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56)
2023(3640)
2022(2812)
2021(2525)
2020(2111)
2019(4817)
2018(4469)
2017(7896)
2016(3791)
2015(4156)
2014(3992)
2013(4003)
2012(3644)
2011(3284)
2010(3576)
2009(3772)
2008(2549)
2007(2268)
2006(2111)
2005(2145)
作者
(9733)
(7952)
(7681)
(7477)
(4932)
(3744)
(3612)
(3213)
(2831)
(2817)
(2691)
(2679)
(2635)
(2527)
(2462)
(2379)
(2373)
(2268)
(2223)
(2050)
(1987)
(1911)
(1883)
(1816)
(1765)
(1746)
(1723)
(1638)
(1630)
(1627)
学科
(24136)
金融(24136)
(20857)
银行(20847)
(20367)
(14208)
经济(14195)
中国(13309)
(12577)
(10834)
企业(10834)
中国金融(10824)
管理(10091)
(7137)
(7022)
地方(6191)
(5436)
财务(5424)
财务管理(5418)
企业财务(5266)
方法(4602)
业经(4488)
事业(4297)
数学(4221)
数学方法(4204)
(4135)
(3969)
体制(3759)
业务(3621)
(3396)
机构
学院(48227)
大学(47154)
(23643)
经济(23125)
中国(20944)
管理(16988)
研究(16216)
(14073)
理学(13987)
理学院(13826)
管理学(13685)
银行(13641)
管理学院(13596)
(13133)
(13042)
金融(12798)
(12774)
中心(10360)
人民(10238)
财经(10077)
国人(9375)
中国人(9328)
中国人民(9281)
(9142)
(9080)
经济学(8639)
经济学院(7884)
人民银行(7804)
财经大学(7706)
科学(7275)
基金
项目(29758)
研究(23838)
科学(23479)
基金(21623)
(17812)
国家(17631)
社会(16071)
科学基金(15494)
社会科(15475)
社会科学(15472)
(11992)
基金项目(11080)
教育(10148)
(9715)
编号(9634)
(9422)
资助(8927)
自然(8322)
自然科(8161)
自然科学(8160)
成果(8058)
自然科学基金(8026)
(7405)
(7092)
国家社会(6977)
(6946)
金融(6922)
重点(6875)
课题(6717)
创新(6656)
期刊
(24773)
金融(24773)
(24127)
经济(24127)
研究(17676)
中国(11037)
(10435)
管理(6459)
(6163)
财经(5298)
学报(5123)
科学(4745)
中国金融(4567)
(4485)
大学(4401)
经济研究(4322)
学学(4212)
教育(3749)
理论(3671)
技术(3457)
业经(3354)
实践(3331)
(3331)
国际(3139)
农业(3130)
问题(2775)
农村(2690)
(2690)
财会(2638)
(2621)
共检索到85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编者按:纵观2018一整年,金融业延续2017年的强监管,监管文件及罚单持续不断;2018年,多项纾困民企政策出台,银行被寄予厚望;2018年,银行信贷倾斜、减费让利,推出多项举措助力民营、小微经济发展;2018年,中小银行面临IPO加速,高管频繁变动;2018年,商业银行设立子公司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设立资产系子公司与金融科技子公司;2018年,银行积极拓展多元业务,快速暴露的逾期也引发关注;2018年,金融业扩大开放,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大幅放宽,各项监管审批提速明显,更多元的消费升级金融服务正扑面而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编者按:纵观2019年,银行面临着巨大的资本压力,风险资产增加、盈利增长变缓;2019年,永续债成功发行,引发资本工具创新;2019年,在上交所新设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2019年,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会同有关方面依法联合接管出现严重信用风险的包商银行;2019年,银行理财子公司扬帆起航;2019年,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2019年,主权数字货币研发加速;2019年,央行完善LPR机制,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新进展;2019年新修订的证券法落地……
关键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编者按:201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既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实施"十三五"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内部压力,中国经济保持了较高增长水平,而且随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展开,经济增长质量持续改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持续向前推进,金融运行总体稳定。与此同时,影响和威胁全球金融稳定的风险因素也在增加,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刚刚闭幕的中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2018年对于中国金融界来说是相当不平凡的一年,在这短短一年中发生了不少重大的金融事件,《银行家》杂志在201 9年第一期杂志中就专门对201 8年所发生的金融事件进行了精选汇总以及解读。而在本期我们将把关注点缩小,聚焦讨论201 8年中国金融业中的普惠金融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过了40年,在这40年间中国的金融业蓬勃发展,经历了一个几乎可以说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很难实现面面俱到,此前中国的金融业一直都注重深度发展,而在金融的广度,即普惠性上下的功夫还不够。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发展普惠金融将使得金融服务更加普及、更加快捷、更加便利,推进解决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以此大背景作为基础,《银行家》杂志特别开设了"2018十大普惠人物"栏目,评选出了10位在2018年度内对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以及普及作出不小贡献的金融家们,并邀请诸多业内专家对这些金融家们在普惠金融方向所做出的贡献进行深刻的解读,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加深读者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了解,并进一步为普惠金融在2019年的发展提供新思维和新路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编者按:2019年,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中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金融风险易发高发,经济增长面临的困难增多。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国经济显示出强大的韧性,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特别是年内成功化解了个别中小银行风险事件,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控。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临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2020年中国经济走势备受瞩目。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走向:未来
