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
2023(1931)
2022(1676)
2021(1845)
2020(1485)
2019(3716)
2018(3623)
2017(4910)
2016(3341)
2015(4234)
2014(4272)
2013(3609)
2012(3351)
2011(3125)
2010(3205)
2009(3056)
2008(2982)
2007(2488)
2006(2140)
2005(2035)
作者
(7533)
(6365)
(6253)
(6179)
(4041)
(3058)
(2931)
(2462)
(2411)
(2399)
(2208)
(2119)
(2058)
(1987)
(1971)
(1921)
(1908)
(1870)
(1847)
(1804)
(1660)
(1641)
(1539)
(1495)
(1490)
(1442)
(1416)
(1393)
(1352)
(1320)
学科
(7726)
经济(7724)
中国(7146)
管理(5437)
教育(4328)
(3358)
工作(2741)
学校(2719)
教学(2593)
方法(2543)
(2525)
研究(2450)
数学(2312)
数学方法(2288)
理论(2061)
政治(2056)
思想(2054)
(2027)
贸易(2025)
(1978)
思想政治(1947)
政治教育(1947)
治教(1947)
德育(1945)
农业(1824)
(1784)
企业(1784)
地方(1747)
(1694)
(1638)
机构
大学(40026)
学院(35748)
研究(15305)
(13357)
经济(12997)
中国(11390)
管理(10153)
(9161)
科学(8429)
(8332)
师范(8299)
理学(8091)
理学院(7934)
(7661)
管理学(7602)
管理学院(7535)
中心(6959)
教育(6920)
研究所(6849)
(6647)
师范大学(6293)
北京(6218)
(6002)
图书(5781)
书馆(5611)
图书馆(5610)
(5458)
(5335)
(5162)
(5126)
基金
项目(21503)
研究(19462)
科学(16212)
基金(13059)
教育(11210)
社会(10517)
(10418)
国家(10272)
社会科(9781)
社会科学(9779)
成果(9713)
编号(9263)
(9058)
科学基金(8526)
(7677)
课题(7497)
(6919)
基金项目(6738)
高校(6654)
项目编号(5793)
大学(5612)
研究成果(5564)
(5334)
资助(5210)
重点(5195)
规划(5072)
(4881)
(4852)
(4714)
(4623)
期刊
中国(16136)
教育(16068)
(15983)
经济(15983)
研究(15816)
图书(7075)
(5840)
学报(5575)
书馆(5445)
图书馆(5445)
大学(4942)
管理(4424)
(4392)
科学(4307)
职业(3663)
高等(3640)
技术(3446)
学学(3306)
农业(3302)
国际(3193)
成人(3130)
成人教育(3130)
(3009)
高等教育(2953)
(2903)
金融(2903)
经济研究(2820)
(2740)
论坛(2740)
世界(2509)
共检索到73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荆德刚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2017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企稳回升,高校毕业生就业随之趋暖,但规模较大、结构复杂、供需失衡等老问题依然存在,并出现了供给"一增一减"、需求"一升一降"、矛盾"一老一新"等新特点。同时,由于新经济迅猛发展和中国经验快速传播,高校毕业生就业又面临绿色发展机遇、新动能机遇、健康服务机遇、丝路机遇和金砖机遇等难得历史机遇。针对新形势新机遇,提出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既要综合施策,又要精准发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闵维方  丁小浩  文东茅  岳昌君  
对我国东、中、西部16个省份34所高校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200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效率有所提高;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开始凸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值得关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炜  岳昌君  
基于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本文首先对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统计描述,然后对求职结果、起薪水平和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回归研究,并且与2003年和2005年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就业效率与2005年相比有所降低;求职费用和求职次数对求职结果、起薪和工作满意度并无显著影响;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起薪水平和工作满意度都有显著的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毕业生的求职结果、起薪和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用结合程度高的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更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济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这是在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冯沁雪  曹宇莲  岳昌君  
基于2009-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高校毕业生专业兴趣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并考察了成绩和学用匹配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分析了影响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研究发现:第一,毕业生专业兴趣较稳定且2009-2019年间有小幅提升;第二,专业与兴趣越吻合,毕业落实率越高,就业满意度也越高,但对起薪没有显著影响;第三,学习成绩在专业兴趣影响毕业生毕业落实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学用匹配则在专业兴趣影响就业满意度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第四,专业兴趣对毕业落实的正向影响近5年存在上升趋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袁明千  苏磊  袁捷尔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这一现实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源开发新机制"即"学位后流动站挂靠社团组织,国家扶持并推进就业"的机制,并评估了新机制推出的重大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岳昌君  巩建闽  黄潞  
