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3)
- 2023(12957)
- 2022(11054)
- 2021(10800)
- 2020(8993)
- 2019(20746)
- 2018(20608)
- 2017(37614)
- 2016(20521)
- 2015(23714)
- 2014(23590)
- 2013(22917)
- 2012(21289)
- 2011(19064)
- 2010(18911)
- 2009(17353)
- 2008(17179)
- 2007(14917)
- 2006(12964)
- 2005(11890)
- 学科
- 济(83052)
- 经济(82947)
- 管理(57403)
- 业(52913)
- 企(43451)
- 企业(43451)
- 方法(39396)
- 数学(34701)
- 数学方法(34094)
- 中国(27640)
- 农(22072)
- 财(21863)
- 贸(17587)
- 贸易(17573)
- 易(17206)
- 制(16986)
- 业经(16919)
- 学(16584)
- 银(14672)
- 银行(14657)
- 农业(14290)
- 行(14021)
- 地方(13777)
- 理论(13663)
- 融(13530)
- 金融(13528)
- 务(13347)
- 财务(13293)
- 财务管理(13243)
- 和(12586)
- 机构
- 大学(284696)
- 学院(281542)
- 济(119350)
- 经济(116969)
- 管理(107092)
- 研究(96710)
- 理学(91226)
- 理学院(90209)
- 管理学(88469)
- 管理学院(87942)
- 中国(78163)
- 京(61256)
- 科学(56214)
- 财(55876)
- 所(47500)
- 中心(46839)
- 财经(44066)
- 江(42785)
- 研究所(42597)
- 农(42090)
- 经(40222)
- 北京(39118)
- 业大(38081)
- 范(37908)
- 经济学(37728)
- 师范(37556)
- 院(35095)
- 州(34111)
- 经济学院(33928)
- 财经大学(32827)
- 基金
- 项目(184902)
- 科学(146412)
- 研究(136841)
- 基金(136378)
- 家(118442)
- 国家(117463)
- 科学基金(101389)
- 社会(87675)
- 社会科(83055)
- 社会科学(83038)
- 基金项目(70579)
- 省(68766)
- 自然(64734)
- 教育(64526)
- 自然科(63313)
- 自然科学(63298)
- 自然科学基金(62160)
- 划(59057)
- 资助(57329)
- 编号(55042)
- 成果(45339)
- 部(42174)
- 重点(41700)
- 发(38797)
- 创(37993)
- 课题(37875)
- 国家社会(37416)
- 教育部(36803)
- 大学(36122)
- 科研(35705)
- 期刊
- 济(129957)
- 经济(129957)
- 研究(88463)
- 中国(61345)
- 财(45238)
- 学报(41904)
- 管理(41430)
- 科学(39978)
- 农(37513)
- 教育(35945)
- 大学(33243)
- 学学(30584)
- 融(28154)
- 金融(28154)
- 技术(27833)
- 农业(25373)
- 财经(22114)
- 经济研究(21007)
- 经(19203)
- 业经(18884)
- 问题(17036)
- 图书(16989)
- 贸(16628)
- 统计(15257)
- 国际(14804)
- 技术经济(14335)
- 业(14282)
- 世界(14157)
- 理论(13876)
- 版(13645)
共检索到439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英 李睿
中国在2015年小普查结束了传统纸质问卷调查方式,在数据采集手段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调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调查员利用手持终端设备(简称PDA)入户登记;二是住户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网络调查表。这两种调查方法是普查方法的一种全新尝试。本文通过分析总结2015年PDA入户登记和互联网填报方法应用的特点经验,为2020年人口普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数据采集的方法提供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英 李睿
中国在2015年小普查结束了传统纸质问卷调查方式,在数据采集手段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调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调查员利用手持终端设备(简称PDA)入户登记;二是住户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网络调查表。这两种调查方法是普查方法的一种全新尝试。本文通过分析总结2015年PDA入户登记和互联网填报方法应用的特点经验,为2020年人口普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数据采集的方法提供参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跃生
当代中国三代直系家庭构成既有总体稳定的一面,也表现出城乡变动趋向具有差异的另一面。城乡三代直系家庭变动具有差异的原因在于,城市独生子女长大之后,特别是结婚、生育后,并没有改变对小家庭居住方式的偏好;而农村家庭独子增多,长大后外出非农就业成为主流,结婚、生育后与父母同居共爨"获益"较多,且矛盾冲突少于多子家庭,三代直系家庭比例因此提高。2010年城乡三代直系家庭户主构成均以中年和低龄老年人为主,此类家庭的养老功能有所削弱,2010年一半及以上的三代直系家庭没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婴幼儿在其中生活的比例呈现增长趋向,中年和低龄老年人于这一家庭内帮助子代"抚幼",提升了其助子育幼的功能。
关键词:
三代直系家庭 家庭功能 人口普查数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忠东
文章基于1982~2015年人口普查和1%人口调查数据,计算了所有普查年5年跨县迁移量,从1982年到2010年再到2015年,人口总迁移量从2 863万升到1.46亿,再下降到1.32亿。其中,户籍迁入的永久迁移从2 420万下降到1 976万后,继续下降到1 432万;离开户籍县的临时迁移从443万增长到1.26亿,然后微降至1.18亿;临时性的务工迁移从不足200万增长到7 033万后,再下降至5 707万。文章发现,人口迁移已实现从计划性的永久迁移向市场性的临时迁移的转变,对市场转型、城镇化和工业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人口迁移实现了从个人行为向家庭行为的转变。与2000年相比,2010年劳动力峰值受高校扩招影响,从5.9%上升到9.5%,已婚青壮年的迁移率比10年前大幅提高,并取代未婚青年人群成为迁移的主流。此外,由累积值计算的2010年儿童留守率高达62.8%,中青年妇女净留守率为21.7%,表明市场化后风险的提高迫使家庭居住分离以劳动力迁移的方式来分散风险。一旦克服风险约束后,回流增加较快。文章建议,政府在政策上营造宽松环境,以保障未来迁移向优质化、家庭化和长期稳定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人口迁移 经济转型 中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丁金宏
