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2)
2023(8948)
2022(7591)
2021(7579)
2020(6259)
2019(15058)
2018(14896)
2017(28063)
2016(15064)
2015(17380)
2014(17262)
2013(17043)
2012(15881)
2011(14575)
2010(14878)
2009(13951)
2008(13966)
2007(11974)
2006(10602)
2005(9822)
作者
(43065)
(35884)
(35857)
(34355)
(23150)
(17207)
(16253)
(14057)
(13762)
(12743)
(12369)
(12259)
(11643)
(11369)
(11229)
(11226)
(10835)
(10301)
(10231)
(10125)
(9130)
(8812)
(8647)
(8220)
(8118)
(8007)
(7805)
(7616)
(7202)
(7054)
学科
(72593)
经济(72534)
管理(38656)
(35101)
方法(34326)
数学(31432)
数学方法(30843)
(28221)
企业(28221)
中国(23742)
(15403)
(15026)
贸易(15017)
(14677)
(14067)
(13342)
(12816)
地方(12462)
业经(11857)
(10262)
银行(10248)
(10230)
金融(10230)
理论(10134)
(9882)
环境(9506)
农业(9479)
(9354)
(9079)
(9004)
机构
大学(221577)
学院(217336)
(98670)
经济(96848)
管理(81588)
研究(81063)
理学(70172)
理学院(69306)
管理学(67786)
管理学院(67391)
中国(63148)
(49227)
科学(47738)
(41991)
(40658)
研究所(36957)
中心(35850)
财经(33753)
(32118)
经济学(32065)
北京(31911)
(31051)
(30161)
(29395)
(29106)
业大(29046)
师范(28847)
经济学院(28712)
财经大学(25299)
农业(25157)
基金
项目(143277)
科学(114217)
基金(107744)
研究(101796)
(94701)
国家(94078)
科学基金(80796)
社会(67224)
社会科(63989)
社会科学(63971)
基金项目(55412)
自然(52249)
(51345)
自然科(51192)
自然科学(51183)
自然科学基金(50258)
教育(47414)
资助(46659)
(45228)
编号(38534)
(33208)
重点(32773)
成果(31421)
(30369)
国家社会(29319)
教育部(28749)
(28599)
中国(28420)
课题(27337)
科研(27277)
期刊
(105150)
经济(105150)
研究(70050)
中国(44119)
学报(32716)
科学(32688)
管理(31422)
(31021)
(28279)
大学(25641)
学学(23952)
教育(22552)
技术(19789)
农业(19658)
(19364)
金融(19364)
经济研究(18827)
财经(17549)
(15410)
问题(15363)
(14346)
统计(14025)
业经(13617)
国际(13380)
世界(13196)
(12162)
(12108)
技术经济(11764)
决策(11129)
资源(10206)
共检索到333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睿  顾朝林  庞海峰  李震  
定量化的城市等级规模模型是分析和预测城镇体系结构演化的重要方法。在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城市等级规模的数量模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后,利用2002年建设部城市非农人口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城市等级规模现状,建立起位序—规模幂函数模型,证实其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并对误差作出分析,继而对2020年我国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作出预测。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银行家》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  王力  黄育华  
前言城市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核心载体,城市发展水平决定着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程度,城市金融竞争力的高低决定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综合能力。为了深入研究城市金融竞争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银行家》研究中心联合组建了课题组,并将研究成果汇总成了《2020年中国城市金融竞争力报告》。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祖宇   王桂新  
文章利用中国2010年以来全国人口普查、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及其他相关统计数据,测算并考察2011~2020年城市人口增长来源构成及其对城市化发展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城市人口规模仍在持续增大,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11~2020年的新增城市人口中,56%来自人口迁移,26%来自行政区划变动,自然增长仅占18%,人口迁移仍是推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导因素;城市人口增长来源构成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三大增长来源对城市化发展贡献的差异趋于减小,迁移增长对城市化发展的主导作用有所弱化,自然增长与区划变动的影响相对增大。探讨城市人口增长来源构成及其对城市化发展的贡献,对把握中国新时期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的变化,推进城市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小平  郭晓慧  
本文在分析中国粮食需求用途结构和品种结构变化特征的基础上,从合理营养标准的视角确定人均食物需求,预测了2020年中国主要粮食用途和品种的需求数量。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粮食需求总量稳步增长,2020年达到约6.1亿吨;需求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饲料用粮预计达到2.98亿吨,将取代口粮在中国粮食用途中排第一位;玉米需求量预计达到2.3亿吨,将超过稻谷成为未来中国粮食消费的最主要品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乔文怡  李玏  管卫华  王馨  王晓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顾朝林  
城镇体系,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大、中、小不同规模的城镇集聚点。其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动态过程,反映在地域城镇群规模组合上存在一定的等级规模结构特征。所得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是城镇体系内层次不同、大小不等的规模城镇在质和量方面的组合形式。因此,研究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摸型对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的定量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一、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模型研究状况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灿  
