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0)
2023(10704)
2022(8858)
2021(8441)
2020(6768)
2019(15710)
2018(15317)
2017(28587)
2016(15423)
2015(17693)
2014(17648)
2013(17419)
2012(17119)
2011(15893)
2010(16182)
2009(15440)
2008(15437)
2007(13792)
2006(12779)
2005(12020)
作者
(44432)
(37201)
(37183)
(35676)
(24284)
(17740)
(16750)
(14443)
(14356)
(13527)
(12938)
(12427)
(12202)
(12071)
(12030)
(11570)
(11128)
(10724)
(10628)
(10404)
(9670)
(9073)
(8950)
(8560)
(8559)
(8455)
(8076)
(7978)
(7557)
(7350)
学科
(86917)
经济(86845)
管理(42542)
(37329)
方法(29402)
(28928)
企业(28928)
数学(26109)
数学方法(25807)
中国(24861)
地方(19688)
(19176)
(16795)
贸易(16786)
(16358)
(16336)
(15807)
业经(15289)
(15033)
地方经济(13441)
(13042)
金融(13042)
(12938)
银行(12931)
(12625)
(12461)
农业(12341)
环境(11886)
(10867)
(10689)
机构
大学(234212)
学院(231307)
(115189)
经济(113159)
研究(90920)
管理(83691)
中国(72051)
理学(70316)
理学院(69467)
管理学(68434)
管理学院(67990)
(52001)
(50790)
科学(49295)
(45870)
研究所(40970)
财经(40211)
中心(40083)
经济学(37895)
(36690)
(34806)
经济学院(33770)
北京(33521)
(33055)
(32046)
(31442)
师范(31246)
财经大学(29563)
(27167)
业大(27122)
基金
项目(140670)
科学(112456)
研究(106108)
基金(105267)
(90747)
国家(90041)
科学基金(76634)
社会(71561)
社会科(67901)
社会科学(67886)
基金项目(52996)
(49758)
教育(48067)
自然(45833)
资助(44904)
自然科(44790)
自然科学(44780)
自然科学基金(44030)
(43199)
编号(40895)
成果(35247)
(33591)
(31975)
重点(31916)
国家社会(31033)
中国(29955)
教育部(29459)
课题(29282)
(27985)
人文(27856)
期刊
(138376)
经济(138376)
研究(82292)
中国(50261)
(38273)
管理(34827)
科学(31459)
学报(31197)
(31047)
(27111)
金融(27111)
大学(24881)
教育(24655)
经济研究(23578)
学学(23115)
财经(21726)
农业(21370)
技术(19842)
(19055)
(18428)
问题(17915)
业经(17756)
国际(17537)
世界(16238)
技术经济(13314)
统计(12384)
(11841)
经济问题(10898)
现代(10637)
(10543)
共检索到383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洪才  
2016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下行压力加大。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引导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全年实现6.7%的GDP增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我国经济将延续"缓中趋稳、稳中向好"趋势,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洪才  
2016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下行压力加大。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引导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全年实现6.7%的GDP增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我国经济将延续"缓中趋稳、稳中向好"趋势,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建堂  
1991年的中国宏观经济使人感到喜悦和困惑。说它令人喜悦,是因为在物价稳定的基础上,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开始走出以1990年初为底的低谷;说它令人困惑,一是因为它使许多经济学家的预测落空,二是出现了一些反常的现象。在这个意义上,1991年的宏观经济运行又是一个难得的实验场,我们可用经济运行的实况来检验各种理论假说,政策主张的真伪和得失。只要我们能平心静气地接受实践的裁决,就会避免重犯一些不应出现的失误,提高我们的经济研究、政策咨询和行政决策的水平。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超愚  
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季稳定,结束了2011年以来连续回落的趋势,基本摆脱了通货紧缩危险,但实际复苏进程停滞从而形成新的经济波谷。2017年,中国经济应该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适应性需求管理的反周期操作,重新启动和加速经济复苏进程,有效促进总体经济景气的正常化,以及时实现中国经济周期从萧条到繁荣的形态转换。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郑慧  
2014年的宏观经济增长仍将波澜不惊,但闪光点不会缺乏,那就是改革攻坚战的全面启动,这是中国可能继续向好、实现转型升级目标的根本选择。2013年以来受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和外部经济复苏偏弱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回升形势,这对市场和投资行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钱荒"并不是金融风险的显性化,而反映了市场的急躁情绪。宏观调控思路、方式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少维  
2004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格局;未来中长期趋势性因素仍然有利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增长内在活力较强;国际经济环境仍将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受前期因素滞后影响,下游产品和消费价格上涨压力仍然较大;全球市场特别是能源、原材料变化不定,对中国的影响逐步加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汤铎铎  
