强势政府管理下抵御国家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金石 李小江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具有高效吸引,配置要素资源,获取比较优势,促进城市价值持续良性增长,提高市民福利水平的能力。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城市竞争力指数,对1990-2012年中国30个代表性城市的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和比较,发现总体上东部城市竞争力排名靠前并呈上升趋势,中西部城市竞争力排名靠后并呈下降趋势,差距不断扩大;选取面板数据进行多元逐步回归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制度、企业等因素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显著,而区位对其影响较小,这一发现对于各地提高城市竞争力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指数测度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力
以党的"十九大"召开为标志,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提升金融中心城市金融竞争力对于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区域金融视角下,不同层级的金融中心城市整合金融资源的能力是不同的,要对金融中心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就必须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体系设计和评价模型构建,本文对中国大陆30个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竞争力进行实证评价,以便更加准确地把握金融中心城市在我国建立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
金融中心城市 金融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朝晖 顾丽英
1999~2004年我国汽车制造业经历了酝酿、高速发展、回落的全过程,是产业竞争力格局演变的重要历史时期。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结合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和汽车制造业的产业特征,提出了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对该时期主要产区间竞争力变化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结果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演变规律,也是判断未来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格局的基础。
关键词:
汽车制造业 竞争力格局 演变 因子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