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67)
- 2022(71)
- 2021(116)
- 2020(75)
- 2019(182)
- 2018(166)
- 2017(300)
- 2016(147)
- 2015(170)
- 2014(157)
- 2013(153)
- 2012(158)
- 2011(187)
- 2010(170)
- 2009(164)
- 2008(143)
- 2007(116)
- 2006(104)
- 2005(118)
- 2004(88)
- 学科
- 济(536)
- 经济(536)
- 学(447)
- 农(362)
- 业(311)
- 农业(260)
- 中国(226)
- 经济学(170)
- 地方(145)
- 教育(138)
- 管理(138)
- 人口(120)
- 图书(120)
- 书馆(117)
- 图书馆(117)
- 研究(117)
- 企(113)
- 企业(113)
- 和(113)
- 方法(111)
- 制(110)
- 收入(106)
- 情报(102)
- 业经(100)
- 图书馆学(100)
- 数学(100)
- 问题(96)
- 数学方法(95)
- 贸(93)
- 贸易(93)
- 机构
- 大学(2105)
- 学院(1867)
- 研究(976)
- 济(802)
- 经济(790)
- 中国(779)
- 管理(691)
- 科学(577)
- 农(574)
- 中心(570)
- 理学(521)
- 京(517)
- 管理学(510)
- 理学院(509)
- 管理学院(500)
- 所(488)
- 农业(448)
- 研究所(443)
- 范(387)
- 师范(385)
- 业大(357)
- 北京(354)
- 院(325)
- 师范大学(324)
- 教育(316)
- 州(302)
- 农业大学(291)
- 省(289)
- 经济学(286)
- 科学院(285)
共检索到3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紫欣 张鑫杰 薛少华 金艳冬 陈林熙 黄喜荣 罗国清 蒙宁 陈瑶 戴爱玲
【目的】了解闽粤赣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分子流行动态,为该疫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对2020—2022年闽粤赣地区1 475份临床猪组织和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对PRRSV阳性样品进行ORF5基因扩增和测序,并对ORF5基因的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2020、2021、2022年闽粤赣地区发病猪PRRSV的阳性率分别为24.23%(95/392)、27.69%(162/585)、18.07%(90/498),2020—2022年福建、广东、江西地区PRRSV的阳性率分别为23.20%(272/1 172)、23.96%(52/217)、26.44%(23/87)。挑选来自不同猪场的86份阳性样品进行PCR扩增,成功获得62株PRRSV ORF5基因序列,并下载GenBank已发布的18株2020—2022年闽粤赣地区PRRSV的ORF5基因序列,与127株PRRSV国内外参考株ORF5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树显示,80株闽粤赣PRRSV分离株均属美洲株。其中,40株分布在谱系1(NADC30-like株、NADC34-like株)上,12株分布在谱系3(GM2-like株、QYYZ-like株)上,7株分布在谱系5(VR2332-like株、BJ-4-like株)上,21株分布在谱系8(JXA1-like株、CH-1a-like株)上。对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0株PRRSV ORF5基因编码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1.2%~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8.6%~100%。33株PRRSV ORF5基因编码的GP5蛋白氨基酸序列在中和表位区第39氨基酸残基处存在变异。【结论】2020—2022年闽粤赣地区PRRSV流行株以谱系1为主(50.00%),并存在谱系1、3、5、8的混合流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筱珊 胡智博 费荣梅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桃拉综合征病毒(T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是威胁对虾养殖的重要病毒。为了调查这3种病在江苏境内的流行情况,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的PCR检测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采集的1436尾对虾样品进行3种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WSSV阳性率为17.20%,TSV阳性率为0%,IHHNV阳性率为39.48%。对江苏不同地区分离出的5株IHHNV进行基因序列分析,数据显示这5个地区的毒株均属于Ⅰ型感染株,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萌 吕亚辉 杜谦 时乐 黄勇 童德文