本文利用2003年、2005年和2007年三次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就业落实率、就业起薪、就业分布、就业影响因素、求职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在归纳和总结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与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司莉  潘秋玉  
采用网站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通过登录i Schools院校主页,搜集近5年来其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数据,分析i Schools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涉及就业率、就业领域及职位、薪资待遇、求职方法和时长、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并指出i Schools院校的就业特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司莉  潘秋玉  
采用网站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通过登录i SchoolS院校主页,搜集近5年来其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数据,分析i SchoolS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涉及就业率、就业领域及职位、薪资待遇、求职方法和时长、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并指出i SchoolS院校的就业特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曹玉书  
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几年后,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几年又表现出了许多新特点。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使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电力等基础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经济体制等软硬环境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而中央在投资、财税、金融、土地、促进东西互动等方面的政策,决定了今后5至15年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黄金时期。在此过程中,西部现有和未来的特殊优势产业,如能源及化学工业、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业、特色农牧业及加工业、重大装备制造业、旅游及文化产业、一些高技术产业则蕴藏着更大的商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阮草  
大学生就业质量是评价社会阶层流动的关键指标。关于父母职业对子女就业表现的影响,始终是各界广泛关心的话题。基于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父母职业类型对于大学生就业去向以及就业起薪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在控制学生个体特征、人力资本、求职过程等其他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后,父母在体制内工作的毕业生进入到体制内就业的概率略高于其他大学生,但是在就业起薪上却没有因此获得更高的溢价。从影响机制上看,父母在体制内工作对毕业生的学历层次、择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很可能通过这几个变量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表现。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岳昌君  周丽萍  
基于2015年全国17个省(区、市)的28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第一,经济新常态对学生的毕业去向影响显著。2015年呈现出"已确定单位"比例与"待就业"比例"双降"的现象,同时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升学、出国出境的比例都显著提升。第二,经济发展状况是就业机会和工作状况的决定因素。东部高校因地缘优势在求职中处于有利地位。在东部地区、大中城市、新兴服务业(金融和IT)、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的毕业生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而这些地区、城市、行业、部门、岗位确实也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第三,人力资本对求职结果和起薪均有显著的影响。人力资本的影响突出体现在个人学历层次、学历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耀  杨佳乐  
博士毕业生人力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宏观战略,而各种显性或隐性就业歧视的存在会导致国家、单位及个体层面的"多重效率损失"。基于2017年全国博士毕业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就业时遇到的主要就业歧视类型按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第一学历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婚姻歧视及其他歧视,而同时遇到两种及以上的组合就业歧视的发生率为27.18%,且各种就业歧视的发生率在不同性别、年龄、选拔方式、培养单位类型、学科及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性。进一步的回归结果显示,博士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性别阻隔效应、年龄阻隔效应及地区阻隔效应是就业歧视的几种典型表现形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秦翠萍  
美国《图书馆杂志》2017年对美国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本年度图书馆信息学(LIS)毕业生在图书馆系统内和系统外的全职职位均有所增加,绝大多数毕业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快地找到工作,而且工资更高。满意的工作职位和福利待遇以及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了毕业生的幸福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