2020年中国劳动力供给、需求及失业趋势预测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张灿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劳动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失业人数的增加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21世纪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上发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转折时期。但是,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少之  
1949—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70年代末,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很低,但与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当然,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又有一些重要的、特殊的因素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正确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今后城市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巴曙松  邢毓静  杨现领  
过去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都与方兴未艾的城市化浪潮息息相关。展望未来10~20年,中国将有近10亿人口居住在城市。一方面,这种巨大的城市化空间都将孕育新的机会,并将成为未来中国长期增长与经济转型的宏大主题;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未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市场、资源和公共服务三方面的重要约束。因此,解决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城市化问题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自然  张平  刘霞辉  王钰  黄志钢  
为了探讨中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情况,本文提出了一套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此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包括经济增长、增长可持续性、环境质量、政府效率和人民生活五个部分,通过产出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产出消耗、增长潜力、居住环境、环境质量、政府运行效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42个具体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地级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了中国264个地级市1990~2011年间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和排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慧芳  周恺  
根据2003-2013年间在国内主要地理学、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文献,对近10年间的城市形态相关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进展进行评述。文章在辨析城市"布局形态"、"结构形态"、"肌理形态"三大概念的基础上,将现有研究成果按城市形态影响要素分解、新技术方法应用、时间—空间维度探讨、可持续城市形态、城市形态规划、管理和控制,以及分城市、地区案例研究六大主线进行归纳,并评析现有成果的研究视角、技术方法、实践应用特点及其局限。比较中西方城市形态研究轨迹,国内研究习惯于通过实证主义的因果演绎和经验主义的案例归纳来理解现有城市的形态发展历程,并在借鉴历史经验和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寻求城市形态发展的"理想城市形态"。而西方研究则致力于寻求"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可操作性和实现方式,侧重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和规划应对。本文提出未来城市形态研究应更关注微观层面的肌理形态分析,应从更加温和、建设性的"时间—空间演化"视角探讨城市形态演进规律,为包容性、共生性的"可持续形态"演变发展构建理论基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鲍超  李秋颖  梁广林  
采用市辖区统计数据、GIS空间分级方法以及重心移动模型,对1985~2010年中国城市人口、经济与用地的空间格局及重心演变轨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及城市发展方针相适应,2000年之前中国总体形成了东部沿海地区及特大城市周边地区集群式布局与东中西非均衡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2000年之后中国东中西部城市集群的现象更加明显,但全国层面逐渐形成了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空间格局;中国城市人口、经济与用地规模的重心历年均位于苏鲁豫皖交界附近,"由北向南"移动的特征最为明显,东西向的移动距离较小且移动方向不尽一致,不仅反映了区域与城市发展政策对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也反映了东中西部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1 978— 2 0 0 0年间的城市化与过去相比 ,无论是政策上 ,还是速度上都有很大变化 ,城市化表现出加速趋势。但是由于这个时期的城市化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背景下进行的 ,发展小城镇就成为比较可行的选择 ,因此也带来了隐性城市化和准城市化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 ,应该实行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共举的发展方针 ,以适应中国人口太多和资源短缺的国情。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银行家》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  王力  黄育华  
鉴于城市金融竞争力对城市体系的特殊影响,本专题报告选择中国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作为样本,研究其金融竞争力对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指导作用。本报告研究对象包括26个省会城市、4个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限于数据可得性原因,样本城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城市和西藏自治区城市)共35个样本城市。35个样本城市的共同特点:具有较高的国内外知名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集聚了丰富的金融要素资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强等。与此同时,35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多数提出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或者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华  周建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