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6)
- 2023(6554)
- 2022(5960)
- 2021(5943)
- 2020(5157)
- 2019(12765)
- 2018(12278)
- 2017(23704)
- 2016(13195)
- 2015(15340)
- 2014(15508)
- 2013(15609)
- 2012(14859)
- 2011(13536)
- 2010(13814)
- 2009(13225)
- 2008(13719)
- 2007(12111)
- 2006(10488)
- 2005(9625)
- 学科
- 济(57152)
- 经济(57087)
- 管理(45215)
- 业(44540)
- 企(38929)
- 企业(38929)
- 方法(31111)
- 数学(28079)
- 数学方法(27864)
- 财(21719)
- 务(16380)
- 财务(16365)
- 财务管理(16334)
- 企业财务(15762)
- 农(13889)
- 中国(13073)
- 制(12336)
- 学(11011)
- 业经(10400)
- 贸(10096)
- 贸易(10092)
- 易(9800)
- 地方(9532)
- 农业(9082)
- 体(8653)
- 和(8529)
- 融(7829)
- 金融(7827)
- 银(7720)
- 人事(7708)
- 机构
- 大学(196088)
- 学院(192951)
- 济(81070)
- 经济(79332)
- 管理(77020)
- 理学(66332)
- 理学院(65596)
- 管理学(64638)
- 管理学院(64254)
- 研究(64104)
- 中国(50990)
- 京(41520)
- 财(40235)
- 科学(37986)
- 农(33075)
- 所(33063)
- 财经(31761)
- 中心(30254)
- 研究所(29558)
- 经(28934)
- 江(28745)
- 业大(28454)
- 北京(26387)
- 农业(26127)
- 经济学(24234)
- 财经大学(23731)
- 范(23434)
- 师范(23192)
- 州(22788)
- 院(22754)
- 基金
- 项目(121760)
- 科学(95789)
- 基金(89952)
- 研究(86452)
- 家(77876)
- 国家(77256)
- 科学基金(66423)
- 社会(54559)
- 社会科(51749)
- 社会科学(51729)
- 基金项目(48183)
- 省(46187)
- 自然(44582)
- 自然科(43539)
- 自然科学(43525)
- 自然科学基金(42816)
- 教育(40595)
- 划(39948)
- 资助(38003)
- 编号(35158)
- 成果(29095)
- 部(28402)
- 重点(27231)
- 创(24651)
- 发(24440)
- 教育部(24412)
- 科研(24167)
- 人文(23578)
- 大学(23325)
- 课题(23254)
共检索到292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博
证监会修订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2016)已基本形成公司自主决定、市场有效约束的股权激励制度。股权激励1侧重激励作用,员工持股计划2侧重利益共享,二者在制度设计和实现功能上存在区别。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作为新型的产权治理制度,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青睐。本文以2016年深市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方案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员工持股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总结已推出的方案特点,试图对如何有效、规范推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郝昕
受A股市场波动,经济增速放缓、行业周期下行等因素的影响,2018年深市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股权激励终止方案增多,出现了调整绩效考核指标的案例,多单分级资管计划爆仓,部分员工持股计划出现了折价转让、预留股份、设置业绩考核等股权激励化的倾向。本文以2018年深市公司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统计及案例分析,总结已推出方案的特点及关注问题,并就完善配套激励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提升监管效能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郝永亮 金昕 张永冀
员工持股计划的重新引入是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一项重要的制度探索,但其过去四年多笼罩在"浮亏"与"减持"的争议之中。本文首先将员工持股计划与实施经验较丰富的股权激励在机制设计上相比较,利用双重差分与PSM方法实证对比两种方案的激励效果及探究背后原因。实证结果发现,开展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业绩的动态变化情况不如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限售股解禁对未来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投资者可以从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识别出大股东的减持动机,相较于非减持动机的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裹挟着大股东自利动机的员工持股计划存在显著偏低的短期市场反应。文中研究结论对未来员工持股计划的制度设计与完善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对大股东的"另类减持"监管提供了参考,丰富了权益薪酬契约相关领域的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才华 何云佳
员工持股制度使得劳动者得以参与公司利润分配,从而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升员工对公司的责任感和忠诚度,员工获得归属感以及更多的收益,而公司也得以留住人才并获得更快的发展。本文以华为的员工持股计划为例,分析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的股权激励策略,探讨华为成功实施股权激励的原因,并对比分析中兴通讯的股权激励计划,为我国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提供案例支持。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华为公司 股权激励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蓉
2008年深市主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以下简称"董监高")薪酬比2007年总体增加了10%左右,而2008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比2007年总体下降了40%。上市公司董监高薪酬水平的差距也很大,从"千万年薪"到"零年薪"。2008年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情况显示,实施股权激励促进了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上市公司应强化董监高薪酬的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关注薪酬水平与上市公司业绩不匹配的情形,进一步发挥薪酬委员会作用;还应该建立薪酬问责机制,强化管理层的信托责任,提高其自律水平。
关键词:
公司高管 薪酬激励 股权激励 公司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砚秋 杨力