本轮经济增速放缓需要从两个视角分析,一个是短期视角,另一个是长期视角。短期看,经济增速放缓的主因是金融去杠杆,主渠道是房地产开发和基建投资下降,民营经济也遭受较大冲击。逆周期宏观调控是应对经济波动的正常操作,也是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正交性的检验和协调配合的探索,不能简单解读为"放水"或政策转向。扶持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可以看作在竞争中性原则确立之前的权宜之计,也有稳定预期的作用。长期看,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就业和通胀的折衷,转变为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的折衷。金融去杠杆背后并非表外业务回表和传统体制回归,而是整个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成败,也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打破金融诅咒,续写增长奇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鲜明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6%,经济增长速度不仅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3%的水平,而且比新兴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持续的时间要长。在此期间,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日益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所有制主体日益多元化,但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为结构调整滞后,劳动力与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通货紧缩没有缓解的迹象。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格局,经济“软着陆”以后形成的增长型长尾进一步拖长,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谷底位置迟迟没有出现,我国经济出现了新的态势与特征。未来15年是我国为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实...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剑  叶淏尹  房誉  
2012年我国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较为复杂,一方面是外围环境中欧债危机和全球增长放缓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尤其是出口造成一定冲击,另一方面是我国本身的增长源泉受到挑战,我国的劳动成本面临上升的局面,对我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有一定的冲击;而房地产由于其较高的产业关联性,是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的行业,目前从长远利益出发我国对房地产市场回归合理价值的调控正在继续,这也将对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压力。此时我国的政策选择就应当重点兼顾保增长、抑通胀和控房价三个部分,采用定向扩张的需求管理政策和降低成本的供给管理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范剑平  
2011年,世界经济呈现新兴经济体复苏较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但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分化走势,国内经济出现经济增速同比下降但物价涨幅同比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抓住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将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物价上涨势头初步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范剑平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延续减速态势,但随着稳增长政策措施逐步见效,经济呈缓中趋稳态势,积极因素增多,全年可以实现预期增长目标。预计全年GDP同比增长7.7%,CPI同比上涨2.7%。展望201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宽松,世界经济将继续温和复苏,但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稳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的政策组合将进一步显效,落实"十八大"精神将为经济发展和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企稳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8%左右,CPI上涨3%左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现阶段发生持续高通胀的可能性极小,相反,房地产泡沫可能出现的深度调整会使中国经济大幅减速;◆国际经济环境呈偏紧态势,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而国内发展环境总体上仍处于适度宽松状态;◆2011年投资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投资与消费增长再次面临严重失衡问题;◆出口明显放慢将使外向型企业效益下降,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步显性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本文分析了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提出有两大因素将影响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一是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二是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内生性紧缩。宏观经济将会继续调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计会降至9%以下,但通胀形势将会明显好转,消费物价指数(CPI)增长将回落到3%左右的合理区间。文章强调,要正确地看待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整。宏观经济进入调整型增长期,是一种内在发展要求,关键是要在调整型增长期中解决长期结构性矛盾,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和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小广  
2009年中国经济运行极具戏剧性,一季度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跌入谷底,随后在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及积极财政政策强劲刺激下反身向上,逐季加速回升。由于增长的复苏主要是外力推动,市场这一内在的增长力量仍然偏弱,因此回升的基础不很牢靠。我们对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有两个基本判断:一是从增长走势看,企稳回升态势将进一步稳固,但不会很快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二是从政策取向看,宏观政策由"强力刺激、提振信心"的第一阶段逐步转向"稳固增长、提升内力"的第二阶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汤铎铎  
我国"保六"之争和意大利"反对无意义产出缺口"运动,其核心都在潜在产出的理解和测度。以实体均衡、货币中性为基础的潜在产出框架,遭到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和低利率的挑战,开始从严谨的均衡论转向灵活、务实的可持续观点。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保六"之争做了全面回应。我国宏观调控的原则更偏向可持续观点,金融稳定是其重要目标,宏观杠杆率是重要观测指标。从其传播范围和持续时间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不能简单视为短期外部冲击,其影响正在朝着更加不确定和不可控的方向发展。我国在进一步加大宏观经济政策对冲力度的同时,仍需要坚持"房住不炒"政策,稳定宏观杠杆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