【目的】调查陕西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的分子流行病学变化趋势,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猪圆环病毒病提供参考。【方法】于2010-2012年采集陕西西安、咸阳、宝鸡、榆林和延安等地区发病猪群中的141份样品。首先,采用PCR检测样品中PCV2感染情况;然后,通过基因型特异的PCR,检测PCV2阳性样品中PCV2a和PCV2b亚型的感染情况;最后,扩增、克隆和测序PCV2 ORF2基因编码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统计分析所获得基因序列的进化情况。【结果】141份样品中,117份检测为PCV2阳性,阳性率达82.9%,其中的33份病死猪样品中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小平 万晓媛 张庆利 黄倢 董宣 王秀华 邱亮 宋增磊 程东远
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引起的病毒性偷死病(VCMD)使中国对虾养殖业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查明CMNV及其变异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采用逆转录套式PCR (RT-nPCR)、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和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 RT-qPCR) 3种方法,对2016~2017年中国沿海省市CMNV及一种新型野田村病毒——行动障碍野田村病毒(MDNV)的流行、分布和变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养殖凡纳滨对虾、中国明对虾、日本囊对虾、斑节对虾和罗氏沼虾等种类中均可检测到CMNV阳性;在河北、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省市采集的患病对虾中均存在CMNV。基于RT-nPCR、RT-LAMP和TaqMan RT-qPCR的检测结果显示,2016和2017年样品中CMNV的阳性检出率依次分别为11.8%和7.8%,6.7%和3.9%,17.7%和12.4%;基于上述3种方法检测结果计算得出,2016和2017年样品中CMN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6.8%和16.3%;基于RT-LAMP的分析显示,2016年样品中MDNV的阳性检出率为9.4%。本研究表明,中国沿海省市养殖虾类中VCMD的流行和危害仍不容忽视,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不断变异导致前期基于该基因开发的CMNV检测方法可靠性下降,检出假阴性风险升高;同时,发病对虾中出现了新的野田村病毒株系且具有较高的流行率,其传播危害风险值得高度关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玉娟 张德锋 樊海平 陈学年 李彤彤 李爱华
从广东省以及海南省等地区养殖的患病罗非鱼体内分离、收集到多株致病菌,经生化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均为无乳链球菌。对这些菌株分别进行了耐药谱测定、分子分型试验以及分子血清型分析。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007—2010年分离到的无乳链球菌耐药谱基本相似;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试验中,选择5个高变异指数的可变数目重复位点(VNTR)进行分子分型,结果表明,所有鱼源无乳链球菌菌株为同一MLVA型,而作为对照的牛源无乳链球菌则明显不同;为了对这些菌株进一步分型,分别进行了分子血清型和表面蛋白抗原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鱼源无乳链球菌的分子血清型均为Ⅰa型,表面蛋白抗原均为alpha-C蛋...
关键词:
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MLVA 分子血清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向阳 王学理 刘凯 霍晓伟 武迎红 张显华 张嘉保 王景龙
以内蒙古科尔沁地区牛场布病疫情流行性病学检测资料为基础,重点进行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布病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全乳环状试验(MRT)、补体结合试验(CFT)、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 ELISA)、奶液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 ELISA)方法进行筛选和确诊。结果表明,2009年共采集1360份牛血清,其中阳性血清57份,感染率为4.19%;2010年采集2175份牛血清,感染布病的牛共有129头,发病率为5.10%;2011年采集2340份牛血清,发病率为7.78%。2010年在通辽市牛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时共采集奶样1931份,经MR...