关键词: 金融事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2022年注定是被载入史册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精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过去的一年也是金融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考验下,中国金融业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大对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小微企业、新市民群体的支持力度,发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优化资源配置,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持,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023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3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依然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调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我们特别甄选了2022年中国金融领域的十个重大新闻进行回顾,并邀请多位业内专家逐一分析点评,以飨读者。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2022年悄然而至,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回望2021年。2021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中国共产党隆重纪念了建党100周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回首2021年,虽然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以及疫情形势非常复杂,但中国金融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2021年,我们见证了中国金融业多个精彩瞬间和重要事件。2021年,中国金融业回归本源,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转型方面,以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作出了许多创新,在金融科技发展、金融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得到了普遍提升。2021年,货币政策更加精准,更为灵活,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人民币依然坚挺,北交所闪亮登场标志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取得进展,投资者索赔的成功意味着保护投资者利益不再是一句空话,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进入实质性阶段,恢复与处置计划得到落地,不少地方银行完成了重组,银行科技发展奖演变成了金融科技发展奖,数字货币开始在更大范围使用。2021年,我们也有很多无奈,在积极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新的金融风险事件仍然时有发生,股票市场似乎还没有走出一个令人期待的行情。不管面对的是喜是忧,我们都需要铭记和反思,为此,我们评出了2021年中国十大金融事件,并邀请业内专家撰写了述评。展望2022年,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明了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金融业必将书写出更为精彩的篇章。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又是一年。回首2023年,于中国金融业而言又是不凡的一年。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金融监管领域进行重大调整,是一次金融监管架构的大变革;《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先后发布,标志着以资本管理为目标的监管要求迈入新的历史阶段;“金融16条”的深入落实,为防风险和稳增长提供了政策支撑;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随后一系列利好资本市场的政策相继出台;5家中资银行上榜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中资银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12月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标志着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更加完善。纵观全年,人民币的汇率、国际化水平以及利率水平呈现新特点。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人民币在中国跨境交易中的使用首次超过美元,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个里程碑;中国为了稳经济、稳投资、稳预期等采取了持续的稳健宽松货币政策,利率水平持续下调。2023年也是中国金融业继往开来的一年。10月30日至31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金融工作目标任务、谋定发展路线图,提出了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此背景下,本刊邀请业内专家评选了2023年中国金融领域的十大新闻,并逐条进行深度解析和点评,以飨读者。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大龙  
西部大开发是整个国民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步推进与完善发达的金融支持密切相关。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十条建议: 一、实行差别的存款准备金政策。考虑给每个区域的人民银行分行一定的存款准备金浮动权和再贷款权。二、优化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体系。支持组建区域性、以西部大开发为宗旨的商业银行。支持全国性商业银行在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三、改变国家开发银行单一的筹资渠道。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只是通过发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长久  
几十年来,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被誉称“东亚奇迹”。去年7月初从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波到年底波及到韩国,迄今尚未结束。导致这场风波的原因很多,国际货币投机者的投机活动起了导火线和推波助澜作用,但内因是主要的,这场金融风波暴露了东亚经济长期高速增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这场风波不仅使东亚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而且波及全球主要汇市和股市,影响到世界经济。因此,东亚金融风波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东亚有关国家都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1997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1997年10月28日,雅加达股票交易市场在早市开盘后由于受到27日全球其他股市普遍狂跌的影响,也出现了6.4%的跌幅,面对暴跌的股市,交易员们显得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据报道,10月27日,纽约、东京、伦敦、法兰克福和巴黎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1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出乎意料;其对全球经济负面影响程度之深为始料所不及,地区危机真正演化成为全球性问题。虽然在1997年底不少权威机构对1998年的世界经济发展做出比较乐观的估计,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却只在年初稍许平静了一段时间之后便风波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锡良  周轶海  
金融危机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不可避免的产物。各国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其基本原因都是:经济金融体系内的各种矛盾无法自行解决或妥协。既然危机难以避免,那么如何进行危机管理和救助必然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深入分析金融危机救助过程中面临的十个重要问题:救助对象选择、救助时机选择、救助主体选择、救助方式选择、救助力度把握、救助成本收益权衡、救助效果评价、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国际协调机制、救助措施的退出机制,并进行了初步的经验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