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4)
- 2023(9939)
- 2022(8271)
- 2021(7570)
- 2020(5998)
- 2019(13821)
- 2018(12949)
- 2017(24650)
- 2016(12671)
- 2015(14141)
- 2014(14222)
- 2013(13978)
- 2012(13389)
- 2011(12545)
- 2010(13116)
- 2009(12774)
- 2008(11675)
- 2007(10319)
- 2006(9759)
- 2005(9278)
- 学科
- 济(74095)
- 经济(74044)
- 管理(35406)
- 业(33877)
- 企(26802)
- 企业(26802)
- 融(26762)
- 金融(26762)
- 中国(25378)
- 银(24157)
- 银行(24146)
- 行(23537)
- 地方(21786)
- 方法(20812)
- 数学(18692)
- 数学方法(18520)
- 财(16471)
- 农(16205)
- 制(15272)
- 业经(14496)
- 地方经济(13314)
- 贸(12017)
- 贸易(12003)
- 学(11687)
- 易(11648)
- 中国金融(11317)
- 农业(11219)
- 策(10507)
- 体(10400)
- 务(9365)
- 机构
- 学院(183690)
- 大学(181503)
- 济(95102)
- 经济(93286)
- 研究(70212)
- 管理(66816)
- 中国(61046)
- 理学(55529)
- 理学院(54882)
- 管理学(54231)
- 管理学院(53862)
- 财(44804)
- 京(37275)
- 科学(35434)
- 所(34219)
- 财经(34037)
- 中心(33719)
- 经济学(31630)
- 经(30779)
- 研究所(30282)
- 江(28631)
- 经济学院(28156)
- 财经大学(24958)
- 院(24815)
- 北京(24445)
- 农(23849)
- 银(23652)
- 范(23488)
- 师范(23357)
- 融(23277)
- 基金
- 项目(109204)
- 科学(87176)
- 研究(85796)
- 基金(79844)
- 家(67089)
- 国家(66482)
- 社会(57860)
- 科学基金(57426)
- 社会科(55122)
- 社会科学(55111)
- 省(41544)
- 基金项目(40004)
- 教育(37837)
- 编号(34358)
- 划(34187)
- 资助(33400)
- 自然(32436)
- 自然科(31669)
- 自然科学(31663)
- 自然科学基金(31109)
- 成果(29385)
- 发(26591)
- 重点(25017)
- 部(24755)
- 国家社会(24616)
- 课题(24583)
- 性(23199)
- 发展(22987)
- 创(22714)
- 展(22652)
- 期刊
- 济(115555)
- 经济(115555)
- 研究(68380)
- 中国(39758)
- 融(37796)
- 金融(37796)
- 财(33774)
- 管理(27251)
- 农(22783)
- 科学(21032)
- 经济研究(20278)
- 学报(19847)
- 财经(18219)
- 教育(17378)
- 大学(16480)
- 技术(16148)
- 经(15871)
- 业经(15742)
- 学学(15454)
- 农业(14469)
- 问题(14109)
- 贸(13371)
- 国际(13270)
- 世界(11413)
- 技术经济(10650)
- 理论(9971)
- 统计(9342)
- 经济问题(8977)
- 现代(8854)
- 经济管理(8677)
共检索到314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皓
2017年将是全球经济金融政策的一个大转折、大拐点、大变迁。首先,全球货币政策正在退出过度宽松,走向适度偏紧。美国在经历了2015年和2016年两次缓慢加息之后,进入了2017年快速加息通道。中国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向中性稳健的转向。而欧元区和日本在经历了负利率政策实践的失败之后,开始减少对货币政策的单纯依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皓
2017年将是全球经济金融政策的一个大转折、大拐点、大变迁。首先,全球货币政策正在退出过度宽松,走向适度偏紧。美国在经历了2015年和2016年两次缓慢加息之后,进入了2017年快速加息通道。中国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向中性稳健的转向。而欧元区和日本在经历了负利率政策实践的失败之后,开始减少对货币政策的单纯依赖。
关键词:
经济金融政策 大转折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丁开艳 薛杨阳
2017年将是全球经济金融政策的一个大转折、大拐点、大变迁:全球货币政策正在退出过度宽松走向适度偏紧;全球财政政策正在经历从被动从紧向积极扩张的演变;全球金融监管将出现始料未及的逆转;全球贸易体系也将出现难以避免的破坏性创新趋势。本期专题即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这些新趋势、新走向。
关键词:
全球贸易体系 拐点 扭转点 经济金融政策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周皓
2017年将是全球经济金融政策的一个大转折、大拐点、大变迁。首先,全球货币政策正在退出过度宽松,走向适度偏紧。美国在经历了2015年和2016年两次缓慢加息之后,进入了2017年快速加息通道。中国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向中性稳健的转向。而欧元区和日本在经历了负利率政策实践的失败之后,开始减少对货币政策的单纯依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尽管在短期内我国不至于出现经济硬着陆或衰退,但诸多经济增长结构和效益指标的微妙动向要求我们未雨绸缪。一是投资率(48.6%)已经超过消费率(47.4%),无论是工业品还是基础设施均在未来五年左右面临巨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凯 童艳
12月31日,国内股市在大幅上涨中结束了全年的交易,沪综指年度涨幅达130.43%。无可质疑,2006年自始至终是阳光灿烂的一年,同时也折射了我们对牛市的想象力的贫乏。在我们对市场充满惊喜和留恋的同时,无不希冀历史能够永远定格在这充满活力和奇迹的丰收时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凌星光