关键词:
通辽市 布鲁氏菌 流行病学调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有全 彭欲率 刘志杰 关贵全 杨吉飞 陈泽 牛庆丽 罗建勋 殷宏
【目的】调查近年来中国羊泰勒虫病的流行现状,并对其分离株进行分子分类学鉴定。【方法】对分离自2005—2011年间的羊血液基因组以及蜱基因组,依次用吕氏泰勒虫、尤氏泰勒虫和绵羊泰勒虫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对阳性样品进行18S rRNA基因的特异扩增和测序分析,并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对所有羊血液基因组和蜱基因组的PCR扩增表明,在中国所调查的4省9县市,羊泰勒虫病的流行存在明显差异。甘肃省羊泰勒虫病的发病率和感染率较高,主要呈吕氏泰勒虫和尤氏泰勒虫混合感染,现场调查危害比较严重。新疆喀什仅存在绵羊泰勒虫,调查没有见到临床发病病例。在湖北样品中检测到吕氏泰勒虫,但未发现临床上发病病例。在云南...
关键词:
泰勒虫病 调查 鉴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格,韩维田 ,关长吉,李学付,姜淼
根据辽宁省2002~2003年病残儿状况的调查研究,利用省、市、县、区各级计划生育服务部门建设的信息网,收集各地区病残儿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解辽宁省近年来病残儿发展变化的趋势及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为妇幼保健部门提供生殖健康信息,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病残儿的发生,使优生优育、生殖健康落到实处,并且有的放矢地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病残儿 调查研究 干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生力 黄 王崇明 宋晓玲 孙修涛 于佳 张岩 杨丛海
研究了山东省1993─1994年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群体病症及其发展,分析了该病的地区、时间、种间分布及个体差异。结果表明:典型的虾池发病历时一周,死亡率达90%以上;凡虾池密集(>70公顷/公里海岸线)、放苗量大(45—60万/公顷)、投入高(45,000—75,000元/公顷)的地区发病早、损失大。发病时间主要在6—7月。1993年病程短而急,形成一个发病高峰,近似流行病学的偏态分布(对数常态分布);1994年病程长而缓,部分地区形成两个高峰。根据流行病学原理推算了1993年青岛流亭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平均潜伏期(6.02天)和暴露日期。依据107个样品的切片分析,证实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为...
关键词:
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毒,流行病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余星潼 万晓媛 贾田畅 夏继涛 徐婷婷 姚亮 赵文秀 张庆利
2013年以来,我国沿海各省市养殖对虾中先后出现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EHP)感染且感染率居高不下,使我国虾类养殖产业遭受了严重经济损失。为查明2021—2022年沿海省市养殖虾类中EHP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在沿海地区开展了养殖虾类EHP流行情况调查,共采集样品936份,并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 (TaqMan qPCR)和组织病理检测对样品进行分析。TaqMan qPCR检测结果表明,2021和2022年所采集的虾类样品中,EHP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67% (54/506)和13.72% (59/430);2021和2022年主要在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中检出EHP阳性,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10% (54/383)和16.71% (58/347),且检出EHP阳性的凡纳对虾主要来自山东、辽宁、广东、河北和天津等省市;1份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样品中检出EHP阳性,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克氏原螯虾(Protocrayfish cruzi)、斑节对虾(P. monodon)、日本对虾(P. japonicus)和中国对虾(P. chinensis)等虾类样品中未检出EHP阳性。对TaqMan qPCR检测呈阳性的凡纳对虾进行组织病理检测,在其肝胰腺上皮细胞中观测到分散或成簇的EHP孢子,以及处于生长阶段的EHP原生质体。本研究表明,2021—2022年EHP仍在我国沿海地区养殖的凡纳对虾中流行,尽管其流行率较前几年呈下降趋势,但其对凡纳对虾养殖产业的危害仍不容忽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江地科 项明源 王印 姚学萍 杨泽晓 张鹏飞 廖倡宇 邬旭龙
