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
- 2023(1380)
- 2022(1217)
- 2021(1168)
- 2020(939)
- 2019(2240)
- 2018(1974)
- 2017(4099)
- 2016(2031)
- 2015(2174)
- 2014(1962)
- 2013(2006)
- 2012(2010)
- 2011(1782)
- 2010(1931)
- 2009(1999)
- 2008(1463)
- 2007(1198)
- 2006(1073)
- 2005(1055)
- 学科
- 济(7773)
- 经济(7770)
- 融(6735)
- 金融(6735)
- 银(5785)
- 银行(5785)
- 行(5677)
- 业(5011)
- 管理(4577)
- 中国(4299)
- 企(4202)
- 企业(4202)
- 中国金融(2770)
- 方法(2715)
- 财(2437)
- 数学(2423)
- 数学方法(2393)
- 制(2359)
- 贸(2178)
- 贸易(2173)
- 易(2155)
- 地方(1866)
- 世界(1684)
- 农(1679)
- 技术(1609)
- 业经(1573)
- 策(1519)
- 务(1472)
- 财务(1468)
- 财务管理(1466)
- 机构
- 大学(25018)
- 学院(24731)
- 济(13210)
- 经济(12996)
- 研究(10061)
- 中国(9821)
- 管理(8700)
- 理学(7236)
- 理学院(7154)
- 管理学(7046)
- 管理学院(6999)
- 财(6464)
- 京(5035)
- 中心(4994)
- 融(4973)
- 财经(4950)
- 银(4928)
- 金融(4903)
- 银行(4795)
- 所(4755)
- 经济学(4646)
- 科学(4589)
- 经(4546)
- 行(4440)
- 研究所(4273)
- 经济学院(4203)
- 人民(3845)
- 财经大学(3776)
- 院(3617)
- 国人(3547)
共检索到43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民
【事件】北京时间2017年9月21日,美联储召开议息会议决定从10月开始正式启动缩表,这是美联储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和加息之后,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又一重要举措。在此前后,加拿大和英国央行启动加息,欧洲央行减少资产购买规模,全球货币政策酝酿新变局。
关键词:
美联储 全球货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志杰
【事件】2017年5月底,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组织各美元报价行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在原有"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报价模型中加入"逆周期因子",以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新机制实施后,"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有序运行,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双向浮动的特征更加显著,汇率预期趋于稳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汇率管理 逆周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钟红
【事件】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1月23日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2017年11月11日,日本和越南共同宣布除美国外的11国就继续推进TPP正式达成一致,11国将签署新的自由贸易协定"全面且先进的TPP"(Comprehensive Progressiv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CPTPP)。
关键词:
多边贸易 新格局 TPP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益平
【事件】2017年4月,IMF成立金融科技顾问小组,主要职能是向IMF官员提供咨询,并与IMF部际联席金融科技小组开展密切合作,及时掌握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动态,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金融及监管领域带来的影响,更好地运用金融科技为监管服务。当前,金融科技应用广泛,监管科技(Regtech)应运而生,为监管当局优化监管手段提供了新的选择。金融机构也积极探索,以便更好地应对监管的新要求。
关键词:
IMF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杰
【事件】2017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相继在越南岘港和菲律宾马尼拉举行,通过《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等多项重要行动宣言和文件,取得了积极成果。这一系列会议维护了亚太开放发展的大方向,巩固了区域合作势头,进一步推进共同体建设,打造全新动力,加强互联互通与未来共享,勾画了亚太合作的新愿景。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平
在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货币政策已逐渐变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然而,从1992年的情况看,货币政策的实施面临着新的挑战,具体说来,就是资金大分流、现金大投放和贷款超增长。由此,我国现行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作机制需要进行根本性改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旭妍
在全球金融危机日益严重、世界经济陷于衰退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在2009年中国货币政策将面临何种挑战呢?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 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敏强
一 2004~2006年美联储货币紧缩周期的若干特征在通货膨胀明显上升和房地产市场泡沫膨胀引起对经济过热的忧虑及超低利率负面影响增大等因素迫使下,美联储于2004年6月30日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至1.25%,到2005年12月13日,美联储已以相同幅度连续13次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至4.25%,升息总幅度达325个基点,持续时间已达18个月,使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达到2001年5月15日以来的最高水平。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是格林斯潘在任期间的最后一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特征: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陆晓明
与以往的紧缩周期相比,联储这次面对的通胀、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状态有新的特征,相应地,紧缩的动因及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分析联储政策立场逆转背后的逻辑,目前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中所处位置,紧缩的步骤及工具组合;探讨政策紧缩对控制通胀的效果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政策紧缩对金融市场及银行业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胜会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针对金融动荡、信贷收缩和经济减速在常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系列诸如TAF、PDCF、TSLF、AMLF等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应用对提供额外流动性,稳定市场信心,改善金融市场功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给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提供了借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形势依然严峻。社会总需求存在继续下滑的可能性,从而有可能对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和金融机构信贷增长形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应对这一严峻的局面,防止出现通货紧缩,本文将在对1999年我国社会总需求形势作出基本判断、阐明货币信贷政策面临的主要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赫男
2018年美联储动作频频,加息、缩表多次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投资者关注,对国际股票市场产生很大影响。在此背景下,文章基于VAR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依次采用ADF检验、Johanso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式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阶段下美联储广义货币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化对国际股票市场股票价格溢出效应的差异,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变化对各国股票市场产生溢出效应持续的时间、股价波动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三者对不同国家股市股价变化的解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对各个国家的股市都有一定的溢出效应,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与各个国家股市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的协整关系。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对大多数国家股市的溢出效应为正负交替进行,但是影响的持续时间有限,发达国家的股市相较于新兴国家股市受到冲击后做出的反应更加不敏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小川
美国100年的货币政策史是一部放任—监管—再放任—再监管的循环轮回。与此相适应,货币政策理论和经济学思潮也经历了由自由放任到"相机抉择"、市场到政府、自由派到保守派的两大循环。回顾美联储货币政策100年的演变历程,检讨相关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手段及其作用的论争,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对国际因素的考虑程度,特别是这场大衰退对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耶伦领导下的新的美联储在强调金融稳定的前提下,将会奉行更为积极的货币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等货币政策目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创练 王浩楠 单敬群
美国货币政策是全球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扰动因素之一,这种扰动同时具有隐蔽性和异质性特征,由此使得各经济体货币政策制定面临复杂的协调难题。鉴于此,本文在测算美国货币政策对全球29个经济体溢出效应基础上,构建国际政策协调或非协调模型,同时通过逆推的方式识别在协调或非协调情形下的各经济体货币政策规则,并以此为基础测算各经济体货币政策规则协调与否的福利损失。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美国紧缩货币政策并不能有效降低全球通货膨胀,但却导致部分经济体产出缺口下降和宏观杠杆周期上升;第二,美国货币政策向受其货币政策牵引更大的经济体输出金融风险;第三,当受美国货币政策牵引更大的经济体采取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时,美国货币政策对该经济体经济周期的负面影响以及货币政策福利损失都得到较大改善。结合各经济体特征可以发现,加强政府对经济体内部的干预能力,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可以降低美国货币政策对各经济体的负面效应,并以较低政策成本维护内部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这也为各经济体应对外部货币政策冲击的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