本文以2008-2015年沪深两市公布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股权激励对象的选择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显著影响股权激励的效果,即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越大,股权激励的效果越好;股权激励方案中授予高管股份占激励总股份的比正向影响股权激励效果,但并不显著;产权性质和行业特征显著影响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即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行业企业与股权激励对象范围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员工持股 激励强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砚秋 杨力
本文以2008-2015年沪深两市公布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股权激励对象的选择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显著影响股权激励的效果,即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越大,股权激励的效果越好;股权激励方案中授予高管股份占激励总股份的比正向影响股权激励效果,但并不显著;产权性质和行业特征显著影响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即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行业企业与股权激励对象范围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员工持股 激励强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秀芬 夏婧 赵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员工持股计划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长期激励机制,对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有关于员工持股计划的研究集中在员工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鲜有文献将股权质押和员工持股计划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文章基于事件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以股权质押为背景,分析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目的,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在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中未能充分发挥激励效果,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其提高股价、规避平仓风险和防止控制权转移的一种策略性手段,抑制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为完善上市公司大股东治理机制、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
股权质押 员工持股计划 平仓 控制权转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砾 代昀昊 孔东民
我国员工持股计划(ESOP)的启动重新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讨论。本文利用2014年至2015年9月30日之间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实验组样本,发现投资者对公告的反应显著为正,体现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效应。此外,国有企业发布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告效应更为显著,当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的员工教育水平越高,市场反应也越显著。最后,ESOP草案的差异也会影响投资者的反应。本文的结论肯定了当前员工持股计划对上市公司,尤其是对国有企业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完善公司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考虑与员工对企业发挥的作用相配合,这对当前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激励效应 事件研究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悦
本文通过对欧菲光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实施的四期员工持股计划进行案例分析,从员工、控股股东、公司角度分析我国目前杠杆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其风险,最后从定价机制、杠杆运用、交易与退出机制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四个方面对杠杆员工持股计划的完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杠杆 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悦
本文通过对欧菲光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实施的四期员工持股计划进行案例分析,从员工、控股股东、公司角度分析我国目前杠杆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其风险,最后从定价机制、杠杆运用、交易与退出机制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四个方面对杠杆员工持股计划的完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杠杆 风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砾 代昀昊 孔东民
我国员工持股计划(ESOP)的启动重新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讨论。本文利用2014年至2015年9月30日之间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实验组样本,发现投资者对公告的反应显著为正,体现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效应。此外,国有企业发布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告效应更为显著,当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的员工教育水平越高,市场反应也越显著。最后,ESOP草案的差异也会影响投资者的反应。本文的结论肯定了当前员工持股计划对上市公司,尤其是对国有企业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完善公司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考虑与员工对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激励效应 事件研究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佘祥云 蔡璐
本文在我国股权激励计划终止会计处理历史演进过程的基础上,将我国相关准则与FASB和IASB股权激励计划终止会计处理准则进行比较,并通过案例对不同股权激励计划终止方式下的相应会计处理重点分析,总结股权激励计划终止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林
伊利股份是股权分置改革后第一批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之一,其股权激励计划自2006年4月推出以来就饱受争议,先是由于表决程序违规被有关部门责令整改;后又因多个条款不合理被中国证监会要求修订,包括提高业绩考核条件、增加首期以后行权条件、取消加速行权、不得MBO等。本文将对伊利股权激励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