文章介绍了东北亚形势的新变化 ,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和评论日本就 2 1世纪外交战略展开的争论。最后 ,提出了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新设想。
关键词:
东北亚合作 南北会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天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使过去财政直接注资主导的国民经济运行,转变为国家银行集中借贷办企业的资金借贷型经济运行。这种资金借贷型经济带来一系列后果:企业效率与利息率倒挂使国民收入通过银行系统超分配,国有企业低效率在银行积累不良资产型通货膨胀压力和金融风险。根本性的出路在于,向社会横向开放企业的资产结构,形成资本需求,疏通直接融资渠道,形成资本的供给,从而使国民经济投资、生产和经营的资本和风险社会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田国立
2015年全球经济再次在深度调整中艰难复苏,"低增长、低通胀和低利率"的新常态循环进一步固化。同时,国际金融市场重启"震动"模式,受希腊债务公投、美联储加息、新兴市场经济体脆弱性增加、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等系列因素的影响,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燕生 江瑞平 管涛 张健华 徐明棋 郑超愚 连平
5月9日,由交通银行《新金融》期刊主办的2009年交银国际经济圆桌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和上海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就"当前全球经济的困境与转折"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与会专家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比最差时期已有明显好转,未来经济像前期直线下降的可能性较小,但全球经济衰退尚难言已经见底,能否就此走出困境仍待观察。不可否认,本次金融危机将对未来世界经济、产业、金融格局、监管体系、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应抓住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颜鹏飞 谢德春
与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结构性转型过程相契合,世纪之交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凸现出显著的新变化。本文着重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时代观,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七大新变化,并从中找出可供借鉴的合理要素和"新社会的因素"。
关键词:
时代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 李嘉图定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沈明高 赵洪岩 陈蒋辉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名义值)长周期拐点已现,在未来30年左右的时间里收益率底部将会在波动中抬升。过去近40年,美国名义利率下行是通胀大缓和的结果,而低通胀的原因在于背后超级经济力量的迭代,即新制造业力量的崛起。制造业转移中的"大国效应"即规模优势,是美国国债收益率长周期的主要推手。新一轮制造业转移很可能是从中国转向东南亚、南亚国家,这将会逆转长期缓和的通胀水平,开启全球利率上升周期。考虑到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技术进步,未来长周期高点或低于过去,但仍将给全球经济与市场带来颠覆性的影响。长期来看,大宗商品和股市仍有机会,但分化加剧,市场波动也会更加剧烈。对中国而言,短期内高利率将对资产价格产生压力,盈利能力强的资产价格的表现将好于大市。相对而言,股票好于债市,下游好于上游,能源价格好于黑色金属,新经济好于传统行业。如果CPI上升快于PPI,将抑制名义GDP和企业盈利增速;利率上行推动消费升级,中国将与更多国家或地区出现贸易逆差,最终可能成为贸易逆差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虎峰 崔兆涵
我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向下调整"及市场经济时期"恢复性调整和逐步理顺"几个阶段,当前处于"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时期。但是,总体来说,尚未建立起动态化调价机制。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医疗服务价格形成与调整的政策发展过程,分析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地位以及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此,本文阐述"三代调价模式"的概念并比较了主要特征,提出了动态化调价的目标与原则,建议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医改信息监测平台作为调价决策基础,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科学测算与调价方案制定,建立调价模拟系统对调价效果进行模拟预测和监测,通过完善技术支撑,进一步协调部门关系,完善调价流程,构建高效运行的调价程序,及时把握调价时机,以保证医疗服务价格动态化调整的顺利进行。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温信祥 张怀清
未来五年是全球经济金融的调整期,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动能缺乏,新兴市场经济体进入停滞。全球贸易低增速的状况不会改观,通货紧缩的幽灵仍将在发达经济体徘徊,而实际利息率维持较低水平。杠杆率的上升及金融机构的坏账、国际资本的无序流动、金融市场的过度波动、资产泡沫的破裂等都是金融危机的火种,未知的是金融危机之火在哪个新兴经济体燃烧。
关键词:
经济放缓 通货紧缩 金融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