80年代,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快、规模大。同期关于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学术探讨也成为热点。然而,过去这类研究常常受到数据的限制,或因资料来源不同而纠缠于概念,或因统计口径相殊而各执己见。以致到目前为止,对于中国市、镇、乡“三层楼”中各装多少人、城镇化的人口“流量”构成、区域分异状况如何等重要问题,学术界仍未有清晰、一致的答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维志
一、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意义 解放后,我国已进行过三次人口普查。这三次普查的进行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并且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的。可以这样说,只有即将开始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才走上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这是一件具有非常重大意义的事件。 中国是世界上有人口数字较早的国家之一。可是,解放前中国的人口数字究竟是多少?成为世界性的一个难题。因为旧中国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婉清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已进行了6次人口普查,普查内容逐步充实、普查方法更科学、普查技术更先进、资料开发更深入。本文回顾了我国人口普查的发展历程,总结工作经验和存在问题,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对将来开展人口普查工作的展望,有利于加快完善我国人口普查制度,及时准确反映全国及各地的人口变化情况。
关键词:
中国 人口普查 改革 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涂礼忠
人口普查是获取人口资料的主要手段。为了对比新旧中国人口发展的特点,不仅要调查当前人口状况,也需要系统收集和整理旧中国人口的资料。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一本《湖北人口—三十五年冬季户口总复查实施纪要》,它不仅详细记载了这次户口复查的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新法
人口普查是以获得人口数量和人口构成资料为目的而专门组织的统计观察。这种统计观察是在国家规定的统一时间内,用统一的方法,对统一对象和统一项目所进行的一种专门调查,也就是对一国的全部人口所进行的一种逐户逐人的普查。由于它能够精确和完整地取得人口资料,因而为世界各国所陆续采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培培 金勇进
文章根据官方公布的历次中国人口普查方案和相关数据质量抽查实施办法,分别从普查摸底阶段、普查登记汇总编码阶段和普查事后质量抽查阶段分析现有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系统估计量在我国普查实践中的科学应用、汇总数据时要综合运用评估方法和在普查数据质量抽查中采用系统完善的抽样设计等改进措施,期望能够进一步完善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的理论方法。
关键词:
人口普查 数据质量评估 事后质量抽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金营
20 0 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称普查漏报率为 1 81 % ,据此推算漏报人口 2 2 91万人 ,然而 ,这些人口的性别、年龄等人口特征不祥 ,这给人们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带来非常大的不便。本研究就是在准确估计 1 990~ 2 0 0 0年分性别、年龄死亡概率的情况下 ,利用年龄移算方法对 1 990年和 2 0 0 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漏报率给予评估 ,并对漏报人口进行年龄、性别拆分 ,从而较为准确地估计得到 2 0 0 0年年中年龄性别人口 ,以为科研或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状况之用
关键词:
人口普查 漏报人口 年龄移算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段成荣,梁宏,刘岚,丁志宏,明艳,伍小兰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漏报率比以往普查有显著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8个省18位普查机构工作人员、11位普查员和23位群众的走访调查,探讨了影响2000年人口普查质量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惜君
我国从1953年开始第一次人口普查,至今已经有五次人口普查的经验,2010年将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将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如何搞准人口普查的数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对2010年美国、新加坡国家人口普查方法的介绍,期望对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有所借鉴。美国是最早进行人口普查的国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婉清
本文介绍了美国2010年人口普查的调查目的、内容、具体组织实施方法等,其科学的调查设计方法、规范的操作流程、先进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及丰富的公开信息资源,为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提供了参考,有利于加快完善我国人口普查制度,及时准确地反映全国及各地的人口变化情况。
关键词:
美国 人口普查 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皓
文章以七普公报数据为基础,描述了中国人口流动更趋活跃、绝对规模陡增的新特点。整体而言,中国人口流动仍表现为以近距离流动为主、以省内流动为主、以"乡—城"流动为主、以(向)东部地区(流动)为主的相对稳定模式,反映了人口流向引导机制、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匹配关系等的稳定性。文章指出,七普数据存在人口普查误差率与流动人口重登率之谜;在技术上存在传统抽样调查技术对流动人口调查的适用性问题;在现实中存在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现象严重、人口流向引导机制的资本化、政策引导力的弱化、落户意愿地点在政策目标与流动人口现实选择之间的错位、乡城流动为主的模式对乡村振兴计划的阻碍等问题。迫切需要构建以居住地为基础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从人的角度加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计划;深化改革与完善经常性登记制度;并加强专门针对流动人口的抽样调查方法研究,以及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和户籍迁移人口的相关基础研究。
关键词:
人口普查 人口流动 绝对规模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