【目的】为了解四川省地区规模化猪场病原流行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细菌分离鉴定、RT-PCR和PCR方法,对采集的283份样品(组织、精液、死胎等)做相应病原检测。【结果】106份病死猪病变组织中CSFV、PRRSV、PRRSV NADC30-Like、PCV2、PRV、APP、Pm、SS2病原阳性率分别为7.55%(8/106)、40.57%(43/106)、20.75%(22/106)、34.91%(37/106)、16.04%(17/106)、9.43%(10/106)、19.81%(21/106)、4.72%(5/106),其中病原混合感染率为60.49%(49/81)。PRRSV或PCV2病原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并以混合其他病原感染形式最为常见,细菌感染在夏季最为常见。68份公猪精液中CSFV、PRRSV、PCV2、PRV病原阳性率分别为10.29%(7/68)、30.88%(21/68)、20.59%(14/68)、20.59%(14/68),以单一病原感染为主,感染率为52.63%(20/38)。63份流产胎、死胎病料中CSFV、PRRSV、PCV2、PRV病原阳性率分别为6.35%(4/63)、46.03%(29/63)、38.10%(24/63)、30.16%(19/63)。混合感染率为74.50%(38/51),以PRRSV病原混合其他病原感染形式最为常见,且一年四季均可感染。46份腹泻猪肠黏膜和粪便中PEDV、PoRV病原阳性率分别为56.52%(26/46)、26.09%(12/46),春季、秋季和冬季最易感染。【结论】四川地区规模化猪场中PRRSV、PCV2、PRV和PEDV仍是防控的重点,同时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和新变异株PRRSV NADC30-Like出现也是猪群疫病难预防、难控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平 简中友 马志勇 蔡宝祥 张振兴
中国某地区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及病毒分离姜平简中友马志勇蔡宝祥张振兴(南京农业大学畜禽传染病研究室,南京210095)EPIZOOTIOLOGYANDVIRUSISOLATIONOF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建武 庄金山 袁世山
【目的】对来自2006年猪病流行爆发地的组织样品进行多种病毒的检测,确定引起本次流行的致病病原及PRRS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RT-)PCR对采集的样品进行PRRSV北美型和欧洲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PHE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以及瘟病毒的检测,对PRRSV阳性的进行ORF5的序列测定并分析。【结果】检测到16份PRRSV北美型阳性样品,PCV2阳性样品2份,其它病毒均未检到。PRRSV ORF5序列分析表明笔者分离到的PRRSV株可分为2个群。【结论】(1)PRRSV与2006年肆虐中国养猪业的猪病流行有直接关系;(2)2006年PRR...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贾慧茹 吴艳艳 王强 代平礼 周婷
【目的】前期笔者课题组对北京地区蜂群进行了常见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发现蜜蜂慢性麻痹病毒(ChroniC bee paralysis virus,Cbpv)在病蜂群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在健康蜂群中的检出率,据此推测可借助病蜂群对Cbpv进行研究。鉴于目前国内Cbpv流行病学数据的匮乏,论文旨在了解中国主要养蜂区病蜂群中Cbpv的分布及遗传变异情况,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4—2015年间从四川、安徽、浙江、河南、山东、山西、黑龙江、北京8个主要养蜂省(市)共采集到136份病蜂样品,采用rT-pCr法检测Cbpv的感染情况。每份样品随机选取10只蜜蜂,取其头部,利用Trizol法提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建武 庄金山 刘长龙 王小敏 袁世山
【目的】对采集自上海、江西、山东、江苏、河南和湖南等省的257份进行了PCV2的检测,确定中国PCV2感染情况及分子特征。【目的】设计一对针对PCV2ORF2的引物,利用PCR对其进行PCV2基因组的检测,对PCV2阳性的样品,进行了ORF2的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PCV2阳性率为24.51%(63/257),并能从健康猪群中检测的阳性;各PCV2分离株间ORF2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4.4%~100%,氨基酸同源性为82.5%~100%,与所属群的不同而不同。【结论】中国有2个群的PCV2毒株在流行,以PCV2b群为主(70.97%,22/31),但也有PCV2a群毒株(29....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开放阅读框架2 基因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